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名著《二刻拍案驚奇》中的中國第一風情才女--嚴蕊

2021-03-01 天台縣上海商會

其故事載於《二刻拍案驚奇》。
話說天台營中有一上廳行首,姓嚴名蕊,表字幼芳,乃是個絕色的女子。一應琴棋書畫,歌舞管弦之類,無所不通。善能作詩詞,多自家新造句子,詞人推服。又博曉古今故事。行事最有意氣,待人常是真心。所以人見了的,沒一個不失魂蕩魄在他身上。四方聞其大名,有少年子弟慕他的,不遠千裡,直到台州來求一識面。正是:十年不識君王面,始信蟬娟解誤人。
此時台州太守乃是唐與正,字仲友,少年高才,風流文彩。宋時法度,官府有酒,皆召歌妓承應,只站著歌唱送酒,不許私侍寢席;卻是與他謔浪狎暱,也算不得許多清處。仲友見嚴蕊如此十全可喜,盡有眷顧之意,只為官箴拘束,不敢胡為。但是良辰佳節,或賓客席上,必定召他來侑酒。一日,紅白桃花盛開,仲友置酒賞玩,嚴蕊少不得來供應。飲酒中間,仲友曉得他善於詞詠,就將紅白桃花為題,命賦小詞。嚴蕊應聲成一闕,詞云: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 ——詞寄《如夢今》。
吟罷,呈上仲友。仲友看畢大喜,賞了他兩匹縑帛。
又一日,時逢七夕,府中開宴。仲友有一個朋友謝元卿,極是豪爽之土,是日也在席上。他一向聞得嚴幼芳之名,今得相見,不勝欣幸。看了他這些行動舉止,談諧歌唱,件件動人,道:「果然名不虛傳!」大觥連飲,興趣愈高。對唐太守道:「久聞此子長於詞賦,可當面一試否?」仲友道:「既有佳客,宜賦新詞。此子頗能,正可請教。」元卿道:「就把七夕為題,以小生之姓為韻,求賦一詞。小生當飲滿三大甌。」嚴蕊領命,即口吟一詞道:
碧梧初墜,桂香才吐,池上水花初謝。穿針人在合歡樓,正月露玉盤高瀉。蛛忙鵲懶,耕慵織倦,空做古今佳話。人間剛到隔年期,怕天上方才隔夜。 ——詞寄《鵲橋仙》
詞已吟成,元卿三甌酒剛吃得兩甌,不覺躍然而起道:「詞既新奇,調又適景,且才思敏捷,真天上人也!我輩何幸,得親沾芳澤!」亟取大觥相酬,道:「也要幼芳公飲此甌,略見小生欽慕之意。」嚴蕊接過吃了。太守看見兩人光景,便道:「元卿客邊,可到嚴子家中做一程兒伴去。」元卿大笑,作個揖道:「不敢請耳,固所願也。但未知幼芳心不如何。」仲友笑道:「嚴子解人,豈不願事佳客?況為太守做主人,一發該的了。」嚴蕊不敢推辭得。酒散,竟同謝元卿一路到家,是夜遂留同枕席之歡。元卿意氣豪爽,見此佳麗聰明女子,十分趁懷,只恐不得他歡心,在太守處凡有所得,盡情送與他家,留連年年,方才別去,也用掉若干銀兩,心裡還是歉然的,可見嚴蕊真能令人消魂也。表過不題。
且說婺州永康縣有個有名的秀才,姓陳名亮,字同父。賦性慷慨,任俠使氣,一時稱為豪傑。凡綏紳士大夫有氣節的,無不與之交好。淮帥辛稼軒居鉛山時,同父曾去訪他。將近居旁,遇一小橋,騎的馬不肯定。同父將馬三躍,馬三次退卻。同父大怒,拔出所佩之劍,一劍揮去馬首,馬倒地上。同父面不改容,待步而去。稼軒適在樓上看見,大以為奇,遂與定交。平日行徑如此,所以唐仲友也與他相好。因到台州來看仲友,仲友資給館穀,留住了他。閒暇之時,往來講論。仲友喜的是俊爽名流,惱的是道學先生。同父意見亦同,常說道:「而今的世界只管講那道學。說正心誠意的,多是一班害了風痺病,不知痛癢之人。君父大仇全然不理,方且揚眉袖手,高談性命,不知性命是甚麼東西!」所以與仲友說得來。只一件,同父雖怪道學,卻與朱晦庵相好,晦庵也曾薦過同父來。同父道他是實學有用的,不比世儒遼闊。惟有唐仲友平恃才,極輕薄的是朱晦庵,道他字也不識的。為此,兩個議論有些左處。
