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年有上百部動畫卻只有幾部特攝片,是否因為沒有了市場

2021-01-09 穿越者HARO

日本的ACG除了動漫遊戲就不得不提特攝片,其實特攝片的受歡迎程度其實一點都不比動畫和漫畫要差,但為何平時我們所看到一年中動畫無數而特攝片基本也就是那麼的四五部,是不是因為特攝片真的越來越被邊緣化?顯然特攝片並沒有被拋棄,只是因為製作難度大而並不動畫那樣可以隨便的鋪開大張旗鼓的。

特攝片的成本非常高

相對于于動畫來說製作特攝片的成本真的不是一般的高,一般來說現在製作一部質素中等的動畫,成本大約是一千多至兩千萬日元左右,不過像之前的FATE那樣簡直就是燃燒經費的動畫大概三千萬是跑不到,當然像之前SEED那樣大牌聲優雲集,還有偶像製作主題曲的經費絕對不會少到哪裡去,所以就只能在畫面上偷工減料,不少眼利的同學都可以找到不少崩壞的鏡頭。

而然相對於已經是最上層的動畫,三千萬左右的經費完全就拍不到一集的特攝片,以中國這邊最熟悉的迪迦奧特曼為首的平成三部曲,幾乎每一集都在四千萬日元以上這樣一部下來就是兩十億日元(約合1.2億元人民幣左右)這真的不是一項小的投資。

特攝片拍攝的難度大

特攝片雖然就是戰鬥場面才幾分鐘,一般的劇情對話都佔了差不多二十分鐘,可以說最難拍攝的就是戰鬥的部分,戰鬥時需要各個皮套演員進行非常激烈的武打戲份,雖然小編就沒有穿過皮套但至少從過去的訪談知道這不是一般的辛苦,單單就悶熱這個方面夠演員受的了,假如NG重拍的話影響的不僅是自己還有和你做對手戲的其他演員。

而且特攝片的拍攝難度還真的不比動作片容易,各種的打鬥掉鋼絲也是常有的事情,雖然很多特效都是由後起來完成但至少都要演員來完成,而且當中各種的道具尤其是奧特曼城鎮的戰鬥這完全就是要手工製作,相對來說假面騎士的道具已經很好,畢竟還能夠當成品來賣而奧特曼的妥妥就是消耗品。

特攝片的回本周期相對較長

特攝片盈利除了是影片的購買還有就是各種授權的周邊,而可以說授權這方面絕對就是資金回籠的大頭,但是真正最為金主的只是有購買能力的成年人,一般的小孩絕大部分都是靠父母來購買,而成年人即使真心喜歡特攝片也不會像過去一樣可以毫無顧忌的購買,畢竟還是要生活而這僅僅是興趣和愛好。

當然相對於在國內購買這些周邊,以日本那邊的經濟實力完全就不困難,但只是是否願意去購買,畢竟正常的成年人除了這些興趣以外還有其他更加重要的,當然現在國內能夠引進的話就授權播放這筆費用也比較快的能的回收。

