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期我們將繼續看看那些中日合作的失敗動畫作品,有一部優秀的國漫被動畫化了,這本來應該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特別對作者而言自己的作品能被人賞識能做成動畫還能被更多人知道,這可是雙倍的快樂!但是,為什麼會這樣呢?動畫做出來後卻完全不能讓人開心起來,甚至……是一種慘遭動畫化的情況。
這部來自騰訊動漫平臺的《時空使徒》就遭到這樣的坑害,作為一部騰訊的精品畫面,不論是人設、故事、設定都得到很多讀者認可,而騰訊也許想把這部作品打造成一個大IP,動畫化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時空使徒動畫的封面)
2016年,騰訊投資在動畫上的錢可以說是完全不吝嗇的,同一年裡面《從前有座靈劍山》、《一人之下》、《時空使徒》幾部作品完成了動畫製作並播出,而前兩者雖然有瑕疵但也算是在觀眾中還是普遍好評,中日合作本來就困難重重,能有這樣的成績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豆瓣評分7.2的《靈劍山》)
(豆瓣評分8.6的《一人之下》)
就算漫畫本身質量很高,在有了優秀的劇本的前提下,有時候也因為日方非常不走心的製作導致動畫成品質量低下,像這部時空使徒就是非常明顯的例子,同一年的3部作品裡面最慘的就是他了。
(在豆瓣上只有4.4)
這動畫到底怎麼了?
原著講述了世界曾爆發了一種可怕的失眠病症,而食用一種藥可以緩解這樣的痛苦,但是長期使用人類就會變異,從而成為一種名為嗜血種的存在,世界也變成了人類和嗜血種共存的格局。而故事就是圍繞身為人類和嗜血種混血的男主與自己的夥伴,被迫在一個異度空間進行求生遊戲的展開。不斷通過倒敘和多線敘事的方式,來補完整個故事,在節奏上原著是做得很不錯的。但是,這動畫的劇情就顯得非常的脫節了。
(漫畫在一開始就有把基礎世界觀給展示清楚)
但是動畫就跳過了這一段,直接開始了主角團進行活動的第一幕。而且為了填充足夠20分鐘的片長,裡面塞了一些甚至讓人設崩壞的內容,特別是女主一開始就躺槍,讓人看得一臉懵逼。
馬路對面就發生了一起嗜血種因為暴走襲擊行人的事件,而動畫裡的女主看了一眼之後當沒看到一樣,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正確做法很好地體現在來這裡。如果這個人就是那種理性冷靜的設定就算了,但是女主並不是那樣的人物。
在搶佔銀行的情節裡面,一個隊友的臉被小孩看見了,為了不留痕跡隊友的做法是選擇處決,而這時候的女主突然大發聖母光輝跳出來護住小孩。這裡給人的感覺就非常的扯了,前面路人被襲擊一點救助的意思都沒有,現在看到小孩可能被隊友攻擊就那麼奮不顧身了。小孩肯定是無辜的,但被襲擊的路人就做錯了什麼嗎?而前面路人被襲的情節,在漫畫裡面是沒有的。
(一副馬上會變成2段的樣子)
另外女主角在動畫裡也特別不太討人喜歡,完全是又聖母還要拖後腿的豬隊友,而且在動畫裡強行的死去活來地拉扯了好一會,讓人覺得很莫名其妙。這種僵硬動的內容填充,且在動畫後面這類型的情節還非常多,這裡也不貼太多上來了,想開開眼界,自己去看看也可以的。
而且還有讓人頭大的魔改
漫畫裡在神秘空間中出現的怪物在造型上能看出是花了心思來設計的,在外表上就能給人一種迅捷、狡詐、兇猛還抗打的感覺。
反觀一下動畫進行魔改之後的怪物造型,就讓人忍不住想吐槽了,原本該有的狂野風格完全變成了科幻風的變異生物的造型,不僅把原本怪物有的顏值都捨棄了,還多了幾分噁心的感覺,實在不明白製作方在進行原型設計的時候在想些什麼。
不過當小編回頭想了想,這個造型說不定玩過CAPCOM(卡普空)出的《怪物獵人》系列的朋友都不會陌生,那水蛭一樣吸盤嘴看不到眼睛的設計還有那看起來光溜溜的身體,正像是遊戲裡的電龍被塗黑量產後直接丟進這個世界一樣!
(《怪物獵人》遊戲中的電龍)
說不定在製作方繪製原型的時候正好玩了怪物獵人,也可能被這個怪物虐了,所以才心懷怨恨把這個造型帶到了這個動畫裡面來。別以為塗黑了,我們就不認得你了!
甚至還有尬到爆笑的情節
如果要說到這部動畫最讓人噴飯的點,那就在動畫的第11集裡面了。這一話完全把什麼叫做粗製濫造解釋得清清楚楚,裡面有那麼一段主角小隊的紅毛小哥覺醒了自己的能力並且暴走了,甚至捅了自己的隊友一刀,一開始那個隊友也非常痛苦還血流不止,但是在切換了幾次鏡頭之後,不僅他不再感到疼痛,而且血也止住了,甚至插著刀的情況下還能對女主角說教。
這突然就變了一個人的白毛真的是主角,而那個POSE蓄勢待發而且還很喜感的就是上面提到的誤傷友軍的暴走隊友。
原本這個場景應該很有感覺的才對,捨身為隊友擋刀的小哥本來在氣勢上真的有了那種視死如歸的感覺,如果這一集就在這裡結束,估計也不會那麼糟糕了。
他開始慢慢習慣這樣的設定了,刀子甚至也很聽話的可以放大縮小了,不僅隊友不覺得他身上插著刀有什麼問題,他自己應該也覺得沒什麼問題。
到了後面,我甚至覺得這個角色是不是一開始身上就插著刀的呢?小哥甚至和這把刀融為了一體,不僅能自然地站起來還能自如地走動。我是沒怎麼搞懂這是個什麼原理,大概這就是唯心主義吧?只要想著刀不在,就不會痛了,製作組還是思考了不少的,都用了上哲學。
三集定律都不適合用在這部動畫裡,除了第一話的百萬播放後面的播放量都在不斷地減少。這不禁讓我想起來第一期裡提到的《魅力英雄》,不過那個好歹是成本相對低廉的泡麵番,而這部《時空使徒》可是片長20多分鐘的季番動畫,這成本可是千萬來算的。而這部動畫不僅虧了,而且還是虧出翔的級別。
動畫大概是漫畫128話左右的內容,加了不少多餘的情節,導致主要的故事完全沒有好好地說清楚,甚至連一開始的基礎世界觀設定也只是通過很短的幾句話過了一遍,讓觀眾的體驗非常得糟糕。不看看漫畫,還真不懂動畫裡很多沒有說清楚的東西呢。
(有生之年都可能沒第二季了)
日本自身近幾年的動畫質量都在不斷下滑,更別說出錢請日方製作能高到什麼程度了。中日合作頻頻碰壁能看出,想打造更好的動畫作品,還是需要我國培養更多動畫方面的人才,由中國人自己來做才能做好。只要日方一日不改自己在動畫行業上的驕傲自滿,那所謂的中日合作仍然是個送錢買哭的下場。這部《時空使徒》就說明了這個問題,人設好是沒用的,故事好也是沒用的,只要製作方沒用心給你做,再好的條件也別想做出好作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