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嗝嗝老師》

2021-02-21 軍師學吧

老師,如果讓你帶全校最難教的班級,你能勝任嗎?如果讓你面對最難「對付」的學生,你會怎麼教?

剛剛上映的一部印度電影《嗝嗝老師》,話題就與此相關。這部電影豆瓣評分7.5,一些看過的老師感慨:「原來,師生關係從來都不應是單向傳授,而是一種良性互動、互相影響、共同成長的結果。」「真戳心呀,道出了教育的真諦,仿佛讓人觸摸到了教育的溫度。「

我想,您若可以在繁忙工作中抽出一點時間來看看這部電影,或許會有意外的收穫。 

電影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奈娜·瑪圖爾的女教師,她身患圖雷特症候群。患有此症的人經常會不受控制地抽搐並發出怪聲,而在緊張狀態下,叫聲和抽搐則會更加頻繁。

由於先天無法控制自己的發聲,我們似乎也很難想像她多年來是如何在學校完成的學業,更無法相信,大學畢業後的奈娜居然勵志做一名老師,即便一次次因生理缺陷而遭到拒絕,和父親也發生過無數次的衝突,她也從未放棄過自己的夢想。

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後,奈娜終於在自己的母校爭取到了工作機會,但分配給她的任務卻是去教全校成績最差的F班,而這裡也有著一群最難對付的學生。

被學生嘲笑自己的疾病、被學生欺負排斥,被其他老師帶著有色眼鏡相看,這些,都變成了她的日常。

本以為,她很快就會放棄,卻沒成想,這令她越挫越勇。


在印度的主流的學校裡,學生們不僅按照成績從A到F劃分班級。更殘酷的是,處在F班的來自貧民窟家庭的學生,僅僅由於搗蛋、成績差,就將面臨被退學的命運。

在此危難之際,奈娜要藉此向不看好她的同事們證明:「只要有正確的引導,每一個學生都能變成一個好孩子。」

於是,影片所建構的雙重戲劇衝突也全部交代給觀眾:


一邊是奈娜以一己之力是否能改變F班學生們被退學的命運;


另一邊則是她需要證明自己的價值——患有圖雷特症候群的人是否也能和正常人一樣,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

懷揣著自己的信念,奈娜老師希望能通過因材施教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先教會他們如何做人,再談學生的學習成績。

一開始,奈娜老師的良苦用心不僅受到問題少年們的排斥抗拒,他們甚至還對老師發出的怪聲報以嘲笑態度,並屢次戲耍她,但這並未改變奈娜的初心,反倒更堅定了她使用自己教學方式的決心。

漸漸的,戾氣滿滿的學生們,被這個得「怪病」的老師感動了。

因為奈娜老師和其他老師不一樣,不光沒有嫌棄他們,反而變著花樣的「拯救」他們。

即使一再被學生質疑和戲弄,她仍不放棄,她依靠自己的力量,深入孩子的內心,帶著孩子們放飛紙飛機,告訴他們:

如果你們只顧著自怨自艾,最終的結果只會在泥沼裡越陷越深,只有正視自己的恐懼,才能改變現狀。


對奈娜老師來說,這群孩子每個人身上的閃光點和善良,並沒有被貧窮的出身覆蓋,她都看得清清楚楚。

學校不允許這群孩子在學校裡上課,她就帶著孩子們在海邊學習;

孩子們的家長不好意思去學校開家長會,她就自己騎車去貧民窟一個個拜訪;

她願意花著自己的錢,帶孩子們吃他們這輩子都沒有吃過的美食;

她用自己的一切守護著這群,從小就在窮苦潦倒裡長大的孩子.

這群表面叛逆內心脆弱的孩子,在最終被奈娜老師的真心所打動,變成了努力向上熱愛生活的「好孩子」。

他們的人生,因為遇到了奈娜老師,被成功拯救於水深火熱的生活中;

他們的未來,也因為奈娜老師,從暗淡無光變得閃閃發亮。

的確,當師生開始建立起信任和友誼的基礎後,雙方的互動才會更有效。

奈娜老師的教學方式和她對孩子們的付出令我們動容。同時,作為老師的我們,還收穫了哪些教育啟示呢?