當年圓谷靠著奧特曼起家賺了不少錢卻也因為後來幾部奧特曼的投資失敗導致了破產後來直接被萬代收購了,可見其實特攝片一旦不能夠回收到成本真的是岌岌可危,都不要說賺錢。

相關焦點

  • 濃縮在特攝片裡的日本近代史
    一般來說,凡是大量使用特殊美術,頻繁運用特殊攝影,並輔以銀幕合成的影視作品都可以算作廣義上的特攝片。而狹義上的特攝片,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日式特攝片則專指那些使用傳統特殊道具如皮套和等比例模型,並通過傳統特殊美術去模擬爆破、災害等特殊景象的影視作品。
  • 淺談日本三大特攝片
    之所以將它們劃分為三個時代,是因為它們分別從1966的《奧特Q》、1971年的《假面騎士》、1975的《秘密戰隊五連者》連播到今日,時間跨度長達五十年左右,期間更是誕生了上百位超級英雄,相關的OV、劇場版也多達上百部。更重要的一點是,奧塔曼、假面騎士、超級戰隊在每個時代都有它們所屬時代的特色,並且它們在每個時代都屬於同類作品中的佼佼者!
  • 別看《超凡戰隊》首日票房不滿千萬,身後可是億萬級的特攝片衍生品市場
    2000年後,特攝片也加入了大量電腦CG動畫,2016年日版的《哥斯拉》更是全CG拍攝。   為何在CG技術普及後,作為過渡的特攝技術並沒有消亡,反而在日本及中韓美等地區發揚光大?顯然製作方除了要賺票房,更看重其背後利潤過億的玩具、遊戲等衍生品市場。
  • 不止奧特曼:特攝片,濃縮了一部跌宕的日本近代史
    為了完成政治任務,內務省或陸軍報導部甚至可以隨意徵收其中任意一家影視公司,在對演職人員的使用上也有絕對的話語權。 電影法實施沒多久,日本電影市場便遭遇了史詩級熔斷。題材單一的政宣電影逼得老百姓用腳投票遠離影院,內務部和陸軍報導部除了跳腳罵娘,一點辦法沒有。 最後居然還是海軍馬鹿拉了他們一把。
  • 不止奧特曼:特攝片,濃縮了一部跌宕的日本近代史-虎嗅網
    為了完成政治任務,內務省或陸軍報導部甚至可以隨意徵收其中任意一家影視公司,在對演職人員的使用上也有絕對的話語權。 電影法實施沒多久,日本電影市場便遭遇了史詩級熔斷。題材單一的政宣電影逼得老百姓用腳投票遠離影院,內務部和陸軍報導部除了跳腳罵娘,一點辦法沒有。 最後居然還是海軍馬鹿拉了他們一把。
  • 日本東映動畫出海設頻道,上傳《國立少年》等經典特攝片
    新京報訊(記者 楊蓮潔)3月18日,日本東映動畫宣布將在「油管」YouTube上開設專門頻道「Toei
  • 日本電影為何不行了?
    也沒有幾部在網際網路上傳播出口碑評價高的佳作,最近幾年能被大部分觀眾記住的只有《你的名字。》和《小偷家族》。這難道是說明,日本電影不行了嗎?「黃金時代」卻在80年代因為一次全國性質的經濟蕭條破滅了,一時間大量電影製片廠停工,再復工的時候也難以再創輝煌,不管是劍戟片還是特攝片,都沒有了此前的「朝氣」。
  • 童年經典特攝片裡幾大女神,當初光顧看機器人了,長大哭暈在廁所
    還記得小時候剛看特攝片的時候,全程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看奧特曼、看機器這些機甲英雄的身上,對特攝片裡出現的女演員卻「視而不見」。長大之後再來看,才發現當年這些特攝片裡可是有不少神級的「寶藏」女演員接下來,跟著絮叨的腳步,一起重溫那些年童年時錯過的特攝片女演員吧,看看哪一個是你的心有所愛吧。
  • 日本動畫周邊市場復甦了嗎?
    日本國內分析師,對2019年、2020年日本動畫市場的預估都持悲觀態度,在經濟和科技形勢下,線上娛樂特別是手遊領域的快速發展,讓動畫周邊類型的實物性商品面臨轉型的困境。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數據顯示2019年日本角色商品的零售市場規模約合980億元(1萬5,500億日元),比前一年增長1.1%,時隔5年再次超過前一年。
  • 日本機器人動畫簡史(7)
    為了普及充氣塑料膜,佐藤做了幾個充氣塑料娃娃發給相識的百貨店櫃檯當景品擺設,結果有一天某個營業員因為好玩將玩偶夾在胳膊上到食堂去吃午飯,被路過的孩子看中後逐漸流行了起來。這個叫做「抱抱娃娃」(ダッコちゃん)在最盛行的時候月產1000萬個,成為了日本的國民玩具。佐藤也將公司名字更名為所在地(寶木塚町)的名稱TAKARA(寶字的日文發音),中文譯為特佳麗。
