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葳
疫情對各行各業都帶來不小衝擊,卻也成為一些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加速器。
如果說疫情是一場大考,那麼,一些率先進行數位化轉型的企業就成了這場大考中的「優等生」,藉助提前構建的數位化能力,可以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廣州雙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橋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雙橋公司是全國最大的液體澱粉糖生產企業,也是華南最大的味精生產企業。「春節停了一天進行鍋爐的年檢,除湖北分公司之外,我們沒停產,生產方面沒有受到疫情影響,管理方面則實現了遠程管理和在線辦公。」雙橋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徐正康告訴「智能進化論」。
很多人不熟悉雙橋公司,但可能每天都在消費它的產品。澱粉糖是利用含澱粉的糧食、薯類等為原料製取而成的糖,包括麥芽糖、葡萄糖、果葡糖漿等,在食品、飲料、糖果、啤酒、調味品中廣泛應用。目前雙橋公司已經成為多家跨國大型食品公司和知名食品企業的首席供應商或獨家供應商。
在疫情大考下,作為一家傳統的食品加工製造企業,雙橋公司是如何做到疫情期間不停產的?雙橋公司的上雲之路對傳統食品企業的數位化轉型有哪些啟示?
果斷上雲,77年老牌工廠的定力
2019年10月和2020年1月,雙橋公司廣州總部和湖北、廈門、重慶三家分公司分別上線了SAP下一代智能ERP雲商務套件SAP S/4HANA Cloud。整個集團實現了財務、銷售、生產、採購、物流、審批的完整端到端業務流程管控,業務流程得到了簡化和標準化。
面對疫情大考,雲ERP系統的優勢更加凸顯。藉助最新的數位化「裝備」SAP S/4HANA Cloud,集團數百名管理人員實現了遠程管理全部端到端流程、根據一線實時數據做決策,將疫情對生產、管理的影響降至最低。
其實,雙橋公司的上雲並非一蹴而就,背後既有自身轉型升級強大的內驅力,也離不開長達17年的合作夥伴SAP的支持。
雙橋公司是典型的重資產製造企業,也是一家有77年歷史的老牌企業。其前身是成立於1943年的廣州味精廠,1999年股份制改造後,雙橋公司開始涉足澱粉糖行業。憑藉貼近市場需求、產品多樣化等差異化優勢,雙橋公司在行業內迅速崛起,並不斷通過規模優勢和成本優勢的雙輪驅動,成為液體澱粉糖領域的龍頭企業。
「從規模上我們是有競爭優勢的,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產品多樣性比他們(其他友商)都多。很多公司還是做單一產品,我們有幾百種產品,能夠為每個下遊客戶提供個性化的產品。」雙橋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徐正康表示。
2019年,雙橋公司液體澱粉糖產品的年產量達到128萬噸,在液體澱粉糖市場位居國內第一。雙橋公司總部設在廣州,並在湖北、重慶、廈門設有分公司,產品輻射範圍覆蓋華南、東南、華中、西南地區,還遠銷東南亞。
過去20年,雙橋公司的高速發展,也是澱粉糖行業快速崛起的一個參與者與受益者。以雙橋公司的核心產品果葡糖漿為例,由於其風味與口感要優於蔗糖,而價格低於蔗糖(液體澱粉糖每噸價格不到蔗糖一半,根據網上資料,如有不準確請雙橋領導指正),食品工業中使用果葡糖漿替代蔗糖已成為趨勢。
然而,龍頭企業並非高枕無憂。目前,澱粉糖生產行業已經是一個高度競爭的市場。澱粉糖生產毛利率不高,而且國內澱粉糖生產企業已多達上百家。
徐正康董事長認為,未來澱粉糖行業的產能將向規模化的集團型企業進一步集中。如何在激烈競爭中保持市場領先地位?如何完成從高速發展到精細化管理的數位化轉型,實現從低利潤向高附加值的產業升級?是雙橋公司未來20年生存與發展的戰略考驗。
