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虹
經過多年的發展,江西的旅遊已經形成了多種業態,其中最重要的表現在六個領域:即山水旅遊、紅色旅遊、鄉村旅遊、溫泉旅遊、商品旅遊、演藝旅遊,這些旅遊業態不斷豐富著「江西風景獨好」的品牌內涵,是推動江西旅遊快速發展的制勝法寶。
一是山水旅遊揚優成勢。山水旅遊是江西旅遊發展的主體部分,起步早、規模大、亮點多、品牌響,在全省旅遊產業發展中地位凸顯。廬山、井岡山、三清山、龍虎山、明月山等一直是江西的主要旅遊景區,是江西旅遊的主要承載地。山水旅遊是江西旅遊收入的主要來源,約佔全省旅遊總收入的60%。江西還有一批已經開發但尚不夠完善的景區,比如篁嶺、羊獅慕、石鐘山、龜峰、靈山、西海、大茅山、丫山、葛仙山等,將是江西旅遊發展新的增長點。
二是紅色旅遊領跑全國。在江西這塊紅色的土地上,有中國革命搖籃井岡山、人民軍隊搖籃南昌、共和國搖籃瑞金、工人運動搖籃安源,還有改革開放思想的策源地小平小道,秋收起義策源地萍鄉、修水,閩浙贛革命根據地「紅色省會」所在地葛源、蘇區模範縣興國、二萬五千裡長徵出發地於都、上饒集中營、「三灣改編」等一大批得天獨厚、保存完好的紅色資源。2016年江西紅色旅遊接待遊客1.43億人次,約佔全國總數的八分之一,井岡山、瑞金和萍鄉的紅色研修正發展成全國矚目的紅色旅遊新業態。
三是鄉村旅遊轉型升級。江西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省,農村地域遼闊,鄉村旅遊資源豐富。廣大鄉村既是名勝古蹟、佛道祖庭的承載地,又是田園風光、民俗風情的富集地,佔據90%的國土面積,鄉村旅遊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和市場潛力。鄉村旅遊是全域旅遊的重要內容,是推動脫貧攻堅、實現綠色崛起的重要抓手。經過多年的發展,婺源篁嶺、瑤灣、大餘丫山、井岡山神山村、贛州虔心小鎮等精品景區已經形成。
四是溫泉旅遊異軍突起。冬季是江西旅遊的傳統淡季,近年來,溫泉旅遊的興起做旺了冬季旅遊,有效彌補了江西秋冬季旅遊吸引力不足的短板。溫泉旅遊產業鏈長、重遊率高、拉動消費指數、提供更多就業崗位,是優質時差旅遊項目。目前,全省溫泉賓館、溫泉景區、溫泉綜合體已達百餘家,出現了天沐、維景等著名品牌企業,明月山、廬山、石城、安福等地溫泉遊在全省領先。
五是旅遊商品特色鮮明。近年來,江西每年舉辦旅遊商品博覽會,全省各地投入大量資金開發旅遊商品,工藝品類、綠色食品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類旅遊商品都獲得了很大發展。一大批創意獨特、外形美觀、質量優良、價格適中、攜帶方便的產品應運而生,如「憶千年古瓷片」、「福壽富貴」、「雞缸杯」、「木葉天目盞」、「砥柱銘微雕」、「青花胭脂紅瓷具系列」等熱賣。旅遊商品的成功開發,促進旅遊收入由門票為主向綜合收入轉型,使旅遊購物成為旅遊經濟的重要增長點。
六是演藝旅遊精彩紛呈。經過多方面的挖掘和推動,我省演藝旅遊有了新突破,鷹潭的《尋夢龍虎山》、婺源的《夢裡老家》、吉安的《井岡山》、撫州的《尋夢牡丹亭》、三清山的《天下三清》、宜春的《明月千古情》等一批高水平、有特色、有市場、有影響的旅遊演藝項目應運而生,對於推動全省演藝旅遊上品味、上品牌、上臺階,延長遊客旅遊時長,拉動旅遊消費發揮了重要作用。
實現處處可旅遊,不是人人點火,村村冒煙,全省只有一個旅遊業,而是百花齊放,使旅遊與方方面面相結合。必須大力推進「旅遊+」,促進旅遊產業由「小旅遊」向「大旅遊」轉型、由低端向高端升級,推動旅遊業與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形成新的旅遊點和新業態。
