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光日月星」的下聯是什麼?百官無解,蘇軾巧對獲升官三級

2021-02-07 蘭心更愛紫

上聯:三光日月星

元豐三年(1080)年二月,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在這裡他寫下了千古不朽的名篇《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躬耕東坡,留下了許多佳話。

元豐八年(1085年),38歲的宋神宗病逝後,年僅10歲的哲宗即位,由高太后攝權聽政。高太后一貫反對王安石的新法,在掌權後第一件事就是清除那些靠結黨營私而爬上高位的官員,她不僅免去了王圭的宰相職位,而且重新任命司馬光為宰相,對那幫因反對新法而遭貶斥的人物,也陸續一一 復用,這樣,蘇軾先被任命為登州太守,後又召還朝廷委以重任。李定、舒檀等人見蘇軾果然東山再起,又氣又惱,又恨又怕,便經常密謀如何對付,時時尋找機會陷害蘇軾,想讓他永世不得翻身。

恰在其時,遼國派使臣來朝,帶來一幅對子的上聯,要大宋朝在三日之內對上下聯,若能對上,即為上邦,若對不上,便為下邦。這對子的上聯是:「三光日月星」,來者不善的遼國一副咄咄逼人的氣勢,想給宋國一次下馬威。

高太后馬上傳旨,讓百官前來對聯,可此聯實在太難,一時間大家不知所以,競都未能答出。李定和舒檀見此情景,心意相通,一致推薦蘇軾來對,說蘇軾文名天下、定能對上,若不能對出,便是欺世盜名之輩。高太后一眼看出他倆想陷害蘇軾,但她還是相信蘇軾的才學應該可以對出,便召蘇軾前來對聯。蘇軾見了遼使,尚不明白他何以耀武揚威,等說明來意,蘇軾便請遼使亮對,遼使大聲郎誦道:「三光日月星」

下聯:四詩風雅頌

蘇軾一聽此聯,不禁啞然失笑:「敝國三歲蒙童也能對出,滿朝文武,無非不消聯對,逗你玩罷了。」遼使發怒,以為他對不出,故意大言欺人,拖延時間,便催他快對。蘇軾說:「敝國蒙童即讀《詩經》,我對『四詩風雅頌'可以嗎?」此對一出,遼使愕然,滿堂大譁,嘆為絕對。這「風」、「雅」'、「頌」中的「雅」分「大雅」和「小雅」兩種,故可稱四詩,一下子解決了數字「四」和後面三個字代表三種事物的矛盾,可謂巧妙之極,況且還寓有把「四詩」比作「三光」之意。蘇軾趁勢嘲諷遼使說:「貴國這幅對子,我信手拈來即可,『一宮清慎廉',『一陣風雷雨',『半桶泥塗漿」...都可以隨便對上,直弄得遼使暈頭轉向,無言以對,羞慚萬分,悻悻而去。

小人弄巧成拙,才子連升三級

李定、舒檀弄巧成拙,非但沒有讓蘇軾出糗,反倒幫了蘇軾一個大忙,給了他一個絕佳的舞臺一展才華,文武百官無不對蘇軾交口稱讚,此後,在高太后的極力支持下,蘇軾的仕途從此開掛,在一年之內連升了三級,升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製造兼侍讀。職務等級竟然在副宰相以上,創造了一個才子的仕途佳話。

