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70億美元!特斯拉市值趕超寶馬等七巨頭總和!憑什麼?

2020-12-28 騰訊網

· 這是第3697篇原創首發文章 字數 4k+ ·

· Irene Zhou | 文 關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2020年以來,特斯拉從年初的60美元一路飛升至661.77美元,一年躋身「十倍股」。也就在2019年,創始人馬斯克(Elon Musk)還在和一眾華爾街「大空頭」大打口水仗,而到了2020年,如果哪個基金沒有買特斯拉或新能源產業鏈的明星股,那麼估計年終排名都會出問題。

筆者還記得在今年5、6月特斯拉已經歷大漲時,一位排名前三的美國中小盤股投資經理感嘆——即使我的研究員反對,我也要買入特斯拉,因為這已經是一個「must-own」(非持有不可),這和中國市場的潛力和全球擁抱綠色的主題息息相關。

儘管如此,人們不免還是要問一句,一個特斯拉的市值超越所有傳統汽車製造巨頭的總和,它憑什麼?中國市場又對特斯拉和全球意味著什麼?

「綠色主題」是個望不到頭的大餅

特斯拉是「造車圈」的帶頭人,其享有超高的規模優勢、成本優勢和品牌溢價。進入中國後,特斯拉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也將維持逐步攀升的態勢。雖然目前特斯拉Model 3與蔚來(ES8/ES6/EC6)等造車新勢力的直接競爭有限,但2021年初開始Model Y本土化,其價格將從48.8萬元人民幣降低至30萬元人民幣,這意味著將影響蔚來汽車SUV的銷量。

一方面有中國「造車新勢力」的追擊,另一方面特斯拉也面臨著傳統汽車廠商大眾、豐田、寶馬等順勢加速推進電動化的挑戰,近期蘋果也有入局造車之勢,加之整車製造商其實是個利潤不大的燒錢生意(至少利潤遠少於蘋果生產手機),因此整車究竟是不是值這麼高的估值的確值得三思。

但對於資本市場而言,故事和想像力永遠是王道,而這些在電動車和新能源產業鏈上一應俱全。

這一切還要說回到「綠色主題」,目前這就好似一個望不到頭的「大餅」,而且涉及的公司遠不只特斯拉、比亞迪等整車製造商,而是一整條產業鏈(就好比蘋果的供應商),因此全球機構在產業發展初期,基本都是遍地撒網,對全產業鏈進行布局,例如鋰電產業鏈(鋰電材料、設備等)。

新能源產業鏈的爆火是因為全球齊刷刷地開始更關注「綠色」。疫情令大家聯想到了未來氣候變化可能帶來的「黑天鵝」衝擊,因此在發達國家,歐盟氣候行動與《歐洲綠色新政》就是典型的例子。

歐盟正在對內通過雄心勃勃的政策,對外通過與國際夥伴密切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歐盟已在按計劃穩步落實2020年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並已提出一項到2030年至少進一步減排55%的計劃。

更長遠的目標是,歐洲到2050年成為世界上首個氣候中立的大陸;除了歐洲,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在12月13日於其社交媒體上宣布,美國將重回《巴黎協定》,而綠色、新能源也是拜登競選承諾中的關鍵部分;中國的承諾更令全球印象深刻,最高領導人今年9月提出將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承諾。

縱使在疫情的影響下,各國的新能源汽車政策也保持積極刺激的步調,例如歐洲市場無法滿足環保要求的傳統車企可能會面臨數額巨大的罰款。中、美、德、法等汽車大國各自出臺了新一輪的電動車補貼政策,補貼退坡的趨勢有所緩解,進一步提振了新能源汽車的需求。

在歐洲市場的強勁增長以及中國逐漸接受包括特斯拉在內的外國電動車進入本土市場的推動下,野村東方國際的研究團隊預計,全球電動車出貨量有望保持高速增長。中性假設情景下,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有望超13%(2019年為2.5%),CAGR6(6年間複合年化增長率)為33%;相應地,全球新能源車用鋰電池需求有望達677GWh,CAGR6超35%。

在這一背景下,全球汽車生產商都在逐步加大汽車電動化方面的投入。雖然汽車的銷量增長在過去幾年逐步放緩,但電動化的趨勢愈演愈烈。汽車製造商們如此行事並非完全出於主觀意願,而更多是為了遵守愈發嚴格的相關規定,但並非所有的車企都做好了充分準備。

