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謀殺案》這不是阿加莎的ABC,但拋開改原著,恐怕也不是一部合格的犯罪探案劇

2020-10-13 Rio不姓ma

先聲明一點,雖然個人很喜歡阿加莎,很喜歡波洛這個角色,但並不是說忠於原著就是聖旨。在這個時代,合情合理的改編甚至演繹,對推廣經典作品是好事。

比如,前幾年麥克萊恩老爺子的《福爾摩斯先生》,演繹了一段退休後的老年福爾摩斯邊養蜂、邊探究舊案、邊感悟人生的故事,就還挺棒的吧。

而這部《ABC謀殺案》,作為BBC致敬阿加莎系列的第四部,則帶來了另一位知名偵探波洛的晚年生活演繹。

但是,和福爾摩斯在柯南道爾的筆下過了60歲就音訊全無不同的是,波洛可是被阿加莎從初出茅廬寫到去世的,所以原著黨對他老年後的經歷也是非常熟悉的。

所以,波洛當主角的案子,一旦改得不好,就容易被罵。

不幸的是,BBC團隊在這個系列的第四部,第一次推出「大主角」波洛後,看來免不了要被罵了。

因為,即便不是得罪原著黨,這部《ABC謀殺案》也不是一部合格的犯罪探案劇!

為什麼得罪原著黨

僅就本劇來說,得罪原著黨的最大原因,毫無疑問,主要在於偵探波洛的人設。

在阿加莎筆下,波洛接手」ABC謀殺案「,可以說是在他私家偵探生涯的黃金年代。

這一案前兩三年,他坐了東方快車,坐了普羅米修斯號航班(雲中命案),後兩三年又坐了尼羅河上的遊輪和地中海上的郵輪(海上迷案)。一會兒火車一會兒航班一會兒遊船,從生命力上,當時的波洛是很強的,從破案難度上,他的灰色腦細胞也是很活躍的。

如今,突然整出來了個老年的波洛,是會讓人接受不了。

那再退一步講,真要像《福爾摩斯先生》一樣,安排一個老年偵探呢,恐怕這個波洛又和原著裡的偵探從氣質上有完全的不同。

原著裡,在帷幕一案之前,波洛從外型到語言到性格上,除了偵探應有的機智和敏銳外,是帶有一點自嘲式的幽默,以及相應的一點點自負的。身邊的賈普、黑斯廷斯、奧利弗太太甚至女僕都襯託出了他的這些特質。

而在最後的帷幕一案裡,身體不行了的波洛,沒有了輕鬆幽默但絕對少不了偵探的自負和掌控力。大家從他的死法能看出他極強的個性,強到自己來了一出「無人生還「式的犯罪。

這樣的波洛,會有本劇中的老年不得志和鬱鬱寡歡嗎?

再往深了說,英國從天氣到環境的灰暗是讓人印象深刻,但在阿加莎以波洛為主角的作品裡,除了個別几案,多數是不太體現這一點。

因為阿加莎自己的經歷,波洛不是在陽光明媚的鄉間見證謀殺,就是在全世界的旅途中幫人破案,表面上是不太看到不列顛島上的霧霾的,更多的陰暗來自犯罪的內裡。

那麼,這個波洛是怎麼來的?如果是一個聽慣了人間懺悔的教堂牧師,他又是怎麼做到偵探的?劇裡沒交代,恐怕也說不通吧。

為什麼拋開原著也不是一個合格作品?

如果說一個莫名其妙的偵探形象讓原著黨不滿意,那一個失敗的罪犯設定,就決定了拋開原著它都不是一個合作的劇。

在《ABC謀殺案》原作裡,罪犯的初心是阿加莎最常用的套路:殺人奪取財產。為此,他借刀殺人炮製了前兩個案子和後一個案子——並沒有E——偽裝成連環殺人案。

其實,阿加莎的原作就是有一點過於強調犯罪手法的詭異而有點漏洞的,比如現實中真要達到這個目的,找個人做幌子去按字母殺人,不如自己無差別的連續殺人來得保險。

那到了本劇裡呢,兇手的犯罪動機似乎都改了,改成了從波洛身上找到了靈感而去變態連環殺人從而挑戰波洛,甚至最後有點成就波洛復出的意思……

你倆跟我這兒扯犢子呢,還是搞基呢?

真要為了這個,幹啥找個人當幌子,那豈不是出錯概率更大,更不如自己去無差別殺人呢。

而且,劇裡好像對於怎麼查出兇手的,是不是似乎也沒說太清楚?是不是在結束前20分鐘就一筆帶過了?搞得原著黨看不下去,非原著黨一臉懵逼啊……

所以啊,這三年來,從無人生還到控方證人到無妄之災到abc謀殺案,口碑越來越堪憂,bbc可能真得記住那句話:

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胡說,否則你們是要向全國人民謝罪的。

最後,為明年的《死亡終局》捏一把汗,並期待下明年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要排的《東方快車謀殺案》!!