1、偉大的老師都是帶著愛的

F班的學生實際上是自卑的。他們的自卑來自於貧窮、來自於外界的不認可。但老師非常理解這幫學生的心理。即使他們各種惡作劇、各種問題行為,但在奈娜老師看來,都是正常的。所以,奈娜做了很多努力,讓學生感受到被認可、被鼓勵。讓學生們感到溫暖、感動。

正是奈娜全身心的為了孩子成長,堅持每個學生都是有智慧的,學生們才有了後面的改變。

偉大的老師一定是無條件愛他們的學生的。什麼是老師的愛,就是相信學生、支持學生、鼓勵學生,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

所以,作為老師,一定要帶著愛工作、帶著愛育人。那麼,你會發現每一個孩子都是可以成才的。

2、教育首先就是「尊重「

先天性身體缺陷,在正常人看來會認為不正常,而對於缺陷兒童來說卻是正常的。因此,奈娜老師可以理解這些來自貧民窟的孩子們。他們一切的問題行為,其實背後的訴求就是博得其他人的關注,甚至接納。他們試圖用他們的方式來獲得關注、認同。

在受到老師、其他同學的冷落之後,行為愈演愈烈,甚至出現報復行為。作為他們的老師首先做的是尊重他們。而不是看不起他們、嚴苛對待他們、用老師的角色要求他們。

她走進他們,和他們在一起,讓他們每個人看見自己的優勢與學習的結合。比如,有的學生特別擅長算術,有的特別擅長RAP,有的特別幽默等。

有尊重才能有交流,有交流才能有懂得,有懂得才會有恰當的教法。

3、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

影片中的9F班學生從沒有及格過,在所有師生眼裡基本是無可救藥。奈娜跟校長說,9F班每個人都是有智慧的,於是立下了4月期限,讓每個學生都及格的目標。那麼,奈娜是怎麼做的呢?

首先,關注學生們的興趣,通過關注他們興趣了解他們,走進他們內心,為後面的交流、教學做了鋪墊。比如,會說RAP的學生利用奈娜的怪叫聲變成了一段說唱,而奈娜沒有生氣反而跟著他們一起說唱;比如賭博的學生算術速度超快,拿出一副撲克讓學生做一次老師給大家上算數課……

其次,變革教學方法。這些問題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是因為他們沒有信心認為能學好。奈娜便根據實際情況,不教條的按既定的教學大綱教學,而是創造性的變革教學方式。比如,把課堂搬到教室外,比如用雞蛋引出拋物線的概念,比如用籃球運動的方式教物理;比如,用放紙飛機的方式讓學生放飛恐懼。奈娜用最簡單的方式講解複雜的枯燥的理論知識,並且寓教於樂,讓學生有參與感、產生學習興趣。

如果每一個孩子都能有正確的引導,那麼每一個孩子都可能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讓他們自由去成長。

4、每個老師,都需要有教育使命感

影片中有一段話說:「普通的老師是教書,優秀的老師是教做人,而偉大的老師是讓學生明白教育的真諦。

沒有愛,沒有使命感的老師是無法成為優秀乃至偉大的老師的。教師通過尊重、鼓勵、愛,讓每個學生能更好的成長和發展自己。

帶著這樣的教育理念和行為一直到退休,最後當她走出校門那一刻,曾經的學生過來迎送,奈娜老師臉上的笑容蕩漾。那一刻,我想便是她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了。

5、教師要懂點心理學

奈娜老師老師應該是一個成功的心理學實踐者。

說她是成功的實踐者,有兩點:一是通過自身的努力克服圖雷特症候群帶來的自卑;二是將心理學的方法運用在教學中,讓全校最差班級成為優秀班級。

有人說,所有學生學業上的失敗,都是學生心理上的失敗。作為老師,我們不能僅僅只關注學生的分數、成績,更要關注學生的心理成長。多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多關注他們的興趣,多關注他們的情緒變化。老師有責任培養學生形成獨立的人格。