全球來看,歐洲的燃油經濟性指標與尾氣排放標準對汽車產品策略的影響力最大,而且環保要求也最嚴格。緊跟歐洲標準之後、對汽車製造商影響也很大的是中國的「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CAFC)」與「企業新能源乘用車汽車積分(NEV)」雙積分政策,以及美國的CAFE與加州的ZEV政策。

不論是在哪個國家,無法達到環保標準的車企將會面臨巨額罰款。但另一方面,對車企而言,電動汽車是盈利性非常差的產品,其主要作用只是幫助滿足相應的碳排放指標。

就減排標準而言,最激進的則是歐洲。歐洲的排放政策主要聚焦於兩個方面:燃油經濟性和尾氣排放。

當前,歐洲設定的平均碳排放指標為95g/km(分階段進行,從2020年1月起,95%的新車的平均碳排放要達到此標準;2021年起,所有新車的平均排放要達標,較之前的130g/km更加嚴格)。相關規定還要求新車的碳排放量要在2025年及2030年較2021年的標準分別低15%及37.5%。

如果以95g/km為依據計算,2025年及2030年的標準將分別為81g/km及59g/km。如果碳排放超標,那麼車企將面臨每輛車每超1g/km罰款95歐元的巨額罰款,該罰款將面向車企當年登記的所有新車執行。

也正因造車盈利性非常差,政府的補貼自然必不可少。在28個歐盟成員國中,24個國家為新能源車買主提供了稅收優惠,其中有12個國家額外提供了激勵或補貼。在此之上,法國、義大利、瑞典還實行了額外的汽車環保獎懲制度。

以法國為例,購買碳排放量超過特定標準的車輛將要支付一筆附加費用(對排放量最高的部分車輛會超過1萬歐元),而購買電動汽車則會得到一筆最高27%汽車價格的激勵(不超過6千歐元)。此外,芬蘭、愛爾蘭、義大利及英國目前的汽車補貼政策將在2021年終止,而以德國為首的部分國家已經將補貼政策延期至2025年。

| 整車估值過高,但新能源產業鏈還是香

了解了全球的「綠色主題」後,我們再來談談新能源產業鏈。

事實上,特斯拉只是最早被關注到的一個現象級企業,而市場如今正在關注的一個商業機遇在於——中國正在引領電動車革命。

今年「中國造車新勢力」的崛起吸引了全球資本的注意。分別在今年7月和8月登陸美股的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在短短數月內,也都創造了近200%的累計漲幅。自今年11月份以來,小鵬汽車股價累計上漲了超過260%,理想汽車股價累計上漲了超過110%,蔚來汽車股價累計上漲了超過70%。

從全球新能源熱銷榜前十的品牌情況來看,中國品牌有比亞迪、北汽新能源、上汽集團和吉利汽車四家,美國品牌只有特斯拉一個。隨著中國汽車製造商不斷推出具有競爭力的電動汽車車型,並開發出多元化系統,當前全球汽車行業格局正在被中國車企打破和顛覆。

不可否認,整車行業的估值目前過高,雖然保有率未來必然上升,但主流投資經理都認為它們基本消化了未來幾年的空間,而且市場競爭將愈發激烈。11月以來,「中國造車新勢力」回調近20-30%,瑞銀12月3日密集發布研報稱,儘管基本面強勁,但是過去三個月至六個月中國電動車企的股價漲幅超過了100%,基於這個理由他們下調了比亞迪評級至賣出,下調小鵬評級至中性。

但是,各界對於整個產業鏈的看好程度仍然不減——所謂整車就是整個產業鏈的下遊(新能源乘用車、商用車、充電樁),如今機構的布局正不斷向中遊和上遊轉移——中遊(鋰電池、電機、電控、熱管理系統、能源變換與傳輸的核心器件IGBT、三元正極材料、磷酸鐵鋰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溼法隔膜、幹法隔膜)、上遊(鋰電設備、鋰礦、鈷礦/鉬礦)。

根據瑞銀最新報告,中國企業生產全球72%的太陽能組件、69%的鋰電池和45%的風力渦輪機。與全球10%的燃油車相比,佔比30-40%的電動汽車可能成為電動汽車革命的顛覆性力量。

中國電動汽車在續航裡程(自2018年到2020年增加了75%)、動力傳動系統效率(80%+的電池對車輪效率)、電池能量密度(180kw/kg+)、成本(同比降低約10%)甚至智能化方面的競爭力不斷增強。

例如,隨著產能的全球配置以及其他國家鋰電技術的進步,中國(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力神等)和韓國(LG Chem、SDI、SK等)在全球鋰電市場上快速崛起,市場佔有率不斷增加。

2019年全球鋰電池市場份額前十分別為:寧德時代、松下、LG化學(LG Chem)、比亞迪、SDI、遠景AESC、國軒力神、PEVE、SK。其中,寧德時代的全球市場份額達28%,相比2018年提升5個百分點。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最重要的部件,業內頭部車企紛紛聯姻一線鋰電池企業。

全球主流供應鏈中,鋰電池環節CATL與松下遙遙領先,比亞迪與LG、三星SDI緊隨其後。國內四大材料及鋰電設備龍頭競爭優勢明顯,並不斷打入海外龍頭供應體系。

中國何以脫穎而出

不得不問的是,中國的技術發展為什麼這麼快?何以在全球脫穎而出?

