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不殺此人,清朝或許可以「爭霸」世界,八國聯軍如何敢來侵犯

2021-01-10 騰訊網

清朝從入關開始,到康熙時期才算是真正達到了一個巔峰狀態。正因為如此,很多人便覺得,若是康熙一直活著的話,那清朝未必能亡的那麼快。然而實際上,從清朝後續的發展情況來看,有一個人的存在,明顯要比康熙的存在顯得更為重要一些。因為若他能一直活著的話,才算是真的有機會能讓清朝不至於那麼早滅亡。甚至就連八國聯軍這樣的強盜集團,也絲毫不敢跑到清朝的地盤來造次。那麼,你知道這個人是誰嗎?為何他的存在會讓清朝不至於那麼早便出現滅亡的情況嗯?

一、康乾盛世下存在的危機。

清朝在康熙和乾隆統治時期,都曾出現了局面較好的情況。故而人們便將這兩個時期並稱為康乾盛世,以此來表明對康熙和乾隆功績的高度認可。然而實際上,康乾盛世也並非完全沒有隱患存在——比如清朝從康熙時期開始,就已經表現出不重視提升科技水平的做派了。此外隨著外部環境的暫趨穩定,清朝還逐漸實施了閉關鎖國政策。結果導致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跟世界嚴重脫節,甚至盲目自大的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真真是一點點的把大清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二、能讓清朝軍事裝備實力遠超他國的男子。

前文提及的那個一直活著比康熙更能讓清朝晚滅亡的人,名字叫做戴梓。他是康親王傑書的書生,曾得到康親王的重用,故而其在武器製造方面多有能耐也為康親王所知。那個時候,清朝還處於康熙統治時期。所以在康親王發現了戴梓的才能後,便將他舉薦給了康熙。之後,康熙重用了戴梓。而戴梓呢?也不負眾望地充分展現了自己的才華——他先後為康熙研製出多種在當時堪稱極為先進的武器裝備,還曾一度把前來顯擺自家先進武器裝備的外國人給當場震懾住。

據說當時世界上的各個國家都還在使用傳統的武器裝備的時候,戴梓就已經趕超他們研製出了極為先進的武器裝備。比如說,傳統的火銃都只能單發一枚子彈。待子彈發射工作完成後,還得緊急做二次和多次的填充。這樣一來,無疑就浪費了不少時間。一旦地方在我方填充彈藥的空檔發起迅猛的還擊,那不用想也該知道後果會有多麼嚴重。戴梓發現了這一問題,故而在做武器裝備研究工作的過程中,特意研製出了能單填多發的武器。也就是說,只要填充一次彈藥,就能讓武器連續不斷地發射出多個彈藥來。

若是你以為戴梓的能耐只有這點的話,那就真的大錯特錯了。要知道,出了研製出上述武器之外,戴梓還曾研製出了子母炮。這種大炮不同於以往出現的大炮,它不僅非常容易操控,而且還能產生極為強大的殺傷力——據說這種大炮發射出來的炮彈能在飛射到空中的時候爆炸,如此一來,那光是因炮彈爆炸所產生的彈片就足以給敵方造成不小的傷亡情況了。接著再配合使用能單填連發的火銃,那明顯再多的敵人也不夠打啊!

三、他若不死會讓清朝帶來的好處。

按理來說,像戴梓這樣的人才很應該得到康熙重用才對。然而實際上,他在後來的時候因遭到他人嫉妒和陷害而被康熙給發配到了塞北苦寒之地。結果沒過多久,他就死在了那個地方。而若他當時並未死亡,反倒能繼續得到康熙重用的話,那想來即便康熙駕崩了,康熙的後繼者們也會如康熙一般重用於他。到了那個時候,戴梓定能為清朝研究出更為先進的武器來。而一旦擁有了更多更為先進的武器,那外國侵略者哪還有什麼機會入侵我國呢?可惜這一切後來都只能變成假設,戴梓的死或許也就註定清朝並不會有個多麼好的結局。

結語:

