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志】動物使節:從獅子、孔雀到熊貓的演變

2020-12-24 騰訊網

2019年7月12日。當我們確定從寶興縣大熊貓科學發現的源點,回望公元1869年那次意外但預料之中的重大發現時,一個問題再一次困擾了我們:在漫長的進化歷史中,大熊貓何以在20世紀中葉,才正式登上外交舞臺,廣泛被全球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人們「迷之傾倒」?歷史記載裡,有沒有一個失誤或者淡忘了的某個高光時刻,是屬於這個動物的?

我們決定從動物的出國交往歷史中尋找答案。

文獻記載最早的動物使節,是東漢時期西域呈貢的獅子。

《爾雅·釋獸》記錄獅子:「狻麑如虦(音zhàn)貓,食虎豹。」晉人郭璞注釋《爾雅》認為:狻麑即獅子。這可能是獅子在中國文獻中的第一次出現,時間節點大約在戰國和西漢之前。作為神格化的動物,在實物東來之前,獅子在這時已經由口傳傳入中國。

而中國人要一睹獅子的真容,大約還要往後推幾百年。

據《後漢書》記載,公元87年(東漢章和元年),「月氏國獻師子」,次年(公元88年)「安息國獻師子」,公元133年,「疏勒國獻師子」。

頻繁由西域進入中國的獅子,實質上承擔了西域國家動物使節的特殊使命。作為活物貢品,這種稀缺而威猛但被馴化後的動物在東漢時期受到漢人的關注和喜愛,是不容否認的。由於貢獅數量的稀少以及相對封閉式馴養,當時恐怕只有少數人能近距離接觸和欣賞這樣的外來動物,因此,今天我們已經很難讀到類似「全城瞻視,官民交傳」的文獻記載了。直到公元1680年(清康熙十九年),這樣的文獻記載才被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補上:

暹邏貢獅,每止處,觀者如堵。其形狀與世傳繡畫者迥異,毛黑黃色,長數寸。或投以雞,先以爪摶而吹之;一吹,則毛盡落如掃,亦理之奇也。

這段記錄的珍貴之處,在於普通人終於有機會一睹獅子的真面目。從東漢而至清初,經過1500多年的歷史演進,人們通過世傳繡畫認識了解到的獅子,終於在實體動物面前得到了正確的驗證。

「觀者如堵」見出了人們對異域來的動物使節的高度關注,但並非都喜歡。更早的《明史》記錄了時人對獅子的觀感:「此無用之物,在郊廟不可為犧牲,在乘輿不可被驂服,宜勿受。」這句話簡單翻譯一下,大體可以看出當時國人對獅子的心態:這是沒什麼用的動物,不能用來祭拜祖宗,又無法馴服用來拉車,還是不要了吧。

百姓的愛尚決定了貢獅慘澹的命運。歷史上,貢獅在中國大都命運多舛,或被遣返,或被囚禁,如北魏孝明帝時波斯贈給中國的一頭獅子,六年後就被遣還。在中國傳統文化語境裡,這樣高大、兇猛、難以馴服、且具有強大攻擊力和破壞力,又難以和普通人親近的動物,是很難受到公眾喜愛的。歷史演進過程中,被「馴服」的獅子,是經過中國人長期的溫良恭儉讓教化的守門神物,而非活化的食肉猛獸。

除了「引進來」,動物們也「走出去」,儘管有時候並非朝廷的官方行為而是民間行文。孔雀在六世紀到十二世紀的漫長歷史時期中,在中日兩國之間承擔的關係融合作用,是非常突出的。在日本學者皆川雅樹《孔雀的贈答——日本古代對外研究的一個片段》中,對中日兩國的孔雀贈送及其意義有非常全面的闡述。

孔雀美麗,它在中國歷來被稱為瑞鳥、珍禽。「蕭史吹簫,常致孔雀」的傳說,無限提高了孔雀在禽鳥中的地位和影響。比及獅子的兇猛「無用」,孔雀的美麗高貴,恰好是親民吸粉的最重要特性。兩宋時期,為了鼓勵貿易,朝廷派往日本的使節大都由商人充當,孔雀作為投日本朝廷及其皇親國戚鎖好的動物,承擔了「活物使節」的功能。據考證,9世紀以後,中國商人紛紛攜孔雀渡海赴日,將孔雀作為強化與日本朝廷及皇親貴戚聯繫的禮品。因此,一定程度上,孔雀在這一歷史期內,是「走出去」的動物使節。