首先,補貼驅動行業發展。2017年,政府出臺了新的補貼要求,如最高時速、電池組能量密度和能效。2018年,政府在全面削減補貼的同時,加大了對400公裡以上行駛裡程汽車的補貼力度。2019年,取消了對行駛裡程250公裡以下汽車的補貼,對電池能量密度和功率效率提出了要求。2020年,雖然總體補貼降幅較2019年有所緩和,但能效補貼力度進一步加大。通過制定詳細的技術要求,補貼政策有效地推動了汽車行業向長續航裡程、高能量密度和高能效汽車的方向發展。

此外,市場參與者越多,創新就越有活力。瑞銀認為,在中國,至少有15家汽車生產商月銷量至少為1000輛,包括現有汽車製造商(比亞迪、北汽、廣汽、吉利、上汽、奇瑞、長安、長城、江淮、大眾等)和初創企業(蔚來、小鵬、威馬、理想)。

隨著創新的快速實施和數據處理分析能力的發展,特斯拉在資本市場上取得了成功,來自資本市場的融資可以為初創企業提供更多的研發支持和對消費者的接觸。

產業供應鏈高度自給自足也是中國的特有優勢。在電池等關鍵零部件方面,到2019年,中國生產商寧德時代的全球市場份額為28%,尤其是比亞迪,在自產電池、動力總成甚至絕緣柵雙極型電晶體上,完全自給自足。該公司還擁有中國的鋰資源。大規模生產關鍵部件並佔據市場主導份額的中國供應商包括生產大功率繼電器的宏發公司,佔據了全球20%的市場份額。

此外,中國電動汽車行業得益於快速的研發響應和尖端技術的採用,主要是新興車企在網際網路方面的專業知識,以及網際網路巨頭在電動汽車行業的地位。2016年,阿里巴巴開發了中國第一款車內作業系統阿里OS。2018年,百度和騰訊分別推出了各自的作業系統DuerOS和TAI。華為在2019年開發了鴻蒙OS。中國科技巨頭傾向於與汽車生產商建立合資企業,開發獨立的車載作業系統。

這種模式的典型優勢包括:技術巨頭能夠更接近生產商,因此可以定製車載作業系統以滿足汽車生產商的需求;分擔研發成本。但也存在劣勢:智慧財產權、所有權和股權鎖定,技術巨頭在將其車載作業系統轉讓給其他汽車生產商的客戶時通常面臨困難。

最後,成本仍是核心。中國降低電動車成本的速度比其他國家來得更快。目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價格平均比歐洲製造的便宜20-70%。特斯拉上海工廠的設立事實上就是中國電動車製造優勢的標誌。

據瑞銀估計,上海工廠生產的Model3車型的成本將低於全球平均成本,其總成本可能比弗裡蒙特工廠低1~1.1萬美元,原因是工資較低、生產布局更高效,包括每單位的折舊與攤銷更低、物流成本更低、零部件本地化(不含電池)的材料清單成本也更低。上海生產的特斯拉Model3車型首次出口到歐洲,就是中國成本優勢的證明。11月,上海工廠生產的首批3000多輛特斯拉Model3車型已裝船運至歐洲。

電池價格是成本體系的核心,中國較便宜的電動汽車生產成本也得益於電動汽車電池的廉價供應。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擁有本土化的價值鏈。2019年,中國製造了超過85GWh的新能源汽車電池,數量或接近全球50%的新能源汽車電池。

因為如此大的產量,中國的電池製造成本比其他市場下降得更快。中國擁有一整套電動汽車電池材料供應鏈,從上遊的鋰離子金屬到中遊的陰極、陽極,再到下遊的電池外殼和包裝製造。據調查,中國國內製造商比國外同行具有20-50%的成本優勢。

在過去五年裡,中國電池價格迅速下降,到2021年達到每千瓦時100美元的目標應該是可以實現的。隨著中國電池供應商向全球電池供應鏈擴張,其成本將進一步降低,預計2024年或2025年全球將實現完全成本平價,中國可能在未來幾年保持其成本領先地位。

