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康熙沒殺此人,清朝有可能成世界強國,就算美日聯手也不怕

2020-12-26 騰訊網

如果康熙沒殺此人,清朝有可能成世界強國,就算美日聯手也不怕

導語:1687年,清朝大臣戴梓製造出了衝天炮。這款大炮威力巨大,一炮就能轟掉一座小山包。當時康熙正在遠徵蒙古準噶爾部,他當即在戰場上拿出了衝天炮。準格爾部落三十萬鐵騎被盡數打敗。康熙大喜過望,他立刻冊封戴梓做了威遠大將軍。群臣紛紛前來賀喜,戴梓儼然成為了康熙的紅人。

實際上,戴梓根本不擅長應付官場事務。對他來說,科學創造才是最有趣的活動。戴梓出生卑微,他早年一直在康親王手下效力,後來跟隨康親王去了福建。在福建,藩王耿精忠賞識了他,而戴梓更是有機會製造大炮。康熙平定耿精忠之後,戴梓就被招攬到了手下。對於這個奇人,康熙一直寄予厚望,但是他的履歷並不光彩,清朝高層也是頗有忌憚。

戴梓長得老實巴交,沒事就喜歡撰寫科學典籍。身為漢人,其實他打心底裡看不起滿人。有一次,滿人官員南懷仁邀請他去赴宴。戴梓根本不願意參加,他直接將請柬原樣送了回去。南懷仁心中懊惱,他發誓一定要好好整倒戴梓。數月之後,南懷仁帶著一幫大臣參了戴梓一本。他被誣陷和臺灣鄭家有往來。康熙惱怒不已,他馬上將戴梓發配到了瀋陽。

當時正值冬季,瀋陽的氣溫異常寒冷。戴梓自小成長在南方,他哪裡能夠忍受這樣的環境。沒有幾個月,他就患病離世了。戴梓死後,他的科學典籍則被全部焚毀。再也沒有多少人願意從事科技事業了。不過,他發明的沖天大炮還是保留了下來,並且成為了清朝抵禦外敵的重要武器。時代飛速發展,不久後西方便開始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沒有了戴梓的大清朝,如同在摸索前行的瞎子,他們沉浸在無限的自負之中,不知不覺落後了世界一大截。後世專家對此無比感慨,要是戴梓還在,清朝絕對可以成為世界強國。便是美日聯手,我們也不會懼怕。

結語:歷史證明,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戴梓醉心發明創造,但是他卻不擅長官場事故。就算他討得康熙喜歡,那些滿清官員一樣會設計陷害他。實際上,如果清朝的政治體制不做變革,即便有了先進的武器也沒有用。清朝末年,李鴻章等人帶頭做起了洋務運動。結果還是遭到外敵欺辱。因此,中國人首先要覺醒的一定是自強不息的精神思想。

