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版《日本沉沒》和同名原作小說哪裡不一樣?原作黨有話說

2020-12-27 東靈聊動漫

日本沉沒2020在A站播出完畢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熱潮已過。本篇東靈君來炒炒冷飯聊聊這部動畫。為什麼這麼久才來寫它?因為我終於把所謂的原著小說看完了。

看過原作東靈君最想說的話就是:以為這動畫是小說改的同學請注意,這根本就是兩部不同的作品。除了日本沉沒這個災難背景設定,小說中的人物和情節動畫中均不會出現。

有點兒被名字坑了的感覺,製作方這是在使詐呀,借著原作的名頭,沒少吸引眼球。某百科還寫著改編自小松左京於1973年發表的小說《日本沉沒》。鍵盤大俠說得好「改編不是胡編」。看看豆瓣評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日本沉沒2020講的什麼?

虛構的2020年東京奧運閉幕後,日本發生巨大地震,開始逐漸沉沒。東京都內有個極為普通的家庭——武藤家,家裡有四口人,姐姐武藤步、弟弟武藤剛、他們的爸爸和媽媽。

第一輪大震後他們存活,在大混亂中,一家四口開始從東京逃出。但是逐漸沉沒的日本列島,沒有一個地方是安全的。一次又一次他們陷入絕境,面對生與死、面對相遇與別離。這動畫展現了各種終極終極狀態下的人物百態。

以姐弟為核心(他倆命好總能活下來)的逃亡團隊不斷有新人加入,也不斷有舊人掛掉。動畫以一集寫死一個的節奏,讓姐弟堅持到最後。

最後一話,姐弟獲救離開了即將完全沉沒的日本。日本沉沒之後,時隔多年,地面還會再次隆起。活下來的日本人回歸日本,重建家園。傳承不丟、精神不丟、想像的共同體長存,總之就是很有希望。這動畫想告訴我們,現實很殘酷,但人們終會選擇相信未來的美好,為此才能堅強的活下去。

這是一部中規中矩的災難片,首先它講了「大災難下人的N種死法」(都有哪些我們以後單開一篇文章細聊),其次它講了面對災難人們都有哪些應對態度,最後講了希望,講了奧運會,照例升華一個高大尚的主題出來,暖慰人心。

這也是一部不討喜的動畫。中間加入的宗教類戲份把節奏打亂了,全篇硬保姐弟不死的設定也不受觀眾待見。英雄式的人們接連死去,有特點的人物、看上去該存活的人物卻鬼使神差般地被姐弟二人「妨死」了。看慣了英雄不死、英雄救世的人們,實在看不慣他們為這兩個沒什麼亮點的姐弟不斷犧牲。

一句話總結日本沉沒2020,一部不討喜的災難片。片子本身質量並不差,只不過它蹭了「日本沉沒」這個響噹噹硬核科幻IP,對他期望值太大,難免就會失望。難怪不少觀眾表示「只看了個寂寞」。

聊完動畫,再來聊聊小說講什麼?

地球物理學家田所雄介提出一個理論預測日本將會沉沒。在日本政府的資助下,田所雄介招募助手做潛艇去海底收集數據。根據各方數據得出結論,日本列島史上最糟糕的情況——1年內的地殼變動導致大部分的陸地下沉到海中。

這個結論令政府難以接受,後來不斷的地震又讓他們不得不信。一個將日本國民及資產轉移到海外的方案(D計劃)啟動了。情況越來越糟,日本面臨沉沒的事實越來越明朗化,又有了拯救日本民族的D-2計劃。

一邊是不斷的地震與陸地沉沒,一邊救援和整合國際資源執行計劃。管理者、科學家、計劃的執行人員們各盡所能拯救日本民族。

提出理論,驗證理論,提出方案,執行方案。與動畫版講一家人逃亡的故事不同,小說講的是一套十分完整且嚴謹的執行救災計劃的故事。日本沉沒這麼大的事,各方各界如何應對?是這部小說的精華所在。拋開文筆敘事等不談,東靈君覺得這小說有以下幾個特點。

災難規模很特殊

災難故事有許多種,比較常見的有兩種,局部災難故事,講的是小集體的問題。一飛機人的生死,一個小鎮子人的生死,日本沉沒2020更像這種故事。他們有可能被犧牲掉,也可能靠自己的努力自生自滅,還可能被大集體所拯救。