同父客邸興高,思遊妓館。此時嚴蕊之名布滿一郡,人多曉得是太守相公作興的,異樣興頭,沒有一日閒在家裡。同父是個爽利漢子,那裡有心情伺侯他空閒?聞得有一個趙娟,色藝雖在嚴蕊之下,卻也算得是個上等的行院,台州數一數二的。同父就在他家遊耍,繾倦多時,兩情歡愛。同父揮金如土,毫無吝澀。妓家見他如此,百倍趨承。趙娟就有嫁他之意,同父也有心要娶趙娟,兩個商量了幾番,彼此樂意。只是是個官身,必須落籍,方可從良嫁人。同父道:「落籍是府間所主,只須與唐仲友一說,易如反掌。」趙娟道:「若得如此最好。「陳同父特為此來府裡見唐太守,把此意備細說了。唐仲友取笑道:「同父是當今第一流人物,在此不交嚴蕊而交趙娟,何也?」同父道:「吾輩情之所鍾,便是最勝,那見還有出其右者?況嚴蕊乃守公所屬意,即使與交,肯便落了籍放他去否?「仲友也笑將起來道:「非是屬意,果然嚴蕊若去,此邦便覺無人,自然使不得!若趙娟要脫籍,無不依命。但不知他相從仁兄之意已決否?」同父道:「察其詞意,似出至誠。還要守公贊襄,作個月老。」仲友道:「相從之事,出於本人情願,非小弟所可贊襄,小弟只管與他脫籍便了。」同父別去,就把這話回復了趙娟,大家歡喜。
次日,府中有宴,就喚將趙娟來承應。飲酒之間,唐太守問趙娟道:「昨日陳官人替你來說,要脫籍從良,果有此事否?」趙娟叩頭道:「賤妾風塵已厭,若得脫離,天地之恩!」太守道:「脫籍不難。脫籍去,就從陳官人否?」趙娟道:「陳官人名流貴客,只怕他嫌棄微賤,未肯相收。今若果有心於妾,妾焉敢自外?一脫籍就從他去了。」太守心裡想道:「這妮子不知高低,輕意應承,豈知同父是個殺人不眨眼的漢子?況且手段揮霍,家中空虛,怎能了得這妮子終身?」也是一時間為趙娟的好意,冷笑道:「你果要從了陳官人到他家去,須是會忍得飢,受得凍才使得。」趙娟一時變色,想道:「我見他如此撤漫使錢,道他家中必然富饒,故有嫁他之意;若依太守的說話,必是個窮漢子,豈能了我終身之事?」好些不快活起來。唐太守一時取笑之言,只道他不以為意。豈知姊妹行中心路最多,一句關心,陡然疑變。唐太守雖然與了他脫籍文書,出去見了陳同父,並不提起嫁他的說話。連相待之意,比平日也冷淡了許多。同父心裡怪道:「難道娼家薄情得這樣滲瀨,哄我與他脫了籍,他就不作準了?」再把前言問趙娟。趙娟回道:「太守相公說來,到你家要忍凍餓。這著甚麼來由?「同父聞得此言,勃然大怒道:「小唐這樣憊賴!只許你喜歡嚴蕊罷了,也須有我的說話處。」他是個直性尚氣的人,也就不戀了趙家,也不去別唐太守,一逕到朱晦庵處來。
此時朱晦庵提舉浙東常平倉,正在婺州。同父進去,相見已畢,問說是台州來,晦庵道:「小唐在台州如何?」同父道:「他只曉得有個嚴蕊,有甚別勾當?」晦庵道:「曾道及下官否?」同父道:「小唐說公尚不識字,如何做得監司?」晦庵聞之,默然了半日。蓋是晦庵早年登朝,茫茫仕宦之中,著書立言,流布天下,自己還有些不謙意處。見唐仲友少年高才,心裡常疑他要來輕薄的。聞得他說己不識字,豈不愧怒!佛然道:「他是我屬宦,敢如此無禮!」然背後之言未卜真偽,遂行一張牌下去,說:「台州刑政有在,重要巡歷。」星夜到台州市。