相關焦點

  • 康熙若沒殺此人,清朝有可能就獨霸全球,八國聯軍也就不敢來了
    康熙如果沒殺此人,清朝有可能就獨霸全球,八國聯軍也就不敢來了康熙可是中國歷史上評價很高的一位君王,有的人說他是千古一帝,在他的帶領下,中國當時的經濟蓬勃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當時的社會慢慢的安定,為後來的朝代開創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和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 如果康熙沒貶此人,清朝武器可能提升幾個等級,八國聯軍未必敢來
    01說到清朝的滅亡,很多人會將問題歸結在乾隆的身上,因為他推行了「閉關鎖國」政策。嚴格一點說,明朝就有類似的政策了,但是明朝沒有把國家給弄出問題。說到明朝滅亡,很多人會說不該殺袁崇煥。其實,放在清朝身上,清朝也不該殺這個人。
  • 康熙若沒殺此人清朝可能會獨霸全球,也就沒有後來的八國聯軍入侵
    清朝作為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很多人把它覆滅的原因歸結於慈禧太后的不作為和跟不上時代的潮流,但其實清朝的覆滅,早在康熙的時候就已經能看出來苗頭了,因為一直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厲害的國家,所以清朝很多皇帝都比較自負,可以說是一心只看自己的大好山河,而沒有看到世界上潛伏的危機,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當時康熙皇帝到底做了什麼,康熙若沒殺此人
  • 康熙如果沒殺他,清朝早就稱霸全球,八國聯軍也就不敢來了
    康熙若沒殺此人,清朝有可能就獨霸全球,八國聯軍也就不敢來了如果他還活著,如果他沒有被康熙殺死的話清朝有可能稱霸全世界了,當年的八國聯軍,日本還敢來中國,相信他們沒有這個膽子。在中國的歷史上康熙可以說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皇帝,大清朝的輝煌就是從他執政開始的,為了能提高人們生活的質量,社會的安定,可以說康熙為雍正和乾隆打下來堅實基礎,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千古一帝也有犯錯誤的時候,如果不是康熙犯了這個錯誤,可能中國的歷史就要改寫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康熙不殺此人,清朝或許可以「爭霸」世界,八國聯軍如何敢來侵犯
    清朝從入關開始,到康熙時期才算是真正達到了一個巔峰狀態。正因為如此,很多人便覺得,若是康熙一直活著的話,那清朝未必能亡的那麼快。然而實際上,從清朝後續的發展情況來看,有一個人的存在,明顯要比康熙的存在顯得更為重要一些。因為若他能一直活著的話,才算是真的有機會能讓清朝不至於那麼早滅亡。
  • 康熙如果不殺他,清朝會成為超級大國,八國聯軍都不是對手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清朝最鼎盛的時期,開創了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共同打造了盛世。康熙大帝被稱為千古一帝,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康熙也做錯過一些事。康熙曾經就誤殺了一個人,康熙如果不殺他,清朝會成為超級大國,八國聯軍都不是對手。
  • 康熙當初不搞死他,清朝可稱霸:列強無一能敵
    在清朝以前,中國作為東方強國稱霸世界千年。
  • 倘若康熙不貶此人,清朝的兵器可能領先世界,八國聯軍也未必敢來
    在列強入侵中國以前,戰爭無疑是冷兵器的天下,這種情況直到西方的炮火轟開國門才有了轉變,中國人開始「師夷長技以制夷」,熱兵器於是逐漸在我國普遍起來。清朝康熙年間的重臣戴梓就是一位難得的火器製造家,他在火器研究上的造詣可以說在當時領先於國家的發展,甚至比西方一些小國的技術還要先進。
  • 清朝重臣鰲拜有多牛?以他的實力,完全可以取而代之康熙皇位
    在當時的封建社會中,唯有權力是很奪有野心的人爭搶的東西,人如果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力,他的心裡自然就會產生很多的想法,鰲拜在厲害也是人,他在權力面前和普通人一樣,迷失了自己。鰲拜為了這個目的開始了自己的計劃,開始他只想稱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 此人被判被誅九族,康熙帝見其名字臉色大變:殺不得,會有大麻煩
