如果康熙傳位於他,清朝很可能成超級大國,八國聯軍或許不是威脅

2021-01-18 網易

  雖然康乾盛世的繁華映照後世,被譽為我國古代封建王朝最後一個盛世,但卻是整個皇權時代的迴光返照。

  雖然康熙皇帝本人被尊為聖主,但其在位期間有諸多功績,包括收復臺灣、平定三藩、驅逐沙俄、蕩平漠北等等,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但另一方面他也不免好大喜功、獨斷專行。

  最嚴重的的問題在於,正是從康熙一朝開始大興文字獄,自此王朝開始走向保守,最終導致一步步落後,並錯過了工業革命和大航海時代的機會,最終在八國聯軍侵華時暴露出前所未有的虛弱。

  

  一、文字獄是統治者自殘的毒藥

  文字獄在整個東亞文化圈屢見不鮮,並非我國古代獨有,朝鮮日本也有類似記錄。我國許多朝代都有文字獄,並非僅見於清代,之所以人們對清代文字獄的印象如此之深,主要是清代距現今時間較短,而且為禍最重。

  文字獄主要指的是,封建統治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統治的穩定性,對持反對意見的一些知識分子利用各種手段加以迫害的案例。

  從秦始皇焚書坑儒開始,到清三朝(康雍乾)文字獄為止,雖然所用手段不同、迫害輕重有別,但最終目的和達成的效果基本類似,最終都會導致社會上反對意見的鎮壓或消失,最終使各類危害統治的矛盾和問題被掩蓋,直到多年後的火山爆發最終無法挽回為止。

  

  而康熙一朝則是清代文字獄開始大興的前奏,可以說,康熙後期所爆發出的種種問題以及繼承人的選擇,最終導致了清代政治走向保守,最終的文字獄也扼殺了王朝學習日俄,通過自上而下的改革完成社會轉型的唯一機會。

  可以說,文字獄是一種收效頗快,但副作用延後的毒品,然而統治者一旦迷上它的滋味,往往無法自拔。

  康熙本人並不是一個保守的君主,從現有史料來看,他與當時來中國傳教的一些傳教士有過交往。康熙繼位後很快釋放了被權臣鰲拜羈押的湯若望等耶穌會傳教士,並且重新任命他們在欽天監繼續工作,這份工作相當於國家天文臺的院士。

  這充分表明康熙對西洋文化甚至天主教會並無惡感,但是他也對這些洋人具有一定警惕,曾經有過一則硃批諭旨,為了避免多事,禁止洋人在國內繼續傳教,這一則禁令曾經引發巨大震動。

  

  二、九龍奪嫡歷史選擇雍正

  康熙本人對洋人的科技其實充滿好奇心,但他的思想卻充滿了自私與狹隘。對於當時國內流行的瘧疾,他親自試驗了由洋人帶來的金雞納霜後發現有效,於是將有限的金雞納霜當做帝王的恩賜,按照官職高低和與自己親緣的遠近賞賜給了自己的臣下和親屬,卻沒有將這種藥物的效果向大眾公布。

  他對於這些西洋科技的成果和新生事物,都報以歡迎的態度,但是卻不願意同自己的臣民分享它們,而是將這些新技術和新事物都封存起來,按照官職等級和貢獻大小親疏遠近來分類供應,僅供皇族或官員欣賞和使用,類似於貢品制度。

  對於當時在國外商人中流行的航海家中的冒險和探索的精神,康熙皇帝不僅不鼓勵,反而用盡一切阻撓他們的謀生之路,著名的封海令就是如此,這條禁令不僅導致這些聰明而又肯冒險的勇者死在自己同胞的屠刀下,還斷送了沿海居民的生路,少壯流落四方,老弱轉死溝渠。

  

  說到底康熙仍舊是個傳統的皇帝,掌控的欲望導致他不能忍受萬分之一的反對聲,而遠洋貿易和四處流轉的商人則是最容易脫離掌控的那部分人。因此,他選擇了雍正作為繼承人,而不是某個心胸開闊樂於接受新事物的皇帝。

  而雍正也正如他所預料的那樣,將言論進一步收緊,對於各類經濟活動的限制也有所擴大。康熙沒有選擇走重商主義道路,他回到了中國千百年的老路上來,重農抑商。

  三、拼命十三郎勤奮不守舊

  關於雍正的繼位是一則著名的歷史八卦,還有一則傳言流傳很廣,據說康熙因為繼承人的問題拿不定主意,因為優秀的兒子太多了,這時有個大臣給他出了個主意,兒子定不下來就定孫子,一個好聖孫能保證愛新覺羅家族百年繁榮。

  