還有一種是全人類都要面對災難,各種方舟計劃,移民其他星球的計劃,或是想個大招歷經百般困難化解掉了災難等等,總之就是災難面前都認命吧。

這部日本沉沒卻屬於不常見的一種,只滅一個國家的定向災難,可以預測,卻不可以抗拒。神仙英雄對此都無能為力。如同無解的難民問題一樣,這種看似能救,救了卻會讓別人肉疼的事情很鬧心。日本的管理層要自行選擇,其他國家的態度也有發揮空間,各種關係錯綜複雜。該小說用了很大的篇幅在講述這些關係。

硬核的科幻,硬的能讓某些人讀不下去

作者小松左京花了9年時間才創作完這部作品,其中關於日本沉沒的科學論證可以碩士論文相匹敵。碩士論文級別真不是吹的,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與日本科幻星雲獎雙獎也不是白拿的。作品中的那些術語,基本看不懂。各種儀器設備,更是晦澀難懂,比如潛艇,這個我知道,但是某某國家某某級別什麼什麼深度的,看的就有些懵了。不備張日本地圖,幾乎也看不懂,日本沉沒的來龍去脈。看明白基本描述和理論,推理部分才能理解其奧妙,可惜我是看不懂的那些人,但這不妨礙我在不懂裝懂。

全程無反派

這個不解釋,立場不同考慮的角度就不同。這種大災大難面前,沒有誰是絕對正確的,也就不會有誰成為反派。尾聲「龍之死」的章節很感人,最先預測日本沉沒的田所博士和在幕後推動計劃執行的老人都選擇了留下,他們並沒有借著先發優勢,去搶一張救命的船票,他們把日本看作女人(老婆,母親),他們要「殉情」,這段內容很日式。

我的心胸並不狹窄。從年輕時候起,我就遍訪世界各地,在陸地上沒什麼可看的了,我就去海底,可是無論是哪兒,都比不上日本的自然景物精緻,比不上日本人民的生活更幸福,這也許是一種偏愛。而今就好像我愛了一生的女人將要死了,我不陪在她身邊,又有誰會來照看她呢?

那些玩命搶票特別愛惜生命的「壞人」都被一筆帶過了。和2020不一樣,小說並沒有刻意展現災難面前人類「惡」的一面。

聊了這麼多該帶貨了,在書架上很有面子的一本書——《日本沉沒》。它能彰顯我的小眾特色,它能表示我多少懂點科學技術,它能顯出我胸懷世界——「自己都吃不飽卻要關心異世界的人獲得怎麼樣,卻要關心日本沉沒會怎樣?」

再給幾個買它的理由?

能催眠,前面聊了,部分內容堪比論文,可以快速帶我入眠。

這書很便宜,布頭卻不小。購書有活動,一年回收補兩塊九,兩年回收補一塊錢。

增加談資,以後可以理直氣壯地吐槽各種版本的「日本沉沒」,電影,電視劇等等。上面那部2020就不提了,嚴格說它就不是改變,它只能算是設定框架內的一段局部小插曲。

居安思危,增加國際視野,能讓讀者站在一個國家領導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有了這個視野,處理鄰裡關係那根本就不是個事。

能讓人修個平常心,一個國家都如此脆弱,何況一個人乎。不要狂,低調點吧。

以上,東靈君聊了兩部《日本沉沒》。其實他們還有個最大的區別。動畫版沒說死了多少人,但是看上去很嚇人,時不時就嚇一跳。而日本沉沒經常說死了N千萬人,但是讀下來卻不嚇人。他們的著眼點完全不同,這才是最根本的區別。動漫帶入坑,又讀一本書,媽媽再也不愁我的語文不及格了。碼字不易,不買書還不點個讚嗎?

