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遊的戰略布局

2021-01-12 央廣網

文/朱虹

經過多年的發展,江西的旅遊已經形成了多種業態,其中最重要的表現在六個領域:即山水旅遊、紅色旅遊、鄉村旅遊、溫泉旅遊、商品旅遊、演藝旅遊,這些旅遊業態不斷豐富著「江西風景獨好」的品牌內涵,是推動江西旅遊快速發展的制勝法寶。

一是山水旅遊揚優成勢。山水旅遊是江西旅遊發展的主體部分,起步早、規模大、亮點多、品牌響,在全省旅遊產業發展中地位凸顯。廬山、井岡山、三清山、龍虎山、明月山等一直是江西的主要旅遊景區,是江西旅遊的主要承載地。山水旅遊是江西旅遊收入的主要來源,約佔全省旅遊總收入的60%。江西還有一批已經開發但尚不夠完善的景區,比如篁嶺、羊獅慕、石鐘山、龜峰、靈山、西海、大茅山、丫山、葛仙山等,將是江西旅遊發展新的增長點。

二是紅色旅遊領跑全國。在江西這塊紅色的土地上,有中國革命搖籃井岡山、人民軍隊搖籃南昌、共和國搖籃瑞金、工人運動搖籃安源,還有改革開放思想的策源地小平小道,秋收起義策源地萍鄉、修水,閩浙贛革命根據地「紅色省會」所在地葛源、蘇區模範縣興國、二萬五千裡長徵出發地於都、上饒集中營、「三灣改編」等一大批得天獨厚、保存完好的紅色資源。2016年江西紅色旅遊接待遊客1.43億人次,約佔全國總數的八分之一,井岡山、瑞金和萍鄉的紅色研修正發展成全國矚目的紅色旅遊新業態。

三是鄉村旅遊轉型升級。江西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省,農村地域遼闊,鄉村旅遊資源豐富。廣大鄉村既是名勝古蹟、佛道祖庭的承載地,又是田園風光、民俗風情的富集地,佔據90%的國土面積,鄉村旅遊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和市場潛力。鄉村旅遊是全域旅遊的重要內容,是推動脫貧攻堅、實現綠色崛起的重要抓手。經過多年的發展,婺源篁嶺、瑤灣、大餘丫山、井岡山神山村、贛州虔心小鎮等精品景區已經形成。

四是溫泉旅遊異軍突起。冬季是江西旅遊的傳統淡季,近年來,溫泉旅遊的興起做旺了冬季旅遊,有效彌補了江西秋冬季旅遊吸引力不足的短板。溫泉旅遊產業鏈長、重遊率高、拉動消費指數、提供更多就業崗位,是優質時差旅遊項目。目前,全省溫泉賓館、溫泉景區、溫泉綜合體已達百餘家,出現了天沐、維景等著名品牌企業,明月山、廬山、石城、安福等地溫泉遊在全省領先。

五是旅遊商品特色鮮明。近年來,江西每年舉辦旅遊商品博覽會,全省各地投入大量資金開發旅遊商品,工藝品類、綠色食品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類旅遊商品都獲得了很大發展。一大批創意獨特、外形美觀、質量優良、價格適中、攜帶方便的產品應運而生,如「憶千年古瓷片」、「福壽富貴」、「雞缸杯」、「木葉天目盞」、「砥柱銘微雕」、「青花胭脂紅瓷具系列」等熱賣。旅遊商品的成功開發,促進旅遊收入由門票為主向綜合收入轉型,使旅遊購物成為旅遊經濟的重要增長點。

六是演藝旅遊精彩紛呈。經過多方面的挖掘和推動,我省演藝旅遊有了新突破,鷹潭的《尋夢龍虎山》、婺源的《夢裡老家》、吉安的《井岡山》、撫州的《尋夢牡丹亭》、三清山的《天下三清》、宜春的《明月千古情》等一批高水平、有特色、有市場、有影響的旅遊演藝項目應運而生,對於推動全省演藝旅遊上品味、上品牌、上臺階,延長遊客旅遊時長,拉動旅遊消費發揮了重要作用。