相關焦點

  • 「三光日月星」對個下聯!
    ,他忽然想起一個上聯,就是這個「三光日月星」,後來無論如何思索,都想不起工整的下聯,於是四處求聯,最後這副上聯就到了當朝大學士蘇東坡的手裡,而蘇東坡此時案頭正在讀《詩經》,略一思索,隨口對出了下聯:四詩風雅頌「。
  • 綿陽三光街:日月星見證百年商業中心
    如今的三光街集商貿休閒於一體三光,即日、月、星。三光出自《莊子》,《莊子·說劍》中有「上法圓天以順三光,下法方地以順四時,中和民意以安四鄉」的句子。三光街便是取自此意。如今,三光街、翠花街已經和北街共同成為綿陽市中心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們延續著作為綿陽商業中心的輝煌,見證了這座城市的發展與變遷,承載了一代代綿陽人的回憶……三光:日、月、星三光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民國。
  • 「感天地負載之恩,蒙日月照臨之德」論日月三光的重要性!
    聖人尊陽貴陰的特性使日月變得如此重要。再有日月分氣變為水火、人身中各有日月諸神等原因也是日月之所以重要的一大影響因素。道教裡關於日月的禁忌還是很多的,且比較普遍。如「不得輒指三光,久視日月。不得裸露於三光,不得呵罵於日月」等等。為什麼不可以這樣對待日月三光呢?
  • [道教知識】生我養我,論日月三光的重要性
    再有日月分氣變為水火、人身中各有日月諸神等原因也是日月之所以重要的一大影響因素。總之,養育萬物,秉陰陽之特性並且有神明居住這三點根本原因使得太陽的月亮變得尤為重要。道教裡關於日月的禁忌還是很多的,而且比較普遍。如「不得輒指三光,久視日月。不得裸露於三光,不得呵罵於日月」等等。為什麼不可以這樣對待日月三光呢?
  • 這個上聯只有五個字,但近千年來,只有兩個人對出了下聯
    他們當地有個叫徐子建的師爺,平時心高氣傲慣了,壓根兒不相信祝枝山是自己的對手,就讓祝枝山出個上聯,自己對下聯。祝枝山也想治治這個井底之蛙,略一尋思,就出了一個上聯——「三塔寺前三座塔」。北宋的王安石當年就曾想出這樣一個上聯——「三代夏商周」,一時無人能對出下聯,直到一位叫劉貢父的學者給對了出來——「四詩風雅頌」。可能有人會問了:這不是「四詩」麼?怎麼只有三個風雅頌?
  • 天有三光日月星 ,人有三寶精氣神
    故民間有「天有三光日月星,人有三寶精氣神」之說。
  • 日月為何能主宰人的吉兇禍福?天地聖真,不可冒犯!
    聖人尊陽貴陰的特性使日月變得如此重要。再有日月分氣變為水火、人身中各有日月諸神等原因也是日月之所以重要的一大影響因素。道教裡關於日月的禁忌還是很多的,且比較普遍。如「不得輒指三光,久視日月。不得裸露於三光,不得呵罵於日月」等等。為什麼不可以這樣對待日月三光呢?日月的出現是為了化育萬物,日月的照臨為生身之本。天地不化乃置日月,所以對日月不恭即是「輕生迷本」。
  • 蘇軾故事[機智幽默佚事十則]
    1、反唇相譏相傳,蘇東坡一次與王安石同行,偶見一房子根基已動,一面牆向東傾斜。王安石出上句以戲東坡:「此牆東坡斜矣!」4、年少輕狂蘇軾年少時,天資聰穎,他廣泛閱讀詩書,博通經史,又長於作文,因而受到人們的讚賞,自矜之情亦隨之而萌。一日,蘇軾於門前手書一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盡」與「遍」對,活畫出蘇軾當時的自傲之心。
  •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說起「對聯」,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對聯又稱為對偶、門對、對子、桃符等,是一種典型的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一種寫在紙上、布上或者是木頭上的對偶句。
  • 蘇軾吃麵,蘇小妹出上聯「面對面吃麵」,和尚出下聯
    她就是蘇軾的妹妹,蘇小妹。她從小就受蘇軾的才華感染,也可能是因為古代重男輕女,故此蘇小妹的名氣高不過自己的家兄蘇軾。不過蘇小妹從小就學東西很快,不僅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吟詩作對更是一絕,有時候蘇軾看不懂的詩詞,蘇小妹一看就能夠讀懂其中的奧秘。事後還導致蘇軾自愧不如。
  • 蘇軾進廟找好友,大喊:禿驢何在?小和尚回4個字,蘇軾瞬間臉紅
    對聯並沒有嚴格的規定字數,也就是說對聯的上聯可以是任何字數,等上聯確定好了之後,下聯的字數也就被規定了,下聯必須要和上聯一一匹配。作為一種文學,對聯和創作有著很大的關係,也是因為這麼多條條框框的限制,才引來了這麼多豪情萬丈的文豪出馬。蘇軾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 上聯「半醉半醒過半夜」,元順帝妙對下聯,堪稱經典!
    中國對聯,早期又叫楹聯或者桃符,對聯分為上聯和下聯,短的對聯幾個字就可以完成,長的對聯多達百字。對聯也很講究韻律,比如對聯在平仄方面和古典的詩詞很像,都很在意對句是否工整,可以說對聯是詩詞的濃縮版和精華版。一副好的對聯,要求的不僅僅是對仗,還要立意深遠言之有物,如果上聯的意境和下聯的意境不匹配,那麼也不算是一副優秀的對聯。
  • 三光者,日月星
    三光者,日月星。【通俗釋義】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個方面。三光就是太陽、月亮、星星。而日月星呢?那是古代最最原始的時候,所能見到的自帶光芒的物體。當然現在我們知道,日、月、星,還有我們所在的「天地」——地球,其實都是星:日——太陽,是恆星;月——月亮,是(地球的)衛星;而地球,是行星。
  • 蘇小妹出上聯:「面對面吃麵」,蘇軾摯友回下聯讓蘇小妹羞紅臉
    在宋朝,蘇軾的妹妹蘇小妹曾在吃麵的時候靈光一閃,想出了上聯:「面對面吃麵」來刁難蘇軾的好友佛印,而佛印是蘇軾的好友,文化自然不會差,於是接出下聯讓蘇小妹臉紅。在中國古代,雖然科技不是那麼的發達,但是文化底蘊非常的濃厚,是一個文人氣息非常濃厚的社會,所以在那個時代,出現了像《詩歌》、《楚辭》等千古名著。而正是這樣一群名人,才創造了這樣璀璨的文學作品。
  • 王安石出聯:「一年二春雙八月人間兩度春秋」,蘇軾:我對不出來
    蘇軾與王安石同為"唐宋八大家",都是著名的文學家,都是才華橫溢之人。當然,可能在大多數人眼中,蘇軾比王安石更有才,但王安石卻比蘇軾更懂得為官之道。 畢竟王安石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而蘇軾一生則屢次遭遇貶謫,在官場上蘇軾可謂是曲折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