其實除了戴梓以外,當時我國肯定還存在其他能研製出完全能領先於世界其他各國的武器的人。只不過他們未能像戴梓一樣得到一個很好的施展才華的平臺和機會,故而即便身負異能,也終歸無法為清朝做出太大貢獻。加之清朝一直以來都太過於盲目自信,所以就算這些人敢站出來毛遂自薦,估計也照樣不會得到重用。好在如此一來,他們不用像戴梓一樣落得個那麼悲慘的下場。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才間接給了外國侵略者入侵我國的機會。可見,人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和長治久安而言,有多麼重要的意義存在。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康熙若沒殺此人,清朝有可能就獨霸全球,八國聯軍也就不敢來了
    康熙如果沒殺此人,清朝有可能就獨霸全球,八國聯軍也就不敢來了康熙可是中國歷史上評價很高的一位君王,有的人說他是千古一帝,在他的帶領下,中國當時的經濟蓬勃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當時的社會慢慢的安定,為後來的朝代開創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和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 康熙如果沒殺他,清朝早就稱霸全球,八國聯軍也就不敢來了
    康熙若沒殺此人,清朝有可能就獨霸全球,八國聯軍也就不敢來了如果他還活著,如果他沒有被康熙殺死的話清朝有可能稱霸全世界了,當年的八國聯軍,日本還敢來中國,相信他們沒有這個膽子。在中國的歷史上康熙可以說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皇帝,大清朝的輝煌就是從他執政開始的,為了能提高人們生活的質量,社會的安定,可以說康熙為雍正和乾隆打下來堅實基礎,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千古一帝也有犯錯誤的時候,如果不是康熙犯了這個錯誤,可能中國的歷史就要改寫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如果康熙沒貶此人,清朝武器可能提升幾個等級,八國聯軍未必敢來
    01說到清朝的滅亡,很多人會將問題歸結在乾隆的身上,因為他推行了「閉關鎖國」政策。嚴格一點說,明朝就有類似的政策了,但是明朝沒有把國家給弄出問題。說到明朝滅亡,很多人會說不該殺袁崇煥。其實,放在清朝身上,清朝也不該殺這個人。
  • 康熙如果不殺他,清朝會成為超級大國,八國聯軍都不是對手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清朝最鼎盛的時期,開創了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共同打造了盛世。康熙大帝被稱為千古一帝,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康熙也做錯過一些事。康熙曾經就誤殺了一個人,康熙如果不殺他,清朝會成為超級大國,八國聯軍都不是對手。
  • 倘若康熙不貶此人,清朝的兵器可能領先世界,八國聯軍也未必敢來
    清朝康熙年間的重臣戴梓就是一位難得的火器製造家,他在火器研究上的造詣可以說在當時領先於國家的發展,甚至比西方一些小國的技術還要先進。戴梓是1649年生人,當時大清國力強盛,與西方亦有友好交往,在這種環境下,戴梓在少年時期對於機械製造就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其實在宋代時,我國就出現了突火槍,但效果並不算特別理想,到了元朝和明朝,鳥銃和火炮先後發明出來,在當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康熙若沒殺此人清朝可能會獨霸全球,也就沒有後來的八國聯軍入侵
    清朝作為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很多人把它覆滅的原因歸結於慈禧太后的不作為和跟不上時代的潮流,但其實清朝的覆滅,早在康熙的時候就已經能看出來苗頭了,因為一直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厲害的國家,所以清朝很多皇帝都比較自負,可以說是一心只看自己的大好山河,而沒有看到世界上潛伏的危機,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當時康熙皇帝到底做了什麼,康熙若沒殺此人
  • 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為什麼清朝的老百姓,會「幫助」侵略者攻城
    ,居然有老百姓為八國聯軍搬梯子,甚至還有大清官員為八國聯軍送錦旗,現在看來真有點天方夜譚的感覺,然而放在那個時代,並不能以單純的「漢奸」來看待他們。  還有鹹豐帝和慈禧也是一次次刷新了人們下限,看到外國侵略者,直接就躲得遠遠的,哪裡還有考慮老百姓,所以說「國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國」,再說八國聯軍侵華事件,八國聯軍侵略中國,在中國燒殺搶掠,自然是中國的敵人,只不過這場戰爭敵對雙方對老百姓都沒好處,首先說慈禧為什麼要跟西方各國同時宣戰,是因為她覺得她的利益受到了損害,外國列強阻止她廢除光緒另立皇帝的決定,惱羞成怒的慈禧根本不管自己國力如何
