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仁法師
提起天龍八部,很多人第一印象都是金庸金老爺子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還有些人對天龍八部代表什麼,表示傻傻分不清。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天龍八部是哪八部?在佛經中所敘述的四天王所率領的八部眾,又和普通常說的天龍八部有何區別?
先來說說天龍八部是哪八部?
天龍八部,略稱為八部眾,是指天神、龍、蛇等護持佛法的八種守護神。如《法華經》卷二中說︰「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等大眾,見舍利弗於佛前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心大歡喜,踴躍無量。」
一、天眾
是指釋提桓因、月天子、普香天子、寶光天子、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梵天王、光明大梵、四大天王等天人。
二、龍眾
是指以難陀龍王、跋難陀龍王、娑伽羅龍王、和修吉龍王、德叉迦龍王、阿那婆達多龍王、摩那斯龍王、優缽羅龍王等八大龍王為首的水族之主。
三、夜叉眾
是指夜叉:指能飛騰空中的鬼神,它們勇健、輕捷,如常常守護佛寺山門的,就是執金剛夜叉。
四、乾闥婆眾
是指帝釋天的樂神,通常以香為食。以樂乾闥婆王、樂音乾闥婆王、美乾闥婆王、美音乾闥婆王為首。
五、阿修羅眾
阿修羅,意譯作非天、無端正、無酒。他們生性好鬥,常與帝釋天戰鬥。以婆稚阿修羅王、佉羅騫馱阿修羅王、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羅睺阿修羅王為首。
六、迦樓羅眾
也就是金翅鳥,它們的身形巨大,兩翅之間有三百三十六萬裡,常常以龍為食,龍眾見了它們都瑟瑟發抖。以大威德迦樓羅王、大身迦樓羅王、大滿迦樓羅王、如意迦樓羅王為首。
七、緊那羅眾
因為他們似人而頭上有角,所以又被稱為「人非人」,是天伎樂神,又稱為歌神。以法緊那羅王、妙法緊那羅王、大法緊那羅王、持法緊那羅王為首。
八、摩睺羅迦眾
也稱為大腹行地龍,是大蟒神。
這八部眾據佛經中說,他們受佛的威德所感化,成為擁護佛陀的眷屬,護持佛法,住在諸佛的受用土中。(皆仁註:受用土是指佛的受用身所居之土,也稱為報土或報地。)
此外,佛經中所說的八部眾,還有另外一種。也就是指四天王天所率領的八部眾。
一、乾闥婆
帝釋天的樂神
二、毗舍闍
是指類似羅剎的鬼神。音譯作畢舍遮、毗舍遮、臂舍柘,意為食血肉鬼、啖人精氣鬼或癲狂鬼。其形像如餓鬼,手持人的手足或劫波羅(骷髏)。
三、鳩槃荼
又音譯為吉槃荼、拘辨荼、弓槃荼、究槃荼、恭槃荼、鳩滿拏等。由於該詞被認為是「冬瓜」的梵名鳩摩拏的轉訛語,因此又被稱為「冬瓜鬼」。此外,又被稱為甕形鬼、厭魅鬼。
四、薜荔多
意譯為餓鬼。因為它們長劫以來都不聞漿水之名,不得飽食的緣故。
五、龍
水族之主。
六、富單那
即富多那鬼、布怛那鬼。意譯為臭鬼、臭餓鬼。又稱熱病鬼、災怪鬼。富多那鬼外形如豬,能使孩童在睡眠中驚怖啼哭。
七、夜叉
又作藥叉、悅叉、閱叉、野叉。意譯輕捷、勇健、能啖、貴人、威德、祠祭鬼、捷疾鬼。女性夜叉,稱為夜叉女。是指住於地上或空中,以威勢惱害人,或守護正法的鬼類。
《大智度論》卷十二中列舉出三種夜叉:
(一)地行夜叉:常得種種歡樂、音樂、飲食等。
(二)虛空夜叉:具有大力,行走如風。
(三)宮殿飛行夜叉:有種種娛樂及便身之物。
八、羅剎
又作羅剎娑、羅叉娑、羅乞察娑、阿落剎娑。意譯為可畏、速疾鬼、護者。女則稱羅剎女、羅叉私。
據說男羅剎為黑身、朱發、綠眼,女羅剎則如絕美婦人,富有魅人之力,專食人之血肉。
羅剎身具神通力,可於空際疾飛,或速行地面,為暴惡可畏之鬼。
關於這八部眾的歸屬,在《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卷二中說︰「八部者,乾闥婆、毗舍闍二眾,東方提頭賴吒天王領;鳩槃荼、薜荔多二眾,南方毗留勒叉天王領;龍、富單那二眾西方毗留博叉天王領;夜叉、羅剎二眾,北方毗沙門天王領。」
關於佛經中所說的天龍八部的大致含義,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了。
微信公眾號:念念隨筆 id:nnsui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