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條道路都通向一個終點,格拉迪斯。」
—「通向哪裡?」
—「幻滅。」
—「幻滅是我生活的起點。」
(Oscar Wilde)
對選擇的幻滅,是成長的開始。
我最喜歡的電影中,《阿甘正傳》永遠佔據著一席之地。和別人從這部電影汲取勵志的正能量不同的是,它給我的啟迪更多是關乎選擇的「成長與幻滅」。
成長,每個人都熱切期望它,但人們心底卻又抗拒它。在老家的飯桌上,總有那麼幾個「不得志」的叔叔和大爺,在兜售自己的人生經驗。每次我都饒有興趣的問他們一個問題:「你年輕的時候,幹的最後悔的一件事情是什麼?」
我對人生的失敗總抱著嚴肅而同情的態度,這是因為,一個人在描述自己失敗的時候,即使是能力再不濟的人,也會閃現出一些真知灼見。
當然,我一般都是酒後和他們單獨溝通的時候這樣問的,因為這種年齡的男子把自己的臉面看的很重要,抓到痛處可是要拍桌子的。所以不能有第三方在場。
他們的答案,往往講述了一個關於錯誤選擇的故事。
A大爺滿腹才情,當時以大學生的身份,進入機關單位。在有個進京進修的機會的時候,因為大嫂懷孕,他需要照顧她,所以就沒有參加。結果同組的人去了之後,回來就成了他的領導。他就在單位開始了漫長的不得志過程。這種不得志,源自他「我本來也可以」的念頭。開始大嫂還比較感激他的付出,可是隨著孩子的長大,他事業的發展成了現實的問題,於是對大爺多有埋怨。大爺本來就因為放棄了那個機會而生悶氣,這一點火,兩個人就開始互相吵架了。
A大爺對於愛情和事業的抱怨,源自於他認為當年的錯誤的選擇。可我覺得,這更多的是一種對自己短視的藉口。如果我們復盤他那一階段關鍵時期的選擇,可以發現他是有好幾個選擇是自己沒有想清楚,完全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大嫂意外懷孕,這是大爺自己不注意吧。僥倖心理。
放棄進京陪老婆,在道義上我們值得鼓勵,可是從長遠看,這個時候必須拿出進修對自己事業未來的深刻影響來說服大嫂。可是大嫂是那種氣頭一上來就聽不進去理的那種人。好,這類型老婆也是你自己找的。
回來同事成了你的領導,這個事實是你自己造成的,就需要接受它。知乎不是有句經典的話麼?什麼叫事情想明白了,事情想明白了就是你再也不能怪其它人,只能找個地方抽自己。可是我大爺一直不接受現實,把本來可以用於工作的能量用在了抱怨和生氣上,所以後續的翻盤的機會也錯過了。這就是他自身的心理問題。而他的心理問題無法解決,在於他根本認為自己沒有問題。所以,一切就這麼卡住了。
他以為他有的選,其實他早已經沒有能力做出正確的選擇。
所以大爺成才的停滯,不是因為什麼外界因素導致「選擇」上的錯誤,而是因為「選擇」幻滅的根本不徹底。
回到阿甘,很多人說起阿甘,總是一撇嘴,表達「阿甘的一切都是因為好運」。這並不是好運。阿甘的生活狀態就是徹底幻滅之後的狀態--完全的接受自己,紮根於當下活著。
不要小瞧這兩點,能夠做到,你的生活必然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每個人,最終都會自私的意識到,自己的生命有限,只能享受到有限的體驗,談有限的戀愛,吃有限的沒事,去有限的經典。很多人被這種有限限制住了,變的著急而無助。
我要學習啊!誰來教我怎麼用最短的時間去達到最大的效果?
我去泡妞啊!誰來教我怎麼樣不改變自己的前提下讓我的女神青睞我?
我要結婚啊!誰來教我怎麼樣在沒有戀愛經驗的前提下殺出一條血路讓金字塔尖的男人為我稱臣。
呵呵,幻滅的不夠徹底罷了。
自然界是沒有計劃和目標的,星河流轉中,自有規律和節奏。阿甘是沒有目標感的,智商堪憂,相貌平平,但是他就是能夠在任何時候,都和現實發生關係。因為他沒有理想,也就談不上幻滅,他逃脫了對成長的詛咒,反問實現了最徹底的成長。
和現實發生關係不是說,你要用你牛逼的目標和完美的計劃來強姦生活。而是你要用你大部分的時間來投入到現實中。這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因為你會發現你自己是多麼的無能。
當別人都在選擇中糾結時,我們要在現實中奮鬥,這就是成功的秘訣所在。
阿甘的現實,是沒有目標的現實,女朋友,學校,部隊,桌球,養蝦,跑步,都是別人為他的做的選擇。他的智商理解不了自己選擇和他人選擇的區別,也駕馭不了同時做兩件事的情景,所以,他做了一件最牛逼的事:
把手上的事情,一件一件做好。
我曾經認為自己做事總不成,非常痛苦。有一天,我問我的一個朋友,他是出國去了斯坦福的男神,我問他,為什麼你就能夠做那麼多的事情。做一件成一件。
他說了這麼個意思:其實重要的就是兩件事,你正在做的事和你想做的下一件事。效率和成功的秘密,就在於你如何處理這兩件事的關係。
對於選擇幻滅的徹底,幻滅的廢墟中,卻誕生了平和的心境和執行力。
阿甘這部片子,就是用一種極端的戲劇方式告訴我們:選擇會誤導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