相關焦點

  • 盤點動畫跟原作畫風不一樣的作品
    但實際上總有一些作品「不走尋常路」,對此近日就有日本媒體評選了「動畫跟原作畫風不一樣的作品」。至於效果如何大家就自有公論吧。●《惡之華》動畫以泡麵番形式登場,不過畫風相較於原作要成熟一些。當然了,整體都非常可愛。●《純潔的瑪利亞》
  • 日本網友熱議《動畫不能照著原作就好嗎》實力至上和來自深淵戰得亂七八糟……
    文章來源:宅宅新聞漫畫、輕小說改編成動畫常常會聽到原作黨抗議動畫沒有循著原作進行,本季動畫《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的教室》以及
  • 吉卜力的動畫火了,而原作卻沒有火起來
    要想拍出一部好動畫,挖掘一部精彩的小說並不是全部。在吉卜力動畫中,從不缺少經典的日本元素,《龍貓》中的鄉村田園風光,《借東西的小人阿麗埃提》中精緻的日式庭院,《千與千尋》中出現的日本湯屋等等,在吉卜力日式童話幻想之外,動畫背後的故事,它們有的講述沉重的歷史事件,有的改編自歐洲兒童文學,經過巧妙的改編之後,能夠為觀眾所接受,也確實是原作故事與吉卜力動畫製作的雙重魅力所決定的。
  • 原作黨力挺改編!《情熱傳說》不走尋常路
    君不見多少改原作的動畫死成狗,隨便更改原作劇情而暴死的動漫數不勝數,然而近日《情熱傳說 the X》第11話播出後因為與原作劇情大相逕庭卻受到廣泛好評
  • 湯淺政明*災難動畫官宣,原作曾兩度電影化!
    在日本的動畫題材中,災難片或許並不算多,但卻部部都有可取之處。 近日,由湯淺政明監督、Science SARU負責製作、Netflix出品的動畫《日本沉沒2020》宣布將在2020年正式播出,共計十集,播出時間也算是跟名字打了個照應。
  • 三角頭原作的同名漫畫!
    小埋》改編自日本漫畫家三角頭原作的同名漫畫,動畫工房負責動畫製作。動畫第二季的製作陣容和第一季相同,聲優陣容應該也不會有大的改動。姿端麗、成績優秀、運動萬能,任誰都非常憧憬的完美女高中生土間埋,卻在回到家後就變成如同乾物一般的妹妹「乾物妹」。漫畫、動畫、遊戲、網絡、可樂、薯片……被喜歡的東西包圍著,度過著最棒的無所事事的時光。知道她這副樣子的,只有和她住在一起的哥哥·太平一個人而已。
  • 小綠和小藍:身為動畫黨的你,應該知道3個有關原作的梗
    根據笛子姥爺創作的同名動畫《小綠和小藍》從今年8月27日開始定檔,更新模式為日常番,打破多少漫迷苦苦等待周更的心酸歷程。這部時而輕鬆、時而正經、時而反套路的動漫,從開播以來人氣就一直居高不下,並且還在持續增加。
  • 小慄旬主演,《日本沉沒》再度電視劇化
    TBS日劇《日本沉沒-希望之人-》(日本沈沒―希望のひと―),預計2021年10月播出。    該作改編自小松左京創作的、於1973年刊行的同名小說,曾二度翻拍為電影,並在2020年被翻拍為動畫。1974年,TBS曾將原作改編為電視劇,《日本沉沒-希望之人-》是原作的第二次日劇化,也是小慄旬繼《獸醫杜立德》後時隔11年再度出演TBS的周日劇場。
  • Anitama新聲:原作改編動畫的陷阱
    (https://twitter.com/shimokura_vio/status/745857475824459777)漫畫家、《瑪利亞狂熱》作者遠藤海成認為,動畫腳本都基本都是從外面找人來,按照監督和製片人的要求寫的,發表的作品的責任本在監督和製片人,所以毀謗腳本家實在是找錯了對象。
  • 《哆啦A夢》劇場版日本定檔3.5 原作致敬《星戰》
    《哆啦A夢》劇場版日本定檔3.5 原作致敬《星戰》 時間:2020.11.1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L.T
  • 超越漫畫原作的五大動畫,《靈能百分百》能碾壓漫畫一萬遍!
