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法師:《依天台止觀修學得道如林》,天台與淨土原無二相

2020-12-24 如道居士

有居士請教我說:聽有些法師說天台止觀修不起來了,只有念佛法門才能付諸實踐。如果這樣那置學天台教觀的學人於何地?修學教觀或其它宗派也就毫無意義?

聞言之下不禁感慨良多,都是望文生義之輩,實在是為眾生之慧命憂!為佛法之傳承憂!為末世之邪見熾盛憂!何為止觀?止者,置心一處,心無異緣,所謂心一境性也;觀者,於所緣境了了清楚,明明不昧。這是從世界法或世俗諦邊來說。世間所有人都在修止觀,是修六道之止觀;對不通教理之念佛人,甜瓜換苦瓢也是修止觀;止者制心一處,觀者分晰緣起,這是小乘之止觀;止者知心空寂無相,觀者照了緣起無有謬誤,這是大乘止觀;止者即用之體即照寂,觀者即體之用即寂照,上乘止觀也;寂照一心,心亦無寄而萬法現前,最上乘止觀,即天台止觀。此妙止觀見地即是功夫,歷一切法,法法皆成止觀。《摩訶止觀》第四,攝法章:「明止觀遍攝一切諸法、一切理、一切惑、一切智、一切行、一切位、一切教,用止觀來該攝,無不畢盡」。萬法皆不離天台止觀,念佛法門豈出天台止觀之外?!若明此義,還說天台止觀修不起來,儘是醉漢之胡言亂語。

或有人說,祖師之言不敢不信,但現見天台宗人多皆念佛,又作何解?須知四明知禮大師之《觀經疏妙宗鈔》與《觀經融心解》書中明確指出,念佛與觀佛屬於天台止觀之正行法門。念佛之外相類同,用心與不通妙理者大異,執跡而迷本,幾許誤哉!修念佛法門正是實踐天台止觀。法寶流通天下,學教之人多皆習讀,天台宗之門人竟視而不見,真是咄咄怪事!蕅益大師《彌陀要解》中「理持」與「事持」,「事一心不亂」與「理一心不亂」,非用法華三昧融攝念佛法門,又作何解?!不通天台止觀而能正解《彌陀要解》,誰能相信?!

天台宗的三種觀法,即託事、附法、從行這三種觀法來堪察,四明知禮尊者判定說,念佛法門正屬從行觀法。以性具圓理觀之,既不用攝心歸佛,也不用攝佛歸心,而是「約心觀佛」,所謂託彼依正顯我自心,託外義成,唯心觀立。經說諸佛法界身,入眾生心想中,是故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智者大師《觀經疏》作「感應道交釋,作解行相應釋,若無初釋則觀非觀佛,若無次釋則生佛體殊,二釋相成,是今觀法。眾生但持佛名,但修妙觀,了知佛即心變,全性起修,佛外無心,功成無作。見彌陀現前,即是自心佛現;得生淨土,即是成就慧身不由他悟。」祖師之法語良可依憑,教宗天台,又念佛名或修妙觀,皆為天台正宗行法。將念佛法門與天台止觀截然分開,實在是大錯特錯!

天台宗之一心三觀,從性德邊入,則體一念即三千,非橫非縱,非生非含,理具事造兩重三千同居一念。若從修德邊入,則如靈峰大師說:「若欲體達現前心識無體性相狀者,不出四性四運二種推法。四性推者(理觀,依一念三千,專照理性,觀理具三千也),謂現前一念,設自生,不應藉緣生;既藉緣,心無生力;心既無生,緣亦無力;心緣各無,合云何有?合尚叵得,離云何生?故知心識實無生也。

四運推者(事觀,依一念三千,專照起心,觀變造三千也),觀此一念未生時,潛在何處?欲生時,何緣得生?正生時,作何體相?為在內外中間耶?為方圓長短青黃赤白耶?生已無間必滅,滅又歸於何處?三際覓心皆不可得。千載而下依之修學者得道如林,所以教界才有「臺宗興則佛法興,臺宗衰則佛法亡」之盛譽。有心者可閱靜修法師之《妙觀初機》,於圓妙止觀可見一斑。

