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伴隨著「散裝衛生巾」的詞條衝上熱搜,很多人第一次看到了一個詞語——「月經貧困」。確實多數人會感到非常的疑惑,月經作為女性特有的非常正常的生理現象,為什麼會導致貧困呢?其實可以來算一筆帳,女性初潮年齡一般在12歲到15歲,正常的絕經年齡為45歲到55歲,平均50歲左右,也就是說大多數女性一生中大約有30到40年會伴隨著月經。而對於女性來說,如果能夠保證按時更換且使用合格產品的話,每個月衛生巾至少需要花費50元,如果一名女性來30年的月經,那僅衛生巾的花費就是至少需要18000元,同時許多女性還伴隨著止痛藥等其他的支出,與這一支出相對應的,根據相關統計,我國月收入結構中人數最多的在3000~5000元區間。儘管如此,當出現月經量少發黑這種現象,多數女生還是會焦慮「月經量少發黑是什麼原因?」「月經量少發黑怎麼調理?」而不會考慮「這個月可以省多少錢」或竊喜「這個月不用經歷痛經了」。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月經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女性的生理健康,比如月經量多的患者,可能是由於子宮黏膜下肌瘤、子宮內膜增殖症等疾病導致的,又比如痛經,可能是原發性痛經,也有可能是由於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病等疾病導致的繼發性痛經。了解自己的月經,牢記自己的月經史,對於婦科疾病的診療都有著重要的意義。那麼出現了前文中提過的月經量少發黑是什麼原因?月經量少發黑怎麼調理比較好呢?
月經量少發黑是什麼原因
在說明「月經量少發黑是什麼原因」之前,還是應該明確一下,月經的顏色並不是很多人印象中的鮮紅色,而是紅色稍暗,這是由於月經要成分是脫落的子宮內膜,其中混合了動脈血和靜脈血,且動脈血佔到75%左右。當然也有一些女性月經量少,經血在子宮陰道停留的時間長,顏色會更加發暗,發黑,甚至出現黑色血塊,這樣的月經量少發黑是什麼原因?月經量少主要分為兩種原因,一種是子宮內膜損傷,一種是內分泌調節異常。
子宮內膜損傷比較常見的因素,比如人流手術、節育手術等造成子宮內膜損傷、宮腔粘連,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結核等導致的子宮內膜受損。
內分泌調節異常主要分為兩方面。一種是生殖內分泌疾病,比如多囊卵巢綜合症、高泌乳素血症、卵巢功能減退等疾病,另外服用避孕藥也會影響內分泌。另一種則是其他類型的內分泌異常,比如長期處於巨大精神壓力下,長期節食,長期熬夜,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等,另外,甲狀腺功能異常、糖尿病等內分泌疾病也會影響月經。
月經量少發黑怎麼調理
在說明「月經量少發黑怎麼調理」之前,首先建議儘快去醫院檢查,明確月經量少的病因,可以通過做性激素六項、B超檢查、婦科檢查等明確自己是否存在相關病變。如有相關病因,則應針對病因治療。比如子宮粘連導致的月經量少,可以通過手術結合藥物治療。子宮內膜結核導致的月經量少,應配合抗結核治療。卵巢功能衰退等疾病通過激素替代療法調節內分泌治療,另外激素配合中醫藥治療也有不錯的效果,比如臨床研究發現人工周期法結合四物合劑可以提高激素水平、改善臨床指標。對於由於服用藥物導致月經量少的患者,則應在醫生指導下通過減少藥物服用結合其他方式治療。
如果排除了相關病因,則多考慮情緒、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應保持良好的作息、少熬夜,保持愉快的心情,科學健康的飲食、避免節食等。另外也可以服用神威藥業的四物合劑。四物合劑來源於《仙授理傷續斷秘方》中的四物湯,早期用於治療外傷瘀血,後來長期應用婦科疾病。現代研究顯示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糾正貧血、調節免疫功能、補充微量元素、抗氧化的作用,不僅可以調理疾病,還有防治黃褐斑等美容養顏的功效。就能完美解決月經量少發黑怎麼調理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