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謀殺案》擅造神劇的BBC,這次來了個年度大翻車?

2020-10-13 影探

改編不易,且行且小心

首發於公眾號「影探」ID:ttyingtan

微博:影探探長

作者:香蕉姐

轉載請註明出處


可能每個大IP翻拍,都會面臨這樣一個棘手的問題:

面對老版珠玉在前的現狀,忠實原作還是大幅度改編?

忠實原作,觀眾會說:翻拍幹什麼,重播得了!

大幅度改編,觀眾又會覺得褻瀆原作,讓你翻拍又不是拍新劇!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聖誕檔,BBC又出來搞事情了。

對,說的就是阿加莎系列改編劇,今年輪到了這部:

《ABC謀殺案》

The ABC Murders

說到阿加莎系列改編劇,就不得不從2015年說起。

當時為了紀念偵探小說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阿婆)誕辰125周年;

BBC推出了劇版[無人生還],並在當年大獲成功。

2016年,BBC在推出[控方證人]後,宣布繼續預定7部阿婆小說的影視改編作品。

包括[無妄之災](2018.4),和剛完結不久的[ABC謀殺案](2018.12),還有未播出的[死亡終劇]等。

阿婆的金字招牌+BBC精良製作,使得每年播出的阿婆改編劇都備受矚目。

其中[無人生還]在豆瓣有近十萬人標記;

4月播出的[無妄之災]由於推理薄弱備受粉絲詬病,但也因為懸疑味十足、劇情緊湊,大火了一把。

所以,每年聖誕檔,香蕉姐都和很多觀眾一樣,搬好小板凳,嗑著瓜子,等著看神劇。

但是,剛完結不久的這部[ABC謀殺案]卻猝不及防來了個「年度大翻車」。

香蕉姐就看著豆瓣評分一路往下降,降到了現在的6.5分,史上最低分啊喂!

沒看過的小夥伴可能要問了,這部劇真的有那麼難看嗎?

其實,還好。

爛番茄全鮮,還是有值得一看的地方。

那問題出在哪兒呢?

香蕉姐作為親歷者,好好跟大家說說評分「慘案」背後的原因。

不過在講之前,香蕉姐要先帶大家了解一下[ABC謀殺案]的基本信息。

[ABC]的作者阿加莎·克裡斯蒂就不用多介紹了吧。

這個一生都在「謀殺」的女人,是人類史上最暢銷的著書作家之一。

即使你沒有讀過幾本阿婆的小說,也能通過改編的影視劇對她的作品有一些了解。

[ABC謀殺案],作為阿婆的代表作;

連同[東方快車謀殺案]、[無人生還]、[尼羅河上的慘案]一起奠定了她在偵探文學史上當之無愧的地位。

不僅因為在這部作品裡,大偵探波洛與兇手精彩的對峙,更因為它的詭計設計得十分新奇,至今仍被後人模仿。

香蕉姐記得[明星大偵探]第四季「神秘來電」那一期中的某些作案手法就模仿了[ABC謀殺案]。

大家乍一聽[ABC謀殺案]的標題,多少會疑惑「ABC」代表了什麼?

ABC,實際上代表三座城市、三個人、三樁兇殺案。

A,安多弗市(Andover),愛麗絲·阿舍(Alice Asher),雜貨店老闆,割頸而死;

B,貝克斯希爾(Bexhill),貝蒂·伯納德(Betty Barnard),咖啡館服務生,被絲襪勒死;

C,徹斯頓(Churston),卡爾邁科·克拉克(Carmichael Clarke),被砍死。

看到沒,兇手按照字母順序殺人,A城A死者,B城B死者,C城C死者。

而且在每個被害人的屍體旁都會留下一本《ABC鐵路指南》,頁數翻到對應的字母,作為死亡標記。

為什麼要留下一本《ABC鐵路指南》呢,正如波洛所說:

