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老師·好》熱度持續!老師不是完人,終難十全十美,請給老師多一點理解 | 特別關注

2021-02-08 中國教育報

相聲演員于謙從相聲舞臺走上電影大屏幕,著實火了一把,由其主演的電影《老師·好》票房大賣口碑炸裂,熱度持續至今。中教君的朋友圈,有好長一段時間持續被這部電影刷屏,各媒體也紛紛發表影評,剖析這部電影背後的意義。

它的意外火爆其實有著深層次的社會動因,即近年來臧否教師的風氣較為流行,教師的一言一行都牽動著社會的敏感神經。有的甚至會在新媒體平臺病毒式傳播,發酵成熱點輿情事件。歸根結底,這背後是公眾對教師群體過高的期望值和較低的包容度之間產生矛盾。

電影自上映以來,引發了觀眾、媒體各方面的熱議,各種各樣的角度、觀點讓我們在觀影之餘,對電影本身有了更深刻的思考。雖然電影上映接近尾聲,但是,一部好電影值得一看再看,一部優秀的電影更值得一說再說。

今天中教君為您盤點各媒體對《老師·好》這部電影的精彩影評,相信您一定會有不同的收穫和啟示。

不久前,《中國教育報》評論版刊發文章《包容教師的不完美是尊師的起點》,剖析電影《老師·好》火爆背後的原因,在讀者中間引發熱烈反響,裡面的觀點得到教師的強烈共鳴,跟中教君一起先看看這篇文章的精彩觀點吧!

教師身上的閃光點,人們總是習以為常;一些缺點和不足,卻經常被習慣性放大

在無數公眾眼中,教師頭上是頂著光環的,他們被比作「蠟燭」「園丁」,被認為從事著最光輝的職業,甚至被推上眾人仰望的高臺。對教師群體的尊崇固然是好事,但有時也會不知不覺地滋長全社會對教師群體的過高期待和要求,嚴重時甚至可能淪為某種道德綁架。以至於在某些人的觀念中,教師應是不食人間煙火的道德完人,只能無私奉獻而不能追求物質和精神回報,只能春風化雨、循循善誘而不能對學生稍加訓誡。

教師當然不同於一般職業,全社會對教師群體有著高出一般的道德期許也屬正常,但當這種期許不斷拔高到近乎苛責的地步,就容易誘發各類家校間的矛盾、師生間的不和諧。

但教師終非完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不可能毫無缺點而無可指摘。每位教師都是有血有肉、有著七情六慾的普通人,要面對生活和工作的壓力,也會有性格上的各種缺點。面對調皮搗蛋、不求上進甚至違規違紀的學生,他們也會有情緒,也會有固執、嚴厲的一面,就像電影《老師·好》中的苗老師一樣。

(電影《老師好》中的苗老師禁止女生燙髮,當場抹去女同學嘴上的口紅)

敬業、愛生、無私奉獻……對於教師身上的閃光點,眾人總是習以為常;但教師身上的一些缺點和不足,卻經常被習慣性放大。尤其是學生,一旦受到老師的批評和懲戒,感覺丟了面子,情感上受到傷害,難免心生不滿,但這不應成為學生記恨甚至打擊報復老師的理由。當然,那些通過暴力等涉嫌違法違紀手段對學生造成嚴重肉體和精神傷害的,不在此列。

包容老師的不完美,對於構建良好師生關係至為重要

多年以後,學生們回首往事時,往往才會明白老師當年的良苦用心,就像多年以後開始理解父母一樣。在家庭教育中,每個人都難免與父母有種種摩擦,其實很多父母在性格特點、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上的確存在偏頗與失誤,但一個人成熟的重要標誌之一,就是與「當年的父母」「自己的過往」和解。

父母當然不可能是完美的,但小時候的我們就沒有問題嗎?老師也一樣,他們不可能是完美的,但當年青春年少、叛逆衝動的我們,難道做的就都對嗎?因此,看到老師的優點,包容老師的不完美,對於每個學生擺正對老師的態度、減少不必要的摩擦、構建良好的師生關係至為重要。