    康熙「尊孔」的根本原因在清朝推翻明朝的統治之後,滿族人入駐中原。但復興明朝的聲音卻始終都沒有從民間消失,而一切的根本便是以及與清朝皇室是滿族人。眾所周知,中原大地大多是漢人,而滿族人想要來統治漢人,還想得到他們的擁護和支持,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
  • 康熙若將皇位傳給此人,清朝可能會更強盛,也不會被列強欺凌!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假如當初秦始皇沒有統一六國,那麼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中國還是處於戰爭紛亂的時代,可能也就不會有後來強盛的大漢王朝,自然也就沒有影響深遠的儒家文化。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這段歷史是清朝康熙年間的九龍奪嫡。一般來說大家對九龍奪嫡這段歷史非常的熟悉,因為現在很多影視劇都非常熱衷這段歷史的翻拍。
  • 朱三太子:一個神奇的名字,康熙被騷擾一生,乾隆也不得安寧
    康熙大帝可謂明君,擒鰲拜、收臺灣、御外敵、安四方。凡是與他作對的,都沒有好下場。不過,事有例外。有個人成了他的陰影,他無處不在,四處興風作浪。每每成功鎮壓,不久之後又重現江湖…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朱三太子。
  • 準噶爾的葛爾丹實力究竟有多強?如果康熙沒有大炮,清朝就滅亡了
    在《康熙王朝》中,康熙平定葛爾丹看似非常容易,其實不然。葛爾丹這個曾經的西北霸主,差點就打到了紫禁城下,他的能力絕對在清朝奠基人努爾哈赤之上。清朝康熙年間的時候,準噶爾出現了一位非常有能力的領導人,他就是葛爾丹。葛爾丹年輕的時候,曾經在西藏當過喇嘛,期間結識了西藏達賴五世的一個政客桑結,這個桑結後來成了達賴五世的「第巴」,也就是行政長官。
  • 清朝首位「大太監」吳良輔,並非因康熙生母被殺
    但是,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具體的歷史背景:1、康熙皇帝繼位時未滿8歲,對這些宮廷醜事並不知悉;2、即使康熙皇帝知悉吳良輔對生母的染指,當時尚未親政的他無法正常發布諭旨,無法獨斷專行的做出對吳良輔的處決決定;3、即使吳良輔在順治皇帝的恩寵下,位高權重、不可一世,但如果他真的和佟妃生出宮廷醜聞
  • 清朝康熙大帝和俄國彼得大帝,哪個更偉大?
    清朝享國268年,有過12個皇帝,要問哪個皇帝最傑出,答案多半是清聖祖康熙。智取鰲拜、削平三藩、一統天下、開創盛世,聖祖光輝子孫們難以企及,乾隆主動退位以示尊敬,康熙大帝名頭屬實響亮。康熙是個優秀的帝王基本得到公認,不過如果把目光拉遠到世界格局,或許會得到一些不一樣的結論,有個最好的參照對象,就是同時期的沙俄帝國和他們幾乎與康熙同時期的君主彼得大帝。清聖祖玄燁的生卒年月是1654年到1722年,彼得大帝彼得一世·阿列克謝耶維奇的生卒年月是1672年到1725年,可以看到基本處於同一個時代,那我們就從時間線上來捋一捋兩人的貢獻。
  • 永琪如果多活幾年,會登基稱帝繼而改變清朝歷史嗎
    如果乾隆和永琪父子兩個都是正常壽命的話,永琪極有可能就是乾隆的繼承人。只可惜,乾隆皇帝命太長,而永琪命太短,註定了清朝歷史上不會有永琪這位皇帝,那麼,如果永琪不英年早逝的話,會不會登基稱帝從而改變清朝歷史呢?那麼我們先來分析一下,永琪會不會登基稱帝。
  • 北京出土神秘男屍,穿清朝龍袍梳明朝髮髻,是韋小寶還是順治帝?
    如果墓主是皇帝,他為何沒葬在皇陵,而是一個人孤孤單單下葬?考古專家對其進行了全方位分析,從復原圖來看,墓主是一副正常的文人形象;只是此人右腳腳趾數量異於常人,長了6個腳趾,另外身高超一米七。「龍袍乾屍」的保存情況雖然沒有長沙馬王堆漢墓的辛追夫人好,但剛出土時他的皮膚還有彈性色澤,只不過後來水分徹底流失,全身才呈現黑色。
  • 康熙沒貶我國第一機槍發明家,清朝將成超級大國,打敗八國聯軍?
    看到一種說法如果康熙沒貶戴梓,清朝很有可能成超級大國,八國聯軍也並非對手。原因是,戴梓,獻上了連珠火銃。這種連珠火銃的火藥跟彈丸都在槍託裡面,一共是28發,可以連續發射,是一種機槍。
  • 《康熙王朝》裡面九門提督吳六一最後的結局如何?
    但實際上如果按照原著小說,這段戲實際上也是沒法拍的。康熙在定下擒鰲拜之策前,吳六一能爬到「九門提督」這麼重要的職位上,不在於他是康熙的親信,而在於他這人的確有戰功,且不群不黨,是京城各方勢力妥協的結果。
  • 此人是漢族官員,卻有資格在清朝享太廟,康熙死前卻故意連降三級
    說起清朝,我們都知道這是一個滿族人的王朝。並且朝中的大臣基本上都是滿族人,漢族非常的少,並且在朝中也是很難得到重用,然而,有一名漢族男子從人群中脫穎而出。清朝三代皇帝都十分重視他,在他死後,他得到了最高的榮譽,死後配享太廟,這是清朝從開國到滅國唯一一位配享太廟的漢族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