「 圖片 | 視覺中國 」

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開白名單:duanyu_H

相關焦點

  • 特斯拉市值趕超Facebook 分析師稱小瞧了該公司的融資能力
    騰訊證券1月8日訊,本周四,特斯拉公司股價飆升,再次觸及創紀錄高位,助推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商的市值首次短暫超過社交巨頭Facebook。截至周四收盤,這家在億萬富豪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領導下的電動汽車公司的股價飆升近8%,至816.04美元/股。
  • 特斯拉一將功成萬骨枯
    在特斯拉股價的不斷上漲中,截止1月8日,馬斯克超越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成為新任世界首富。彭博社億萬富翁指數的排名顯示,馬斯克的財富高達1950億美元,貝佐斯為1850億美元,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位居第三位,身家達1340億美元。馬斯克財富增長速度之快,連彭博社都感嘆道:「這可能是歷史上最快的財富創造。」
  • 市值超2800億美元後 特斯拉要繼續衝刺4000億大關?
    尤其是近幾個月來,從1月下旬市值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到7月1日突破2000億美元大關,特斯拉只用了不到半年時間。「乘風破浪」的馬斯克究竟是在創造一個更大的夢想,還是在頂起一個越來越危險的泡沫?對此各方觀點眾說紛紜,這也讓馬斯克和特斯拉再次處於輿論旋渦之中。
  • 美股飄綠,特斯拉暴漲5.96%,其創始人馬斯克身價達1397億美元!
    美股三大指數飄綠 在美股快要收盤的時候,特斯拉股價卻急速的拉升,漲幅一度逼近6%(實際漲幅5.96%),特斯來總市值達到了驚人的6588億美元,在所有美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
  • 《矽谷傳奇》三:特斯拉的故事
    這就是為什麼之後的Model X鮮少被提及,甚至可能成為特斯拉中間款的產品。直到最近的Model III橫空出世。有一點我很佩服Elon Musk。他很早就說過Model S和X的推出,就是為了這款最終能讓所有人都買得起的電動車Model III。他真的做到了。特斯拉一度市值超過通用汽車,達到了500億美元,成為北美市值的汽車公司。
  • 中國引領全球車市復甦,特斯拉市值衝破6500億美元……2020年車圈大...
    2、特斯拉市值屢創新高2020年,特斯拉股價先抑後揚,一路飆升至近650美元/股,總市值一度衝破65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26萬億元),成為美國第六大上市企業。據CNBC報導,特斯拉的市值在2020年增加了超過5000億美元,已超過包括大眾、豐田、日產、現代、通用汽車、福特汽車、本田汽車、菲亞特克萊斯勒以及標緻等九大汽車製造商的市值總和。圖片來源:視覺中國但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當前的銷售體量尚未形成較大規模,僅佔全球汽車銷量的1%。
  • 市值近4200億美元超兩個豐田8個法拉利,特斯拉泡沫還能吹多大?
    美東時間8月27日,特斯拉以2238.75美元的股價再刷歷史新高,漲幅3.97%,盤中股價最高達2295.6美元,總市值約4172.17億美元。CEO埃隆·馬斯克回應「這都是特斯拉聰明勤奮的團隊的功勞」時,也忍不住再次感嘆這個瘋狂的時代。
  • 蔚來市值超寶馬、通用,還要出海,網友:全都是泡沫……
    來源 / 百略網11月5日美股收盤,蔚來股價42.35美元,上漲12.30%,市值達576.88億美元,創下新高,這一市值也超過了寶馬、通用、福特等傳統車企巨頭的市值。蔚來作為造車新勢力,連日大漲,備受資本市場追捧,尤其是超過傳統車企巨頭寶馬、通用,引發熱議。但傳統車企本質和造車新勢力還是有差別的,傳統車企的成長有一個過程,到現在的地位是靠實力在賺錢,而蔚來這樣的新勢力更多的偏向科技公司,靠資本續命。
  • 又漲了 特斯拉市值破6000億美元 馬斯克身家直逼10000億
    12月8日 消息:一覺醒來,特斯拉股價又漲了!昨夜,特斯拉股價再漲7.13%,報價641.76美元,目前公司總市值達6083.25億美元,已超過3個豐田汽車。隨著特斯拉市值日增404億美元,馬斯克的身家也因此一夜飆升84億美金(約合550億人民幣),突破1500億美金,直逼萬億人民幣。
  • 市值突破6500億,超過9大車企總和,「瘋狂」特斯拉的天時、地利、人和
    2020年,特斯拉股價先抑後揚,從年初除權價84.9美元/每股下探到69美金/每股後一路飆升至695美金/每股,期間漲幅7.3倍,總市值突破6500億美金,成為矽谷「最靚的仔