相關焦點

  • 《ABC謀殺案》歷久彌新的阿加莎,歷久彌新的謀殺案
    《ABC謀殺案》在阿加莎偵探小說中並不是最出名的,我大概在十年前讀過原著,對於情節已經很模糊了,這次BBC的三集迷你劇評分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改編比較大,引起很多原著粉不滿。我大概是由於對原著的模糊記憶,看得時候沒有什麼預設,十分滿意。
  • 《ABC謀殺案》既然劇這麼爛,不如說說原著吧
    2015年的《無人生還》,2016年的《控方證人》,2017年的《無妄之災》,還有今年最新的《ABC謀殺案》,和計劃明年播出的《死亡終局》……年終歲末一部BBC操刀的阿加莎牌推理劇,和每年的聖誕節一起相伴而至,總能給廣大英劇迷和阿加莎謎無限期待!
  • 《ABC謀殺案》BBC,毀原著的翻拍不分國界
    BBC用這部年度大作再次向我們證明了一點——毀原著的翻拍是沒有國界的。我們對本國的翻拍劇一慣持鄙夷態度,說他們褻瀆經典,似乎我們的觀眾十分尊重原著。可是,遇到外國翻拍經典時,這些「尊重原著」的觀眾立馬又喊著「BBC出品必屬精品」,還沒看就開始為BBC鼓掌,儘管有些劇拍得相當差勁...比如這部《ABC謀殺案》。
  • 先入為主難超越——《ABC謀殺案》
    於是BBC乘勝追擊,重金買下電視劇改編版權,一口氣定下七部阿加莎改編作品,隨後緊接著推出了《控方證人》《無妄之災》,以及這部《ABC謀殺案》。《ABC謀殺案》裡的人物角色名字就是如此湊巧,他們從活動區域到命名方式,都十分符合字母殺人案的環境,成了犯罪分子眼中的完美對象。
  • 《ABC謀殺案》BBC出品阿加莎必為次品
    其實當時看到又是同一個編劇的時候心就涼了一截,但是抱著對原著的熱愛還是滿懷期待,當然BBC也沒有讓我失望,繼無人生還、控方證人、無妄之災後又爛出了一個新高度,到現在只想對編劇說一句求放過,看著自己心愛的阿婆的小說被一部又一部毀,我心中更多的不是憤怒而是難受。 在海報剛釋出的時候,我看到那個簡直比東方快車謀殺案的波洛還要不像的波洛,年齡差就不說了,連小翹胡都沒有了??
  • 【英劇】【劇情 / 懸疑 / 犯罪】ABC謀殺案 (2018)
    ABC謀殺案 The ABC Murders (2018)導演: 亞歷克斯·加巴西編劇: 莎拉·菲爾普斯 / 阿加莎
  • 《ABC謀殺案》難道只有「忠於原著」這一種方向嗎?
    這一部來自BBC的《ABC謀殺案》的短劇,在原著上加入了不少的改編,但個人覺得這是一次勇敢的嘗試。市面上忠於原著的版本實在太多了,幾十年有無數電影電視劇翻拍阿加莎的作品。但那只是一種改編方式,如果阿加莎的作品被一直改編下去,在未來的幾十年裡,難道只有「越來越忠於原著」這一種方向嗎?我在看2017年上映的《東方快車謀殺案》的時候,就隱隱感覺到了對經典改編的窘境。
  • 《ABC謀殺案》這不是阿婆的ABC
    這次至少沒有自作聰明地亂改結局,而且推理因素也還算有,最後也基本圓上了問題嘛也很明顯,就是除了人物的名字一樣之外基本就跟原著沒有關係了,最後菠蘿的背景故事也是天雷滾滾。但如果不把這劇當做阿婆的書,而是一部普通的謀殺驚悚片來看的話,其實還是可圈可點的。
  • 阿加莎ABC謀殺案再次被翻拍,再來品一品名偵探波洛的風採
    今年,BBC隆重推出了推理女王阿加莎的經典作品《ABC謀殺案》,而這部作品的主角依然是經典角色比利時偵探,赫爾克裡·波洛。不知道是否是原創能力匱乏,這幾年BBC一直致力於推出阿加莎的經典名作,先是《無人生還》、再到《控方證人》,去年又出了《無妄之災》。
  • 《ABC謀殺案》BBC版波洛大偵探,從睿智可親的胖子,到暗黑喪氣的瘦子
    阿加莎另一部難改編的作品應該就是《ABC謀殺案》了。因為你真兇出場早了,觀眾可能很容易就猜到了;但若是出場太晚,太過刻意,觀眾也很容易就猜到了。《無人生還》為什麼被改編那麼多次?只要能說得通,把兇手改了也不是不可以的。並且一點也不追求揭露兇手的快意,沒有快意,哪怕成功破案都是喪氣十足。把阿加莎的幾部作品都改得喪氣十足。
  • 《ABC謀殺案》毀童年系列(劇評,The ABC Murders)
    繼續mini劇點評,今天來講一講新版《ABC謀殺案》,值得一聊。英劇《ABC謀殺案》作品類型:懸疑主要演員:John Malkovich、Eamon Farren故事概述:赫爾克裡·波洛探案系列,偵探Poirot智鬥殺手Franklin開播時間:2018年12月26日開播,共3集(已完結)
  • 八、ABC謀殺案
