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故事⑥王興春:「當兵就是為了保家衛國!國家好了小家才會好」

2020-12-24 海報新聞

編者按:聆聽老兵故事,傳承紅色基因。2020年八一前夕,大眾網·海報新聞推出「老兵故事」專題策劃報導,讓我們一起重溫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

老兵故事⑥ 王興春:「當兵就是為了保家衛國!國家好了小家才會好」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鄧夢嬌 王豔彩 梁紅國 臨沂報導

「我當兵就是為了保家衛國,為了全國人民過上好日子!」蘭山區汪溝鎮桃花店子村,87歲的老兵王興春激動地對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說,見到王興春時,他正跟老伴拿著蒲扇和馬扎,在社區的小廣場上跟老人們聊天。用他的話說,「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會住上樓房,過上這麼好的日子!」

王興春和老伴賈中英住在一樓,見到記者的到來,老人家踱步到房間,視如珍寶般拿出了一個被裡三層外三層包裹著的袋子,小心翼翼地打開,紀念章、榮譽證書等老物件便呈現在眼前,幾十年過去了,老物件依然嶄新鋥亮。

「這是解放紀念章、這是全國人民慰問團贈的徽章……」說話間老人幾度哽咽,那段難忘的歷史一直縈繞在他的記憶深處。1948年,只有15歲的王興春入伍,成了一名「新兵蛋子」。當初,部隊的條件異常艱苦,王興春和他戰友們吃了不少苦頭。王興春負責保護雷達和保障通訊等工作。在防空指揮所,有事他就衝在最前面,憑藉積極的態度和勇敢不退縮的精神,他榮獲個人「三等功」,這段經歷也成為了他一生中最榮耀的記憶。他參加過蒙陰戰鬥、南下戰爭等多次戰役,先後去過浙江、福建、上海等多個省市。

15年的從軍經歷讓王興春對軍人有著特殊的情感,如今他把對國家的愛延伸到兒孫們身上,重視家風教育,經常告誡孩子們要銘記歷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報效祖國。「只有國家好了我們小家才會好。」王興春語重心長地說。

