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朝鮮,中國攝影師眼中的朝鮮現狀

2021-03-02 半島客

到任何國家旅行,我都喜歡拍照。走走停停,是最理想的一種生活狀態。選擇到朝鮮旅行,其實也沒有特別的理由,僅僅是為了拍照,想用鏡頭去記錄當地百姓的生活狀態。現在的朝鮮,有點像我們八九十年代的樣子,破舊的電車裡面塞滿了乘客,不時有騎著自行車的百姓匆匆而過。

走過路過的人,也不會多看我們一眼。朝鮮也有很多建築,顯得盛氣凌人。在朝鮮的四天時間,我最深的感覺是,每天走的路幾乎一樣,看到的風景幾乎一樣,見到的人也幾乎一樣。作為一個攝影師,在我眼中,平壤非常適合拍照。

能夠感覺到,平壤的很多建築受到前蘇聯的影響。有些建築,還夾雜著一些傳統設計元素。沿途也經過朝鮮了朝鮮其他的一些城市,我覺得平壤和其他城市最大的區別是,平壤的建築非常勻稱。已經斑駁的居民樓,塗上柔和的色彩,光彩照人。

在我眼中,平壤是一個攝影聖地。攝影作品裡的平壤顯得厚重,莊嚴,重複。

這裡的房子是聯排的住宅,沒有差別的窗口和陽臺設計。流淌著平均主義的氣息,所以,對有強迫症的人來說,平壤能帶給你一種視覺上的享受。我在平壤所見到的建築,很多都最大程度的講究對稱之美,所有的建築都很規矩,規矩的布局,規矩的顏色,規矩的大小。似乎路上的行人走路,都很規矩。

和朝鮮其他城市相比,平壤要發達很多。當然,和國內的北上廣肯定無法相比,甚至不如國內很多發達的三線城市。但是,平壤也並非你想的那樣,到了晚上就漆黑一片。實際上,近年來平壤馬路上的汽車也多了起來。不過,因為娛樂活動不是很多,到了晚上酒店以後,平壤也就安靜下來了。

現在,去朝鮮旅遊的外國遊客多了起來,平壤百姓接觸的外國遊客也多了起來。所以,當看到外國遊客拍攝他們,他們也並不會感到好奇。到朝鮮旅行,有非常多的感觸,朝鮮的很多景象讓人覺得熟悉。