  • 清朝能打敗人數百萬的太平軍,為何擋不住幾千人的八國聯軍?
    自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晚清軍隊在面對西方的軍隊時,每次都以慘敗而告終,便有人批評晚清當權者都是酒囊飯袋,軍隊更是不堪一擊連散勇團練都不如,當年太平天國百萬太平軍都被清朝軍隊剿滅,為何到了八國聯軍入侵中華時卻打不過幾千人呢?關於這個問題,我歸納晚清局勢之後,總結出三點原因,請大家品鑑。
  • 百年前的八國聯軍,現在怎麼樣了?
    時間一晃過了100多年,我們已經不是那個大清朝,而八國聯軍還是那個8國聯軍麼?所以今天讓我們重回1900年,對比2020年,看一下我們以及八國聯軍的變化!給大家展示一下一個偉大中國的重新崛起!!記住,我們是又一次崛起!1900年,剛好是我們甲午日戰爭慘敗之後,國內一片蕭條,各種不平的的條約,把國家賠的一貧如洗!國內還有義和團鬥爭,所以國家動蕩!
  • 林黑兒率兵3000打敗八國聯軍,卻被慈禧迫害送給了八國聯軍
    她可以稱得上是紅燈照中的首領,由她率領的3000名少女通過不懈努力,將八國聯軍給予打敗了,不甘心的慈禧通過使用騙術,竟然將她抓捕歸案,還將她送到外國人手中,外國人對她百般侮辱最終致死,這還不算,還將她的身體做為標本,在博物館進行收藏,同時供各界人士進行觀展。她的名字叫林黑兒,由於自小跟隨父親一同在街頭進行賣藝為生,她的親生父親竟被作國聯軍士兵殘忍的打死了。
  • 清廷能打敗上百萬的太平軍,為何打不贏只有幾萬人的八國聯軍
    八國聯軍的人數,確實並不是很多,最多的時候,也不過3萬人。相對於太平天國的上百萬人,區區3萬人,而且遠道而來,確實應該不算什麼。但問題是,太平天國撼動不了北京城,八國聯軍卻把慈禧攆到倉皇出逃,遠遠地躲到了西安,這是怎麼回事呢?
  • 如果康熙沒殺此人,清朝有可能成世界強國,就算美日聯手也不怕
    如果康熙沒殺此人,清朝有可能成世界強國,就算美日聯手也不怕 導語:1687年,清朝大臣戴梓製造出了衝天炮。這款大炮威力巨大,一炮就能轟掉一座小山包。當時康熙正在遠徵蒙古準噶爾部,他當即在戰場上拿出了衝天炮。準格爾部落三十萬鐵騎被盡數打敗。康熙大喜過望,他立刻冊封戴梓做了威遠大將軍。
  • 如果康熙傳位於他,清朝很可能成超級大國,八國聯軍或許不是威脅
    雖然康熙皇帝本人被尊為聖主,但其在位期間有諸多功績,包括收復臺灣、平定三藩、驅逐沙俄、蕩平漠北等等,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但另一方面他也不免好大喜功、獨斷專行。  最嚴重的的問題在於,正是從康熙一朝開始大興文字獄,自此王朝開始走向保守,最終導致一步步落後,並錯過了工業革命和大航海時代的機會,最終在八國聯軍侵華時暴露出前所未有的虛弱。
  • 為什麼持有軍艦的八國聯軍就能打敗清軍。
    為什麼持有軍艦的八國聯軍就能打敗清朝#為什麼八國聯軍能打敗數十倍的清朝部隊, 1.當時的晚清政府己經沒落至極,腐敗不堪,加上慈禧和大臣們的軟弱無能,怕事,至使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將帥來領導這場戰爭哪有不敗的道理。
  • 如果秦始皇帶領他的秦軍出現在清末,能打得過那時的八國聯軍嗎?
    秦始皇有謀略,難道那些船堅利炮不是有謀略的人造出來的,難道世界上的人不進步的。即便當年秦軍將士站在大沽口,應該也阻擋不了八國聯軍的入侵。不管是秦軍還是清軍,除了步兵就是騎兵,都不會懂得陣地攻防戰,同樣也都抵擋不住火炮和步槍射擊。這是兩個時代的戰爭,冷兵器的巔峰也不可能戰勝熱兵器。
  • 清軍、義和團為什麼讓八國聯軍打得滿地找牙?告訴你真實歷史
    所以,長期來被媒體牽著的吃瓜群眾們一直先入為主的認為,八國聯軍之所以能攻下北京城,主要是因為我們武器太太差才會被痛扁。於是,上上下下痛定思痛總結經驗——"落後就要挨打。"清朝在紫禁城裡向八國聯軍獻旗是啊!落後就要挨打。那究竟落後在哪?將上下腐敗,民心向背蓋棺論定為"武器論",純粹是把頭埋在沙漠裡的胡扯。
  • 清朝最好的古裝劇,《康熙王朝》只排第三,第一無法超越
    最近幾十年,中國影視行業發展迅速,出現了許多了歷史題材的電視劇,其中尤其是以清朝的最多,主要是清朝的歷史離我們更近,現在的許多清朝古裝劇與一些奉為經典的古裝劇完全沒法比,小編在這裡排一下最好的清朝古裝劇。
  • 唯一被八國聯軍砍頭的直隸總督,臨死前高喊:我一人做事一人當
    但是,在清末,國家積貧積弱下,八國聯軍竟然直接抓了直隸總督,押到刑場砍頭,為中國歷史最屈辱的一刻。這位總督叫做覺羅·廷雍,是清末難得的一位主戰派,硬漢。其本來不是總督,只是直隸的布政使,但是在八國聯軍攻打天津的時候,當時的總督裕祿戰敗自殺了,清朝政府於是立刻提拔廷雍為總督,主持直隸省的事宜。而廷雍那是位堅定的排外分子,極力支持義和團對洋人的打擊和驅逐洋人的勢力。
  • 康熙沒貶我國第一機槍發明家,清朝將成超級大國,打敗八國聯軍?
    看到一種說法如果康熙沒貶戴梓,清朝很有可能成超級大國,八國聯軍也並非對手。原因是,戴梓,獻上了連珠火銃。這種連珠火銃的火藥跟彈丸都在槍託裡面,一共是28發,可以連續發射,是一種機槍。
  • 八國聯軍合影上有九個人?原來還有一個國家我們一直不知道
    許多人說清朝從乾隆時期就開始走下坡路了一點也沒錯。爺爺康熙和父親雍正親手打下的江山全部被乾隆揮霍一空。甚至於到了清末,被外國各種欺凌侮辱,只會一味地割讓自己的領土求得自身的平安。八國聯軍在北京也是燒殺搶掠,大多針對王公貴族,也導致了世紀慘案火燒圓明園。這給中國文化財產帶來的損失可以說是不計其數的。最後他們還在北京留影紀念,這也是一張非常經典的照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