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量少怎麼辦?這篇給你最好的答案!

2021-02-07 赤腳說

最接地氣的中醫乾貨,點上方藍字+關注

看透中醫本質,啟發中醫思維,構建中醫系統,全在這裡!

專輯1|基礎理論,中醫入門必學。

專輯2|九種體質調理課程(全是乾貨)

專輯3|100味中藥通俗解讀(最新版)

專輯4|365種常見病症調理(精華版)

月經量少,這是一個時代性疾病,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女性都有經量少的問題。

可是呢,絕大多數女性朋友沒有引起重視,都不把它當回事。

為什麼不當回事呢?因為很少有人告訴你月經量少有多大危害。

月經量少到底有多大危害? 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宮頸癌,宮頸糜爛,子宮癌,卵巢早衰等等都跟經量少有關係。可以說,幾乎所有的婦科病症都跟月經量少有關係,很多很多的婦科病症都是從月經量少開始的。

醫生跟你說宮頸糜爛你很緊張,醫生跟你說子宮肌瘤你很害怕,醫生跟你說子宮癌你聞癌色變。

可是呢,中醫師跟你說經量少你卻無動於衷,你心裡會想:少點就少點唄,沒什麼大不了。

用現在的話來說,這招叫做恐懼營銷,就是要想辦法讓你擔驚受怕。你只有感覺到恐懼了,才會認真對待。

當然,赤腳的意思不是說醫院的做法就錯了。因為這是人性,如果不用這招,很多人死到臨頭都還不知道自己有問題。

相比西醫,中醫相對來說仁慈很多,大多數的中醫師總是喜歡寬慰病人:沒事沒事,喝點中藥調理調理就沒事了。

但是很多病人不吃這套,認為自己身體沒問題繼續糟蹋自己身體,然後還怪罪怎麼吃了中藥沒效果。

今天赤腳想做一次壞人,想告訴大家:女性經量少請引起足夠重視,否則很多麻煩的婦科病就會找上你,這是一定的。

經量少這個問題,西醫不怎麼重視,導致很多女性朋友也不重視。

有很多西醫婦科專家認為,一次經血總血量只要大於5ml就算正常。

朋友們,5ml是多少? 差不多一個礦泉水瓶蓋的量。

大家自己去想想啊,這樣的標準合不合理?

如果按照這個標準來,就不存在月經量少,這個標準很明顯非常不合理。

那有朋友或許會問,那到底定多少比較合理? 

定多少都不合理!

經量應該多少才叫正常,本來就是因人而異的,你如果用一個標準來一刀切,怎麼定義都不合理。這跟定義高血壓高血糖標準是同樣的道理,都是不合理。

比如年輕的姑娘經量多,年齡大的阿姨經量少,難道你要求年齡大的阿姨跟年輕姑娘一樣的經量嗎? 

很明顯不可能。

一般來說,在14歲到35歲之間,經量出於較充沛的年齡階段。從35歲開始到49歲,經量就會慢慢減少,這是正常的規律。

還有,經量多少還跟體重差異有關係。

一般來說,瘦的人要經量少,胖的人要經量多點,這是

正常。如果胖的人經量反而少,這就是異常。

所以,你問我月經多少是正常的? 沒有統一標準。

你可以去跟你同齡健康的人比較一下,如果你的經量比他們少很多,那就是經量少。

我也相信,大多數女性朋友不用跟別人比,自己經量是多還是少,自己心裡有杆稱,自己比誰都清楚。

中醫為什麼說月經量少是個很嚴重的問題呢?

在中醫的觀念裡,月經量多的人比月經量少的人要健康。

為什麼這麼說呢?

在中醫觀念裡,月經是女性排出血液的通道,如果經量多說明通道通暢;如果經量少,說明可能通道不通。

通道不通是引起身體所有大病的開始,所以說今天赤腳要做回壞人,目的是希望大家引起重視。

如果你目前只是經量少,身體沒有其他大毛病,那得趕緊來把自己的月經調一調,這樣可以防止身體得重病得大病。

月經量少,用現代醫學的知識,認為跟內分泌有關,跟子宮內膜有關等等,這種認識真的太淺顯了,說了等於沒說。

那內分泌又跟什麼有關?子宮內膜又是誰影響的呢?沒人知道。

所以,現代醫學對於月經少這種問題毫無辦法,只能通過激素幹預,最後的結果大家也清楚,只會越治越壞。

很多朋友或許迫切想知道:那到底該怎麼讓月經增多呢?

