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天空照」見證空氣品質的變化(新視點·民生改善在身邊)

2020-12-27 人民網河北

  8月13日8時,家住河北省石家莊市石府小區的王汝春照例拿出相機拍攝了一張天空照片。王汝春是一名退休職工,今年75歲,他堅持每天拍攝石家莊空氣變化,已經第七個年頭了。

  2013年,石家莊發生了大範圍持續性的霧霾天氣。「冬季,石家莊風力小,雨雪也少,霧霾高發,又很難吹散,PM2.5年均值在當時國內城市排名中處於前幾位。」王汝春說,霧霾一來,企業停工、學校停課,市民生活很受影響。

  「那年冬天,天總是灰濛濛的,外出散步,滿大街都是戴口罩的人。出門走一趟,嗓子就辣乎乎的。」王汝春說,他喜歡攝影,覺得有必要用鏡頭把這些記錄下來,作為資料保存。

  天空照片就是從2013年開始拍攝的,開始是零零碎碎地進行,隨著一些大氣汙染防治政策的出臺,大氣汙染問題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王汝春決定每天拍攝,將空氣品質變化作為一個專題來跟蹤記錄,用圖片反映霧霾的情況以及人們的生活狀態,用影像見證空氣品質的變化。

  為增加可比性,相機參數、拍攝位置、拍攝時間、參照物均相同。王汝春選擇了自家陽臺西南方向作為拍攝對象,那裡有小區的一棟六層樓,遠處是路對面的幾十層高樓,背景就是大片的天空。在拍攝天空圖片的同時,王汝春也將當地空氣監測站的汙染物濃度、汙染指數等數據記錄到日曆上,和照片一起留存下來。

  「天氣好的時候,路對面的高樓清晰可見,嚴重的時候只能看到小區的樓房,最嚴重時,窗戶外面霧蒙蒙一片,什麼都看不見了。」王汝春說,前幾年,兒子給家裡買了一臺空氣淨化器,然而霧霾嚴重時,一臺還不夠。

  隨著大氣汙染治理持續開展,2014年石家莊空氣品質好了一些。汙染物濃度大幅下降,重汙染天數明顯減少,優良天數明顯增加。全年共獲得了114個優良天,同比增加71天。王汝春的照片裡藍色多了起來。

  2016年12月19日,河北省中部地區的PM2.5再次「爆表」。其中,石家莊市空氣汙染最重,市區內「世紀公園」監測點PM2.5和PM10一度雙雙突破1000微克/立方米。

  「這是2017年河北省將汙染防治列為『六大硬仗』之一的原因。」王汝春一邊給記者展示照片,一邊解釋說,從2013年到現在,隨著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以及運輸結構,強化區域聯動治理,壓減產能、治理企業、對機動車加強管控等一系列措施陸續落地,石家莊的空氣品質越來越好,冬天霧霾天明顯減少。

  「現在霧霾天少了,空氣淨化器早收起來不用了。」王汝春打開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可以看到今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這一天,他分享了一張圖片,說明為「2014—2019年石家莊空氣品質變化圖」。他用拍攝的這些照片,結合河北省空氣品質自動監測及發布系統發布的空氣品質狀況,做成一幅柱狀圖。7年,2300多幅灰藍錯落的天空照片,可以非常直觀地呈現石家莊的汙染天氣和優良天氣數量——優良天氣越來越多;近幾年即使有汙染天氣,汙染指數也大大降低。採訪中,王汝春指著幾張瓦藍瓦藍的圖片跟記者說:「希望石家莊的天空總是這樣的!」

  今年上半年,河北省空氣品質持續改善。PM2.5平均濃度為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5%,為2013年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低值;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平均為5.31,同比下降14.5%;優良天數為119天,同比增加15天。

  「石家莊公園越來越多,綠化多了起來,人們在戶外的時間明顯增加,跳廣場舞的人更多了。我喜歡攝影,空氣變好了,拍攝出來的景色也更美了。」王汝春感慨。

  為天空拍照「存檔」這件事,已經成為王汝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為了堅持下來,他教會了老伴攝影。有一年王汝春生病住了院,他囑咐老伴每天早晨幫他拍攝。問起王汝春,這樣的拍攝還要堅持多久,他說:「等到沒有霧霾了,就可以停下來了。」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21日 19 版)