晦庵是有心尋不是的,來得急促。唐仲友出於不意,一時迎接不及,來得遲了些。晦庵信道是同父之言不差,果然如此輕薄,不把我放在心上!這點惱怒再消不得了。當日下馬,就追取了唐太守印信,交付與郡丞,說:「知府不職,聽參。」連嚴蕊也拿來收了監,要問他與太守通姦情狀。晦庵道是仲友風流,必然有染;況且婦女柔脆,吃不得刑拷,不論有無,自然招承,便好參奏他罪名了。誰知嚴蕊苗釘般的身軀,卻是鐵石般的性子。隨你朝打暮罵,千棰百拷,只說:「循分供唱,吟詩侑酒是有的,曾無一毫他事。」受盡了苦楚,監禁了月餘,到底只是這樣話。晦庵也沒奈他何,只得糊塗做了「不合蠱惑上官」,狠毒將他痛杖了一頓,發去紹興,另加勘問。一面先具本參奏,大略道:唐某不伏講學,罔知聖賢道理,卻詆臣為不識字;居官不存政體,褻暱娼流。鞠得姦情,再行復奏,取進止。等因。
唐仲友有個同鄉友人王淮,正在中書省當國。也具一私揭,辨晦庵所奏,要他達知聖聽。大略道:朱某不遵法制,一方再按,突然而來。因失迎侯,酷逼娼流,妄汙職官。公道難泯,力不能使賤婦誣服。尚辱瀆奏,明見欺妄。等因。
孝宗皇帝看見晦庵所奏,正拿出來與宰相王淮平章,王淮也出仲友私揭與孝宗看。孝宗見了,問道:「二人是非,卿意如何?」王淮奏道:「據臣看看,此乃秀才爭閒氣耳。一個道譏了他不識字,一個道不迎侯得他。此是真情。其餘言語多是增添的,可有一些的正事麼?多不要聽他就是。」孝宗道:「卿說得是。卻是上下司不和,地方不便,可兩下平調了他每便了。」王淮奏謝道:「陛下聖見極當,臣當分付所部奉行。」
這番京中虧得王丞相幫襯,孝宗有主意,唐仲友官爵安然無事。只可憐這邊嚴蕊吃過了許多苦楚,還不算帳,出本之後,另要紹興去聽問。紹興太守也是一個講學的,嚴蕊解到時,見他模樣標緻,太守便道:「從來有色者,必然無德。」就用嚴刑拷他,討拶來拶指。
嚴蕊十指纖細,掌背嫩白。太守道:「若是親操井臼的手,決不是這樣,所以可惡!」又要將夾棍夾他。當案孔目稟道:「嚴蕊雙足甚小,恐經挫折不起。」太守道:「你道他足小麼?此皆人力嬌揉,非天性之自然也。」著實被他騰倒了一番,要他招與唐仲友通姦的事。嚴蕊照前不招,只得且把來監了,以待再問。
嚴蕊到了監中,獄官著實可憐他,分付獄中牢卒,不許難為,好言問道:「上司加你刑罰,不過要你招認,你何不早招認了?這罪是有分限的。女人家犯淫,極重不過是杖罪,況且已經杖斷過了,罪無重科。何苦舍著身子,熬這等苦楚?」嚴蕊道:「身為賤伎,縱是與太守為好,料然不到得死罪,招認了,有何大害?但天下事,真則是真,假則是假,豈可自惜微軀,信口妄言,以汙士大夫!今日寧可置我死地,要我誣人,斷然不成的!」獄官見他詞色凜然,十分起敬,盡把其言真知太守。太守道:「既如此,只依上邊原斷施行罷。可惡這妮子倔強,雖然上邊發落已過,這裡原要決斷。」又把嚴蕊帶出監來,再加痛杖,這也是奉承晦庵的意思。疊成文書,正要回復提舉司,看他口氣,別行定奪,卻得晦庵改調消息,方才放了嚴蕊出監。嚴蕊恁地悔氣,官人每自爭閒氣,做他不著,兩處監裡無端的監了兩個月,強坐得他一個不應罪名,到受了兩番科斷;其餘逼招拷打,又是分外的受用。正是:
