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如果不殺他,清朝會成為超級大國,八國聯軍都不是對手

2021-01-10 全能組長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清朝最鼎盛的時期,開創了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共同打造了盛世。康熙大帝被稱為千古一帝,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康熙也做錯過一些事。康熙曾經就誤殺了一個人,康熙如果不殺他,清朝會成為超級大國,八國聯軍都不是對手。

火器製造家-戴梓

這個不應該死的人名叫戴梓,戴梓是清初的火器製造家,喜歡鑽研各種火器的製作。小時候的戴梓就很喜歡動手製作一些工具和器械,在父親的指導下,戴梓的製作能力越來越強。後來戴梓又開始研發火器的製作和使用,逐漸的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製造出了連珠火銃等在當時殺傷力巨大的火器。

在康親王鎮壓福建地區反叛勢力的時候,戴梓加入了軍隊,他研發的連珠火銃第一次在戰爭中得到使用。這一使用不要緊,火器的優勢迅速發揮出來,康親王大喜,對戴梓大加賞賜,還把他推薦給了康熙皇帝。但是康熙皇帝對火器的重要性並沒有什麼概念,只給了戴梓一個文職工作。

戴梓後來又研發出了各種威力巨大的火器,據說荷蘭人進貢了一支早期的鳥槍,而戴梓用了一周的時間就製作出來了。他經常學習國外火器相關的知識,想要幫助大清朝提升國力。

然而戴梓的步步高升引來了其他人的嫉妒,他直言不諱的做事方式也得罪了不少人,最後他受到小人的誣陷,說他勾結洋人,康熙將戴梓發配邊疆,戴梓也再也沒有能力研發火器,鬱鬱而終。在現在看來,如果戴梓能夠活下來,大清朝的火器很可能得到更大的發展,將成為世界超級大國,實力不輸八國聯軍。