那是兇手在告訴他們遊戲規則。

按照鐵路指南的字母順序,下一個死者會是D城叫D的人,下下個會是E城叫E的人……

可見,這個兇手十分殘忍且自負,把殺人當做遊戲。

更為囂張的是,這還是一樁事先張揚的連環謀殺案。

原來,兇手署名ABC,經常給波洛寫信,而且每封信的郵戳都不一樣,波洛無法找到他。

ABC在謀殺前,先通知波洛「我準備行動了」;

完事兒後還會挑釁波洛,「你猜對了嗎?」

就在波洛猜中下一次謀殺地點,和警察一起趕往唐卡斯特(Doncaster);

準備阻止下一場殘忍的謀殺時,ABC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錯殺了與德克斯特·杜利(ABC原本的目標)共用一個化妝間的滑稽演員本尼·格魯。

一向自負,想與波洛一決高下的ABC,犯了如此重大的錯誤,他該如何收場?

熟悉ABC心理的波洛猜測,他會狂怒,會展開一系列報復,將這個遊戲進行到底,來證明他的才智。

波洛的調查不斷被這樣一個決心要勝過他的敵人挫敗,他的權威、正直,和自身身份將經歷嚴峻的考驗。

所以波洛必須在ABC下一次作案前抓住他。

可能對波洛來說,抓到兇手固然重要,但更讓他感興趣的是:

兇手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要製造這場惡毒的遊戲?

這也是波洛的慣常思路,在他看來,找出兇手的殺人動機才代表一個案件的終結。

諸如殺人動機、《ABC鐵路指南》的創意出處,這些令人費解的謎題在阿婆的書裡都被波洛揭開了;

而且還提醒讀者記住一個信條:

永遠不要挑戰大偵探波洛的智慧。

在阿婆的書裡,波洛即使受到挑戰,他還是那個幽默、自信、優雅,帶點小驕傲的波洛。

但是在BBC新改編的劇裡,就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下面香蕉姐主要說說劇裡的改編。

為什麼新劇幾乎完整呈現了阿婆的詭計,卻有那麼多觀眾不買帳?

首先是大偵探波羅的人設問題。

在BBC這部新劇之前,還有一版非常經典的改編[大偵探波洛](1989-2013)。

大衛·蘇切特飾演的波洛,矮小敦實,留著八字小胡,是一個嚴肅、優雅、智慧、犀利、意氣風發的小老頭。

觀眾就覺得,波洛就應該是蘇切特版的那個樣子。

但在新劇裡,由約翰·馬爾科維奇飾演的波洛,人設卻大變。

電視劇開頭,映入眼帘的是一個蒼老而疲憊的波洛,走路的姿勢像跛足。

他已不再年輕,人生中最聲名顯赫的時光已然逝去,為了抵禦衰老,他甚至用染髮劑染黑自己的鬍子。

觀眾熟知的波洛意氣風發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日薄西山的陰鬱沉悶。

編劇似乎為了突出波洛的陰鬱氣質,還為他添上了不堪回首的前史,並在全劇不斷閃回出現。

在人物關係上,波洛的好基友黑斯廷斯也不見了。

不僅如此,包括克羅姆([哈利波特]裡的「羅恩」魯伯特·格林特飾演)在內的警察廳還集體排斥他。

因為年輕的警察們想做出一番事業,而波洛的智慧又顯得他們很愚蠢。

人物底色的陽光、自信,被陰鬱和孱弱代替。

這樣的設定簡直踩了原著黨的重雷區,他們覺得這根本毀了這個人物的基石。

除了波洛形象的顛覆,許多原著粉怒打低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從劇情上來說,懸疑感有些薄弱。

和原著相同的是,新劇分兩條線索行進,一條波洛,一條卡斯特先生。

不同的是,新劇對卡斯特形象做了一定程度上的改編和豐富。

在劇中,卡斯特先生是個賣「足尖輕舞」牌絲襪的旅行推銷員。

他神經衰弱,經常忘記自己做過什麼,還有強烈的抖M傾向。

喜歡被人命令,如果沒人指使他該做什麼,他就會迷茫,找不到生活的動力。

劇中,兇手的行動軌跡和卡斯特先生賣絲襪的旅行路線一模一樣,而且他也有一本《ABC鐵路指南》,和一臺打字機。

更為弔詭的是,每個死者生前都與他有過聯繫。

波洛在阿舍夫人的房間裡找到「足尖輕舞」牌絲襪的吊牌一角;