(責編:李哲、史建中)

相關焦點

  • 老人連續7年拍攝天空 用照片製作空氣品質變化柱形圖
    老人連續7年拍攝天空 用照片製作空氣品質變化柱形圖 2020-08-07 19:54:11  來源:新華網
  • 全省各地空氣品質同比有改善!1-11月廣東空氣和水環境質量成績單發布
    按照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排名,前三位為汕尾、湛江和陽江市,後三位為清遠、廣州和佛山市(清遠和廣州並列第20名);21市環境空氣品質同比均有所改善。2020年11月,全省AQI達標率為91.9%,同比上升15.5個百分點;珠三角地區AQI達標率為86.7%,同比上升24.5個百分點。
  • 「天空照」今日刷屏,為了擁抱藍天河北做了這些努力
    今天(5月18日),河北各地的「天空照」刷屏了社交平臺上「河北」相關的內容,身在河北的網友們紛紛曬出自己拍攝的「天空大片」,稱讚今日河北的天空「很可以」「超好看」,是貨真價實的「藍天白雲晴空萬裡」。先來一波網友秀圖↓↓↓好天氣不僅僅出現在今天,家住河北石家莊市的王汝春老人曾用相機連續記錄了2014年以來石家莊的天空,用這些照片見證了石家莊大氣治理的變化。在這位「天空攝影師」的鏡頭下,石家莊的天空也在逐年變得清亮。
  • 2020年空氣品質改善排名全國第三!佛山亮出空氣治理成績單
    1月15日,國家生態環境部公布了2020年168個重點城市空氣改善幅度排名前20位名單,佛山排名第3。2020年,佛山空氣品質達近年最優水平,改善幅度位於全省前列,空氣品質六項指標全面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1月15日,國家生態環境部公布了2020年168個重點城市空氣改善幅度排名前20位名單,佛山排名第3。碧空如洗,白雲如絮。
  •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
    我們要錨定目標,對標對表,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在改善環境質量上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建設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是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已成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重要內容,廣大人民群眾熱切期盼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 ...守護一方藍天——懷化成功創建國家環境空氣品質二級標準城市...
    藍天白雲下,舞水河碧水清流,中坡山綠意盎然,湛藍的天空遼闊高遠,市民們閒庭信步,欣賞這望得見的綠、看得見的水,感受持續改善的空氣品質。「懷化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了,我們每天都與藍天白雲作伴。」市民周俊敏感慨頗多,在懷化生活了50多年,親眼見證了生態環境的巨大變化。2020年7月22日,省政協副主席、市委書記彭國甫在市一中新校區建設工地詳細察看揚塵治理情況。
  • 我身邊的空氣品質好嗎?鐳豆智能空氣品質檢測儀體驗
    可是畢竟我們是生活在空氣中的人,空氣品質和我們息息相關,沒有霧霾就是好的空氣了嗎?很顯然並不是。從初中的科學知識我們就知道,空氣主要是由氮氣和氧氣以及少量的二氧化碳和稀有氣體組成,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顆粒物以及微生物。而很多顆粒物是我們肉眼無法看見的,因而我們需要藉助空氣品質檢測儀,來幫助我們判斷今天的空氣品質狀態。
  • 「十三五」期間安徽生態環境質量大幅改善 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達85...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21日上午,記者從安徽省政府舉辦的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截至11月底,全省PM10平均濃度58.5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同期下降18.8%,年均值第一次穩定達到空氣品質二級標準。
  • 霍尼韋爾發布健康樓宇新產品 助力改善樓宇空氣品質
    )系統的電子空氣淨化器(EAC)和升級版迴風口電子空氣淨化器,用以改善商務樓宇以及醫院、學校等公共場所的室內空氣品質。霍尼韋爾UV電子空氣淨化器能夠藉助紫外線及靜電除塵技術去除空氣中的雜質,兼具過濾和消毒功能,且不會明顯阻礙空氣流通。此外,升級後的迴風口電子空氣淨化器採用了全新的集塵模塊設計,具有更高空氣淨化效率,同時風阻更小,有效降低對空調風量影響,從而帶來更佳的室內空氣品質和住戶體驗。
  • 楊靜 徐曼:改善民生的四個維度
    內容摘要:黨的十九大前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新論述新主張,為全體人民勾勒出了美好生活的幸福畫卷,鑄就了新時代的民生事業新篇章。 關鍵詞:民生;習近平總書記;美好生活;全體人民;發展;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享;實現;中國共產黨 作者簡介:   黨的十九大前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新論述新主張,為全體人民勾勒出了美好生活的幸福畫卷,鑄就了新時代的民生事業新篇章。