在《太虛大師自傳》中,曾有人說,現見教界多皆念佛,可見諸宗無人,法門衰敗。大師回答說,諸宗皆有大德住持,並指出天台宗靜修法師止觀功夫得力。如現在有人問誰在修止觀法門,我會據實而言大部分天台宗的法師包括自己都在修一心三觀。為了普攝群機也推廣念佛法門,但天台圓宗之念佛法,也就是「約心觀佛」,與不學教理之念佛人,其用心截然不同。個別對止觀法門信心不足之天台門人,認為天台止觀修不起來也是勢所必然,不開圓解焉起圓行?

天台宗大德悟後修念佛法門,有兩層抉擇,一者見自心無有不隨緣時,無不起念時,不隨佛界,就隨九界,不念佛即念九界,念佛即是佛界緣起,念佛即是直入佛果,就隨緣起法而圓證實相,即相而顯實相,真是妙無復加。二者常觀無相之理體,微妙難以把握,稍有差池則落二乘空寂之體,不顯如來藏之全體大用,如須菩提修大乘空觀卻證二乘空理。知禮大師於《觀經疏妙宗鈔》,蕅益大師於《靈峰宗論》,徹悟祖師於《夢東語錄》……等皆有開示,如果借緣起之佛號,借佛之果德為觀境,則當相即道,如來藏之全體大用彰顯無餘,是確保不落二乘之空寂理體,當念即佛當相即道之無上妙法。

天台與淨土原無二相,如來隨根而俯就機宜分別解說。淨土因天台之妙解而全身拶入彌陀願海,天台因淨土持名之圓行而全彰寂光真境。非天台圓宗則淨土之義蘊,無以徹底顯發;非持名念佛則天台之圓理,無以普攝群機。兩者相得益彰。是以說依臺宗圓解修念佛法門則可,說天台止觀修不起來則不可,一者有天台止觀攝法不周之過失,認為念佛法門不屬天台止觀;二者圓解妙行為天台學人之標的,凡圓解在懷之學人,無有不踐行一心三觀之行法。於止觀不生信心皆未明圓理之輩,不足與議法門綱宗。

又或有人問,誰修一心三觀成就了?須知天台行門論三觀六即,成就有高有低,有因地菩薩,有果地妙覺,凡解行相應者皆以六即評之,皆功不唐捐,故知此非善問也!願佛弟子皆能開圓解,能起妙行,一念三千,更無少欠。願與大眾共勉!