謝謝每個在讀的你

相關焦點

  • 走進朝鮮:朝鮮女導遊眼中的中國人是什麼樣的?
    小金是我們朝鮮之旅的主導遊,人長得很漂亮,性格也很活潑。幾天下來,小金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小金是個非常遵守紀律的人,組織性非常的強。在朝鮮,好像大部分人都非常遵守紀律,比如在大街上,總能見到排隊的人,而沒有人插隊。
  • 走進朝鮮,在朝鮮風靡一時的中國影視劇
    很多朝鮮人會回答中國影視劇。中國影視劇在朝鮮非常受追捧,朝鮮人對中國影視劇如數家珍,中國有的影視劇在朝鮮風靡一時,成為朝鮮人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大家聚在一起,討論劇情和演員。在朝鮮,哪些影視劇風靡一時?
  • 真實的朝鮮竟然長這樣!新加坡攝影師爆出海量照片……
    那麼今天萬事通就跟大家分享最罕見的朝鮮的真實面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相信大家也跟萬事通一樣對這個未曾抵達過的國度充滿好奇!其實早在特金會之前,新加坡外交部長維文訪問朝鮮的時候,就曾在Facebook上上傳了多張他眼中真實的朝鮮的樣子!
  • 被朝鮮永久禁止入境的攝影師,到底拍了什麼?
    來源:南直隸(nanzhili2088)與中國一河之隔的朝鮮,在世人眼中,它陌生而又神秘。目前朝鮮並未開放自由行,跟團遊成為了普通外國遊客接觸朝鮮的唯一途徑。這片充滿了神秘氣息的土地因其特色鮮明的形象與政治環境多次成為國際熱點話題。可能很多人關注朝鮮或多或少會帶有一絲獵奇的心態,然而攝影師 Eric Lafforgue 6 次深入朝鮮用非常規的手段拍攝下這些珍貴的影像可能會讓我們的看法發生改變。
  • 走進朝鮮:心懷領袖的平壤青少年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甄宏戈 攝熱愛文藝的少年宮孩子 8月9日,9歲的朝鮮女孩方美玲(音)俯下身子,用毛筆寫下一行工整乾淨的朝語字:世上別無所羨。她小聲讀了一遍,聲音細細的。這個穿白襯衫、戴紅領巾的小女孩在萬景臺學生少年宮有著特殊的經歷。
  • 世界最大爛尾樓竟然在朝鮮 走進朝鮮特一級酒店
    故事要從朝鮮的80年代講起,很少人知道,朝鮮也曾經富有強大過,朝鮮在70、80年代的經濟發展水平,堪稱亞洲一流。1978年,中國人均GDP僅有245元人民幣,朝鮮卻已達到約600美元。走進羊角島酒店,管理和服務人員基本是朝鮮人,也有外國人。
  • 美國人眼中的韓戰10大戰役
    1950年6月25日,也就是70年前的今天,韓戰爆發。美國媒體theveteranssite列出了他們眼中的韓戰10大戰役。中國人民志願軍一舉擊潰了英國和比利時的聯合軍隊。這場戰役,也是把韓戰的戰火,從鴨綠江沿岸推進到三八線附近的關鍵一役。5. 血染嶺之戰1951年夏末,北朝鮮軍隊與南朝鮮和美國軍隊在983高地附近進行了多日激戰。美軍傷亡慘重,戰士的血似乎把山脊都染紅了。
  • 走進朝鮮,揭秘朝鮮百姓的娛樂生活
    我曾經到朝鮮留學,在平壤生活過一段時間,對朝鮮民眾的日常生活有所了解。對朝鮮感興趣的人很多,因為在大家眼裡朝鮮很神秘。朝鮮百姓的衣食住行以及生活方式,和我們七八十年代有相似之處。朝鮮百姓的娛樂生活,比我們過去豐富許多。在平壤生活期間,通過自己觀察,我發現朝鮮人的娛樂生活分為以下幾種。
  • 走進朝鮮,朝鮮富人的日常消費方式
    朝鮮不乏高檔消費場所,首都平壤高檔飯店很多,這些飯店一般需要用美金、歐元或人民幣結算,人均消費三十到五十美金。而朝鮮普通工薪階層,一個月工資就三四十美金。所以高檔飯店不是普通民眾能負擔的消費,出入這些場所的都是富人。
  • 我眼中的《金剛川》與韓戰
    頭條的第一篇文章,貢獻給《金剛川》,有感於影片給自己所了解的韓戰造成了太多的心理障礙,不得不發出來與網友們分享並接受網友們的再教育。直接切入正題,影片分析:劇情: 尷尬!此片我認為導演想從整體上展現韓戰期間我志願軍所遇到的種種殘酷挑戰與志願軍戰士大無畏的犧牲精神,跨度從1950年戰爭之初到1953的戰爭之末,但有大雜燴之嫌,原因有三:1. 彈藥: 志願軍有三怕,怕缺彈藥,怕吃不上飯、怕受傷,但分階段,分場合。影片一開始就突出了第一個怕,沒有足夠的高炮彈藥!
  • 半島行紀 | 我眼中的朝鮮和韓國
    2009年,我在兩本雜誌上分別讀到了有關朝鮮和韓國的內容。其中一篇開了一個朝鮮專題,裡面是有關朝鮮生活現狀的一些紀實;另一篇則是新移民吐槽自己在韓國生活的種種不適應。這就是朝鮮和韓國在我心中留下的最初印象,那時我十多歲,去過最遠的地方是三百公裡之外的上海。而異國對我來說只是雜誌上的彩色插圖,幾乎算不上一個有意義的實體。