實現處處可旅遊,不是人人點火,村村冒煙,全省只有一個旅遊業,而是百花齊放,使旅遊與方方面面相結合。必須大力推進「旅遊+」,促進旅遊產業由「小旅遊」向「大旅遊」轉型、由低端向高端升級,推動旅遊業與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形成新的旅遊點和新業態。

一是「旅遊+網絡」。推進智慧旅遊,通過網絡和手機全球營銷、全球攬客、全面傳播,主要旅遊消費場所實現在線預訂、網上支付。實現吃住行遊購娛全面解決。所有涉旅場所實現免費WIFI、通信信號、視頻監控全覆蓋。從旅遊業領導者到各景區景點工作人員都要主動擁抱網絡,用新興技術加強管理、拓展市場,贏得效益。

二是「旅遊+文化」。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旅遊者現在越來越注重對文化的體驗與享受。遊客已從原來單純看景點向品文化轉變,希望在旅遊過程中獲取審美情趣和精神愉悅。促進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是世界旅遊發展的大趨勢和旅遊先進地區的成功經驗。旅遊與文化融合程度越高,旅遊的品味就越高,旅遊吸引力就越強,旅遊經濟就越發達。許多文化場館如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藝術館等都是很好的旅遊產品。我們要注意做好旅遊業與先進文化的融合發展,打造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

三是「旅遊+城鎮化」。城市一般都居於區域中心,具備較為完善的道路交通、賓館飯店、信息服務、娛樂購物等基礎設施和接待條件,是旅遊的首選目的地和集散中心,這是世界發達國家和發達省市的基本規律。而我省旅遊的一個短板就是「鄉強城弱」,許多著名旅遊景區都遠離城市。今後,要把中心城市的打造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妥善處理好城市改造與歷史文化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精心打造富有時代特徵、地方特點和文化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和標誌性建築,規劃和開發好城市及周邊景區景點,不斷完善交通網絡體系和賓館、飯店等接待設施,切實增加中心城市及周邊的景區景點,提升中心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使中心城市成為外地遊客必去、必看、必遊目的地,使城市旅遊成為江西旅遊的一大亮點。

四是「旅遊+工業」。工廠也是景點,美國可口可樂、好萊塢都是工業旅遊的成功範例。我省的直升機生產、稀土生產、銅業生產、光伏生產、汽車生產、陶瓷生產等,都可以搞工業旅遊。南昌、贛州、九江、新餘、景德鎮、德興等工業基礎較好的市要創建國家級工業旅遊城市,要推進一批特色工業旅遊示範基地和示範點,推出一批質量過硬的「江西製造」的工業旅遊商品。

五是「旅遊+健康」。隨著人們健康觀念的改變,健康產業與旅遊業融合發展的模式從小眾化市場走向更多人的視野,成為旅遊市場的新寵。瑞士、韓國的美容美顏產業帶來大量遊客。被稱為「長壽村」的廣西巴馬縣,近年來也成為「長壽遊大縣」。我省的中醫藥、康復療養、岐黃國醫外國政要體驗中心、道教養生、曬溫泉養生等特色明顯,是發展健康旅遊的有利條件。比如,可以向高端醫療、養生養顏發展,如南城麻姑山養生基地、上饒幹細胞國際醫養基地,都是十分有效的辦法。