相關焦點

  • 康熙如果沒殺他,清朝早就稱霸全球,八國聯軍也就不敢來了
    康熙若沒殺此人,清朝有可能就獨霸全球,八國聯軍也就不敢來了如果他還活著,如果他沒有被康熙殺死的話清朝有可能稱霸全世界了,當年的八國聯軍,日本還敢來中國,相信他們沒有這個膽子。在中國的歷史上康熙可以說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皇帝,大清朝的輝煌就是從他執政開始的,為了能提高人們生活的質量,社會的安定,可以說康熙為雍正和乾隆打下來堅實基礎,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千古一帝也有犯錯誤的時候,如果不是康熙犯了這個錯誤,可能中國的歷史就要改寫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如果康熙沒貶此人,清朝武器可能提升幾個等級,八國聯軍未必敢來
    01說到清朝的滅亡,很多人會將問題歸結在乾隆的身上,因為他推行了「閉關鎖國」政策。嚴格一點說,明朝就有類似的政策了,但是明朝沒有把國家給弄出問題。說到明朝滅亡,很多人會說不該殺袁崇煥。其實,放在清朝身上,清朝也不該殺這個人。
  • 康熙若沒殺此人,清朝有可能就獨霸全球,八國聯軍也就不敢來了
    康熙如果沒殺此人,清朝有可能就獨霸全球,八國聯軍也就不敢來了康熙可是中國歷史上評價很高的一位君王,有的人說他是千古一帝,在他的帶領下,中國當時的經濟蓬勃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當時的社會慢慢的安定,為後來的朝代開創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和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 康熙不殺此人,清朝或許可以「爭霸」世界,八國聯軍如何敢來侵犯
    甚至就連八國聯軍這樣的強盜集團,也絲毫不敢跑到清朝的地盤來造次。那麼,你知道這個人是誰嗎?為何他的存在會讓清朝不至於那麼早便出現滅亡的情況嗯? 清朝在康熙和乾隆統治時期,都曾出現了局面較好的情況。故而人們便將這兩個時期並稱為康乾盛世,以此來表明對康熙和乾隆功績的高度認可。然而實際上,康乾盛世也並非完全沒有隱患存在——比如清朝從康熙時期開始,就已經表現出不重視提升科技水平的做派了。此外隨著外部環境的暫趨穩定,清朝還逐漸實施了閉關鎖國政策。
  • 康熙若沒殺此人清朝可能會獨霸全球,也就沒有後來的八國聯軍入侵
    清朝作為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很多人把它覆滅的原因歸結於慈禧太后的不作為和跟不上時代的潮流,但其實清朝的覆滅,早在康熙的時候就已經能看出來苗頭了,因為一直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厲害的國家,所以清朝很多皇帝都比較自負,可以說是一心只看自己的大好山河,而沒有看到世界上潛伏的危機,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當時康熙皇帝到底做了什麼,康熙若沒殺此人
  • 如果康熙傳位於他,清朝很可能成超級大國,八國聯軍或許不是威脅
    雖然康熙皇帝本人被尊為聖主,但其在位期間有諸多功績,包括收復臺灣、平定三藩、驅逐沙俄、蕩平漠北等等,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但另一方面他也不免好大喜功、獨斷專行。  最嚴重的的問題在於,正是從康熙一朝開始大興文字獄,自此王朝開始走向保守,最終導致一步步落後,並錯過了工業革命和大航海時代的機會,最終在八國聯軍侵華時暴露出前所未有的虛弱。
  • 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為什麼清朝的老百姓,會「幫助」侵略者攻城
    ,居然有老百姓為八國聯軍搬梯子,甚至還有大清官員為八國聯軍送錦旗,現在看來真有點天方夜譚的感覺,然而放在那個時代,並不能以單純的「漢奸」來看待他們。  還有鹹豐帝和慈禧也是一次次刷新了人們下限,看到外國侵略者,直接就躲得遠遠的,哪裡還有考慮老百姓,所以說「國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國」,再說八國聯軍侵華事件,八國聯軍侵略中國,在中國燒殺搶掠,自然是中國的敵人,只不過這場戰爭敵對雙方對老百姓都沒好處,首先說慈禧為什麼要跟西方各國同時宣戰,是因為她覺得她的利益受到了損害,外國列強阻止她廢除光緒另立皇帝的決定,惱羞成怒的慈禧根本不管自己國力如何
  • 倘若康熙不貶此人,清朝的兵器可能領先世界,八國聯軍也未必敢來
    清朝康熙年間的重臣戴梓就是一位難得的火器製造家,他在火器研究上的造詣可以說在當時領先於國家的發展,甚至比西方一些小國的技術還要先進。戴梓是1649年生人,當時大清國力強盛,與西方亦有友好交往,在這種環境下,戴梓在少年時期對於機械製造就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其實在宋代時,我國就出現了突火槍,但效果並不算特別理想,到了元朝和明朝,鳥銃和火炮先後發明出來,在當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如果秦始皇帶領他的秦軍出現在清末,能打得過那時的八國聯軍嗎?