影片《老師·好》以上世紀80年代為故事背景,幾十年過去,當下的師生關係、家校關係比那時更為複雜和微妙。這部電影勾起了無數70後、80後對老師的記憶,尤其是同樣有著「苗老師」這樣老師的學生。當年的懵懂少年在長大成人乃至人到中年後,慢慢理解了當年老師的種種言行,明白了那份沉甸甸的師愛。

包容與諒解會遲到,但終究不會缺失。

對於今天仍坐在教室裡的學生來說,或許應從中得到一些啟示:今天的自己,是否應該給予老師們更多的體諒和包容?老師並不是聖人,即便聖哲如孔子、蘇格拉底,也難免有說錯話、不冷靜的時候。

因此,身為學生,不要針對老師的某一個言行上綱上線,不要總是把微不足道的摩擦推向激化。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教育的理想圖景,符合家長、學生和教師的共同利益,這不僅應成為一種思想上的共識,還應成為一份行動指南。


一部優秀電影來源於生活並高於生活,電影《老師·好》故事發生的背景雖然是上世紀80年代,但是裡面真實、動人的師生故事卻跨越時間界限,感動著當下的觀眾。

電影《老師·好》上映以來,一直熱度不減,是近年來少有的國產教育類電影爆款影片,在網絡上熱議的聲音一直持續,各媒體紛紛發表觀點。精彩影評也成為電影的衍生品,啟迪觀眾思想,為電影增色不少。在電影《老師·好》上映接近尾聲之際,中教君為您摘選部分媒體的精彩影評、觀點,讓我們一起回味影片、體味其中的深意吧!

教育類電影一定離不開「學生」這一特殊群體。他們是推動故事的發展的源動力。

電影《老師·好》中的高一(三)班是一個典型學生的根據地:桀驁不馴的洛小乙、溫婉可人的安靜、新潮前衛的關婷婷、愛看武俠小說的王海……三班是一個永遠也不缺故事的集體。

不論是因苗老師沒有讓她當班長,於是慫恿其他同學拆掉老師自行車擋泥板的關婷婷,還是桀驁不馴、從小混社會的洛小乙。按照過去的傳統觀念,他們不是老師們喜歡的「好學生」,他們都是「問題學生」。

雖然他們花式作妖,但是每一個學生身上的問題都不是無緣無故的,電影中每一個「問題」學生的背後都是各不相同的成長故事。他們不是「壞」,而是為了和權威對抗或引起關注。當他們感受到了老師的關懷,內心的善良就被最大化地激發出來。

與其他類型電影中的反面角色不同,教育電影中的「問題」學生已然有著「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格本質,這就為後期他們的「改邪歸正」做出了情節與情感上的鋪墊,而這一轉變過程恰恰彰顯的是教師作為其中變量的重要意義。

自古以來,師生關係在中國傳統文化裡佔據很重要的位置。影片中的苗宛秋要求嚴厲,對「不聽話的學生」毫不留情,對好學生存有「私心」。但是好老師形象就是在教師身份與普通人的身份被剝離開的某一個瞬間完成的。

作為普通人他是好面子的,當他得知學生被抓到了派出所,他拋下面子跑去「營救」;作為普通人他是懷才不遇的,但是當他與學生提及人生遺憾時,不忘激勵他們去勇於追求;作為普通人他是缺錢的,但當學生生病,他捐出了一個月的工資。

(學生家裡出事了,苗老師看在眼裡,騎著自行車載學生回家)

這種身份剝離的催化劑,正是教師這一普通但又特殊的職業本身。不論遇到什麼,作為教師的苗宛秋始終不能放棄的是將每一個學生變成更好的人的堅守。正如苗宛秋的扮演者于謙表示:「我覺得尊師重道必須要內心對教師尊重。好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是一輩子的。」