教師塑造學生的靈魂,肩負著人類的未來。從這個角度講,教育,無疑是最偉大的事業。


文章來源 | 

幕味兒《春風化雨!為這部印度佳作點讚》

學習喚醒者《扎心了!電影《嗝嗝老師》道出的5點教育啟示》

視覺志《一部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送給那些當年被看不起的女孩》

電影資料及簡介來源於豆瓣電影

相關焦點

  • 又一部印度電影《嗝嗝老師》火了
    印度電影《嗝嗝老師》正在熱映中,電影延續了近一兩年印度電影的上佳口碑,印度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屢屢創下佳績,《小蘿莉的猴神大叔》《神秘巨星》《起跑線》等每部都值得二刷,這次的《嗝嗝老師》也是如此,勵志溫情,又貼近現實生活,引發中國觀眾強烈的情感共鳴。
  • 永不言棄---電影《嗝嗝老師》觀後感
    永不言棄---電影《嗝嗝老師》觀後感 2020-09-28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觀電影《嗝嗝老師》有感
    電影《嗝嗝老師》講述了,印度女孩奈娜患有妥瑞氏綜合症,並時不時地伴有響亮的打嗝聲,這種無法自我控制,無法根治的疾病使奈娜本人及家人都遭受到周圍人很多異樣的眼光
  • 一名教師眼中的《嗝嗝老師》電影影評
    說實話,剛剛開始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會有一點不適應,因為女主角奈娜(即嗝嗝老師)患有妥瑞氏症(即不能自制地發出怪叫),她在整部電影中都會時不時地發出
  • 《嗝嗝老師》,印度電影教學
    有很多和老師有關的經典電影,比如《死亡詩社》《心靈捕手》《放牛班的春天》……然而當我們談到教師時,我們不得不說,每個國家,甚至每個地區和每個學校的教育都是不同的,不同的人受教育,不同的教育資源導致不同的教育。
  • 一個關於「嗝嗝老師」的故事
    今天分享一個關於老師的電影,一個關於「嗝嗝老師」的故事.
  • 《嗝嗝老師》:有些理想主義,但勝在真誠
    觀眾再一次為印度電影買單,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也再次證明現實主義題材影片的觀影市場不容小覷,也是有待國內電影工作者繼續開發的富礦。《嗝嗝老師》海報《嗝嗝老師》的劇情架構,讓觀眾聯想到法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也讓觀眾聯想到8月底上映、由甄子丹主演的《大師兄》。
  • 印度大片《嗝嗝老師》,一部直擊教育痛點的電影!
    《嗝嗝老師》是一部沒有懸念就能猜中結局的電影,但豆瓣評分是8.9。 電影《嗝嗝老師》根據知名小說改編,女主角奈娜患有圖雷特氏綜合症,經常會不受控制地抽搐並發出怪聲。
  • 《嗝嗝老師》:春風化雨,點石成金
    文/深圳市龍華區啟明星社工服務中心 劉宇最近一部《嗝嗝老師》電影令我深受感動,該片講述一位女孩奈娜有著優秀的資歷
  • 這樣的教育工作者《嗝嗝老師》
    《嗝嗝老師》是印度電一篇對反思教育體制的一部電影。電影的劇情說起來大家可能在國產電影中見過。其講的就是一位老師通過自己的努力帶領全校墊底的班逆風翻盤的故事。但是在情節上卻又很細膩,首先這位老師是一位圖雷特綜合症患者,圖雷特綜合症是一種神經性疾病,會讓人不受控制地發出怪聲,尤其是緊張的時候,發病的頻率更高。大家都知道作為老師更多的是需要通過自己的表達吧知識傳達給學生們,而劇中的這位老師所患的這種疾症導致了他可以說是先天不足,其中有個鏡頭也說到她已經被十二所學校勸退過了。
  • 印度的高分教育電影《嗝嗝老師》,看了開頭就停不下來!
    「嗝嗝老師」這個電影,下載到電腦裡有相不短時間了,各種原因,一直沒有看,直到前幾天給看了,禁不住讓人驚呼電影的高質量與優秀,直接就把它收藏了。嗝嗝老師是一部關於教育的印度電影,有《三傻大鬧寶萊塢》珠玉在前,印度的教育電影都是高口碑。
  • 《嗝嗝老師》:我打的不是嗝,是心靈的吶喊,智慧的樂章