  • 武漢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今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超八成
    長江日報記者任勇 攝12月25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浴火重生英雄城,感恩奮進新徵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武漢」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六場,主題聚焦「堅定不移保護改善生態環境」,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市城鄉建設局、市園林和林業局、市城市管理執法委員會分別進行通報,並回答記者提問。
  • 空氣品質連續7年改善 「遂寧藍」再創新高
    空氣品質連續7年改善 「遂寧藍」再創新高近日,記者獲悉,截至2020年12月19日,我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已達341天(優169天,良172天),提前12天達到去年總優良天數(341天),已超額完成省下達目標任務
  • 朋友家養的幾種特耐陰的室內植物,還能改善室內空氣品質
    一年一度的寒冬,如承諾的那樣,讓很多人擔心每年冬天的室內空氣品質。室外天氣很冷,室內暖氣很暖,但空氣乾燥。裝個加溼器,太潮溼了,但不是很乾燥,所以很多人都很苦惱。事實上,許多植物都有淨化空氣和改善環境的作用。
  • 補齊短板,有效改善民生
    民生無小事,民生無易事。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期間,提出「扎紮實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社會治理」的重大要求。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民生改善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 改善民生服務社會民生效益逐步顯現
    二、注重實效突出民生優先五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確定的「民生優先」戰略指導下,縣民生工程工作突出固鎮特色,重點抓好與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教育事業、可持續發展、社會保障體系,保障性住房和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改善等項目建設
  •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我們要錨定目標,對標對表,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在改善環境質量上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建設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是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已成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重要內容,廣大人民群眾熱切期盼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 2019年PM2.5平均濃度較2015年下降32.2%,空氣品質達6年來最好...
    核心閱讀打開河北省《空氣品質日曆》,上面標記著河北各地2015—2019年每天的空氣品質指數。汙染程度越重,數字顏色越深。隨著書頁翻飛,眼前顏色漸漸轉淡。空氣品質事關民生福祉。
  • 寶華街街道唱好「三部曲」 防治汙染持續改善空氣品質
    本報訊 為紮實做好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持續改善空氣品質,天橋區寶華街街道多舉措打好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思想認識再提升。原標題:寶華街街道唱好「三部曲」 防治汙染持續改善空氣品質值班主任:田豔敏【來源:舜網-濟南日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安順開展大氣治理 藍天白雲空氣清新
    初冬時節,走進安順,碧藍天空鑲嵌朵朵白雲,精彩漂亮;縷縷微風伴隨清新空氣,令人如痴如醉。    近年來,「藍天白雲,空氣清新」已成為安順的常態,人們早已司空見慣,酸雨成為「過去式」,讓居住在這裡的人們盡享優質的環境空氣品質。
  • 政協委員林裕豐:論經濟發展與改善民生的關係
    作為整體和部分的辯證統一,社會建設必然要求我們用全面的觀點去把握問題,用協調的方式去處理問題,用可持續發展的眼光去解決問題。一是注重內容上的全面性,不能單打一、顧此失彼。(四)解決民生問題必須堅持統籌兼顧這個根本方法。解決民生問題要求我們用對立統一規律的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一的方法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民生問題是一個全局性問題,解決民生問題是一項系統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