貝蒂·伯納德是被「足尖輕舞」牌絲襪勒死;

克拉克爵士的秘書曾與卡斯特有過交流……

這是一個非常完美的布局,但越是完美越顯得古怪。

卡斯特先生的性格、心理,與給波洛寫信的真正的兇手大相逕庭。

很顯然,這是兇手故意引導波洛走向錯誤的方向……

新劇主要線索明晰,基本遵從阿婆的詭計的行進。

但是由於太注重人物衝突和氣氛營造,導致大大削弱了故事的緊張氛圍和推理的樂趣。

香蕉姐特別能理解這一點。

對於推理小說影視化來說,時刻保持懸疑是改編成功與否的重中之重。

看過之前幾版BBC改編就會知道,編劇莎拉·菲爾普斯恰恰最不注重情節和推理。

而是把注意力轉移到了挖掘人物的內心衝突,以及人與人複雜的關係上。

敘事節奏平緩沉悶,觀眾一直期待的波洛的「高光時刻」,最後也沒有到來,而是以「反高潮」的形式結尾。

這一切都踩中了原著黨的紅線,打低分也在所難免。

其實,香蕉倒覺得,編劇大幅度改編本身無可厚非。

畢竟面對的是一本80多年前的小說,現在與過去的時代背景、人類智識、藝術發展都有著巨大的差異;

應風向做一些改編,或者編劇想發揮自己的創造力,都是OK的。

比如,現在謀殺案如果一味渲染詭計和破案的快感,會有被指責為反人類的風險;

所以該劇加重了受害者家庭的戲份,展現人的矛盾和創傷。

但是,無論如何,改編不能失掉原作的根基,否則就是掛羊頭賣狗肉了。

[ABC謀殺案]如果是一部新劇,觀眾就不會那麼苛刻了。

但這是一部人人熟知的大IP,而且已經有了一部經典的前作,再去翻拍確實不容易。

不過,無論怎樣,不知道會有多少觀眾,會和香蕉姐一樣;

依舊會在下一個聖誕節等待阿婆改編劇的到來,這可能就是經典大IP的魅力吧

文/香蕉姐

(更多原創影評,微信搜索ttyingtan,後臺回復片名,一起來看片兒~)