    《嗝嗝老師》:我打的不是嗝,是心靈的吶喊,智慧的樂章繼印度神片《起跑線》在中國大陸熱映後,近期又一部佳作《嗝嗝老師》踏著「教育公平」的這股浪潮橫空出世,大有將前部拍在沙灘上的感覺。如果說上部主要討論的是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那麼這一部電影所討論的問題就更加尖銳,那就是就算讓貧困階層的孩子享受到一流的教育資源,他們是否能夠成才,實現父母心中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同時又帶出社會對於罹患病症人群的平等就業權的深刻話題。《嗝嗝老師》這部電影以一種輕鬆搞笑的方式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閒話少敘,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部電影吧。
  • 溫暖勵志的治癒系電影《嗝嗝老師》:沒有差學生,只有差老師
    看了《嗝嗝老師》,溫暖勵志的治癒系電影,回想起自己的學生時代,是否也有過高光時刻,不得不承認日常生活的平庸,無法遇到戲裡的傳奇故事,也沒有機緣碰上明燈般的老師,可以一輩子記得,懷念,感恩。所以,很多時候,電影真的只能歸於電影,而生活依然如故。
  • 印度電影《嗝嗝老師》:用生命影響生命
    電影講述了患有圖雷特症候群而不停打嗝的奈娜,帶領學校最差班的14名來自貧民窟的學生「逆襲」的勵志故事。劇情看似「俗套」,但創作者並沒有滿足於敘述「嗝嗝老師」個人的奮鬥,而是將視野投向印度當下真實的社會現狀和教育問題,聚焦「缺陷」個體的不幸與幸運,聚焦他們融入主流教育和社會的可能性。作為「非視覺系」影片,電影以口碑贏得市場,在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平衡之間提供了良好的藝術樣本。
  • 《嗝嗝老師》影評:一個嗝,差學生灰飛煙滅
    今年國內引進的印度片比以往都要多得多,從年初的《神秘巨星》,再到《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巴霍巴利王2》、《起跑線》、《廁所英雄》、《蘇丹》,以及剛上映的《嗝嗝老師》,還有即將上映的《護墊俠》。有人就納悶了,廣電總局這二狗子變了?變大度了?竟然打開國門,放印度阿三來圈錢了?真真不是那樣的,打鐵還得自身硬。
  • 《嗝嗝老師》:一部永不放棄的勵志電影
    近年來,印度影片在國內備受歡迎,這個充滿開掛的神奇國度,一次又一次給我們帶來印象深刻的電影。《摔跤吧!爸爸》、《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巴霍巴利王》屢次刷新著我們的視覺體驗,同時也戳動著我們的淚點,讓我們不禁感嘆寶萊塢比橫店要出色很多。
  • 透過《嗝嗝老師》探討教育的本質
    老師的厭煩,同學的鄙視,加上他們自己,從調皮搗蛋到自我放棄,可以說是學校裡的最不和諧的存在。直到主人公「嗝嗝老師」—奈娜的出現。奈娜為什麼會被叫做「嗝嗝老師」呢?因為她患有一種不可治癒的遺傳性疾病:圖雷特綜合症,導致她會不由自主的、頻繁的、運動性抽動和聲帶抽動。這在別人眼中就成了不停在「打嗝」。
  • 《嗝嗝老師》,印度電影版本的有教無類與因材施教
    和老師有關的電影作品,經典的很多,就好像《死亡詩社》《心靈捕手》《放牛班的春天》……但是提起老師,就不得不說一下教育,每一個國家,甚至對每一個地區,每一個學校來說,教育都是不同的,受教育的人不同,教育的資源不同,導致了教育的不同
  • 嗝嗝老師 點擊閱讀原文在線觀看
    印度電影《嗝嗝老師》自開映以來深受好評,並引起了廣泛社會關注,該片曾在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中以點映零差評的高口碑驚豔亮相
  • 印度電影《嗝嗝老師》:教育是讓每個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嗝嗝老師》:故事的主人公嗝嗝老師,她從小患有圖雷特綜合症,時不時會發出類似打嗝的怪聲。 正如電影中的一句話:一般的老師只會教你讀書,而好的老師會教你做人,偉大的老師會讓你明白人生真諦!嗝嗝老師顯然身體力行地做到了這一點,她在這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努力。  在電影的最後,一直看不起F班的A班老師,他把「優秀勳章」頒給了第一名——F班奈娜的學生,他說:「二十年前,以為老師的教學難,如今發現原來做學生更難。因為老師教的不好,不會被人批評、不用承擔後果;而當學生,則要面對老師的批評、考試升學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