別急,你得先知道你為什麼月經越來越少,只有把原因找到才能真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呀。

為了幫助大家更加清楚認識這個問題,我還是用取象比類的方式來跟大家談。

在我們身體裡的血液取象於河水,經量少就取象於河道下遊的河水變少。

大家來想想看,河道下遊水量減少有哪些原因呢?

我想到的有3個原因:

第1個原因是河水源頭水量變少了;

第2個原因是河道失修,出現堵塞,從而下遊水量變小。

第3個原因是氣候因素,天氣太熱把水蒸發掉,天氣太寒河道結冰也會導致水量變少。

赤腳一直在跟大家分享「大道至簡」的中醫思維,在分享「取象比類」的中醫智慧。

在認識月經量少這個問題上,如果我們能認識清楚河道水量變少,他們的道理是相通的,解決辦法也是相通的,最後是一通百通。

為什麼月經量少,在我看來,也同樣是3個原因。

第一,脾胃虛弱,生成氣血的源頭不足,導致月經量少。這跟河水源頭水量少導致下遊水量少,是同樣的道理。

第二,氣滯血瘀,肝疏瀉月經的通道不通,導致經量少。這跟河道失修出現堵塞,從而下遊水量變小,是同樣的道理。

第三,上熱下寒,身體寒熱格拒,氣血不能形成上下對流,導致經量少。這跟天氣過熱或者過寒導致下遊水量變小,也是同樣的道理呀。

大道至簡,大道也是相通的。真正理解了這句話,很多複雜的事情就變得簡單了。

所以,現在你要問:如何讓月經量增多?

我會反問你:你會如何讓河水水量增多? 讓河水增多的辦法就是讓月經增多的方法。

我想每個人都知道,如果是源頭不足,那就去補充源頭;如果是河道失修,當然要去修整河道;如果是氣候過熱過寒,那要去調氣候,等待好天氣的到來。

要解決月經量少這個問題,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要先找到你是因為氣血源頭不足,還是因為氣滯血瘀通道不通,還是因為身體寒熱不調。

月經量少這個問題好不好解決?

坦白來講,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婦科問題沒有一個是簡單的。

只有找到自己是哪種類型,才有對證的調理方法,這就是中醫辯證論治。

那很多朋友或許要問了,那我怎麼知道自己是哪種類型呢?

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這裡我把一般性規律總結出來給大家做參考。

1.如果是氣血源頭不足的經量少,那經血是稀薄的,顏色比較淡,是沒有血塊的。

為什麼呢? 這是氣虛血虛,是血液裡的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這些能量不足,所以血液顏色淡,血液清稀。這類人的體質往往是氣虛體質或者血虛體質,是不是很好理解?

2.如果是氣滯血瘀型的經量少,那經血顏色比較暗黑,經血有血塊,質地比較濃稠。

為什麼呢?

因為氣血在子宮裡面流通不暢,血液就容易凝固,血液凝固後顏色就深,血液凝固後就成塊,血液凝固後就比較濃稠。是不是也很好理解?

3.如果是上熱下寒型經量少,經血也會跟氣滯血瘀型差不多,經血顏色比較暗黑,經血有血塊,質地比較濃稠。

為什麼呢?

因為子宮裡有寒氣呀,寒主凝滯,血液在寒冷的子宮裡流得不通暢就凝固了,經血凝固就會顏色加深,就會成塊,就會濃稠。是不是也非常好理解?

上熱下寒的人,往往舌尖紅舌根白,你看下自己舌頭是不是這樣就清楚了。

接下來跟大家談談調理思路。

調月經的核心是順勢而為,這句話赤腳會反覆跟大家說。

怎麼才算順勢而為,經後補,經前清,經期通。

所以呢,如果是氣血不足型經量少,最佳的調理時機是在經後一個星期,在經後一個星期來補氣血。

如果是氣滯血瘀型經量少,最佳調理時機是經前和行經期。經前疏肝清肝,經期活血化瘀。

如果是上熱下寒性經量少,最佳的調理時期也是在行經期間來調。

那具體用些什麼方法呢?

