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問+你不說=這就是距離;
我問了+你不說=這就是隔閡;
我問了+你說了=這就是尊重;
你想說+我想問=這就是默契;
我不問+你說了=這就是信任。
心若親近,言行必如流水般自然;
心若疏遠,言行只如三秋之樹般蕭瑟。
不怕身隔天涯,只怕心在南北。
任何時候:~溝通~很重要!
《跟任何人都聊得來》、《非暴力溝通》
劉祥亞
劉祥亞:1997年進入北京大學,200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先後獲英美語言文學、經濟學、傳播學學士學位,同年進入出版行業,先後從事翻譯、編輯及撰稿人工作,譯有《話語操縱術》、《打開你的的降落傘》、《禮物》、《魔鬼經濟學》等。其文章先後為《讀者》、《青年文摘》等多家媒體轉載,受到廣泛好評,現為北京某文化公司負責人。
《跟任何人都聊得來》
這是一本起初都不被看好的書。當當網認為同類的書太多,這本書沒有特色;卓越認為這類書其實就是心靈雞湯,沒有實質內容;京東乾脆指出這本書就是在跟風,而且是低層次跟風。
但最終它卻成了在豆瓣大受歡迎的一本書,連續三周下載量最高的電子書,想讀人數接近3000人。
不可否認,網絡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多多少少偏內向,我們在網絡環境中神採飛揚,面對面時卻表情僵硬;敲打鍵盤時妙語連珠,面對面交流時大腦一片空白。內向者該如何在現實環境中與人溝通,這正是這本書要解決的問題。
本書作者從了解自己,持自己的個性,和了解對方的背景,尋找共同的興趣點,學會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學會傾聽,學會提問,再到學會在交談之後記筆記等很多的方面,循序漸進地給我們講了一門溝通課程。
他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和小案例,講述了交談前的恐懼心理如何克服,如何做好交談前的準備,把自己變得有趣,然後是勇敢的去與別人交談,如何解決交談中遇到的問題,以及交談後的總結記錄。
總而言之,現實生活中並沒有真正的隨意交談,任何有益的事情都需要我們付出努力,如果你感覺自己確實有些不擅於與人交流,那麼你就有必要擁有這本書。
《非暴力溝通》
當我們褪去隱蔽的精神暴力,愛將自然流露。
做為一個遵紀守法的好人,也許我們從來沒有把談話和「暴力」扯上關係。不過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現實生活中的談話方式,並且用心體會各種談話方式給我們的不同感受,我們一定會發現,有些話確實傷人!言語上的指責、嘲諷、否定、說教以及任意打斷、拒不回應、隨意出口的評價和結論給我們帶來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創傷甚至比肉體的傷害更加令人痛苦。這些無心或有意的語言暴力讓人與人變得冷漠、隔膜、敵視。
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發現了一種溝通方式,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這就是「非暴力溝通」。通過非暴力溝通,世界各地無數的人們獲得了愛、和諧和幸福!
非暴力溝通能夠:
療愈內心深處的隱秘傷痛;
超越個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
突破那些引發憤怒、沮喪、焦慮等負面情緒的思維方式;
用不帶傷害的方式化解人際間的衝突;
學會建立和諧的生命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