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選擇的幻滅,是成長的開始

2021-02-25 海公子

 

—「條條道路都通向一個終點,格拉迪斯。」

—「通向哪裡?」

—「幻滅。」

—「幻滅是我生活的起點。」

(Oscar Wilde)

對選擇的幻滅,是成長的開始。

 

我最喜歡的電影中,《阿甘正傳》永遠佔據著一席之地。和別人從這部電影汲取勵志的正能量不同的是,它給我的啟迪更多是關乎選擇的「成長與幻滅」。

 

成長,每個人都熱切期望它,但人們心底卻又抗拒它。在老家的飯桌上,總有那麼幾個「不得志」的叔叔和大爺,在兜售自己的人生經驗。每次我都饒有興趣的問他們一個問題:「你年輕的時候,幹的最後悔的一件事情是什麼?」

 

我對人生的失敗總抱著嚴肅而同情的態度,這是因為,一個人在描述自己失敗的時候,即使是能力再不濟的人,也會閃現出一些真知灼見。

 

當然,我一般都是酒後和他們單獨溝通的時候這樣問的,因為這種年齡的男子把自己的臉面看的很重要,抓到痛處可是要拍桌子的。所以不能有第三方在場。

 

他們的答案,往往講述了一個關於錯誤選擇的故事。

 

A大爺滿腹才情,當時以大學生的身份,進入機關單位。在有個進京進修的機會的時候,因為大嫂懷孕,他需要照顧她,所以就沒有參加。結果同組的人去了之後,回來就成了他的領導。他就在單位開始了漫長的不得志過程。這種不得志,源自他「我本來也可以」的念頭。開始大嫂還比較感激他的付出,可是隨著孩子的長大,他事業的發展成了現實的問題,於是對大爺多有埋怨。大爺本來就因為放棄了那個機會而生悶氣,這一點火,兩個人就開始互相吵架了。

 

A大爺對於愛情和事業的抱怨,源自於他認為當年的錯誤的選擇。可我覺得,這更多的是一種對自己短視的藉口。如果我們復盤他那一階段關鍵時期的選擇,可以發現他是有好幾個選擇是自己沒有想清楚,完全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大嫂意外懷孕,這是大爺自己不注意吧。僥倖心理。

放棄進京陪老婆,在道義上我們值得鼓勵,可是從長遠看,這個時候必須拿出進修對自己事業未來的深刻影響來說服大嫂。可是大嫂是那種氣頭一上來就聽不進去理的那種人。好,這類型老婆也是你自己找的。

回來同事成了你的領導,這個事實是你自己造成的,就需要接受它。知乎不是有句經典的話麼?什麼叫事情想明白了,事情想明白了就是你再也不能怪其它人,只能找個地方抽自己。可是我大爺一直不接受現實,把本來可以用於工作的能量用在了抱怨和生氣上,所以後續的翻盤的機會也錯過了。這就是他自身的心理問題。而他的心理問題無法解決,在於他根本認為自己沒有問題。所以,一切就這麼卡住了。

 

他以為他有的選,其實他早已經沒有能力做出正確的選擇。

 

所以大爺成才的停滯,不是因為什麼外界因素導致「選擇」上的錯誤,而是因為「選擇」幻滅的根本不徹底。

 

回到阿甘,很多人說起阿甘,總是一撇嘴,表達「阿甘的一切都是因為好運」。這並不是好運。阿甘的生活狀態就是徹底幻滅之後的狀態--完全的接受自己,紮根於當下活著。

 

不要小瞧這兩點,能夠做到,你的生活必然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每個人,最終都會自私的意識到,自己的生命有限,只能享受到有限的體驗,談有限的戀愛,吃有限的沒事,去有限的經典。很多人被這種有限限制住了,變的著急而無助。

 

我要學習啊!誰來教我怎麼用最短的時間去達到最大的效果?

我去泡妞啊!誰來教我怎麼樣不改變自己的前提下讓我的女神青睞我?