六是「旅遊+體育」。以參與和體驗為主的「旅遊+體育」方式越來越受到大家歡迎,市場潛力無限。每一個體育門類都有一個相對穩定的粉絲群體,如果這些賽事和訓練安排在旅遊景點舉辦,就能夠帶動旅遊消費。如南昌國際馬拉松賽、鄱陽湖龍舟大賽、武功山高山帳篷節、丫山汽車拉力賽、大覺山漂流等,既促進身體健康,加強體育鍛鍊,又滿足人們的出遊需求,豐富了人們的休閒旅遊體驗。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全域旅遊?上嶗山看一看吧!
    2018年9月4日,文化旅遊部官方網站公布了首批71個全國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其中青島市嶗山區、濰坊市青州市、濟寧市、曲阜市等三個基地被評為山東省全國全域旅遊示範區,安順市成為首批全國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機構,今年612安順市被列為第二批全國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公示,「全域旅遊」是指將區域作為旅遊目的地進行建設和經營
  • 荔波縣實施全域旅遊戰略推動旅遊業「井噴式」增長
    近年來,荔波縣緊緊圍繞「世界知名、國內一流的旅遊目的地和休閒度假勝地」的目標定位,大力實施全域旅遊戰略,推動旅遊業持續「井噴式」增長。2018年接待遊客1615.63萬人次,同比增長38.04%,旅遊總收入141.86億元,同比增長34.38%。
  • 主要矛盾的轉化與全域旅遊的發展
    深刻把握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新特點,正確理解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內涵,是我們做好全域旅遊工作的重要指導。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新內涵  主要矛盾決定著黨和國家大政方針、中心任務和長遠戰略的制定。
  • 林峰:新格局下的全域旅遊
    《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標誌著全域旅遊成為國家戰略。02新格局與全域旅遊1、"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與全域旅遊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黨中央作出了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部署
  • 蓬萊:文化賦能旅遊 帶活全域山海
    在繼2019年獲評首批山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後,今年11月18日,山東蓬萊進入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公示名單。這意味著,不以景點看蓬萊,而以全域玩蓬萊的度假時代已經來臨。蓬萊區委、區政府始終堅持「全域旅遊」發展戰略,編制《全域旅遊總體規劃》及產品開發、公共服務和營銷推廣等專項規劃,不斷完善規劃與實施體系,有序推動全域旅遊發展。該區區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定期研究、跟蹤調度旅遊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焦點、難點問題,保障政策不斷加碼。
  • 舞全域旅遊龍頭 開「兩山」理念新篇——陝西省石泉縣以全域旅遊...
    12月17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陝西省石泉縣榜上有名,正式成為安康市首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這是該縣以全域旅遊發展踐行「兩山」理念取得的豐碩成果。石泉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聚力把旅遊業作為富民強縣的戰略性支柱產業以及經濟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堅持一條路徑引領,優化一個規劃布局,完善一套政策體系,實施一班人馬齊抓,推行一系列創新舉措,構建一幅興縣富民美景,全力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著力構建共建共享的全域旅遊大格局。
  • 王衍用:「全域旅遊」與「旅遊統計」實質存矛盾
    這就又說到當下的熱點,也就是你前面提到的「全域旅遊」。10多年前業界就提出「全域旅遊」,什麼是全域旅遊呢?我認為一類是像香格裡拉、黔東南、呼倫貝爾、伊犁河谷這樣的地方,這樣不管你置身何處,滿目都是風景風情,這些屬於全自然的全域旅遊。
  • 全域旅遊背景下,如何讓景區更接地氣?
    對於美食的規劃往往是旅遊規劃的缺失,一些地方的「美食城」往往是夜市和燒烤的集散地,布局簡單散亂、特色不明顯、衛生堪憂,這些給遊客的體驗很不好。地方發展旅遊,應該對美食進行合理布局,如高速公路休息站、景區、城市等地,有意識的進行特色美食產業的規劃布局,並進行指導。場地布局設計、產品設置、價格制訂、服裝穿著、點線片規劃等都是需要精心打造的。
  • 江南水鄉、生態寶島,上海這兩區新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處處是景、時時宜遊、城景一體,上海的全域旅遊正越來越精彩。國家文旅部最新公示的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中,上海青浦區和崇明區榜上有名。至此,上海已有包括黃浦、松江、青浦、崇明在內的四區成功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 全景鳳翔 魅力四射——陝西鳳翔全力推進全域旅遊大發展