相關焦點

  • 戚繼光⑥ | 文韜武略 保家衛國——戚繼光
    戚繼光⑥ | 文韜武略 保家衛國——戚繼光 2021-01-08 16: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當兵保家衛國 退役奉獻社會
    記者方景霞  (致敬老兵)  現代簡約的別墅、蔚藍的天空、湛藍的大海。在這裡,你能領略海子詩中「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意境,也能享受吹著海風、吃著夜宵的愜意,這裡就是西店鎮崔家村的望海碼頭海鮮夜宵城。  崔家村,西店鎮最北的一個村莊。
  • 尋找抗美援朝老兵:聆聽抗美援朝老兵講那戰火紛飛的故事
    高齡,但每當講述起「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那段歲月,李伯仍滿懷激情。今天,就讓我們來聽聽這位抗美援朝老兵的浴血故事。 這位身材消瘦,兩鬢斑白的老人就是李才榮,他17歲參加了地下黨,解放後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0年,年僅19歲的他加入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回憶起當年參軍當兵的情景依然滿腔熱血。
  • 為什麼泰國的男人們很害怕當兵?
    泰國實行的是強制兵役制度,無論是什麼身份,只要到達了規定的年齡,只要性別是男,就必須參加體檢審查。所以每年在徵兵的時候,也會有許多「人妖」和僧人到場。一個國家,淪落到男人不願當兵的地步,責任不全在人民,也在政府。如果泰國政府不進行改革,願意當兵的人會越來越少,再這樣發展下去,就成了整個國家的悲哀了。
  • 當兵到底為了啥
    從考軍校、提幹、選取士官等對未來的規劃,到整理內務、作風養成以及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與班裡的老兵相處……看著一個個新兵聽得頻頻點頭、眼睛直放光,陳曉龍感到自己的教育頗見成效。「報告!」一輪談心過後,終於輪到了新兵路篤鎮。陳曉龍按照慣例詢問了他的基本情況和未來打算。
  • 為什麼當兵的人都說「寧跑5公裡,不跑3千米」?只有跑過的老兵才會懂!
    然而當兵的人,跑步更是他們鍛鍊中的必修課。因為跑步可以強身健體,是一個鍛鍊身體素質的項目。為什麼當兵的人都說「寧跑5公裡,不跑3千米」?只有跑過的老兵才會懂! 有人去參軍是為了減肥的,當兵之後確實能夠幫助你減肥,但是你也不能成為明星那樣苗條的身材,而是壯士,不是健身的那種美麗的線條,就是單純的壯士,因為軍人有大量的訓練,有這麼多的訓練內容
  • 男朋友大學畢業去當兵好不好?
    男朋友選擇去當兵,就可能見面的機會非常少了,正常情況下義務兵期間肯定是沒有探親假的,如果想男朋友可以去部隊看看,只不過部隊有要求,不可能經常見面。選擇當兵,就可能沒有了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了。最近幾年,大學生當兵是一個趨勢,最近還非常吃香,如果不是大學生,可能還沒有當兵的機會。當然熱戀中的情侶,選擇當兵,由於部隊當兵期間沒有假期,可能暫時需要一段時間隔離,畢竟當兵後不是你想見面就可以見面。可能很多人不一定能夠理解,談戀愛期間想見面卻見不著,對於當兵的來說,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 怎麼看「當兵不怕死,怕死不當兵」,抗戰老兵講戰鬥經歷仍在說
    「當兵不怕死,怕死不當兵。」這恐怕是60後、乃至70後最耳熟能詳的一名口號了,但這可不是什麼政治口號,甚至有點類似於「口頭禪」。而對於60後、70後來說,在說(喊)這句「口號」時,並不會想得太多,甚至也不明白他的來源和其背後的故事。
  • 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 聽抗戰老兵講述那段崢嶸的革命歲月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之際,我們尋訪了幾位抗日老兵,聽他們講述那一段段崢嶸的革命歲月。人物一:池德超,95歲常和孩子們講革命故事 希望他們珍惜現在生活每天清晨,池德超老人都會和老伴在合肥廬陽區的一個小區裡散散步、聊聊天。人們可能很難想到,這位笑容慈祥的老人,曾是一位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老兵。
  • 郝志全:路過博物館時,指著照片上的人說:這人就是我,我是老兵
    這位高齡老人雖然年紀大,但是幾十年前考日的記憶依舊是記得深刻,現在他唯一的心願就是能證明他曾經是一個保家衛國、奮勇殺敵的八路軍戰士。 這位年輕人在戰場上不怕犧牲,作戰勇猛無畏,時刻銘記當兵的初心,在戰場上立下了赫赫戰功。後來他被調到385旅之後在榆社獨立營當了一名警衛員,繼續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任務,認真執行下去。