相關焦點

  • ​修正法師:《依天台止觀修學得道如林》
    有居士請教我說:聽有些法師說天台止觀修不起來了,只有念佛法門才能付諸實踐。如果這樣那置學天台教觀的學人於何地?修學教觀或其它宗派也就毫無意義?聞言之下不禁感慨良多,都是望文生義之輩,實在是為眾生之慧命憂!為佛法之傳承憂!為末世之邪見熾盛憂!何為止觀?止者,置心一處,心無異緣,所謂心一境性也;觀者,於所緣境了了清楚,明明不昧。這是從世界法或世俗諦邊來說。
  • 天台宗的法脈傳承
    唐宣宗大中年間,天下大飢,緇徒行乞艱難,師遂跏趺一室,妙入正定,並謂弟子曰:『汝若不死,至五穀登時,可擊磬引我出。』越歲餘,弟子如所教而行,果從定出。因號『正定尊者』。僖宗中和五年,示寂於國清寺,世壽七十三。葬於智者塔院之側。上首弟子如元琇、敬休、慧凝,皆傳道於世,以紹家學。   十三祖國清元琇:生寂?諱妙說,天台人。
  • 天台宗史 | 《天台九祖傳》講義(18/40)
    四祖天台智者法空寶覺靈慧大禪師傳照了法華,若高暉之臨幽谷(日正午也);達諸法相,如長風之遊太虛。實相是空而不空,不空而空,即空即假即中:我空,眾生也空,一切法皆空,一空一切空;我假,眾生也假,一切法皆假,一假一切假;我中,則一切眾生、一切法皆中,一中一切中。所以「照了法華」、「達諸法相」等並非聲聞人所能了知的。智者大師不入一果二果乃至三果,而是直接在大乘的正見上證入,所以他所入之定雖然只是五品位,卻已遠超二乘。
  • 天台宗有關典籍之《天台三大部》
    如序品中,就經之分科,論破道憑大師等七師之說;就「說無量義」論破道生大師等五師之說。於方便品中,就「十如實相」針對光宅大師等四師之說。在法師品中就「示真實相」破斥道生大師等十一師之說。尤其對光宅大師所論隨處加以難詰。本書註疏。有唐湛然大師所撰『法華文句記』三十卷。
  • 2020年浙江佛學院天台宗佛學院(女眾部)秋季招生簡章
    浙江佛學院天台宗佛學院(女眾部)是經國家宗教事務局批准,由浙江省佛教協會主辦,以學修並重為基礎的漢語系高等佛學院,也是國內唯一一所天台宗女眾佛學院。該學院設在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區興福講寺。以「戒律」為行,以「天台」為宗,以「淨土」為歸。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治學嚴謹,擁有授課法師近三十名,聘請文化輔導法師、教授數名,並邀請定期客座法師數名,豐富學僧的課外知識,開闊視野。
  • 浙江溫州天台學研習所居士班2020年招生開始報名
    二、辦學性質天台宗研習所由仙巖天護講寺住持能傑大和尚創辦於一九九六年,是仙巖天護講寺主辦的一所學修並重的天台宗專宗學府,至今已畢業出家僧眾四屆,居士班十一屆。三、辦學宗旨為了提高四眾整體佛學水平,發揚佛教文化,以淨化社會、利樂有情為目標,引導四眾學修天台教理,修持止觀,直趣菩提正道,最終圓成佛果。四、課程介紹《妙法蓮華經》:開權顯實,純圓獨妙,一乘妙理,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心得清淨道故。
  • 闡釋經典|傳印長老:天台六即佛義(建議收藏)
    同學們皆風華正茂,頭角崢嶸,威儀堂堂,努力修學。令人看到了二十一世紀佛教明亮的曙光。適值《法源》徵稿,在此,便將曾經與一些同學討論的關於「六即佛」以及相關的問題,作一概要介紹,並希望諸位法師和同學們提出批評意見。
  • 宏開四教 直闡一乘——傳喜法師二〇一八年慧日禪寺講授《天台宗綱要》圓滿
    法師從正月十六開始,直至二月十六日,歷時一月,以大悲心精勤說法,圓滿了《修淨土懺並放生社序》與《天台宗綱要》的講授。  自2018年初至今,傳喜法師講授了《佛遺教經》、《天台宗綱要》,以及《靈峰宗論》中《示元白》、《修淨土懺並放生社序》二文。
  • 智者大師的「五時八教」其實就是我們修學佛法的導圖
    我們淨土宗的印光大師和我們天台宗的諦閒大師是非常要好的道友。印光大師自己就學習了很多天台宗的教理。這個從他親著的《念佛三昧摸象記》裡就可以看出端倪。智者大師的《摩訶止觀》以及《童蒙止觀——六妙法門》我們都應該好好的學一下。其中的利益不可思議!
  • 雪相法師淺談一心三觀的運用