但並非所有「走出去」出去的孔雀,都能受到外國友人的喜愛。在歐洲,孔雀就因為「驕傲自大」的動物特性而不被歐洲人接受。在19世紀初,長頸鹿是歐洲大陸的動物使節明星,1820年,奧斯曼帝國駐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里帕夏就曾向歐洲送了三頭長頸鹿。1924年,第一隻長頸鹿Zarafa從蘇丹南部出發,經過了近5000公裡的艱苦跋涉,在1827年春天成為第一隻踏上法國土地的長頸鹿,在巴黎引發了萬人空巷的狂潮。

在長頸鹿風靡歐洲大陸之前,新的、更受異邦人們喜愛的動物使節已經在中國產生。1869年,法國人戴維在偏遠的四川寶興發現了大熊貓。這個黑白兩色、憨態可掬的貓科動物迅速俘獲了世界人民的眼光和內心。它幾乎集中了歷史上出現過的所有動物使節們的優點,並以自身優秀的貓科動物特性,完成了人與動物親密關係的歷史超越。

1941年,民國政府給美國紐約的布朗克斯動物園送了一隻熊貓,感謝美國在二戰中提供的援助。這是大熊貓科學發現72年後,國與國之間見諸外交歷史的「動物」贈送。1950年代,改天換地的新中國確定將熊貓作為改善對外關係的載體,對「盟友」蘇聯和朝鮮輸出熊貓。由此開始,「熊貓使節」再未停止過「走出去」的步伐。據不完全統計,從1957年到1982年的26年間,中國一共贈送給9個國家23隻熊貓。

1982年以後,中國政府決定不再向國外贈送熊貓,但向國外租借大熊貓的情況則仍然存在。作為國與國友好交往的載體,大熊貓在新的歷史時期承擔的「動物使節」功能及其地位影響,是歷史上所有動物使節們所無法與之相比的。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共有43隻大熊貓在海外居住,它們或被用於科普教育,或被用於科研合作。而每一次大熊貓亮相國外,都憑藉其憨態可掬的可愛形象,受到所到國人民的廣泛歡迎。

2006年,作為大熊貓繁育研究重鎮的成都,派出全球大熊貓「懇親團」,前往美國聖地牙哥、孟菲斯、亞特蘭大、華盛頓以及法國巴黎、德國柏林、奧地利維也納和日本、泰國等地,探望生活在那裡的大熊貓。這次全球大熊貓懇親活,還尋訪了法國人戴維神甫的後人,一曲專為大熊貓懇親製作的《你在他鄉還好嗎》,唱出了國人對大熊貓使節濃濃的思念之情。

可以預料,以外國友人對大熊貓「神之尊崇」和「迷之傾倒」程度看來,大熊貓作為「動物使節」的歷史還將被無限延長,未來,在人類和動物、人類和自然的和諧關係中,或許也很難有其他動物能超越和頂替它。

800萬年進化史,大熊貓的「高光時刻」似乎來得晚了一些?其實不然,早在它被「科學發現」之前,它就已經作為「動物使節」被榮譽加身:公元685年(武周垂拱元年)9月18日巳刻時分,長安宮廷衛隊和兩個馴獸人簇擁著兩隻寬敞高大、披紅戴花的獸籠,乘著驛傳快車,從長安出發,向東疾駛。一行前往揚州,登上海船,隨同日本遣唐使,漂洋過海前往日本。獸籠中,有武則天贈給日本天武天皇的兩隻「白熊」和70張毛皮。「白熊」實際上就是大熊貓。

1000多年過去,大熊貓重回「高光時刻」,並站在了「動物使節」的王者之巔,這是它的宿命,也是它的使命。(本文專為《看歷史》2019年第8期封面策劃「回望1869——大熊貓科學發現150周年」而寫。照片為熊貓攝影家周孟棋提供)