  • 入伍新兵教育課一個極易被忽視的話題,當兵到底為了啥?
    新訓領導與新兵之間的一次談心,觸及一個極易被忽視的話題——當兵到底為了啥■解放軍報記者從考軍校、提幹、選取士官等對未來的規劃,到整理內務、作風養成以及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與班裡的老兵相處……看著一個個新兵聽得頻頻點頭、眼睛直放光,陳曉龍感到自己的教育頗見成效。「報告!」一輪談心過後,終於輪到了新兵路篤鎮。陳曉龍按照慣例詢問了他的基本情況和未來打算。
  • 老兵故事 新意傳播
    不只是楊養正老人,近年來,媒體發揮資源優勢,多方尋訪抗戰老兵,通過新聞報導保存了抗戰活歷史,一些媒體還策劃組織了幫老兵回家、圓夢行動。而今,抗戰老兵陸續辭世,尋訪抗戰老兵也進入「搶救性」階段,資源越是珍稀,越要有效利用。筆者認為,媒體需積極運用融媒體手段,創新傳播方式,豐富報導形態,讓老兵故事和精神走近更多年輕受眾。
  • 抗日老兵這個動作說明了一切
    抗戰全面爆發時,根據民國規定,家中男孩多的要當兵,「四子抽二」,也就是說家中有4個男孩的,要送2個到戰場。向家8個孩子,4男4女,剛好輪著向德興的2個哥哥去當兵。但2個哥哥不想當兵,趁人不備溜了。這就輪到老三去「頂包」了。
  • 泰國抽籤當兵視頻背後的真相在哪裡?
    有的家庭又不想讓孩子佔用課餘時間去參加預備役也不想孩子去當義務兵,有沒有辦法不當兵呢?有,在泰國有錢好辦事,這都不是事!結果就是當兵的不是窮人家的孩子要麼就是地痞流氓。  泰國人散漫,軍隊還是有軍隊的規矩,老兵為了做規矩虐待新兵,軍隊同性戀比例高的問題也會使很多直男不想當兵。
  • 高考696分,學霸小哥哥說:就是想當兵!
    「語文120分,數學142分英語137分,物理97化學100,生物100總分696分……」這位學霸小哥哥說自己就是想當兵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視頻來源:央廣軍事)網友看後紛紛留言「優秀的人都上交國家了」
  • 蔡英文視察臺軍步兵旅:當兵不是數饅頭過日子
    她致詞時提到,今天看到有些基地設施漆上新油漆,但光是油漆與除草,不會讓軍隊更好;新政府推動改革,其中一個重點就是優先改變一些既有文化,盼全臺士官兵都牢牢記住這件事。蔡英文接著說,現在大家接受這些訓練,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成為一個「保家衛國」的軍人,在真正執行任務的時候,有能力保護自己,保護夥伴,「希望都能夠經由這些訓練,精進自己、快速成長;當兵不是數饅頭過日子,當兵可以是充實自己,讓自己成為全體人民靠山的光榮日子。」(觀察者網註:「數饅頭」是臺軍內部對數日子等退役的稱呼。
  • 被遺忘的抗戰老兵——陸軍工兵學校教官俞家佐尋訪記
    在我們尋訪抗戰老兵的過程中,老兵告訴我們,當年打鬼子不害怕,但今天他們害怕被人遺忘!當年他們青春年少、英姿勃發、抵禦外侮、血薦軒轅;而今,他們劫後餘生、風燭殘年、孤寂悵惘、逐漸飄零。雖然如今他們很多往事都已記不太清楚,但是他們依然告訴我們,當兵打鬼子一點都不後悔!我們國家和子孫後代有責任了解和牢記歷史,他們為戰爭出過力,為我們的民族流過血,他們用鮮血與生命贏得了一場悲壯的衛國戰爭,他們不該被遺忘!
  • 穿上消防服,同樣是保家衛國!消防「老兵」們,「八一」快樂
    令多少風華正茂的青年心生嚮往,熱血沸騰;火熱的戰場,曾經譜寫多少傳奇故事,留下幾多動人佳話。即將到來的「八一」建軍節,對於下面這個群體來說,很特別,因為曾經這也是屬於他們的節日。但2018年10月,隨著公安消防部隊正式移交到應急管理部,消防部隊全部退出現役,這也意味著,這群「最美逆行者」的身份發生了改變,他們由消防戰士變身為職業消防員。雖然身份變了,但他們對自己的職責和使命卻從未有絲毫懈怠。
  • 《我不》:聽大冰的故事——西藏白瑪,小藍姑娘,老兵不死
    最近,大冰的小屋百城百校音樂會在全國各地高校開展,大冰,這個愛講故事的大叔再一次活躍在年輕人的口中。叄木也是大叔的迷妹,今天就聽叄木講講大叔和他的故事。書的開頭,就寫著這樣一句話:「追風趕月莫停留,平蕪盡處是青山。」
  • 專科畢業生當兵,兩年義務兵期滿轉士官好嗎?
    大專畢業生當兵是一條很好的出路,國家也是出臺了很多政策來激勵大學生參軍入伍,尤其是今年大學畢業生當兵會優先徵集。大專畢業生當兵有這些優勢,看看老兵的分析。一、大專學歷的體育生當兵,轉士官更有優勢。加上還有大專學歷,在學歷上更佔有優勢,只要專業掌握的還比較好,在部隊有良好的群眾基礎,能夠得到全連大部分官兵的認可,轉士官相對容易一些。大專畢業生兩年義務兵期滿轉士官,直接就是中士軍銜,跨過下士階段,因為大專三年視為服役年限,能夠享受相應的待遇,中士的工資是比較高,每個月基本都在7000~9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