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下午,室外,寒風凜冽;室內,熱情洋溢。「中國老百姓,炎黃好兒孫,重情重義重品德,立志先立人……」一曲集體合唱的《公民道德歌》拉開了市審計局新一期「道德講堂」的序幕。20多位村級財務人員通過觀看「時代楷模」黃詩燕的先進事跡,感悟著為了「讓農村一天比一天美,讓農民一天比一天富」,以燕子銜泥的韌勁兒在大山深處揮灑熱血的扶貧書記那顆滾燙初心。
市審計局自2014年率先在我市機關啟動「道德講堂」至今,已有6個年頭。「每個季度至少一場,累計已舉行了30多場,影響了近萬人。」市審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德講堂」通過「唱歌曲」「學模範」「誦經典」「發善心」「送吉祥」等形式,把文明建設全面融入到審計人的日常工作中,激勵大家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不斷釋放人生正能量。
「文明建設可滋潤人心、可推動工作。」市審計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燕萍表示,要堅持以文明創建聚合力,以活動開展提素質,以創建工作促發展,讓文明內化為審計工作的底色,蘊藏於審計人的舉手投足之間。
為了人人參與,提高「廣度」,養成文明好習慣,近年來審計局緊抓道德講堂、志願服務隊、「道德守禮」溫馨提示牌、文明傳播等「四個一」建設。一方面利用AO、OA系統和簡訊,傳播文明簡訊,做到從細微處著手,把思想道德教育細化到具體的言行中。同時通過建立榮譽室、黨建活動室、審計文化書屋、審計文化長廊等,培育機關網絡文化、走廊文化,規範牆體文化,營造文明好氛圍。此外,還以志願服務給百姓幸福生活「加碼」,為「強富美高」新無錫建設「添彩」,用青春的激情打造最美的「審計名片」。
文明創建激發了工作激情。今年以來,審計局人均工作量達1.5個以上,在如此滿負荷的狀態中,高質量地完成了92個審計項目,交辦配合事項21個。管理不規範金額72.48億元,發現非金額計量問題356個,促進增收節支0.89億元,核減工程款0.26億元。劉燕萍坦言,這種工作作風和工作幹勁,正是文明創建的外在體現。
堅持多年,文明花開。在連續入選三屆省級文明單位之後,今年無錫市審計局獲評了全國文明單位。(祝雯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