  • 特斯拉CEO馬斯克今年財富已增加近1400億美元
    IT之家12月19日消息 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特斯拉周五股價尾盤拉升促使埃隆 · 馬斯克(Elon Musk)的淨資產增加了近 90 億美元,達到 1673 億美元。這也預示著馬斯克今年 12 個月增加了 1397 億美元的財富。IT之家了解到,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最新估計,馬斯克身價超過了路威酩軒董事長伯納德 - 阿諾特,在全球富豪榜上位居第二。
  • 特斯拉,憑什麼就值6200億美元?
    十年時間,我們難以想像曾經的藍色巨人IBM已經被甩出去了七八條街、我更難以想像幾年前還在虧損的亞馬遜市值竟然突破了1.6萬億美元,更想不到阿里能成就今天的江湖地位,美團一個送外賣的公司也能超過萬億市值。一切都在發生著巨變,只是身在局中的我們,毫不察覺。
  • 特斯拉股價再創歷史新高,市值已達6588億美元
    截至12月18日美股收盤,特斯拉股價已經達到695美元每股,再創歷史新高(一年前其股價僅為72美元)。而市值已經達到6588億美元。從11月中旬特斯拉被宣布入選標普500指數以來,特斯拉的股價在高位又增長了60%。
  • 1279億美元!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超越蓋茨成全球第二富豪
    特斯拉股價一路飆漲,也讓馬斯克成為全球第二富豪。當地時間11月23日,據彭博社報導,49歲的特斯拉創始人兼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已超過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成為全球第二富豪。
  • 特斯拉上天了,馬斯克飄了
    文/一劉(創新觀察者、創業分析師)特斯拉上天了!嗯,說的不是特斯拉的車,而是它的股價。這兩天特斯拉的股價大漲,再次逼近700美元大關,市值突破6500億美元。特斯拉股價走勢(日K)超過前五大傳統汽車廠商,豐田、大眾、戴姆勒、通用和寶馬市值總和,而且是遠遠超過。
  • 馬斯克今年財富增加近1400億美元 特斯拉股價大漲
    馬斯克今年財富增加近1400億美元 特斯拉股價大漲時間:2020-12-19 21:0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馬斯克今年財富增加近1400億美元 特斯拉股價大漲 據外媒報導,特斯拉美股在周五大漲,埃隆 馬斯克(Elon Musk)因股票大漲,旗下淨資產增加了近 90
  • 一夜暴增1850億 特斯拉市值超大眾、豐田、通用等9大車企之和 但...
    原標題:一夜暴增1850億,特斯拉市值超大眾、豐田、通用等9大車企之和,但銷量卻不到全球1%……  焦點個股方面,特斯拉漲近5%,報639.83美元/股,公司市值為606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97萬億元),市值在一天內增長了28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50億元)。
  • 特斯拉市值突破1400億美元、2019全球電動車銷量再破200萬
    來源:道哥說車·本文綜合自網絡特斯拉市值突破1400億美元受益於與松下合資的超級工廠(Gigafactory)早於預期在去年第四季度實現盈利及一連串利好消息的推動,特斯拉股價周一大漲19.89%,報780美元創歷史新高,市值1406億美元,單日市值增加了超過230億美元
  • 特斯拉市值超越9大車企總和 但專家稱其高估值無法持續
    來源:新浪科技據報導,進入2020年以後,特斯拉的市值增加了5000多億美元,儘管在汽車銷量方面,特斯拉完全無法與9大傳統車企相提並論,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這家美國電動汽車公司的市值,卻已經相當於這些傳統車企的總和。這些傳統汽車製造商包括大眾、豐田、日產、現代、通用、福特、本田、菲亞特克萊斯勒和標緻。
  • 好消息:又一巨頭來華投資56億!中國或超過美國成最大外資流入國
    來源:金十數據新年伊始,又有化工巨頭來華投資了!據美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全球化工巨頭英力士正準備在中國投資8億美元(約合56億元人民幣)新建工廠。1、英國化工巨頭56億投資之前,德俄已對中國市場投下1630億巨資據悉,英力士這家化工巨頭成立於1998年,總部位於倫敦,是全世界最大的化工生產商之一,此次投資主要是由英力士的一家子公司完成,其計劃在中國沿海城市寧波興建一家全資工廠生產可塑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