導演張欒說:「拍攝《老師·好》的初衷,就是見到了如今很多失敗的師生關係情景,所以想談談記憶中的老師形象。」一個嚴苛的老師改變了一群孩子的命運。就算所有人都放棄了你,那個願意批評你的老師,是在你跌落進懸崖時,依然拼了命抓住你雙手的人。

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教育環境下,有時會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家長捨不得管,老師不敢管。但是,作為家長應該讓孩子明白:被老師批評,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因為當一位嚴厲的老師在你身邊,你行差踏錯的每一步,都能有往回走的機會。

就像《老師·好》中的那群學生,如果不是苗老師一次又一次地給予他們風刀霜劍般的批評與懲戒,並不辭辛勞地幫助他們改正錯誤,結果可想而知。他們打架、鬥毆、逃課、墮落……然後被抓進過派出所,一生的命運或將就此改變。請告訴孩子們,如果你不接受老師的教育,未來社會就會給你最深刻的「教育」。

 

編輯 | 杜潤楠

責任編輯 | 杜潤楠

參考來源 | 

中國教育報 2019年3月29日第02版《包容教師的不完美是尊師的起點》,記者楊國營

經典導讀《<光明日報>談雲舒寫出品電影《老師·好》:一聲老師好,一生好老師!》

洞見《<老師·好>于謙口碑炸裂:那個管你最狠的老師,其實愛你最深》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擊閱讀原文,下載中教之聲APP吧