「食品生產行業在大家心目中是一個傳統的產業。我認為雲系統、大數據和智能化是一個巨大的機會。食品行業要進一步提升管理、提升產品質量、提高生產安全、降低生產成本,必須用上最先進的數位化轉型工具。」
徐正康董事長意識到,傳統食品企業轉型的第一步不在別處,就在自身的業務流程中。從前端的銷售、採購,到生產、財務、物流,如何將原有端到端流程一一拆解、重構,是解決效率成本利潤等關鍵問題的答案。
結緣17年,「最看重SAP的嚴謹」
早在2003年,雙橋公司就開始使用SAP初代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R3,是國內最早一批使用ERP的製造業企業之一。2013年,雙橋公司升級到ECC(ERP Central Components)系統。可以說,SAP歷代經典ERP產品,支撐了雙橋公司過去向行業龍頭衝刺的高速發展階段。
然而,OP(On-Premise本地部署)版本老化,程序運行慢,多地區分公司管理流程不統一,管理粗放無法為精準決策提供支撐,公司IT部門人力有限,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遠程、移動辦公需求……原有ERP系統已經無法支撐雙橋公司持續高速發展的需求。
2019年,雙橋公司放棄了升級到本地部署S4HANA的原計劃,一步到位選擇了雲版本的SAP S/4HANA Cloud。
作為 SAP 第四代智能 ERP 產品,SAP S/4HANA是 SAP 歷史上被客戶採用最快的產品,從2015年發布以來,全球已經擁有超過67,000家用戶。構建於雲端的 SAP S/4HANA Cloud 可以實現ERP 數字核心系統的快速部署和輕量級運維。自2018年在中國市場推出以來,SAP S/4HANA Cloud受到不少傳統企業的青睞。
雙橋公司副總經理許曉紅告訴「智能進化論」,SAP S/4HANA Cloud上線伊始,讓公司的員工們「又愛又恨」。「恨」主要是相比之前的OP版本,用戶體驗有很大不同,需要改變過去多年習慣的操作。
除了雲SaaS軟體固有的減少初期硬體投資、升級頻率更快等優勢,SAP S/4HANA Cloud的一大特點就是標準化,其內嵌了SAP對很多細分業務流程的最佳業務實踐的流程配置,比如會計科目、採購訂單、成本細分等,較難隨意改造。但是從製造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SAP S/4HANA Cloud帶來的數據統一性、流程的標準化卻至關重要。
「當時在幾個ERP系統中選擇了SAP,SAP的價格是非常昂貴的。SAP最吸引我的就是嚴謹,產品的嚴謹性。因為從雙橋未來發展來說,我們需要的是實事求是,需要實時、準確的業務數據,所以我們需要一個嚴謹的產品來支撐百年雙橋。」徐正康表示。
雖然上線時間不長,但很快,轉型的收益已經在生產管理、庫存管理、財務結算、生產成本控制、IT成本等各個方面體現出來:
一、 端到端流程全面簡化、標準化,全集團建立標準管理體系,實現多業務條線降本增效。
許曉紅副總經理表示,SAP S/4HANA Cloud的優勢正在逐步體現出來。比如項目上線後,雙橋公司跟供應商的財務月結時間,由原來的五到七天,縮短到三天左右,極大提升了供應鏈管理效率。
再比如,在實時數據報表的支持下,庫存周轉提高30%左右。「原來系統老化,打開庫存報表需要半個小時。現在報表一點,一兩分鐘就出來了,就看到所有的實時數據了。」雙橋公司信息中心高級主管龍浩宇表示。
此前,雙橋公司總部與各分公司之間系統不打通,分公司一些管理數據還是線下提報。現在,管理層通過統一的管理平臺,實時的數據報表,可以隨時查看並管理各個分公司運營情況。
「雙橋的工廠分布在全國各地,我們日常管理的系統運行速度必須要快,所以我們上了這個雲系統,是希望能夠更快捷。」徐正康董事長強調。
二、初步實現精細化管理,根據實時數據支持決策。
深挖端到端業務流程的數據價值是企業數位化轉型的第一步,而SAP S/4HANA Cloud相當於企業在雲端的數字核心。
以銷售流程為例,SAP S/4HANA Cloud可以將精細化管理的能力下沉到銷售流程的各個細分環節。創建銷售訂單時,系統會自動檢查銷售單價是否低於最低限價,生成銷售訂單號前會自動檢查客戶信用狀態。系統還可以根據實際發貨量修改銷售訂單的數量,並創建交貨單。