    就在警方與波洛陷入困境時,第二樁謀殺案警告信接踵而來。日期是25日,地點是貝克斯希爾(Bexhill)。波洛猜從這份信中,測到兇手是按照字母排序進行謀殺的。25日凌晨,年輕漂亮的咖啡館女招待伊莉莎白·巴納德(姓氏字母B)被裙帶勒死在海灘上。屍體旁邊也是有一部ABC火車時刻表。罪案發生後還是各種走訪排查,依然是沒有頭緒。一向冷靜鎮定的波洛也開始不淡定了。
  • 《ABC謀殺案》有心改編,無心推理
    這很考驗編劇對於原著的參悟和理解。該在哪個節點設置懸念,該在哪個情節推波助瀾,這是一部改編的懸疑劇成功與否的關鍵。之前讀過阿加莎的原著,也看過翻拍的英劇《無人生還》和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整體感覺還是停留在對像《神探夏洛克》這種一劇一集的編排更加感興趣。說了這麼多感覺和這部《ABC謀殺案》沒啥太大關係。
  • ABC謀殺案 The ABC Murders (2018)
    類型: 劇情 / 懸疑 / 犯罪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語言: 英語首播: 2018-12-26(英國)集數: 3單集片長: 60分鐘ABC謀殺案的劇情簡介 · · · · · ·  BBC繼續改編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小說為劇集,這次是《ABC謀殺案》(The ABC Murders),約翰·馬爾科維奇飾演大偵探赫爾克裡·波洛,魯伯特·格林特飾演巡官
  • —— BBC英劇《ABC謀殺案》
    《ABC謀殺案》BBC再次改編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同名小說《ABC謀殺案》(The ABC Murders),波洛這個角色是克裡斯蒂最喜愛的角色之一,在其33本小說、1部戲劇和超過50個短篇故事中都曾出現過(1920年-1975年),此次由約翰·馬爾科維奇飾演大偵探赫爾克裡·波洛,魯伯特·格林特飾演巡官Crome。
  • 《ABC謀殺案》一年一度的BBC爆款,她又要開殺戒了!
    每年一部的「BBC阿加莎系列」終於回歸了!為了紀念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25周年,每年BBC都會在聖誕節後推出一部阿加莎作品[ABC謀殺案]是阿加莎的經典長篇之一。原著粉難以接受:因為原著中波洛和黑斯廷斯上尉共同破案,而且之前的影視作品也從未把波洛刻畫的如此落寞…波洛不是精緻豬豬男孩麼?
  • 《ABC謀殺案》BBC的ABC
    這劇看到一集半的時候差點要吐了,我到底是為了什麼看這劇的?還不是因為阿婆,還不是因為她筆下的赫爾克裡·波洛,矮胖大偵探波羅。然而BBC的這部《ABC謀殺案》究竟是個什麼東西?首先,波洛的外在形象,不再是個矮胖,而且沒有了神氣的小鬍子,也沒強迫症也沒潔癖,禿頂徹底成了禿頭。這些都可以接受的,真的可以,畢竟我從來都不是忠於他的顏值而是被他的人格魅力打動的(別笑,真的)然後呢,然後呢?這性格變化是咋回事?
  • 話劇《東方快車謀殺案》:獻給阿加莎的情書
    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上海捕鼠器戲劇工作室推出的話劇《東方快車謀殺案》便是其中的佳作之一。《東方快車謀殺案》是世界偵探小說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這部作品一經問世,奠定了阿加莎·克裡斯蒂暢銷作家的地位。原著講述了上世紀三十年代初,一列辛普朗東方快車被暴雪阻於南斯拉夫境內,可能會在原地耽擱數日。
  • 《ABC謀殺案》擅造神劇的BBC,這次來了個年度大翻車?
    對,說的就是阿加莎系列改編劇,今年輪到了這部:《ABC謀殺案》The ABC Murders但是在BBC新改編的劇裡,就完全不是那麼回事。這樣的設定簡直踩了原著黨的重雷區,他們覺得這根本毀了這個人物的基石。
  • 《ABC謀殺案》阿加莎作品SP化:高開低走 震蕩調整
    縱覽這幾年阿婆作品的改編,真是一張讓人百感交集的成績單。   眾所周知,看劇有鄙視鏈,通常是:英劇>美劇>日劇>韓劇>國產劇。BBC在鄙視鏈頂端,但也會有滑鐵盧。BBC近些年的幾部阿婆作品,可謂越拍越爛,最怕BBC鑽牛角尖,越爛越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