相關焦點

  • 電影《老師·好》熱度持續!老師不是完人,終難十全十美,請給老師多一點理解
    《老師·好》票房大賣口碑炸裂,熱度持續至今。但教師終非完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不可能毫無缺點而無可指摘。每位教師都是有血有肉、有著七情六慾的普通人,要面對生活和工作的壓力,也會有性格上的各種缺點。面對調皮搗蛋、不求上進甚至違規違紀的學生,他們也會有情緒,也會有固執、嚴厲的一面,就像電影《老師·好》中的苗老師一樣。
  • 電影《老師·好》熱度持續!老師不是完人,終難十全十美,請給老師多...
    相聲演員于謙從相聲舞臺走上電影大屏幕,著實火了一把,由其主演的電影《老師·好》票房大賣口碑炸裂,熱度持續至今。中教君的朋友圈,有好長一段時間持續被這部電影刷屏,各媒體也紛紛發表影評,剖析這部電影背後的意義。它的意外火爆其實有著深層次的社會動因,即近年來臧否教師的風氣較為流行,教師的一言一行都牽動著社會的敏感神經。
  • 電影《老師·好》熱度持續!老師不是完人,終難十全十美
    相聲演員于謙從相聲舞臺走上電影大屏幕,著實火了一把,由其主演的電影《老師·好》票房大賣口碑炸裂,熱度持續至今。
  • 好老師?請保持足夠警惕——電影《老師·好》觀後感
    于謙老師的《老師·好》一上映,自然便引起了我的關注。特別是得知電影的故事背景設定在1985年的高一,就更有了共鳴:我同樣是1985年初中畢業,跟電影中的學生是一屆。當然,他們讀的是高中,而我讀的是師範。不同的道路,有了不同的人生。
  • 遇見好老師:好老師既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
    一個人遇見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環球網教育頻道特別推出了大型訪問欄目《遇見》,一起遇見好老師。教育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是民族振興與社會進步的基石。
  • 電影《老師·好》火了:老師不是聖人,但有一顆為學生好的心
    或許你會根據過往經驗,武斷地認為一個相聲演員跨界演不出好電影。那麼,《老師·好》這部電影會在各方面打破你的預判。當你以為于謙老師演電影,一定會是一個喜劇的時候,他卻在裡面一點也沒搞笑,反倒是結結實實地把觀眾感動出了一把鼻涕眼淚。當你以為電影會謳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高高在上的完美老師形象的時候,它卻刻畫了一個性格鮮明、舉止言談又散發著熟悉味道的普通老師。
  • 當于謙嚴肅起來,這個老師屬實有點特別---電影《老師.好》解析
    雖說很多人可能已經看過電影了,但是這裡還是要稍微回顧一下劇情。于謙在本片中所演的老師叫「苗宛秋」,一臉嚴肅,十足的老師派頭,第一眼看到基本都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不是我的老師嘛!故意氣老師,變著法兒地坑老師,其中的很多細節估計當年的你都幹過吧!可以說,這是一部有著太多懷舊氣息的電影。很多觀眾通過電影再次記起自己學生時代跟老師「相愛相殺」的往事的同時,小編認為更多的是領悟到了老師當年對於自己的一番苦心。而這一點,也是本片最大的魅力所在。
  • 電影《老師·好》:老師不是聖人,卻有為你前程打算的真心
    或許你會根據過往經驗,武斷地認為一個相聲演員跨界演不出好電影。那麼,《老師·好》這部電影會在各方面打破你的預判。當你以為于謙老師演電影,一定會是一個喜劇的時候,他卻在裡面一點也沒搞笑,反倒是結結實實地把觀眾感動出了一把鼻涕眼淚。當你以為電影會謳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高高在上的完美老師形象的時候,它卻刻畫了一個性格鮮明、舉止言談又散發著熟悉味道的普通老師。《老師·好》很客觀地塑造著一個老師。老師並不是聖人。
  • 電影《老師·好》成黑馬!老師不是聖人,但有一顆為你好的心 | 教育光影
    老師也有情感,請不要傷他們的心;老師也有尊嚴,請不要不留情面;老師也有煩惱,請不要把他們當聖人。文章來源:中國教育報(Zhongguojiaoyubao)這3點告訴你,老師不是聖人,但有一顆為你好的心最近,于謙火了。這次不是因為他和郭德綱的相聲,而是一部口碑很好的電影《老師·好》。
  • 印度電影《嗝嗝老師》:或許這才是老師最美的樣子
    剛剛上映的一部印度電影《嗝嗝老師》,話題就與此相關。這部電影豆瓣評分7.5,一些看過的老師感慨:「原來,師生關係從來都不應是單向傳授,而是一種良性互動、互相影響、共同成長的結果。」「真戳心呀,道出了教育的真諦,仿佛讓人觸摸到了教育的溫度。「我想,您若可以在繁忙工作中抽出一點時間來看看這部電影,或許會有意外的收穫。