相關焦點

  • 熊貓天然呆,為何獅子老虎不敢惹怒它?熊貓:去道上問問我的名字
    熊貓肉嘟嘟的,為何獅子老虎不吃它?熊貓:去道上問問我的名字近年來,隨著短視頻行業的發展,熊貓已經成了家喻戶曉的「網紅」,每年都有無數國內外遊客到四川看熊貓,熊貓吃竹子的樣子、撒嬌的樣子、爬樹的樣子,都成了網友討論的動態。
  • 老虎和獅子為什麼挨餓也不吃熊貓?網友:也不看熊貓在上古時期叫啥
    一說到獅子和老虎,很多人都有些害怕,一個是「百獸之王」一個是「萬獸之王」,它倆可是世界公認最厲害的貓科動物,羅馬曾經非常流行鬥獸,他們就把獅子和老虎放一起格鬥,場面非常刺激可怕。
  • 熊貓肉多,為何獅子老虎不吃它?熊貓:去道上問下以前的名字
    作為我國的國寶,熊貓在人們的心目當中一直都是以憨態可掬的形象來被人們所認識的,而這種看上去憨憨的動物也受到了世界各地人們的喜愛,那麼這種「鐵憨憨」體型圓滾滾的,肉那麼厚實,在野外生活的熊貓是怎麼保證自己不會成為獅子老虎的盤中餐的?熊貓:請去道上問下我以前的名字。
  • 老虎和獅子pk大熊貓,誰能贏?熊貓:也不查查俺以前的名字!
    假期和孩子一起看完《功夫熊貓》後,孩子問了一個問題:媽媽,老虎獅子和熊貓打架的話,誰會更厲害?誰會更厲害呢?很多人第一反應是:老虎獅子。因為一個是森林之王,一個是草原之王。都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動物,威武霸氣。而一想到熊貓呢,腦補畫面就切換成:呆萌,耍寶,一副憨態可掬的樣子。果真是老虎獅子贏嗎?
  • 獅子與老虎為何寧願餓死,也不敢去碰熊貓?看看熊貓在上古時叫啥
    提到那一些兇猛的動物,人們腦海中首先想到的就是獅子與老虎,一個是縱橫草原的王者,一個是呼嘯山林的王者,「草原之王」與「山林之王」究竟誰更厲害,是很多人都非常感興趣的,古代羅馬人就曾經將獅子與老虎放在一起鬥獸,結果誕生了獅虎獸與虎獅獸。
  • 韓語動物名稱的詞彙大全
    歡迎留言區評論~ ▼ 고양이 貓 늑대 狼 사자 獅子 멧돼지 野豬 치타 獵豹 캥거루 袋鼠 원숭이 猴子
  • 從「暖羊羊」到「熊貓特使」 哪些動物見證中國外交的情與義?
    從「暖羊羊」到「熊貓特使」 哪些動物見證中國外交的情與義?熊貓特使」 哪些動物見證中國外交的情與義?熊貓寶寶被命名為「梵星」,「梵」字取自荷蘭畫家梵谷,形容草木茂盛,寓意生機活力;「星」字取自熊貓爸爸「星雅」,代表希望,也使人聯想到梵谷名作《星月夜》。荷方表示,大熊貓在荷蘭旅居,表明中國高度重視荷中友誼及兩國關係;出生在特殊時刻的「梵星」為疫情中的荷中人民帶來希望,也為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作出重要貢獻。
  • 動物狂想曲10:獅子的尖牙毫不猶豫地指向兔子,雷格西炸毛了!
    《動物狂想曲》第10話於今天更新啦,回顧之前,迷你兔春被綁架作食物,雷格西和路易關係決裂,炸毛的雷格西獨自一人衝向獅子組,那麼最後結果如何,讓我們一起接下去品味。雷格西離開與路易決裂之後離開,憑藉敏銳的嗅覺追蹤春的氣味,不知不覺追蹤到了黑市。然而當他詢問黑市裡的人獅子組的蹤跡時,他們都因為對獅子組的恐懼而緘默不言。
  • 竹林隱士熊貓:戴墨鏡不好惹?熊牙利,動物園什麼動物能降服熊貓
    大熊貓發起怒來非常可怕,雖然在動物園的大熊貓已經被飼養員半馴化,但是,身為野生動物的它們卻是野性難馴的,如果大熊貓發起火來,一般人則很難控制住局面。下面來看下部分熊貓傷人事件。在野外大熊貓甚至有捕食竹鼠,山羊等活物和吃腐屍的習慣,要知道熊貓可是真正的食肉目熊科動物。在野外生存沒有天敵的它們可真是無拘無束。在動物園有什麼動物能壓制住熊貓呢?正常的動物園熊貓館都是單獨封閉的,所以熊貓沒有機會與其他動物進行接觸正面交鋒。
  • 為什麼說熊貓連老虎和獅子都不怕?網友:先搞清楚它祖先是做啥的