一是「旅遊+網絡」。推進智慧旅遊,通過網絡和手機全球營銷、全球攬客、全面傳播,主要旅遊消費場所實現在線預訂、網上支付。實現吃住行遊購娛全面解決。所有涉旅場所實現免費WIFI、通信信號、視頻監控全覆蓋。從旅遊業領導者到各景區景點工作人員都要主動擁抱網絡,用新興技術加強管理、拓展市場,贏得效益。
二是「旅遊+文化」。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旅遊者現在越來越注重對文化的體驗與享受。遊客已從原來單純看景點向品文化轉變,希望在旅遊過程中獲取審美情趣和精神愉悅。促進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是世界旅遊發展的大趨勢和旅遊先進地區的成功經驗。旅遊與文化融合程度越高,旅遊的品味就越高,旅遊吸引力就越強,旅遊經濟就越發達。許多文化場館如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藝術館等都是很好的旅遊產品。我們要注意做好旅遊業與先進文化的融合發展,打造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
三是「旅遊+城鎮化」。城市一般都居於區域中心,具備較為完善的道路交通、賓館飯店、信息服務、娛樂購物等基礎設施和接待條件,是旅遊的首選目的地和集散中心,這是世界發達國家和發達省市的基本規律。而我省旅遊的一個短板就是「鄉強城弱」,許多著名旅遊景區都遠離城市。今後,要把中心城市的打造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妥善處理好城市改造與歷史文化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精心打造富有時代特徵、地方特點和文化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和標誌性建築,規劃和開發好城市及周邊景區景點,不斷完善交通網絡體系和賓館、飯店等接待設施,切實增加中心城市及周邊的景區景點,提升中心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使中心城市成為外地遊客必去、必看、必遊目的地,使城市旅遊成為江西旅遊的一大亮點。
四是「旅遊+工業」。工廠也是景點,美國可口可樂、好萊塢都是工業旅遊的成功範例。我省的直升機生產、稀土生產、銅業生產、光伏生產、汽車生產、陶瓷生產等,都可以搞工業旅遊。南昌、贛州、九江、新餘、景德鎮、德興等工業基礎較好的市要創建國家級工業旅遊城市,要推進一批特色工業旅遊示範基地和示範點,推出一批質量過硬的「江西製造」的工業旅遊商品。
五是「旅遊+健康」。隨著人們健康觀念的改變,健康產業與旅遊業融合發展的模式從小眾化市場走向更多人的視野,成為旅遊市場的新寵。瑞士、韓國的美容美顏產業帶來大量遊客。被稱為「長壽村」的廣西巴馬縣,近年來也成為「長壽遊大縣」。我省的中醫藥、康復療養、岐黃國醫外國政要體驗中心、道教養生、曬溫泉養生等特色明顯,是發展健康旅遊的有利條件。比如,可以向高端醫療、養生養顏發展,如南城麻姑山養生基地、上饒幹細胞國際醫養基地,都是十分有效的辦法。
六是「旅遊+體育」。以參與和體驗為主的「旅遊+體育」方式越來越受到大家歡迎,市場潛力無限。每一個體育門類都有一個相對穩定的粉絲群體,如果這些賽事和訓練安排在旅遊景點舉辦,就能夠帶動旅遊消費。如南昌國際馬拉松賽、鄱陽湖龍舟大賽、武功山高山帳篷節、丫山汽車拉力賽、大覺山漂流等,既促進身體健康,加強體育鍛鍊,又滿足人們的出遊需求,豐富了人們的休閒旅遊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