相關焦點

  • BBC劇版《ABC謀殺案》定檔12月26日 |網友神評論
    話題簡介:【BBC劇版《ABC謀殺案》定檔12月26日】阿加莎·克裡斯蒂名著改編,約翰·馬爾科維奇飾演大偵探波洛、魯伯特·格林特飾演克羅默探員!@美酉酉 : 帥,馬爾科維奇的波洛很期待@RunnerRoger : bbc的劇基本都是精品@如何讓你看見我 : 剛剛才看完小說,就看到這個預告,太精彩了!@RawPotatoChips : 好十二月吃土預定@梨紗潤子 : 阿加莎克裡斯蒂!
  • 《ABC謀殺案》這不是阿加莎的ABC,但拋開改原著,恐怕也不是一部合格的犯罪探案劇
    因為,即便不是得罪原著黨,這部《ABC謀殺案》也不是一部合格的犯罪探案劇!為什麼得罪原著黨僅就本劇來說,得罪原著黨的最大原因,毫無疑問,主要在於偵探波洛的人設。在阿加莎筆下,波洛接手」ABC謀殺案「,可以說是在他私家偵探生涯的黃金年代。
  • 《ABC謀殺案》BBC的ABC
    ,我到底是為了什麼看這劇的?然而BBC的這部《ABC謀殺案》究竟是個什麼東西?首先,波洛的外在形象,不再是個矮胖,而且沒有了神氣的小鬍子,也沒強迫症也沒潔癖,禿頂徹底成了禿頭。這些都可以接受的,真的可以,畢竟我從來都不是忠於他的顏值而是被他的人格魅力打動的(別笑,真的)然後呢,然後呢?這性格變化是咋回事?變成了個陰鬱怕老的老頭是怎麼回事,竟然要去染黑自己的鬍子又是什麼鬼?
  • 《ABC謀殺案》BBC,毀原著的翻拍不分國界
    BBC用這部年度大作再次向我們證明了一點——毀原著的翻拍是沒有國界的。我們對本國的翻拍劇一慣持鄙夷態度,說他們褻瀆經典,似乎我們的觀眾十分尊重原著。可是,遇到外國翻拍經典時,這些「尊重原著」的觀眾立馬又喊著「BBC出品必屬精品」,還沒看就開始為BBC鼓掌,儘管有些劇拍得相當差勁...比如這部《ABC謀殺案》。
  • 《ABC謀殺案》BBC出品阿加莎必為次品
    第二,如果要說波洛存在的意義那恐怕就是兇手對他的某種(我也不知道怎麼形容的情感)造成了這一切,所以也就引來第二個讓我極度不適的點——作案動機的改變。要說ABC謀殺案最重要的意義是什麼,是阿加莎描述了一個用一起案件去掩飾另一起案件的作案手法,去掩飾自己真正想殺的人,我想看過東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也會有所感觸,從頭到尾兇手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殺自己的哥哥繼承財產,怎麼就變成變態殺人狂了?
  • —— BBC英劇《ABC謀殺案》
    《ABC謀殺案》BBC再次改編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同名小說《ABC謀殺案》(The ABC Murders),波洛這個角色是克裡斯蒂最喜愛的角色之一,在其33本小說、1部戲劇和超過50個短篇故事中都曾出現過(1920年-1975年),此次由約翰·馬爾科維奇飾演大偵探赫爾克裡·波洛,魯伯特·格林特飾演巡官Crome。
  • 《ABC謀殺案》BBC版波洛大偵探,從睿智可親的胖子,到暗黑喪氣的瘦子
    2015年聖誕節,BBC推出了阿加莎最經典的小說《無人生還》的三集同名迷你劇,大獲成功。,但《黑井戶疑案》幾乎沒有這方面的內容,看得出他也是處處制肘,三谷幸喜這次沒能給我驚喜。,而是想要借著偵探劇講述人性的複雜。
  • 《ABC謀殺案》:賣絲襪的變態殺人狂?BBC三集片又來了!
    看這劇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下阿婆。 而新來的克羅姆警督(沒錯,就是《哈利波特》的羅恩)心高氣傲。一心想做出成績,他十分尊敬自己的前輩賈普,並把他的離開和去世歸咎于波洛。因為警方調查後發現,比利時根本就沒有叫波洛的警察。認為這位名偵探假造了自己的身份,而為他擔保的賈普警督也因此被連累。
  • 《ABC謀殺案》既然劇這麼爛,不如說說原著吧
    2015年的《無人生還》,2016年的《控方證人》,2017年的《無妄之災》,還有今年最新的《ABC謀殺案》,和計劃明年播出的《死亡終局》……年終歲末一部BBC操刀的阿加莎牌推理劇,和每年的聖誕節一起相伴而至,總能給廣大英劇迷和阿加莎謎無限期待!
  • 《ABC謀殺案》歷久彌新的阿加莎,歷久彌新的謀殺案
    《ABC謀殺案》在阿加莎偵探小說中並不是最出名的,我大概在十年前讀過原著,對於情節已經很模糊了,這次BBC的三集迷你劇評分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改編比較大,引起很多原著粉不滿。我大概是由於對原著的模糊記憶,看得時候沒有什麼預設,十分滿意。