  其實這八卦並不可信,很可能是乾隆編造出的軟文為自己的身世添金描彩。康熙兒子中文武全才者不少,孫子就更多。康熙時代各皇子都有一定的政治權力,並且都在各個實權部門進行實操,孰好孰壞一目了然,可供評價的渠道和機會也很多。

  但孫子們大多還小,也沒有太多的機會進入各部門進行實習,即使進入也沒有過高的職位和實權,根本無從比較。

  但是從目前來看,康熙沒有選擇另一個兒子繼承,可能造成了整個中國歷史走向的改變,這個人就是愛新覺羅·胤祥。

  愛新覺羅·胤祥在康熙皇帝兒子中排行第十三個,人稱十三阿哥,我們如今的拼命十三郎就來源於康熙親口御叱。

  

  胤祥生而聰明,有勇有謀,年幼之時,便學有所成,深得康熙的歡心,因此每逢出巡之時,都會將他帶在身邊,親身教導,耳濡目染一個皇帝的言行舉止,可謂前途無量。

  然而康熙四十三年時,他不知因何緣故,受到廢太子的牽連,突然失寵於君父,從此再也沒有受到重用,還被康熙禁足,之後長期生活在兄弟爭位的陰影下,身體出了問題,腿部生瘡一直沒有好轉。

  然而胤祥的能力依然十分突出,雖然沒有被重用,他卻並沒有就此絕望,而是蟄伏下來等待時機。

  四、升官出獄死爸爸

  機會是和國喪一同到來的,在康熙死後第二天,新繼位的雍正帝就任命他為總理大臣,同日升為和碩怡親王,可以說是位極人臣,萬人之上了。

  

  而他也並未辜負雍正所託,迅速成為新帝的左膀右臂,開始進入全力作為的時代。在這一過程中,胤祥對於傳教士的處理十分得體,對西洋科技也很感興趣,在自己所管轄的造辦處等試驗過這些新事物。

  雍正繼位之初,康熙晚年的種種弊政開始顯露出危急,財政上入不敷出,吏政不清貪腐遍野,而康熙初年的軍事勝利果實也岌岌可危,而胤祥拖著病弱身體,一件件處理這些棘手的問題。

  由於雍正帝疑心很重,不願將重要事務委託他人分擔胤祥繁重的政務,因此,胤祥不但要處理康熙等人的喪事,還要總管會考府、造辦處和戶部,同時西北軍務和傳教士這些外交和內政事務都必須他來過目和處理。

  胤祥不僅有三部門的正職,還要承擔很多皇帝臨時交辦的各類案件和內務府等皇家內部事務,雍正帝看見他的辛苦,也對他表示過感謝,認為自己的統治卻是也有賴於胤祥的努力。

  

  但是榮耀背後是牙關緊咬的每一天,胤祥的身體並不能長久辛勞,如此高強度的工作也導致他過早地離世,死時不過四十四歲。

  結論

  可以說,胤祥從他的表現來看是一個絕對的事務性人才,但是他的潛力因為人生際遇問題並沒有完全發揮。從他後期在雍正朝的表現來看,他對傳教士和對外事務的開放態度和戶部清理中的科學精神,成為一個開明君主是非常可能的。

  倘若康熙繼承人是他,恐怕歷史走向也會隨之改寫,中國也可能提早獲得突破性發展的機會。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在看」