  • 日本動畫最優秀的一年居然不是2018,而是20世紀的這一年!
    可是對於日本動畫史來說,最優秀的一年並不是2018,而是在日本動畫剛起步沒有多久的20世紀。之所以很多人都說這一年是最優秀的一年,是因為在這一年業界邁入了動漫的熱潮。而這一年正是昭和54年,也就是1979年。
  • 三大特攝外,依舊精彩的特攝片
    對特攝有了解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隨著特攝片不斷地發展,日本特攝片開啟了《奧特曼》,《假面騎士》,《超級戰隊》三足鼎立的局面,這三部系列劇並稱「日本三大特攝」。 但如果再把時間回看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到本世紀初,那個時候不能說是特攝劇的巔峰,卻是各類特攝劇百花齊放的時代。
  • 比真人電影更賺錢的日本動畫電影市場,有這些特點
    儘管如此,與這些數字相比,日本動畫電影市場的增長率遠超過日本電影市場。日本動畫電影上映數量在日本電影上映數量中的佔比在逐年上升。2011年以前,沒有吉卜力作品上映的年份,日本動畫電影份額通常僅佔20%,不過在2012年以後就維持在了30%以上。尤其是2019年,佔比達到了48.7%。從票房來看,日本動畫電影更是佔了日本本土電影將近一半。
  • 給你一版日本動畫電影導演評級科普
    在動畫圈裡,導演的實力與名氣是動畫電影質量與票房的核心因素。所以今天情報君就決定給日本動畫電影導演做個評級排名與介紹,方便想要了解這個圈子的觀眾能夠進一步認識這些知名導演,也希望二次元的朋友們看看這份名單是否和你心裡想的一樣。 需要再次強調的是,我們只針對做過動畫電影的日本導演做出了這份名單,那些只活躍在電視動畫領域的大神並沒有被算入。
  • 2017中國動畫市場,看這一篇就夠了
    去年在大陸地區上映的日本動漫影片有6部,票房過億的只有一部《哆啦A夢》。其他上映的作品,比如《刀劍神域》《精靈寶可夢》什麼的,真的有必要佔據一個引進片的名額嗎?反觀2017年的日本本土動漫市場,也是相當慘澹的一年啊。
  • 日本動畫電影大批量引進 還真不是因為掙錢了?
    自從2015年,《哆啦A夢:伴我同行》引進內地並狂攬了5.3億票房之後,內地引進的日本動畫整體呈上升趨勢,並且在市場表現上也整體不錯。尤其是5部《哆啦A夢》系列,每部票房都過億,在票房前十的引進日本動畫中,該系列佔據4席。
  • 日本網絡配信市場達千億日元規模,他們的視頻網站都是如何播動畫的?
    而隨著2000年日本第一部僅在網絡播放的動畫《無限的未知》誕生,再加上近年來視頻配信服務在日本不斷豐富,《歷物語》《暗殺教室第二季》《星期一的豐滿》等一系列「Web Anime(網絡動畫)」開始逐年增多。其中有不少網絡動畫事先在網絡上播放,隨後才搬上電視熒幕。
  • 優秀的動畫製作是否能夠抵消抄襲的惡行?國漫作品真的一無是處嗎
    #如今國漫抄襲日漫的事情已經是屢見不鮮了,幾乎每一年都會有那麼幾部國漫被曝抄襲,雖然其中有一部分的國漫作品只不過是借鑑了日漫中的一些橋段,但是國內的漫迷們對於這種借鑑的行為也是非常牴觸的,其實很多這種抄襲的國漫作品在製作上都十分非常優秀的,甚至毫不誇張的說這些動畫在製作上一點都不比那麼頂尖的日本動畫要差到哪裡去。
  • 【話題】1988年火遍中國的《恐龍特急克塞號》,在日本為什麼涼涼?
    《恐龍特急克塞號》的老前輩《奧特曼》才是日本特攝迷心中的情懷。 當年出演《恐龍特急克塞號》的演員,因為影片失敗的市場表現,幾乎全部銷聲匿跡。之後,村野奈奈美再也沒有出現在任何節目中,也沒有任何新聞。  那麼,為什麼《恐龍特急克塞號》在日本一點也不火? 這要先從特攝片的歷史說起。
  • 有一隻叫「搞基啦」的日本神獸,你一定見過 (上)
    抗日英雄哥斯拉做了不少中國人民喜聞樂見的事情,基本上保持著一部電影毀一次日本(其中有幾部還揍遍全世界)的頻率兢兢業業幹了這麼多年,無敵是多麼~多麼寂寞~美國曾購買版權後拍攝了兩部,第一部《哥斯拉》於1998年上映,至今仍然為我等哥爺粉兒所不齒。它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