  • ABC謀殺案 The ABC Murders (2018)
    類型: 劇情 / 懸疑 / 犯罪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語言: 英語首播: 2018-12-26(英國)集數: 3單集片長: 60分鐘ABC謀殺案的劇情簡介 · · · · · ·  BBC繼續改編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小說為劇集,這次是《ABC謀殺案》(The ABC Murders),約翰·馬爾科維奇飾演大偵探赫爾克裡·波洛,魯伯特·格林特飾演巡官
  • 《ABC謀殺案》一年一度的BBC爆款,她又要開殺戒了!
    今年終於等來了阿婆筆下的當家角色 —— 波洛ABC 謀殺案The ABC Murders[ABC謀殺案]是阿加莎的經典長篇之一。曾在[哈利·波特]中飾演羅恩·韋斯萊的魯伯特·格林特出演了年輕的領導人 —— 克羅姆警督在克羅姆眼裡,波洛是個投機主義者。
  • 《ABC謀殺案》與《嫌疑人X的獻身》
    現在我明白這兩種性格的構成了——真的兇手,狡詐、足智多謀、膽子大;而那個假的兇手,愚蠢、優柔寡斷、容易受人擺布。「容易受人擺布——卡斯特先生之謎就在這裡!克拉克先生,制訂這一系列的計劃, 把人們的注意力從一件孤立的謀殺案中轉移開,對你來說還不夠。你還要找一個給你打掩護的人。
  • (BBC最新出品)ABC謀殺案-錢財使人迷失
    又一封信寄到,這次ABC說下一個死亡的是字母B開頭的人。通過此,他發現了三個案件的關聯點,那就是這三處地方都是他去過的;並由此,他推斷出,D開頭的地方,也將是他去過之地。他又從第二位死者的姐姐口中,得知了一個訊息:舞廳有個男人跟他穿了一樣的衣服。從爵士夫人處,再次得到有個穿著跟自己一樣帽子和大衣的人出現過。
  • 《ABC謀殺案》與《嫌疑人X的獻身》與《告白》
    現在我明白這兩種性格的構成了——真的兇手,狡詐、足智多謀、膽子大;而那個假的兇手,愚蠢、優柔寡斷、容易受人擺布。「容易受人擺布——卡斯特先生之謎就在這裡!克拉克先生,制訂這一系列的計劃, 把人們的注意力從一件孤立的謀殺案中轉移開,對你來說還不夠。你還要找一個給你打掩護的人。
  • 先入為主難超越——《ABC謀殺案》
    先入為主難超越——《ABC謀殺案》強大的演員陣容和香豔的畫面令這次改編看起來頗為成功。於是BBC乘勝追擊,重金買下電視劇改編版權,一口氣定下七部阿加莎改編作品,隨後緊接著推出了《控方證人》《無妄之災》,以及這部《ABC謀殺案》。
  • 《ABC謀殺案》遊戲測評:喜歡推理玩家的福音
    推理遊戲有很多,但是做的好的推理遊戲卻不多,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款由著名小說改編的偵探遊戲——阿加莎克裡斯蒂ABC謀殺案。阿加莎克裡斯蒂可能你並不熟悉,但是她可是著名的女偵探推理小說家,一生中寫了八十多部推理小說,名偵探柯南都曾借鑑過她的故事情節呢。
  • 《ABC謀殺案》我真心覺得一般
    和之前的翻拍的《控方證人》一樣的問題,在原基礎上加了很多莫名其妙的設定……《控方證人》的律師在老電影中自帶吐槽和傲嬌屬性被改成一個感覺精神不正常的人,這次的《ABC謀殺案》把阿婆的波洛改成一個晚年被人嫌棄還處處被排擠的形象?????太煩人了,老老實實的拍懸疑劇不行嗎。之前看BBC《無人生還》還覺得很驚喜,果然毀原著不分國界嘛
  • 《ABC謀殺案》,偵探迷們必看的經典
    「偵探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最近,筆者觀看了由BBC出品的新版三集迷你劇《ABC謀殺案》,這版由老戲骨約翰馬爾科維奇領銜主演,魯伯特格林特(出演過《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塔拉菲茨傑拉德等聯袂出演。新版《ABC謀殺案》劇照當然,BBC的英劇一向很經典,比如2015年出品的三集迷你劇《無人生還》,讓阿婆迷們大呼過癮。
  • 《ABC謀殺案》失望
    知道BBC要重拍《ABC謀殺案》時,一直心懷期待。 看過小說看過老版的電視劇,很期待新的不同與突破。雖然有評論表示對導演不看好,但我因為之前有看2017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打底,想著最差應該也就這水平,不至於會那麼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