  謝謝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康熙如果不殺他,清朝會成為超級大國,八國聯軍都不是對手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清朝最鼎盛的時期,開創了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共同打造了盛世。康熙大帝被稱為千古一帝,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康熙也做錯過一些事。康熙曾經就誤殺了一個人,康熙如果不殺他,清朝會成為超級大國,八國聯軍都不是對手。
  • 康熙如果沒殺他,清朝早就稱霸全球,八國聯軍也就不敢來了
    康熙若沒殺此人,清朝有可能就獨霸全球,八國聯軍也就不敢來了如果他還活著,如果他沒有被康熙殺死的話清朝有可能稱霸全世界了,當年的八國聯軍,日本還敢來中國,相信他們沒有這個膽子。在中國的歷史上康熙可以說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皇帝,大清朝的輝煌就是從他執政開始的,為了能提高人們生活的質量,社會的安定,可以說康熙為雍正和乾隆打下來堅實基礎,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千古一帝也有犯錯誤的時候,如果不是康熙犯了這個錯誤,可能中國的歷史就要改寫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倘若康熙傳位於他,清朝很可能成超級大國,八國聯軍或許不是對手
    世界上還是普通人居多的,在日復一日的工作崗位上做著自己的本職工作,或許有些人更為拼命,只為家人能夠過上優越的生活。但是有些人或許天生就不凡,他們利用「靈敏的嗅覺」聞到商業氣息,能夠以毒辣的目光窺到商機,擁有屬於自己的獨特經營方式,運用自己的智慧打造了不朽的商業傳奇。
  • 如果康熙沒貶此人,清朝武器可能提升幾個等級,八國聯軍未必敢來
    如果嚴格一點來說,康熙如果沒有貶這個人,清朝武器裝備將提升好幾個等級,也很可能成長為超級大國,甚至八國聯軍都不是對手。02這個不該貶的人叫戴梓,如果嚴格一點說,他既不武藝高強,也不文採出眾。生於1649年,祖籍浙江。小時候比較聰明,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 康熙沒貶我國第一機槍發明家,清朝將成超級大國,打敗八國聯軍?
    看到一種說法如果康熙沒貶戴梓,清朝很有可能成超級大國,八國聯軍也並非對手。原因是,戴梓,獻上了連珠火銃。這種連珠火銃的火藥跟彈丸都在槍託裡面,一共是28發,可以連續發射,是一種機槍。
  • 康熙若沒殺此人,清朝有可能就獨霸全球,八國聯軍也就不敢來了
    康熙如果沒殺此人,清朝有可能就獨霸全球,八國聯軍也就不敢來了康熙可是中國歷史上評價很高的一位君王,有的人說他是千古一帝,在他的帶領下,中國當時的經濟蓬勃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當時的社會慢慢的安定,為後來的朝代開創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和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 康熙不殺此人,清朝或許可以「爭霸」世界,八國聯軍如何敢來侵犯
    清朝從入關開始,到康熙時期才算是真正達到了一個巔峰狀態。正因為如此,很多人便覺得,若是康熙一直活著的話,那清朝未必能亡的那麼快。然而實際上,從清朝後續的發展情況來看,有一個人的存在,明顯要比康熙的存在顯得更為重要一些。因為若他能一直活著的話,才算是真的有機會能讓清朝不至於那麼早滅亡。
  • 倘若康熙不貶此人,清朝的兵器可能領先世界,八國聯軍也未必敢來
    清朝康熙年間的重臣戴梓就是一位難得的火器製造家,他在火器研究上的造詣可以說在當時領先於國家的發展,甚至比西方一些小國的技術還要先進。戴梓是1649年生人,當時大清國力強盛,與西方亦有友好交往,在這種環境下,戴梓在少年時期對於機械製造就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其實在宋代時,我國就出現了突火槍,但效果並不算特別理想,到了元朝和明朝,鳥銃和火炮先後發明出來,在當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100年前,對中國燒殺掠強的八國聯軍現在怎麼樣?太好了,已亡3國
    ,清朝的滅亡,除了政治腐敗還有許多原因。對於中華民族最恥辱的時刻莫過於被八國聯軍的欺辱,僅僅三萬多人只用3個月就一路從天津打到北京,而慈禧太后卻帶著光緒帝狼狽逃跑。  慈禧逃亡山西的路上,還是不忘向八國聯軍求和,用賠款和割地讓八國聯軍撤走。北京淪陷後,八國聯軍在北京實行分區佔領。聯軍統帥德國人瓦德西在紫禁城內設立司令部,統治北京城。八國聯軍在北京公開劫搶、屠殺無辜、姦淫婦女、無惡不作,對中國人民犯下了駭人聽聞的暴行。
  • 如果秦始皇帶領他的秦軍出現在清末,能打得過那時的八國聯軍嗎?