第一種氣血不足型經量少,調理思路就是要補血咯。補血用什麼?當然首選是四物湯。

四物湯:熟地,當歸,白芍,川芎。

如果還兼有肝腎不足,經後有腰酸腰痛表現的,建議用傅青主先生的《調肝湯》:

山藥20,山茱萸20g,巴戟天20g,阿膠20g,當歸15g,白芍15g,炙甘草15g。

如果嫌煎中藥麻煩的話,可以服用烏雞白鳳丸,這是歷代用來調氣血補肝腎的婦科神方,針對虛證的經量少十分適合。

除了這次補氣血的方法之外,還應該去健旺脾胃,因為脾胃是氣血化生之源,這是從根源上解決氣血不足的問題。

那怎麼健旺脾胃?這裡不能再展開講了,健旺脾胃的方法太多太多了,要找到脾胃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才有最合適的方法。

第二種是氣滯血瘀型經量少。如果是以氣滯為主,那應該在經前調理,用的方子還是傅青主先生的《宣鬱通經湯》。

炒白芍15g,酒炒當歸15g,丹皮15g,梔子9g,白芥子6g,柴胡3g,香附3g,醋鬱金3g,黃芩3g,生甘草3g。

如果不想喝湯藥,可以服用加味逍遙丸。

如果是用穴位來調理,可以取合谷+太衝+三陰交,可以針刺也可以點揉,讓痛點到不痛為止,問題就解決了。

如果是血瘀型經量少,我首先建議的就是「二丹湯」泡腳。

二丹湯:丹皮10g,丹參10g,當歸10g,赤芍10g,桂枝10g,莪朮10g,茯苓20g。

這個二丹湯是赤腳費了很多心思發明出來的活血化瘀泡腳方,不用口服就能把體內的瘀血化掉,這樣可以保護脾胃不受傷害,這是泡腳養生調理的巨大優勢。

如果你想喝點中藥的話,像王清任先生的《少腹逐瘀湯》,中成藥《桂枝茯苓丸》,張仲景先生的《溫經湯》等等,都是可以選擇的。

第三種是上熱下寒型月經量少,最推薦的方法就是用上熱下寒方泡腳,在經期來泡腳效果最佳。

上熱下寒泡腳方:黃連5g,黃芩8g,乾薑10g,法半夏10,肉桂5g,艾葉8,炙甘草5g。

針對這種上熱下寒類型的經量少,還建議做艾灸,可以取穴:中極,歸來,三陰交,次髎這幾個穴位。

還可以通過站樁這樣的方式,來讓氣血下行增加經量。

以上的調理方案,大家只要對證去用,對於增加經量,改善身體情況或多或少都有一定幫助。

但是呢,這些方法都是事後彌補方法,事後彌補不如事先預防。你可曾真正想過一個問題:你為何經量越來越少?想想我們這個時代的生活方式,

1.不好好吃主食,氣血的源頭就不足;

2.不注意保暖,導致宮寒。血液就凝滯了,導致月經量少;

