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由真人真事改編,陳正道最初聽到這段感傷的故事時,就決定為「同志平權」及反社會歧視做出實際行動,找來理念相投的侯季然導演,準備拍攝一段同志平權影片。
當他們把這想法告訴Jolin後,Jolin覺得兩位導演的想法值得響應,於是邀請林夕老師填詞,將故事訴諸於音樂,誕生了《不一樣又怎樣》,希望傳達「愛不是抽象的信仰,愛是人人平等的權利」!
陳正道特別邀請到二屆金馬獎影后、亞太影后得主歸亞蕾演出這個真實故事的女主角。
值得一提的是,1993年歸亞蕾榮獲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的《喜宴》就是一個關懷同志的故事,一向支持同志運動的她,二話不說答應演出。
而演出年輕時歸亞蕾角色的林心如,在看完MV腳本後,也備受感動馬上首肯演出,希望盡一份力。
另外演出電影《女朋友。男朋友》中同志角色並獲金馬獎提名的張書豪,也在MV中客串男護士角色。
M-琦:
看哭了看過一些紀實文,我看過一個女孩無論在外面應酬是否吃飯都會趕回家陪她吃飯,撐的她晚上睡不著覺起來做操,我看過一個女孩無論睡的多熟身邊的人起來上廁所她就會立刻醒來陪她去,因為她的女孩膽小怕黑。那些平淡的,卻又真實、感人,她們相守珍惜一輩子,最後卻不能在對方的搶救單上簽字。
不一樣又怎麼樣:
從頭看到尾眼淚一刻也沒停過,像決堤一樣止不住。我們的酸楚、無奈、痛苦和悲傷,你們能懂嗎?多一分對我們的包容和理解,我們就能看到更美好更幸福的未來。。。。謝謝Jolin、Ruby和歸亞蕾為同志群體發聲!
木有枝_:
很多直人說,同性戀暗著在一起就好了,為什麼非要同性婚姻法,為什麼要鬧?因為所有的為了LGBT的努力,都是為了讓LGBT人群,每一個人,不管是什麼取向,什麼身份,都可以獲得平等的權利,平等的愛,在陽光下的。至少在TA病危的時候,可以有資格籤下那份搶救書。
阿薇只愛那個叫後弦的:
哭著看完了MV,身邊也有同性戀的朋友,但是因為世俗因為家庭因為種種不能在一起,被迫選擇形婚選擇一條並不屬於自己的路,很多人說同性戀真假,只知道騙婚……那麼你們呢?有用正常眼光看待他們嗎?如果有,他們又怎麼會去選擇這條路,同性戀太多太多的無可奈何你們又懂什麼……謝謝蔡依林
LingLing尤:
我還記得我問我媽:「媽,你怎麼看同性戀?」她說:「有點噁心。」我不知道有多少人這麼想,反正我覺得我不是這樣的人,每個人都有愛的權利,可以看到社會越來越寬容,我慶幸有很多人願意接受同性戀,其實真的 愛只是種信仰,和性別無關。
凱源璽勿忘初心:
拍得很棒,最難得是製作的心意,前段時間看柴靜的《看見》看到一段特別難過和心酸:我問張北川:「我們的社會為什麼不接受同性戀?」 他說:「因為我們的性文化裡,把生育當作性的目的,把無知當純潔,把愚昧當德行,把偏見當原則。」 希望社會能多些寬容和理解,同性戀並不是精神病也不是犯罪。
你愛她,你和她結婚,你把熒幕初吻給了她——林心如
愛不是抽象的信仰,愛是人人平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