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網友諮詢:
我是下崗工人,現在夫妻倆經營一家快遞小店,偶爾出去跑跑網約車,家庭年收入10萬左右。40周歲時,家裡人勸我繳納職工社保,於是個人以靈活就業人員的身份申請繳納了當地職工社保,費用800元/月。今年繳費時,發現費用上漲到1000元/月,一年足足多了2400元,還有必要繼續交嗎?
其實,類似情況非常常見,建議繼續繳納社保。
一般情況下,職工社保可由用人單位代繳,也可由個人以靈活就業人員的身份自己購買。前者對象是企業職工、或者事業單位職工,後者對象是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等靈活就業人員。個人自費買社保,實際上屬於第二種。
對於靈活就業人員而言,購買的社保險種主要有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兩個,核心要點有三個:
社保繳費基準是當地社平工資的60%~300%;基本養老保險費=社保繳費基準*繳費比例(通常是20%);基本醫療保險費=社保繳費基準*繳費比例(通常是4%或者8%);比如,某城市社平工資6000元/月,按最低比例60%繳納,社保繳費基準3600元/月,養老保險費720元/月、醫療保險費288元/月;按最高比例300%繳納,社保繳費基準18000元/月,養老保險費3600元/月、醫療保險費1440元/月。
社保繳費比例越高、個人社保費用越多。需要注意的是,與職工社保不同,靈活就業人員的社保費用全部由個人承擔,社保繳費比例直接決定了個人的經濟壓力。
社保費用上漲,是比較正常的。
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費用的上漲主要取決於個人的社保繳費基準以及當地社平工資。因此,養老保險費用從每個月800多上漲到接近1000塊錢,主要有兩種情況:
一是社保繳費比例提高。
社保繳費基準是當地社平工資60%~300%,社保繳費比例增長,社保繳費基準自然變多,需要繳納的社保費用也就增長了。比如,你社保費用800元/月、按比例60%繳費;當你社保繳費比例改為80%時,社保繳費基準是3809元/月,養老保險費是761元/月、醫療保險是304元/月,社保費用就上漲到1065元/月了。
二是當地社平工資增長。
當地社平工資是社保繳費基準的重要參數,它的增長,直接改變靈活就業人員的社保繳費基準。比如,當地社平工資是5000元/月,按60%比例繳費,養老保險費600元/月、醫療保險費240元/月,合計840元/月;當所在地社平工資由於經濟發展、增長到6000元/月,繼續按60%比例繳費時,養老保險費變成了720元/月、醫療保險費變成了288元/月,社保總費用就上漲到1008元/月。
當然,相對而言,第二種情況發生的可能較小,畢竟當地社平工資每年增長1000元,還是比較難的。
社保費用上漲,個人並不吃虧。
這是因為,我國職工養老金的發放總體上遵循「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你現在雖然每個月支付的養老保險費用增加了,以後申領的養老金同樣會變多。
比如,你按照最低比例60%交社保,連續繳納15年,社保費用840元/月時,退休養老金大概約910元/月;社保費用1000元/月時,退休養老金約1092元/月,二者相差接近200元/月,還是非常不錯的。
與此同時,社保費用的增長,意味著醫療保險費用也變多了,每個月醫保返還也會額外有所增加。
綜上所述,
個人自費買社保,社保費用由800元/月增長為1000元/月,實屬正常。一種可能性是當地社平工資增長了,另一種可能是個人提高了社保繳費比例。需要注意的是,不論是哪一種原因,個人退休養老金和醫保返還都會不同程度地增加,不會吃虧。
拾壹說社保,大型國企人資工作經驗,歡迎關注、交流、評論,每天分享職場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