成本核算、銷售定價是製造企業銷售過程中非常關鍵的一環。此前,雙橋公司的成本核算比較粗放,更多憑藉銷售的經驗而不是實時數據。現在,SAP S/4HANA Cloud幫助雙橋公司將成本核算精確到單個工藝段。
在液化、糖化、過濾、脫味、濃縮等每一個工藝步驟,SAP S/4HANA Cloud可以按照工單精細化核算每一個工藝段的物料、人工、水電費用等成本,通過實時數據為生產成本控制和銷售定價提供重要的決策支持。打通實時生產數據,也為雙橋公司未來的智能製造布局打下數位化基礎。
三、輕資產IT投入,極大降低IT運維成本。
「專業的事情還是交給專業的人來做。」同時分管集團人力資源的許曉紅副總經理告訴「智能進化論」,這是項目上線後自己的一大感觸。
目前,雙橋公司員工總數1500人左右,而集團的IT信息部門只有不到10人。他們要負責整個公司的IT系統,包括ERP、OA等系統和硬體設備的維護,早已不堪重負。由於沒有足夠的IT人員維護本地系統,若發生數據丟失後果將不堪設想。
雲端ERP系統讓雙橋公司減少了在基礎設施、基礎硬體維護等IT初期投入成本與運維成本。相比更新緩慢的OP版本,SAP S/4HANA Cloud的更新頻率以月計算,可以讓企業以最小的總成本來獲得最新的產品和服務,每次版本更新由雲端統一自動完成。這樣雙橋公司可以集中資源專注在主營業務上,持續提升澱粉糖生產工藝、加快新品研發。
此外,SAP S/4HANA Cloud也讓雙橋公司實現了遠程管理和移動辦公,提升了全員工作效率。「一線的庫存管理人員、財務人員、銷售人員不必回到辦公室,無論是在家辦公還是出差途中,都可以隨時隨地登錄系統,去開銷售訂單,去查庫存,去跟客戶溝通。」龍浩宇高級主管表示。
布局智能製造新工廠,引領糖業升級
「從R3到上雲,雙橋公司用了17年。」
從SAP S/4HANA Cloud出發,雙橋公司走出了上雲的第一步。然而,雙橋公司的管理層深知,對於公司的數位化轉型,這只是剛剛開始。
「雙橋未來的發展一定是立足於規模,做附加值更高的產品。」徐正康董事長表示,他的理想是將雙橋打造成百年企業。
澱粉糖行業未來最大的挑戰,來自不斷升級的消費趨勢,來自消費者對更健康的含糖食品、飲料日益增長的需求。這些需求會不斷倒逼傳統製糖企業不斷提升生產工藝,採用更加環保的生產工藝、通過數位化、智能化改造傳統產業鏈。
根據著名的「微笑曲線」(Smiling Curve)理論,製造業整個產業鏈中,技術和品牌服務是附加值高的業務環節,而組裝、製造是附加值較低的環節。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就是推動製造企業向技術和品牌攀升的助推器。
據了解,SAP S/4HANA Cloud只是雙橋公司與SAP合作的一期項目。接下來,雙橋公司還會做更深、更複雜的應用集成,打通OA與物流兩大系統。將OA在內的集團所有IT系統做統一集成,並將SAP S/4HANA Cloud與第三方物流系統進行集成打通,實現銷售發貨流程的端到端的自動化。屆時,從採購、庫存、生產、銷售、物流到結算的業務財務一體化將初具規模。
而後端生產層面,雙橋公司在廣州南沙區正在興建的新工廠,將承載未來智能製造的重任。據悉,新工廠設計年產能將達到100萬噸,將成為亞洲最大的單體澱粉糖生產工廠。未來,新工廠不僅將承載雙橋公司的核心產能,還將通過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線打造智能糖廠,探索C2M(Customer-to-Manufacturer)模式下的大規模柔性生產。
雙橋公司是國內傳統食品行業擁抱數位化轉型的一個縮影。透過對SAP S/4HANA Cloud的使用,可以看出一家老牌食品加工企業對雲端SaaS軟體、對業務流程再造、對製造業數據價值挖掘、對未來智能製造的戰略思考。
「我們需要更高的質量和更低的運行成本來擴大市場。同時,這次疫情也給我們提了個醒,不管是高科技行業還是傳統行業,未來智能化、數據化的發展會更快,傳統食品企業必須抓住這個巨大的機會。」徐正康董事長表示。
本文為「智能進化論」原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