我要結婚啊!誰來教我怎麼樣在沒有戀愛經驗的前提下殺出一條血路讓金字塔尖的男人為我稱臣。

 

呵呵,幻滅的不夠徹底罷了。

 

自然界是沒有計劃和目標的,星河流轉中,自有規律和節奏。阿甘是沒有目標感的,智商堪憂,相貌平平,但是他就是能夠在任何時候,都和現實發生關係。因為他沒有理想,也就談不上幻滅,他逃脫了對成長的詛咒,反問實現了最徹底的成長。

 

和現實發生關係不是說,你要用你牛逼的目標和完美的計劃來強姦生活。而是你要用你大部分的時間來投入到現實中。這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因為你會發現你自己是多麼的無能。

 

當別人都在選擇中糾結時,我們要在現實中奮鬥,這就是成功的秘訣所在。

 

阿甘的現實,是沒有目標的現實,女朋友,學校,部隊,桌球,養蝦,跑步,都是別人為他的做的選擇。他的智商理解不了自己選擇和他人選擇的區別,也駕馭不了同時做兩件事的情景,所以,他做了一件最牛逼的事:

 

把手上的事情,一件一件做好。

 

 

我曾經認為自己做事總不成,非常痛苦。有一天,我問我的一個朋友,他是出國去了斯坦福的男神,我問他,為什麼你就能夠做那麼多的事情。做一件成一件。

 

他說了這麼個意思:其實重要的就是兩件事,你正在做的事和你想做的下一件事。效率和成功的秘密,就在於你如何處理這兩件事的關係。

 

對於選擇幻滅的徹底,幻滅的廢墟中,卻誕生了平和的心境和執行力。

 

阿甘這部片子,就是用一種極端的戲劇方式告訴我們:選擇會誤導你的人生。

 

 