    2018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就加快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全面優化旅遊發展環境,走全域旅遊發展的新路子作出部署。搶抓機遇 全面部署鳳翔縣按照「文旅融合,推動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的思路,深挖文化旅遊資源內涵,實施「旅遊+」戰略,培育文旅融合發展新動能,打造文旅產業新高地。
  • 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經驗一起看
    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各地創建經驗一起來看↓↓↓威海榮成市:全域旅遊驅動,全新動能轉換——打造全域旅遊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榮成樣本」榮成天鵝湖榮成市按照「生態引領、海陸統籌、城鄉一體、產城融合」發展戰略,以全域旅遊為引擎,突出旅遊賦能、生態加碼、產業升級的作用
  • 山東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省 打造全域旅遊新版圖
    山東省威海榮成市、臨沂沂南縣、煙臺蓬萊區、德州齊河縣、濟南章丘區5個縣(市、區)入列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 李信君 攝榮成市是山東發展全域旅遊的受益地之一,近年來該市以全域旅遊為引擎,突出旅遊賦能、生態加碼、產業升級的作用,叫響了「冬賞天鵝·夏遊牧場」的北方全季型休閒度假城市品牌。
  • 福建連城:擦亮紅色名片助力全域旅遊
    說起紅軍故事,連城縣風景區管委會主任楊曉春如數家珍:松毛嶺戰役是長徵前第五次反「圍剿」紅軍在閩的最後一戰,萬餘名無名紅軍戰士犧牲在松毛嶺,為中央紅軍戰略大轉移贏得寶貴時間,目前松毛嶺還保留了全國少有的紅軍指揮所、戰壕、碉堡、軍營、醫院、夥房等遺址。
  • 樂清智仁鄉:積極謀劃「全域旅遊」新篇章
    樂清市智仁鄉黨委書記阮衛劍:智仁是竹筍之鄉,被稱為「樂清的小安吉」,自區劃調整以來,智仁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樂清市委、市政府「大雁蕩、大旅遊、大產業」發展戰略,以「狠抓產業促旅遊,狠抓旅遊促發展」為目標,努力打造「生態、文明、休閒、美麗」的山水之鄉,積極謀劃「全域旅遊」新篇章,大力促進「旅遊+產業」融合發展。
  • 峨邊「綠色崛起 全域旅遊」 奮力打造大小涼山鄉村振興新典範
    峨邊堅持脫貧奔康綠色崛起第一要務,加快構建以縣城為城鄉統籌發展中樞、以旅遊業為產業核心增長極、以三河流域鄉(鎮)村布局和三區三帶產業布局為支撐的「1+1+2」協同發展新格局,奮力建設大小涼山鄉村振興典範。打通交通「大動脈」融入國家大戰略峨邊堅持把交通作為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積極推動交通和旅遊、產業、文化、扶貧融合發展。
  • 林都伊春聯手央企推進全域旅遊發展
    央廣網伊春9月16日消息(記者遲嵩 通訊員趙朋成)16日下午,伊春市政府與華僑城旅投集團舉行戰略合作推進會。雙方就合作開發伊春的旅遊綜合資源相關事宜進行了深入座談交流,伊春森工集團與華僑城旅投集團籤訂了關於推進伊春市全域旅遊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從傳統景區模式向全域旅遊轉變 華僑城助力雲南打造「詩與遠方」
    改造昆明世博園  2017年,雲南省制定了全域旅遊創建實施方案,提出「大企業引領、大項目帶動、大資金介入」三大戰略。當年4月,華僑城戰略入滇,重組雲南世博集團和雲南文投集團,深度參與雲南旅遊開發。
  • 從「景區旅遊」到「全域旅遊」
    原標題:從「景區旅遊」到「全域旅遊」   各種風格、
  • 生態城成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12月17日,文化和旅遊部正式公布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中新天津生態城被正式批准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同時,文化和旅遊部將生態城作為「景城一體、智慧科技創新」的典範進行介紹推廣。至此,今年生態城已獲得「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中國旅遊大獎·優選旅遊目的地」兩項國家級旅遊榮譽稱號。
  • 臨沂:發展全域旅遊 打造長三角中心城市休閒旅遊後花園
    強化頂層設計 優化發展格局臨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全域旅遊發展,2016年建立了市長任總召集人的市政府旅遊工作聯席會議制度,2019年底又調整為市長任組長的旅遊工作領導小組。各縣區都成立了相應議事協調機構,各級旅遊工作領導小組充分發揮議事協調職能,及時解決跨部門、跨行業問題,在產業融合、聯合執法等方面加強統籌協調,形成了黨政統籌、部門參與、齊抓共管的全域旅遊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