    到了1982年之後,基於我國大熊貓棲息地環境惡化導致其數量急劇減少,中國便從此停止了向外國贈送大熊貓的做法,取而代之的是租借和巡展,也就是說哪個國家想要大熊貓,就必須向中國打申請,並及時繳納保證金和租金,因此這個時候出國的大熊貓及其後代的所有權均屬我國的,並且熊貓幼崽長到三歲就必須回到「臥龍老家」。目前我國已與全球12個國家的17個動物園建立了大熊貓長期合作研究關係。
  • 可愛的熊貓也有兇殘的一面?它的祖先連老虎和獅子都怕的
    熊貓,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中國的一個象徵性動物,其憨實的形象總能在無意間萌化人們的心,所以也受到了其他國家的熱捧。但因為熊貓的矜貴和挑食,且食量又大,因而許多想領養它們的國家都望而卻步。隨著熊貓越來越受到歡迎,人們也開始好奇它們的祖先,但結果好像有點出人意料。
  • 賣萌練到極致,還有什麼招式?
    第一招:如來神掌2011年夏天,武漢動物園的一隻孔雀闖入熊貓的地盤,發生了令遊客們目瞪口呆的一幕:平時憨態可掬的熊貓飛身撲過去,幾巴掌就把孔雀拍暈,接著連咬帶撕,孔雀很快命喪黃泉。神龍大俠打敗孔雀王爺,這真是現實版的《功夫熊貓》!熊貓雖然吃竹子為主,但那是在進化過程中,為了適應環境變化才改了食譜。
  • 香港票房:《功夫熊貓3》登頂 《瘋狂動物城》第二
    香港票房:《功夫熊貓3》登頂 《瘋狂動物城》第二 時間:2016.03.2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分享到:
  • 盤點全球24家動物主題酒店,帶孩子一起住進瘋狂動物城!
    這些酒店可以在陽臺上餵長頸鹿,與棕熊共浴,吃飯時旁邊還有獅子和企鵝陪著。嘻嘻,想想都覺得開心刺激吧!接下來要介紹的24間遍布全球的動物主題酒店,就能讓孩子與動物近距離接觸,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哦。除了住宿,「好多熊貓」裡也售賣一些公仔等熊貓主題的周邊產品,連食物都與熊貓有關,讓喜歡熊貓的人能趁興而來、滿載而歸。
  • 北京動物園動物如何戰勝高溫天?
    錯了,北京動物園的動物們也是這樣過盛夏的。有圖有真相!熊貓吃冰,看到邊上冰棒了吧?西瓜等管夠,綠豆湯更是標配,動物們的避暑生活真是不要太爽! 動物們不避暑會怎樣?2015年暑期,巴基斯坦酷暑直接熱死一隻鹿和兩隻孔雀。
  • 90後美女甘當動物「奶媽」:老虎獅子都是娃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8日7時訊(通訊員 陳仕川)昨(17)日一大早,重慶永川樂和樂都主題公園野生動物世界動物管理員、90後的動物「奶媽」劉清清,又照例在動物醫院裡查看育幼箱裡一個多月大的銀虎、非洲獅以及在溫室裡近三個月大的非洲獅「樂樂」情況。
  • 米高梅電影公司的獅頭LOGO是用真實獅子拍攝的?
    電影由拍攝團隊於VR攝影棚完成,也就是說觀眾看到的動物角色及場景,均是由CG電腦特技製作。講到獅子演員,大家是否還記得觀看電影時,米高梅電影公司(Metro-Goldwyn-Mayer)的獅子咆哮標誌?
  • 盤點全球十大動物主題酒店,好想帶孩子住進這瘋狂動物城!
    看鯊魚、與熊共浴,和獅子共進晚餐...體驗別樣的刺激。鯊魚小屋裡看鯊魚。叢林別墅與棕熊共浴。透過房間兩側的玻璃可以欣賞各種海洋生物。酒店從庭院景觀、門神、雕塑、過道牆畫、房間全是熊貓文化主題,房間裡每一樣物品都與熊貓有關,又萌又浪漫。
  • 從喜歡的動物看個性,還能看出別人眼中的你!愛獅子等於重視家庭
    你知道透過「喜歡什麼動物」可以看得出一個人的個性嗎?國外網站《brightside》就提出這道有趣的心理測驗,透過回答自己最喜歡的動物可以更加了解自己,也能看看自己在別人的心目中是什麼形像;如果你喜歡獅子,就代表你是個非常重視家庭的人,趕快想想自己喜歡什麼動物,看測驗結果有沒有準!
  • 52種罕見動物,太嚇人了!
    你可能見過很多種類型的動物,但是,以下52種你見過哪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