相關焦點

  • 幻滅是成長的開始 JPG擊樂實驗室擁抱失敗
    朱宗慶說,自己受前輩提攜,希望後輩也與他一樣有機會可以成長。攝影:裴禛努力再努力,有些生澀卻有溫度的音樂會,高瀚諺做到了,但自己的心卻收不住自己的眼淚。看在「JPG擊樂實驗室」發起人朱宗慶眼底,雖然不舍,也知道上臺表演者若不能掌控好情緒,很容易有突發狀況,但他完全支持高瀚諺選擇這個題材的決定。「演完之後,我的建議是這個與餐飲結合的題材很可以繼續發展,如果幾年後再回來看,把親情主軸內化,一定可以有更精採的呈現。」這不是馬後炮,而是朱宗慶對實驗室的核心堅持。
  • 《馬丁·伊登》生活的幻滅
    但這段愛情終歸要幻滅。因為兩個人身份階層的巨大差異,以及由此巨大差異所帶來的整整一套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迥然不同。他們固然彼此吸引,但在吸引背後,他們的身邊總有巨大的斥力將他們分開。讓馬丁最後放棄伊蓮娜的,甚至還不是階級差異之下的財富和身份鴻溝,而是伊蓮娜從未真正相信過馬丁能靠他的方式獲得成功。無論怎麼努力,她都無法理解馬丁的世界。
  • 巴爾扎克《幻滅》苦難是人生的老師
    ——巴爾扎克《幻滅》2、思想麻醉人的力量遠不如言語那麼強。一個人說話多了,會對自己的話信以為真。——巴爾扎克《幻滅》3、世界上絕頂聰明的人必有許多不幸,其中之一就是對善善惡惡的事情沒有一樣不懂得。——巴爾扎克《幻滅》4、心胸高尚的人總不大肯相信人家會作惡,會無情無義;直到受到殘酷的教訓才恍然大悟,知道人心敗壞到什麼田地;而且他們受了教訓也只用寬大來表示他們的痛心。——巴爾扎克《幻滅》5、「所謂天才就是耐性。」「的確,人的耐性同自然界化育萬物的辦法近似」。——巴爾扎克《幻滅》6、真正的愛情始終和童年的情形相仿:輕率,冒失,放蕩,逞著性子哭哭笑笑。
  • 《馬丁·伊登》主人公理想的幻滅
    我個人理解作者精神上存在幻滅有三個原因:一個是 作者愛情的幻滅,這個很好理解;另外是自己同樣的內容在成名前後人們對其的態度;最後一個是社會理想的幻滅——作者同情普通大眾,同時信仰個人主義、自由主義,但是底層希望通過社會主義改變現狀(工會罷工),這可以通過他的演講(影片唯一一次)以及會餐爭論等他片段看出來。但主角也對當時的資本主義貪婪與壟斷而對底層民眾的冷漠也不滿。
  • 她的女神濾鏡幻滅了?
    湯唯「下凡」,女神濾鏡幻滅?最近,湯唯搭檔朱亞文的古裝劇《大明風華》播出,湯唯首次出演古裝劇,自然獲得許多關注。沒想到這部劇的一大爭議點居然是湯唯的演技。電影咖出演電視劇「幻滅」,並不是因為這兩種題材天生不兼容,而是由其他因素綜合造成。有演員本身演技的因素,也有造型不合適,質感下降的原因。
  • 《馬丁·伊登》:從馬丁「得到」即「幻滅」的過程引發的哲思
    最終,馬丁·伊登選擇殞命大海。影片的拍攝手法也極為特殊,原本擅長拍攝紀錄片的義大利導演皮耶特羅·馬切羅導演在影片中嘗試使用了16mm膠片拍攝和使用檔案資料影像相,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觀眾的觀賞美感。接下來我們就從故事內容、藝術手法、表達主題分析馬丁從「未得到」到得到,再從「得到」到「幻滅」的悲劇過程。而在第四部分我將分析下馬丁的故事帶給我們哪些哲思和啟發。
  • 圖說 | 她真人也很幻滅?胡歌也逃不過網紅濾鏡!
    妝感特別重,身材也過於瘦削,遠沒有照片裡的她有少女氣。網紅脫離濾鏡幻滅不幻滅得分人!但明星,好像一遇到網紅濾鏡都得「幻滅」。前有佘詩曼和baby,在網紅濾鏡下秒變蛇精臉。這是頭髮都沒整理就開始拍照了,然後就發上來了。
  • 幻滅者的尊嚴與榮光
    或者說,那已經不僅是無力了,而是絕望,是幻滅。 徒勞徒勞,儘是徒勞。 石猴能抗衡神嗎?人能挑戰全宇宙嗎,能挑戰命運嗎?都不能。 悟空是這樣問自己的,世界是這個樣子的嗎?極目之處,無邊無界,我卻不能再前進一步?如果一個地方是永遠不可到達的,那個地方還存在嗎?
  • 《親密關係》:在「幻滅」階段,李國慶和俞渝深陷權力鬥爭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共讀《親密關係》之第二階段:幻滅。前幾天,李國慶和俞渝的離婚案二審開庭。李國慶主張離婚而俞渝不同意,並且俞渝舉出了感情沒破裂的例子:去年兩人一起旅遊來著,李國慶給媳婦送了玫瑰花,還分給她一半朋友給的土特產蘑菇。這是怎樣一箱蘑菇啊,也難怪法庭判不了感情破裂,誰信你送玫瑰送蘑菇是為友誼乾杯,這分明是相濡以沫的精神啊。