    ,都會有鋪天蓋地的原著黨「翹首以盼」、扯過鍵盤,做好鋪天蓋地的彈幕發射,來證明改編的動畫和影視劇就是個「垃圾」。然而今年年初的一部動漫卻讓原著黨、動畫黨都心服口服,手牽著手一起吃下這部動畫的安利。這部動畫不僅遠超原作漫畫,甚至第二部的評分還碾壓了第一部。自己的記錄自己破,老太太不扶小編都服它,這就是剛剛播完不久的——《靈能百分百》第二部。
  • 說說那些動畫毀了原作的動漫作品
    一般來說,原作是小說或者漫畫,內容非常優秀就有機會獲得動畫化在電視臺播出的機會,但是動畫化對於原作廚來說,可能是一件噩夢,做的好,作品會得到升華
  • 那些動畫超越原作的優秀動漫作品
    有許多動畫作品,因為其優秀的製作,而超越了原作的漫畫或者小說,甚至讓一些普普通通的作品變得樂趣無窮,看看他們是哪些?而動畫裡的表現力就要強很多,再加上澤野弘之出色的音樂,《進擊的巨人》動畫版在視聽效果上的確遠遠超越了原作,而原作中那種人類被巨人威逼入絕境的感覺,和人類與巨人的戰爭的那種氣勢磅礴的感覺都刻畫的非常不錯,超越了原作所帶來的樂趣。
  • 國產電視劇強風吹拂,碰瓷同名日本動畫?動畫迷快崩潰了
    青春,熱血以及催淚感人的要素,《強風吹拂》都具備了,而且這部動畫並沒有在劇情的深度上停留於表面,這部動畫基本上從頭到尾,都在探討不同角色對於跑步這項運動的理解,以及主角們在訓練和比賽的過程中,不斷思考跑步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最近,有一部國產電視劇在網上開始播出,這部國產電視劇的標題,竟然與《強風吹拂》同名。難道這部國產電視劇也是一部日本動漫畫改編的真人劇?
  • 經典小說動畫版《日本沉沒 2020》:災難中的平凡家庭
    本月9日Netflix上映動畫劇集《日本沉沒2020》,改編自日本災難小說,並曾拍攝電影版。 原作小說由小松左京於1973年發表,獲得「 第27回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賞」與「第5回星雲賞」,多次改編為電影、電視劇集、廣播劇與漫畫等作品。 故事以 2020 年東京奧運之後的日本為舞臺,東京突然受到地震侵襲,武藤一家將試著從混亂中逃出生天,面對日本即將沉沒,他們要為未來努力生存下去。
  • 《擅長捉弄人的高木同學》超出原作黨期待的動畫
    作為一部在動漫之家有著30w觀眾基礎的熱門狗糧漫畫的動畫化作品,《擅長捉弄的高木同學》可以說承載著不少狗糧愛好者們的期待,而動畫也不負眾望,雖然bangumi的7.2分個人覺得低了,但豆瓣的8.9和虎撲評分帖45%的S評價,足以證明目標人群對動畫的滿意度之高。而更重要的是,它的評分還在增長中,因為上周我去看評分時,它的評分在bangumi上還是7.1,在豆瓣上還是8.8。
  • 《柑橘味香氣》最大的問題是太尊重原作
    動畫完結了,完結之前本人補完了從第一章到最新第36章的citrus漫畫。很多漫畫黨對於自己喜歡的作品動畫化之後的評論都是「沒有表現出漫畫的哪裡哪裡」或者「沒有尊重原作」云云,但對於citrus這部作品,我個人的評價是它的動畫化很糟糕,而糟糕之處恰恰是它「太尊重原作」。
  • 打敗高冷的原作黨,那些超過漫畫原作的動畫們
    本文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有很多漫畫被改編成動畫後,觀眾都會對原作和動畫進行對比。有日媒評出了幾部大超越原作漫畫的動畫們,其中就包括了毫無節操的《銀魂》以及原作漫畫潦草到嚇人的《進擊的巨人》。能夠打敗高冷的原作黨的大作究竟是那些呢?
  • 網友評選超越原作的動畫排名 還有比《銀魂》更好的嗎?
    大部分動畫作品都是根據漫畫、小說或者遊戲等原作改編播出的,一般原作有了人氣,自然也就能迎來動畫化的一天。
  • 視覺鬼才湯淺政明的《日本沉沒》!來了!
    01 《日本沉沒》的軟化 日本的演藝界就像一個收藏家一樣,有「洗版」的習慣,名作改編至少會拍三個版本,比如經典作品《白色巨塔》平均五年新拍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