  • 雪邦解密丨揭秘韓國人眼中的韓戰:實拍韓國戰爭紀念館
    對於六十多年前發生在朝鮮半島上的那場戰爭,交戰的各國今天依然用不同的角度和方式來記錄和講訴戰爭的起源和進程,甚至連對於那場戰爭的稱呼都有所不同,我們叫抗美援朝戰爭,朝鮮叫祖國解放戰爭,韓國叫做6.25戰爭,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普遍使用的稱呼是韓戰或者韓戰。六十多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旗幟下,跨過鴨綠江在朝鮮半島上和美韓軍隊拼死廝殺。
  • 首報疑似病例 朝鮮現狀如何
    本文轉自【新華國際頭條】;據朝中社26日報導,朝鮮開城發現一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 這是朝鮮媒體首次曝出其境內發現疑似病例,引發廣泛關注。朝鮮最新防疫現狀究竟如何?民眾生活發生哪些變化?新華社駐平壤記者為您帶來現場報導。
  • 朝鮮紀行——新冠疫情前的朝鮮
    美國新冠感染和死亡人數居高不下,歐洲國家的醫療體系受第二波疫情衝擊而搖搖欲墜,全世界停止一切大型活動的當下,朝鮮向世人展示了這個國家獨有的自信。疫情驟至之前,鳳凰衛視攝製組於2019年探訪了這個世界上最神秘的國度。朝鮮的殘障人士去了哪裡?國際社會關於朝鮮殘障人士的消息少之又少。
  • 屍變朝鮮與中國有關?中國醫學如何影響朝鮮半島?
    以古代朝鮮半島爆發喪屍疫情為主題的劇集《王國》(第二季)迎來結局,裴鬥娜飾演的醫女舒菲將擔負起在醫學上拯救半島的重任。劇集多次呈現中國醫學對半島的影響,主線劇情的展開同樣與中國息息相關。歷史上,中國醫學對朝鮮半島影響究竟如何?本文為您揭曉。朝鮮半島與中國山水相鄰、唇齒相依。歷史上,其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均受到過中國的密切影響。
  • 亞瑟·赫爾曼:韓戰、華為和中國問題
    本文作者亞瑟·拉赫曼在文中指出,這場戰爭「可以被視為中國崛起為世界大國的起點……」,還認為「我們必須把西方與中國在5G、人工智慧、超級計算機、無人駕駛、量子通信等技術領域的競爭視為70年前韓戰的一種延續」,這背後反映了美國一些智庫學者對中國崛起的焦慮。
  • 分配製度下,朝鮮百姓生活現狀
    朝鮮都實行計劃經濟,很多東西都靠分配。在和朝鮮導遊交流我了解到,朝鮮人每天能分配七百克口糧,從事體力勞動者,分配的口糧多一些。在朝鮮,無論農村還是城市,百姓食物都靠分配。當然,如果家裡有錢,也可以到市場上買糧食,但價格比較貴。
  • 900萬人,離開朝鮮半島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行星球 id:huanxingxingqiu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七十周年,但受韓戰影響最大的還是朝鮮半島,這場戰爭激化了朝鮮民族在全世界的大離散。
  • 四十年前的朝鮮 日本攝影師鏡頭下的平壤
    朝鮮平壤;拍攝於1978年。【攝影:Hiroji Kubota】平壤(朝鮮文:),全稱為平壤直轄市(朝鮮語: ),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朝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平壤歷史悠久,是朝鮮民族的發祥地,在朝鮮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 韓國英文叫南朝鮮,朝鮮叫北朝鮮,中文為什麼卻叫韓國、朝鮮?
    英語中,韓國的英文名叫做south Korea(南朝鮮),朝鮮的英文名叫做north Korea(北朝鮮)。但是,非常奇怪的是,為啥中文翻譯過來就是韓國和朝鮮呢?公元4世紀,中國東晉十六國時期,中央政府對朝鮮失去了有效的控制,高句麗率先在鴨綠江江畔崛起。隨後高句麗向北方發展,控制了現吉林省南部地區。後在洛東江畔崛起了新羅,在朝鮮半島崛起了百濟,與之前的高句麗並存,稱為朝鮮的「三國」。公元7世紀左右,新羅在唐朝的幫助下完成了朝鮮半島的統一。公元10世紀,新羅大將王建發動政變,建立了「高麗王朝「,並統治至公元14世紀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