3.晚上熬夜,耗傷氣血,使得氣血更加不足。

4. 人流、剖腹產等方式傷害元氣,耗散腎精,也會導致精血不足。

各種各樣的因素加在一起,月經量少就這樣成了我們這個時代女性的一大特徵。

我們知道了中醫有很多方法來增加經量,可是我們更要從生活中去改變這些錯誤的生活方式,這樣才能真正地「治病必求於本」。

相關焦點

  • 減肥後月經量少怎麼辦
    核心提示:女性月經是很重要的一個生理特徵,在月經期很多女性會出現不舒服的現象,因此在此階段一定要注意做好護理工作,而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女性由於減肥出現月經量減少的症狀,這無疑會給人體健康帶來傷害,那麼減肥後月經量少怎麼辦?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介紹。
  • 月經褐色量少怎麼回事 人流後月經褐色量少怎麼回事
    過度節食、作息無度、情緒不良、生殖系統疾病等都會影響女性內分泌環境,導致激素分泌異常而出現月經量少的情況。3、無排卵性月經。無排卵的女性也會來月經,醫學上成為「無排卵月經」。這與正常月經不一樣,屬於「功能性子宮出血」的範疇。這種月經的特點是時間不規律,血量很少。
  • 月經量少顏色黑 月經量少顏色黑有異味是什麼原因引起
    作息時間不規律導致月經少而黑經常工作經常性出現熬夜加班,因為長期睡眠時間不足很容易導致身體疲勞抵抗力下降,這也是導致月經不調,月經量減少的主要因素,如果加上不注重保暖子宮受寒,從而減少月經量,不僅出現顏色發黑還會引起痛經以及閉經等現象。
  • 月經量少該怎麼調理,你知道經期吃什麼增加月經量嗎?
    生活中很多女性朋友經常抱怨自己月經量太少:「每次來月經只用兩片衛生巾,有時候甚至用護墊就足夠了,這可怎麼辦?月經量少該怎麼調理,經期吃什麼增加月經量?」其實對於現代知識女性來說,由於生理上具有經、帶、胎、產的特殊性,又要和男性一樣在工作中拼博、在社會上競爭,繁重的壓力導致身體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所以很容易出現月經不調,尤其是出現月經量變少的問題。那麼月經量少該怎麼調理,你知道經期吃什麼增加月經量嗎?要想知道月經量少該怎麼調理、經期吃什麼增加月經量,首先我們要了解月經量少的原因。
  • 月經量突然減少是什麼原因,該怎麼辦?
    ►網友adkow001問:一直以來,月經量都屬於正常偏多的現象,但這幾個月很奇怪。雖然月經周期屬於正常,但原本要6-7天才結束的經期,現在縮短了一半,2-3天就沒了。►連續4個月了,而且發現一個月比一個月少,這個月兩天就完了,一包衛生巾都沒用完,真是擔心死了。月經量突然變少是怎麼回事,月經量少怎麼辦?
  • 月經提前10天量少發黑 月經提前10天量少發黑,9天了還再流
    月經提前10天量少發黑很多女性最不想面對的就是自己的經期,特別是那些經期會有肚子疼、腰酸背痛的女性。經期對於她們來說簡直就是噩夢一般的存在,既會降低自己的工作效率,還會影響自己的生活。那麼,月經推遲腰痛什麼原因有哪些呢?請現在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答案。
  • 月經量少顏色黑褐色怎麼調理 月經量少顏色黑褐色吃什麼好
    月經褐色量少吃什麼藥調理在進行月經量少調理時,不僅可以採取食療法,還可以選擇改善生活習慣、緩解精神壓力等方式。經期時,保暖是十分必要的,女性儘量不要接觸寒冷,特別是在飲食上最好不要食用性冷偏涼的食物。此外,切忌太過疲勞,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心情愉悅。月經來臨前七天左右,女性不可食用性冷、極具刺激性的食物。可以多喝水,並食用纖維素較多的食物,促進大便順暢。
  • 女人月經量少怎麼辦?常吃5種食物,能保養卵巢,增加月經量
    當女性年齡進入45歲之後,卵巢功能會開始慢慢下降,導致雌激素分泌減少,月經周期也會不斷縮短,月經量更是不斷減少,這是更年期的正常現象。但如果在45歲之前就出現這個問題,就要小心是否由卵巢早衰引起,平時應通過適量運動和合理飲食以提高卵巢功能。女人月經量少怎麼辦?
  • 月經量「少得可憐」?月經長期量少,後果或讓人難以承受,早調理
    女性月經一般會持續3—7天,若大姨媽每次就來一兩天就結束了,每天的出血量也比較少,每天的經量都浸透不了一整片衛生巾,說明你月經量有些「少得可憐」。月經正常是女性身體健康的標誌,若月經不正常,說明女性體內可能出了一些問題,需要儘早調理。
  • 月經量少發黑是什麼原因以及月經量少發黑怎麼調理?這就告訴你
    而對於女性來說,如果能夠保證按時更換且使用合格產品的話,每個月衛生巾至少需要花費50元,如果一名女性來30年的月經,那僅衛生巾的花費就是至少需要18000元,同時許多女性還伴隨著止痛藥等其他的支出,與這一支出相對應的,根據相關統計,我國月收入結構中人數最多的在3000~5000元區間。儘管如此,當出現月經量少發黑這種現象,多數女生還是會焦慮「月經量少發黑是什麼原因?」「月經量少發黑怎麼調理?」
  • 調理月經量少的小偏方 調理月經量少的食療