    2017年國慶,雪相法師受邀參加江蘇太倉同覺寺曙提法師的《曙師問道》訪談節目,這是本次訪談的部分文字記錄(經雪相法師修訂)。曙提法師:我們法師剛剛講到教門,再講到觀門——不是把門關起來,是這個「教觀」的「觀」。法師講到我們智者大師在華頂,悟得一實諦,智者大師在觀門裡,專門談到了天台圓教的修觀方法,叫「一心三觀」。到底什麼是一心三觀呢?一心三觀怎麼去修?
  • 天台宗的「三諦三觀」論說
    此外,在教導修行和修心(如「八正道」的正念、正定及「六波羅蜜」的禪定、般若)方法時,歷代高僧大德有不同的側重和闡釋,從而先後出現了各種不同宗派:如三論宗、天台宗、華嚴宗等。隨著時代的變遷,至今仍發揮影響力有三個宗派:禪宗、密宗、淨土宗。
  • 傳喜法師:為什麼要學習淨土法門?
    眾生若得往生,蓮花做父母,正報殊勝,依報莊嚴,沒有外在的逼惱、內在的煩惱,無一切苦,具足一切生命的順緣。最主要的,是在極樂世界才能徹底地修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所以普賢菩薩也帶頭髮願往生極樂世界。只要在極樂世界,就可以一生成佛,修行不會走彎路。所以我們要修淨土法門——念阿彌陀佛名號,求願往生極樂世界。
  • 為何說淨土宗祖師依法脈而判教,依傳承而立宗?
    淨宗法師曾引窺基大師在《大乘法苑義林章》當中解釋宗的特性,指出祖師們依本宗法脈,進行教相判別(簡稱「教判」),突顯是宗的特性,如下:一、獨尊性──不共與他宗的獨特而受尊崇的地方,如一國之王二、統攝性──卻能統一、含攝佛教餘宗的思想,
  • 天台宗六妙門實修法(上)
    六妙門屬於天台宗圓教的不定止觀,不同根性的人在修法時可獲得不同的果證。本通於世出世法,但據圓人修法無法不圓之意,故謹就向上圓門論此止觀。「六」即數、隨、止、觀、還、淨的六法,「妙」是涅槃的果證,「門」為能通;以此六法能通涅槃,故稱為六妙門。
  • 以天台的四教釋來解「觀一念心」
    嶧山興國寺 上妙下建法師開示天台宗就「藏、通、別、圓」四教,對每個名相,皆賦予四種不同的含義。這便是天台宗獨有的「四教釋」。可是,天台宗強調從現前第六意識下手,如何對應四教來解?答:天台宗修習止觀下手處,側重立足大乘凡夫,強調從第六意識下手。但是,四教能觀所觀,其淺深偏圓,又有區別。藏教能觀所觀,不出第六意識,以析離六識、超越三界為修行目標,僅斷見思惑。
  • 古代史:天台密法在大唐與日本之間的輪迴
    他修書長安,向其任長安青龍寺方丈的師兄惠果大師,細詳介紹了空海堅定的毅力和志行,認為空海絕對是一可造之才,且與天台宗有著殊緣。他懇請師兄為空海授記,開壇灌頂傳授其秘法。書信修好,他又對空海多番囑咐和交待,讓他持書信先到長安修學,他在汴州候其業成歸來。空海心情激動,他向一送再送的惠仁大師頂完禮後,灑淚西去求法。春去春來,花開花謝,彈指一揮,轉眼又是三年。
  • 天台塔頭寺,觀大師化身,樹封竹暗,宿鳥催呼,前林無路
    今天大佛寺放生池旁有智者大師法塔和紀念堂,成為天台宗信徒朝拜智者大師的天台西門,塔頭寺更以智者大師真身的安葬地而聞名。今讀王季重天台遊記中塔頭寺遊記,極好,錄諸如下,以為參考。復上嶺,至塔頭寺,觀大師化身,而樹封竹暗,宿鳥催呼,前林無路矣。
  •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法師的師爺:天台宗四十三祖諦閒老法師
    著名的香港佛教界領袖人物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法師的師父是著名的高僧天台宗第四十四代祖師寶靜法師,而寶靜法師的恩師又是著名的近代佛門高僧、天台宗第四十三代祖師諦閒老法師。諦閒法師出生於大清朝鹹豐年間的一八五八年,俗家姓朱,是浙江省黃巖人,自幼喪父,因家裡貧困,在私塾裡讀書僅數年便輟學,去舅父家裡的中醫藥店做學徒維持生計。
  • 中國天台慈恩寺
    智渡禪師武漢大學1982級校友,曾就讀於武漢大學水利電力學院,目前任中國天台慈恩寺住持。智渡禪師送給武大校友的祝福智渡禪師,俗家姓張,法名昌身、字智渡、起渡、妙定、衍明……皆傳承法師所賜。禪師生於浙江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