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華早報》報導,香港作家黃易5日中風並於醫院病逝,享年65歲。
如今武俠五大家,自黃易先生去世後,金古梁溫黃已去其三。
黃易原名黃祖強,因為喜歡玄學及《易經》中的「日月為易」的概念,所以將筆名定為「黃易」。
早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的他,自小愛看武俠小說,並於少時開始投稿,寫出了生平首部武俠作品《破碎虛空》,順利獲刊載,至此開展了他的作家生涯。
他於1989年退隱大嶼山專心創作,陸續推出了《覆雨翻雲》、《大劍師傳奇》、《時空浪族》、《星際浪子》、《尋秦記》、《破碎虛空》、《超級戰士》、《大唐雙龍傳》等小說。其中,他個人最滿意的,是《尋秦記》,《大唐雙龍傳》,《覆雨翻雲》和《破碎虛空》。而這四部裡,有三部被相繼改編成TVB劇集,當中角色如項少龍,寇仲,徐子陵均成了不少人的集體回憶。
如果追根溯源,網絡中文寫作世界裡的許多體裁,都從效仿黃易開始。穿越自不必說,男主角自帶吸粉功能,一個龍騰虎步便可迷倒千萬美女,然後一個接一個弄上床的「種馬」文,又有誰敢說不是學自黃易?
只是,哪管你是穿越回三國,還是穿越回唐宋,抑或去南北朝或五代十國這樣的紛繁亂世力挽狂瀾,都敵不過項少龍在戰國時代的縱橫。
小說中的男主角項少龍被古天樂演繹得十分到位,作為古仔最後一套無線劇集亦令他因此劇而聲名大噪,繼而轉戰影壇都順風順水。另一名男主角林峰由玩世不恭的黃毛小子變成霸氣盡現的秦始皇,亦因為此劇被人認定他的演技。《尋秦記》亦開創了穿越劇的先河,順理成章地成為永恆的經典。
在《尋秦記》結尾時,項少龍聽到兒子自己將名字改為「項羽」時,先是展露後世知情者的震驚,隨即便是釋然,知道自己縱是知道歷史的發展,最後也還是改變不了歷史,人們以為自己在創造命運,但作為穿越者,卻知道並非那麼一回事。這淡淡的宿命論味道,看起來簡單,可若沒有天馬行空般的想像力,卻萬難寫出。
在黃易的小說裡,那些闖蕩江湖的俠客男女,或多或少地會糾纏於某種玄學的辯論之中,那其實也是作者對自己的人生理念的某種寄託。
就像金庸喜歡在武俠裡探討儒釋道,古龍更願意在江湖爭鬥中流露自己的浪漫情結,對於黃易,玄學哲辯也成為他區別於其他武俠小說的最大的標籤。
在那之前,他是專攻中國傳統繪畫的藝術家,偶爾利用閒餘時間,寫點小說,滿足自己的文字欲。
在那個大嶼山的幽靜大宅裡,黃易就像個閉關修煉的俠客,在90年代一出手,就瞬間走紅兩岸三地。
如今斯人已逝,但關於他的傳說,以及其作品的爭論,還將持續很多年。
無論如何,他和他的小說,早已是我們回顧歷史,緬懷一代人青春記憶時,不可能繞過的一塊碑石。
作者:雄哥
編輯製作: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