    調理月經量少的小偏方我們經常會聽老人家說偏方問題,的確一個好的偏方可以取得無法想像的好效果。在女性方面,也許很多女性都會面臨這女性月經量過少的問題,試過很多方法都沒用,但是你們有沒有試過一下有用的民間偏方呀,比如:治療月經量少的偏方。
  • 月經量少可以吃魚膠嗎
    有的人吃了魚膠,月經量增多;有的人吃了魚膠,月經量反而減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那麼,我為你解答這其中的奧秘。首先,魚膠分很多種。有的魚膠止血效果好,有的魚膠補血效果好,那麼,到底是經期前吃什麼魚膠,經期後吃什麼魚膠,這其實也有一定的講究。
  • 你知道經期吃什麼增加月經量,月經量少該怎麼調理嗎?
    現代女性由於在社會上競爭,長期繁重的工作和壓力導致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容易出現月經量變少的問題。有些人認為月經量少不必大驚小怪,然而其背後的危害卻不容小覷,有些月經量少的女性甚至可能不孕,那麼你知道經期吃什麼增加月經量,月經量少該怎麼調理嗎?經期吃什麼增加月經量,月經量少該怎麼調理,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要搞清楚自己月經量少的原因。
  • 月經量少的女人,最好少吃這3類食物,長期食用容易導致提前絕經
    月經異常也稱為月經不調,這是由於女人的內分泌紊亂後,造成卵巢分泌的雌激素紊亂造成的。尤其是很多女人,剛過30歲,月經就來的越來越少了,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卵巢功能衰退,分泌的雌激素不足所致。可見一旦發現月經量少,就要及時調理了,而且一定要改掉一些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
  • 產後月經量多有血塊 產後月經量多有血塊是什麼原因
    月經量過多有血塊怎麼辦?月經量多還帶有血塊,這要先考慮到是否可能由月經不調引起的,月經不調一般可表現為月經周期異常、出血量的異常等現象這有可能是飲食不規律或功能失常、器質性病變等因素造成的,有很多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流產、宮外孕、內分泌異常都可以引起月經失調。月經是由於子宮內膜脫落而形成的,當脫落的子宮內膜和血液混合在一起,就成了經血。
  • 月經提前10天量少發黑 月經提前了十天黑褐色量極少
    月經提前10天量少發黑其實有的時候你的月經血少也不是什麼好事,並不是說血排少了血就能夠在身體裡面更好的儲存了,有些事情還是正常一點是比較好的,所以說月經血又少還發黑肯定是要去好好的檢查一下的。那麼月經量少發黑是什麼原因呢?
  • 月經不來怎麼辦 月經不來怎麼辦如何讓它快點來
    長期不來月經怎麼辦1、驗孕:在最近2個月有過性行為的女性,應及時驗孕,確定自己是否懷孕。女性朋友可以選擇自己用驗孕棒檢測,不過為了準確起見,最好去醫院進行檢查。如果不是因為懷孕原因導致的月經不來,可以採取以下的措施。2、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有些月經不來的患者是因為精神受到挫折或壓力而造成的,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非常重要。
  • 月經量少,和什麼有關?
    第三天就很少了,這不會是不好的徵兆吧,好擔心今天要說一下月經量少的問題,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得先弄明白,為什麼要有月經?即使每個月都有月經, 一些人會發現月經量偏少,這是為什麼呢?來看下圖這是子宮內膜在一個月經周期內的厚度變化圖。
  • 月經量少發黑什麼原因?嚴謹自律女性月經量少發黑如何治
    月經量少發黑什麼原因?當出現月經異常的時候,肯定是氣血、臟腑(肝腎脾胃肺)功能出了問題,至於具體是哪,我們來分析下。 摘要:   女強人都有高要求、高標準、嚴格自律的特點。但她們通常還有個共性,那就是容易出現月經量少、發黑。那麼,月經量少發黑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這樣的月經量少發黑怎麼治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王女士的故事。
  • 月經推遲怎麼辦 月經推遲怎麼辦才能快點來偏方
    那麼,一起來看看,想讓月經推遲幾天怎麼辦?想讓月經推遲幾天怎麼辦?專家介紹,採用服避孕藥也可以讓月經推遲,據臨床實踐表明,採用服避孕藥的方法讓月經推遲是很有效的。服用的方法為:1、如果女性朋友月經規律,那麼可以在月經來潮之前3至5天開始口服避孕藥,想讓月經推遲的女性朋友可每天晚上服用一片,通常需要連續服用,一般情況下,停止服藥後3到5天月經就會來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