  • 英語老師,上學時是否特別討厭英語老師,英語老師好嗎?
    英語老師,上學時是否特別討厭英語老師,英語老師好嗎?我是英語老師,刷到這個問題,心裡 咯噔一下子!英語學習已經是個老大難了。很多學生英語學不好,或多或少和老師有些關係。但是我們也要清楚,沒有哪個老師會故意難為哪個學生 。
  • 不會拍打的英語老師不是好老師
    我們是本質具足,不是外求的學。學習這個練習拍打手法,我終於感覺像發現了寶藏一樣,特別的感動。在青島,老師為我拍打的時候,我的情緒終於第一次像洪水決堤一樣。 被拍後慢慢的後背不那麼僵硬了,心理上那些孤獨的東西頃刻瓦解,整個人松下來柔軟了不少。學習回來之後,我和老公的關係也越來越好,原來的時候老公說了我不愛聽的話,就會較真生氣,憤怒。
  • 【電影】《嗝嗝老師》
    剛剛上映的一部印度電影《嗝嗝老師》,話題就與此相關。這部電影豆瓣評分7.5,一些看過的老師感慨:「原來,師生關係從來都不應是單向傳授,而是一種良性互動、互相影響、共同成長的結果。」「真戳心呀,道出了教育的真諦,仿佛讓人觸摸到了教育的溫度。「我想,您若可以在繁忙工作中抽出一點時間來看看這部電影,或許會有意外的收穫。
  • 《老師·好》是一部好電影嗎?
    注意:本文有嚴重劇透乍一看,《老師·好》並不是一部賣相太好的電影,雖然該片的主演和監製是相聲界的大咖于謙。于謙老師的觀眾緣一向挺好,不過在此之前,他在影視劇中都是以配角出現,並未單獨挑過大梁。苗宛秋一開始也不討學生喜歡,因為他有著學生討厭的老師的所有典型缺點:刻板、保守、教條、強勢、一言堂、唯成績論、以成績取人,等等。在對人物的刻畫上,《老師·好》體現出難得的真實,苗宛秋沒有享受到主角光環,他沒有被誇張地美化。相反,電影的前半程對苗宛秋的「缺點」倒是進行濃墨重彩地刻畫。比如影片開篇,通過一個簡單的點名,就將苗宛秋的嚴厲、保守、以權壓人體現得淋漓盡致。
  • 電影《老師·好》成黑馬!這3點告訴你,老師不是聖人,但有一顆為你好的心
    或許你會根據過往經驗,武斷地認為一個相聲演員跨界演不出好電影。那麼,《老師·好》這部電影會在各方面打破你的預判。當你以為于謙老師演電影,一定會是一個喜劇的時候,他卻在裡面一點也沒搞笑,反倒是結結實實地把觀眾感動出了一把鼻涕眼淚。當你以為電影會謳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高高在上的完美老師形象的時候,它卻刻畫了一個性格鮮明、舉止言談又散發著熟悉味道的普通老師。《老師·好》很客觀地塑造著一個老師。老師並不是聖人。
  • 探班山下學堂:想做大一點,請好老師
    排練室三位聯合創始人在分工上各不相同。陳坤介紹道,「陳國富導演更多的是給建設性的意見,因為他曾教過表演,當過老師。談到創辦山下學堂的初衷,他認為這就是「一個簡單的發願」,起點是他與周迅的自我需求,「大部分演員出了學校後都是在實踐中不斷學習,但鑑於劇組不是一個談表演的空間裡,或多或少都帶有旁觀和選擇性的切入,無法開展對表演的長期討論。我們就想創造一個學習的機會,做一個實驗室。做表演學堂不能只有一間課堂吧,不能只做一屆吧,租一個地方好像也不踏實,想著就做大一點,請好老師。」
  • 電影《老師·好》火了: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或許你會根據過往經驗,武斷地認為一個相聲演員跨界演不出好電影。那麼,《老師·好》這部電影會在各方面打破你的預判。當你以為于謙老師演電影,一定會是一個喜劇的時候,他卻在裡面一點也沒搞笑,反倒是結結實實地把觀眾感動出了一把鼻涕眼淚。當你以為電影會謳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高高在上的完美老師形象的時候,它卻刻畫了一個性格鮮明、舉止言談又散發著熟悉味道的普通老師。《老師·好》很客觀地塑造著一個老師。老師並不是聖人。
  • 電影《老師好》影評賞析
    身為老師,影片中的許多鏡頭在我的育人歷程中也真實出現過,我與學生間也發生過「自自行車」故事,我也有過如苗霸天般的強勢
  • 別只跟老師談奉獻,有時候請多一些理解。
    當然,我不提倡體罰我相信會有比體罰更好的教育方式但是有時候適當,適度的體罰也必不可少請對教師也寬容一些。請多理解老師一些。家長打罵孩子那是恨鐵不成鋼,是出於愛教師體罰學生呢?不管初衷,不論是否合情合理只要碰了高壓線,就沒有情面。
  • 電影《老師. 好》觀後感
    今天下午,小孩用U盤幫我轉下載的電影《老師.  好》,讓我在電視機上看,我看了以後深有感觸。電影《老師 . 好》中苗宛秋老師是由相聲演員于謙領銜主演的,這故事發生在八十年代,電影裡面有:軍挎包、錄音機、彩色電視機、大型自行車、冰棍、茶缸子等等,具有80年代特色的物件都被呈現在觀眾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