  • 李敖看到馬桶上的妻子瞬間幻滅?
    從此,你又多了一個睡懶覺的理由,而偶像好不容易建立的人設,在你這裡徹底幻滅。只要牢記,偶像和你一樣,都是一具溫度一樣的血肉之軀,就不會常常因為偶像的崩盤而懊惱。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是變化,從而,唯一不會幻滅的,就是幻滅,遲點兒早點兒的事。
  • 李滄東《密陽》:一個失心瘋女子人生幻滅路上的「恕」與「悔」
    她丈夫去世了,出於對丈夫的緬懷,想讓兒子在父親成長的地方長大,她才帶著兒子來丈夫的家鄉密陽生活。她來自大都市,帶著天然獵奇的眼光打量著丈夫的家鄉。但同時也像一隻孔雀一樣成為小城鎮的人們議論的對象。她覺得密陽的人們沒見過什麼大世面,熱心分享她見過的世界。大家覺得她神經兮兮,但又很有錢,紛紛想要與她相交。
  • 企鵝最強音落下帷幕,幻滅一首《漂洋過海來看你》奪冠
    在經過評委小智的打分和觀眾的投票之後,由主播幻滅獲得了本次比賽的冠軍。幻滅在本次比賽中一改之前活躍的氣氛,為大家帶了一手深情款款的《漂洋過海來看你》,俘獲了無數粉絲的心,引得觀眾紛紛淚目。可以說,幻滅的的冠軍實至名歸,無論是情感還是唱功都十分到位。
  • 「原來,一開始我們便沒有選擇的機會」,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活著這個詞語,到底是以怎樣的形態出現在我們的生命之中,你回想起來,原來,在一開始,我們並沒有權利選擇,活下來,是機遇。 是母體給我們的機會,當我們落地的那一刻,的確沒有人徵詢過你,沒有人給你一份表格,填妥或勾畫選項願意與否。
  • 《親密關係》:防止從「月暈」到「幻滅」,就是放下需求和期望
    當你繼續在感情中成長時,你也開始懂得欣賞你跟伴侶之間所發生的任何事情。當你拒絕接受不悅與不適時,你也不再看見這些事物能帶來的啟示,也將是你無法看清正在發生的事物。所以,尋找真摯永恆的親密關係,其實就是尋找自我。
  • 三船敏郎*黑澤明:即使身陷孤獨與絕望,希望也不能幻滅
    四方田犬彥認為此片表現了導演一貫的哲學主張:即使身陷孤獨與絕望,希望也不能幻滅。更為重要的是,三船敏郎和黑澤明的合作開啟了日本電影的新篇章。三船敏郎出生並成長於中國,彼時他的父親在中國經營連鎖照相館生意興隆,三船本人也曾經做過攝影師的工作。戰後,他選擇東京作為自己新生活的起點,這年他26歲,年輕英俊、擁有性感迷人的微笑和固執傲慢的稜角。
  • (星象)傑米-2020年金星逆行全程:幻滅
    2020年的金星逆行與海王星相刑,增強了對溫柔和情感的需求,但也導致感情中的幻滅、困惑和欺騙。 先說一下行運金星逆行的一般意義,然後是2020年金星逆行的更具體內容,文末是本命盤金星逆行的意義。
  • 《馬丁·伊登》,傑克·倫敦式精神的幻滅,文字構築起的精神世界
    01、小說中露絲是促使馬丁美國夢開始的重要原因,影片中換為伊萊娜,通過馬丁個例的展現,探討的是19世紀美國文壇市場化探索之路以及物質、精神的平衡關係。小說問世於1909年,美國經濟正在蒸蒸日上,民眾普遍開始追求物質財富,夢想著有朝一日實現「淘金」般的美國夢,馬丁正是這一大軍中的一員。
  • 幻滅!賀軍翔讓妻子提前兩周剖腹產,說出原因太奇葩
    根據有關媒體報導,賀軍翔在參加活動時透露道妻子是提前兩周進行了剖腹產,說出原因後,大家覺得賀軍翔太奇葩,霸道總裁形象都有些幻滅了。不少網友表示賀軍翔的偉岸形象要因此幻滅了。不少處女座朋友感覺有被賀軍翔冒犯,而且提前了兩周做剖腹產,對賀軍翔妻子和女兒應該都是不太好的。
  • 瘋長與幻滅,辛鵬飾演的秦聲是《蕎麥瘋長》中的另一極
    夢想有蒸騰便有幻滅,有人瘋長也有人顆粒無收。喜歡辛鵬的「秦聲」,恰是因為這個人物所代表的幻滅和失落,就像疼惜自己一樣,對這個角色有種天然的好感。 面對精緻的皮箱,秦聲選擇了撬開遊戲機,讓這個人物無可避免的披上悲劇色彩,更為悲劇的是,他們在即將進入城市時
  • 《正常人》成長與接納
    曾經急於想要製造並享受愛情帶來的美好,比如學業生活上互相促進、獲得安全感、有情感依靠,也總是太追求完美於是總是事與願違,覺得自己的愛情有「殘缺」的地方,經常選擇短暫逃避。可惜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也是劇中女主問男主的,「跟我在一起的時候,你還會覺得孤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