    如果說秦軍代替清朝軍隊跟八國聯軍作戰,我可以告訴你,秦軍必贏,所有的戰爭都是以戰養戰,以戰學戰,繳獲武器更換裝備。不要唯武器論,決定戰爭的不只是武器,還有天地人啊。秦兵紀律嚴明!指揮得當,更重要的是能根據情況制定戰略,不會如清軍讓八國聯軍割麥子!說是八國聯軍,加起來不到萬人!
  • 康熙若沒殺此人清朝可能會獨霸全球,也就沒有後來的八國聯軍入侵
    清朝作為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很多人把它覆滅的原因歸結於慈禧太后的不作為和跟不上時代的潮流,但其實清朝的覆滅,早在康熙的時候就已經能看出來苗頭了,因為一直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厲害的國家,所以清朝很多皇帝都比較自負,可以說是一心只看自己的大好山河,而沒有看到世界上潛伏的危機,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當時康熙皇帝到底做了什麼,康熙若沒殺此人
  • 百年前的八國聯軍,現在怎麼樣了?
    時間一晃過了100多年,我們已經不是那個大清朝,而八國聯軍還是那個8國聯軍麼?所以今天讓我們重回1900年,對比2020年,看一下我們以及八國聯軍的變化!給大家展示一下一個偉大中國的重新崛起!!記住,我們是又一次崛起!1900年,剛好是我們甲午日戰爭慘敗之後,國內一片蕭條,各種不平的的條約,把國家賠的一貧如洗!國內還有義和團鬥爭,所以國家動蕩!
  • 清朝能打敗人數百萬的太平軍,為何擋不住幾千人的八國聯軍?
    自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晚清軍隊在面對西方的軍隊時,每次都以慘敗而告終,便有人批評晚清當權者都是酒囊飯袋,軍隊更是不堪一擊連散勇團練都不如,當年太平天國百萬太平軍都被清朝軍隊剿滅,為何到了八國聯軍入侵中華時卻打不過幾千人呢?關於這個問題,我歸納晚清局勢之後,總結出三點原因,請大家品鑑。
  • 如果秦始皇的部隊放在清朝末期,能打敗八國聯軍麼?戰況會怎樣?
    時空跨越2000年,如果在最開始的時候和八國聯軍發生戰爭的並不是清王朝而是秦朝的話,那麼歷史是否會被扭轉?在這裡我們不妨做一個假設,但是在做假設之前,我們需要把雙方之間的底牌給摸清楚。換句話來說,當時的八國聯軍究竟有著怎樣的底牌?而秦軍又有著怎樣的底牌?
  • 為什麼持有軍艦的八國聯軍就能打敗清軍。
    為什麼持有軍艦的八國聯軍就能打敗清朝#為什麼八國聯軍能打敗數十倍的清朝部隊, 1.當時的晚清政府己經沒落至極,腐敗不堪,加上慈禧和大臣們的軟弱無能,怕事,至使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將帥來領導這場戰爭哪有不敗的道理。
  • 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為什麼清朝的老百姓,會「幫助」侵略者攻城
    ,居然有老百姓為八國聯軍搬梯子,甚至還有大清官員為八國聯軍送錦旗,現在看來真有點天方夜譚的感覺,然而放在那個時代,並不能以單純的「漢奸」來看待他們。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朝代,是第二個遊牧民族統一中國的朝代,雖然清朝的統治不象元朝統治那麼排斥漢文化,沒有把人種劃分等級,然而清朝統治者依然防範漢族,在早期滿清統治者也是想在文化上同化漢人,所以搞什麼剃髮易服,以
  • 清廷能打敗上百萬的太平軍,為何打不贏只有幾萬人的八國聯軍
    八國聯軍的人數,確實並不是很多,最多的時候,也不過3萬人。相對於太平天國的上百萬人,區區3萬人,而且遠道而來,確實應該不算什麼。但問題是,太平天國撼動不了北京城,八國聯軍卻把慈禧攆到倉皇出逃,遠遠地躲到了西安,這是怎麼回事呢?
  • 西方不要忘了,現在的中國不是八國聯軍時期的中國了
    最典型對於我國來說,更是如此,我國早已經是時過境遷了,尤其是西方來說,不要忘了,現在的中國已經不是八國聯軍時期的中國了!西方一直以來,對於我國都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優越感,而且很多時候,還是保持近代的為所欲為和隨心所欲。所以往往以強者的心態,盛氣凌人,對中國不斷的施壓和指責,甚至任意的甩鍋,這是典型的近代西方列強心態。
  • 唯一被八國聯軍砍頭的直隸總督,臨死前高喊:我一人做事一人當
    但是,在清末,國家積貧積弱下,八國聯軍竟然直接抓了直隸總督,押到刑場砍頭,為中國歷史最屈辱的一刻。這位總督叫做覺羅·廷雍,是清末難得的一位主戰派,硬漢。其本來不是總督,只是直隸的布政使,但是在八國聯軍攻打天津的時候,當時的總督裕祿戰敗自殺了,清朝政府於是立刻提拔廷雍為總督,主持直隸省的事宜。而廷雍那是位堅定的排外分子,極力支持義和團對洋人的打擊和驅逐洋人的勢力。
  • 林黑兒率兵3000打敗八國聯軍,卻被慈禧迫害送給了八國聯軍
    她可以稱得上是紅燈照中的首領,由她率領的3000名少女通過不懈努力,將八國聯軍給予打敗了,不甘心的慈禧通過使用騙術,竟然將她抓捕歸案,還將她送到外國人手中,外國人對她百般侮辱最終致死,這還不算,還將她的身體做為標本,在博物館進行收藏,同時供各界人士進行觀展。她的名字叫林黑兒,由於自小跟隨父親一同在街頭進行賣藝為生,她的親生父親竟被作國聯軍士兵殘忍的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