    如果說秦軍代替清朝軍隊跟八國聯軍作戰,我可以告訴你,秦軍必贏,所有的戰爭都是以戰養戰,以戰學戰,繳獲武器更換裝備。不要唯武器論,決定戰爭的不只是武器,還有天地人啊。秦兵紀律嚴明!指揮得當,更重要的是能根據情況制定戰略,不會如清軍讓八國聯軍割麥子!說是八國聯軍,加起來不到萬人!
  • 清朝能打敗人數百萬的太平軍,為何擋不住幾千人的八國聯軍?
    自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晚清軍隊在面對西方的軍隊時,每次都以慘敗而告終,便有人批評晚清當權者都是酒囊飯袋,軍隊更是不堪一擊連散勇團練都不如,當年太平天國百萬太平軍都被清朝軍隊剿滅,為何到了八國聯軍入侵中華時卻打不過幾千人呢?關於這個問題,我歸納晚清局勢之後,總結出三點原因,請大家品鑑。
  • 為什麼持有軍艦的八國聯軍就能打敗清軍。
    為什麼持有軍艦的八國聯軍就能打敗清朝#為什麼八國聯軍能打敗數十倍的清朝部隊, 1.當時的晚清政府己經沒落至極,腐敗不堪,加上慈禧和大臣們的軟弱無能,怕事,至使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將帥來領導這場戰爭哪有不敗的道理。
  • 如果秦始皇的部隊放在清朝末期,能打敗八國聯軍麼?戰況會怎樣?
    只要不被新式武器嚇怕,理論上有一戰之力!時空跨越2000年,如果在最開始的時候和八國聯軍發生戰爭的並不是清王朝而是秦朝的話,那麼歷史是否會被扭轉?在這裡我們不妨做一個假設,但是在做假設之前,我們需要把雙方之間的底牌給摸清楚。
  • 林黑兒率兵3000打敗八國聯軍,卻被慈禧迫害送給了八國聯軍
    清末時期兩大滅洋組織對很多人來說,都會是非常清楚的,其中最為有名的就是義和團與紅燈照,義和團全部都以男性為主,而紅燈照則與義和團完全相反,隊伍中的所有成員都是女性,她們自身都擁有非常強硬的武功。她可以稱得上是紅燈照中的首領,由她率領的3000名少女通過不懈努力,將八國聯軍給予打敗了,不甘心的慈禧通過使用騙術,竟然將她抓捕歸案,還將她送到外國人手中,外國人對她百般侮辱最終致死,這還不算,還將她的身體做為標本,在博物館進行收藏,同時供各界人士進行觀展。她的名字叫林黑兒,由於自小跟隨父親一同在街頭進行賣藝為生,她的親生父親竟被作國聯軍士兵殘忍的打死了。
  • 康熙沒貶我國第一機槍發明家,清朝將成超級大國,打敗八國聯軍?
    看到一種說法如果康熙沒貶戴梓,清朝很有可能成超級大國,八國聯軍也並非對手。原因是,戴梓,獻上了連珠火銃。這種連珠火銃的火藥跟彈丸都在槍託裡面,一共是28發,可以連續發射,是一種機槍。
  • 百年前的八國聯軍,現在怎麼樣了?
    時間一晃過了100多年,我們已經不是那個大清朝,而八國聯軍還是那個8國聯軍麼?所以今天讓我們重回1900年,對比2020年,看一下我們以及八國聯軍的變化!給大家展示一下一個偉大中國的重新崛起!!記住,我們是又一次崛起!1900年,剛好是我們甲午日戰爭慘敗之後,國內一片蕭條,各種不平的的條約,把國家賠的一貧如洗!國內還有義和團鬥爭,所以國家動蕩!
  • 清廷能打敗上百萬的太平軍,為何打不贏只有幾萬人的八國聯軍
    八國聯軍的人數,確實並不是很多,最多的時候,也不過3萬人。相對於太平天國的上百萬人,區區3萬人,而且遠道而來,確實應該不算什麼。但問題是,太平天國撼動不了北京城,八國聯軍卻把慈禧攆到倉皇出逃,遠遠地躲到了西安,這是怎麼回事呢?
  • 清朝最好的古裝劇,《康熙王朝》只排第三,第一無法超越
    最近幾十年,中國影視行業發展迅速,出現了許多了歷史題材的電視劇,其中尤其是以清朝的最多,主要是清朝的歷史離我們更近,現在的許多清朝古裝劇與一些奉為經典的古裝劇完全沒法比,小編在這裡排一下最好的清朝古裝劇。
  • 唯一被八國聯軍砍頭的直隸總督,臨死前高喊:我一人做事一人當
    但是,在清末,國家積貧積弱下,八國聯軍竟然直接抓了直隸總督,押到刑場砍頭,為中國歷史最屈辱的一刻。這位總督叫做覺羅·廷雍,是清末難得的一位主戰派,硬漢。其本來不是總督,只是直隸的布政使,但是在八國聯軍攻打天津的時候,當時的總督裕祿戰敗自殺了,清朝政府於是立刻提拔廷雍為總督,主持直隸省的事宜。而廷雍那是位堅定的排外分子,極力支持義和團對洋人的打擊和驅逐洋人的勢力。
  • 是什麼讓八國聯軍沒有瓜分中國,而是籤了一系列條約?
    先從八國聯軍為什麼來說起。從時間節點來看:八國聯軍侵華是在以慈禧為代表的清廷正式向列強發布了宣戰書之後開始的,即,是大清向列強宣戰在先,八國聯軍應戰在後,戰爭是大清主動挑起來的。從戰爭進展來看:慈禧在向列強宣戰後,就派出了以義和團為主的武裝人員,圍攻洋人在京比較集中的教堂、使館區。
  • 1900年,如果慈禧和八國聯軍死磕到底,結果會怎樣?
    如果慈禧不跑,可能也會在煤山上吊吧。當時清朝的中央政權已經控制不了各地的封疆大吏了。慈禧向全世界宣戰,本來就是想死磕八國聯軍嘛,但是她卻調動不了各地的兵馬了。 張之洞收到勤王詔書,說了一句:「臣坐擁東南,死不奉詔!」李鴻章收到勤王詔書,更是怒斥:「此亂命也,粵不奉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