規回方竹杖,漆卻斷紋琴。好物不動念,方成道學心。
嚴蕊吃了無限的磨折,放得出來,氣息奄奄,幾番欲死,將息杖瘡。幾時見不得客,卻是門前車馬,比前更盛。只因死不肯招唐仲友一事,四方之人重他義氣。那些少年尚氣節的朋友,一發道是堪比古來義俠之倫,一向認得的要來問他安,不曾認得的要來識他面。所以挨擠不開。一班風月場中人自然與道學不對,但是來看嚴蕊的,沒一個不罵朱晦庵兩句。
晦庵此番竟不曾奈何得唐仲友,落得動了好些唇舌,外邊人言喧沸,嚴蕊聲價騰湧,直傳到孝宗耳朵內。孝宗道:「早是前日兩平處了。若聽了一偏之詞,貶滴了唐與正,卻不屈了這有義氣的女子沒申訴處?」陳同父知道了,也悔道:「我只向晦庵說得他兩句話,不道認真的大弄起來。今唐仲友只疑是我害他,無可辨處。」因致書與晦庵道:亮平生不曾會說人是非,唐與正乃見疑相譖,真足當田光之死矣。然困窮之中,又自惜此潑命。一笑。看來陳同父只為唐仲友破了他趙娟之事,一時心中憤氣,故把仲友平日說話對晦庵講了出來。原不料晦庵狠毒,就要擺布仲友起來。至於連累嚴蕊,受此苦拷,皆非同父之意也。這也是晦庵成心不化,偏執之過,以後改調去了。
交代的是嶽商卿,名霖。到任之時,妓女拜賀。商卿問:「那個是嚴蕊?」嚴蕊上前答應。商卿抬眼一看,見他舉止異人,在一班妓女之中,卻像雞群內野鶴獨立,卻是容顏憔悴。商卿曉得前事,他受過折挫,甚覺可憐。因對他道:「聞你長於詞翰,你把自家心事,做成一詞訴我,我自有主意。」嚴蕊領命,略不構思,應聲口佔《卜算子》道: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去也終須去,住又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商卿聽罷,大加稱賞道:「你從良之意決矣。此是好事,我當為你做主。」立刻取伎籍來,與他除了名字,判與從良。
嚴蕊叩頭謝了,出得門去。有人得知此說的,千斤市聘,爭來求討,嚴蕊多不從他。有一宗室近屬於弟,喪了正配,悲哀過切,百事俱唐。賓客們恐其傷性,拉他到伎館散心。說著別處多不肯去,直等說到嚴蕊家裡,才肯同來。嚴蕊見此人滿面戚容,問知為苦喪耦之故,曉得是個有情之人,關在心裡。那宗室也慕嚴蕊大名,飲酒中間,彼此喜樂,因而留住。傾心來往多時,畢竟納了嚴蕊為妾。嚴蕊也一意隨他,遂成了終身結果。雖然不到得夫人,縣君,卻是宗室自取嚴蕊之後,深為得意,竟不續婚。一根一蒂,立了婦名,享用到底,也是嚴蕊立心正直之報也。後人評論這個嚴蕊,乃是真正講得道學的。有七言古風一篇,單說他的好處:
天佔有女真奇絕,揮毫能賦謝庭雪。
搽粉虞侯太守筵,酒酣未必呼燭滅。
忽爾監司飛檄至,桁楊橫掠頭搶地。
章臺不犯士師條,肺石會疏刺史事。
賤質何妨輕一死,豈承浪語汙君子?
罪不重科兩得答,獄吏之威止是耳。
君侯能講毋自欺,乃遣女子誣人為!
雖在縲紲非其罪,尼父之語胡忘之?
君不見,
貫高當時白趙王,身無完膚猶自強?
今日蛾眉亦能爾,千載同聞俠骨香!
含顰帶笑出狴犴,寄聲合眼閉眉漢。
山花滿鬥歸夫來,於潢自有梁鴻案。

相關焦點

  • 二刻拍案驚奇
    《二刻拍案驚奇》是明代凌濛初在「三言」的直接影響下寫成的短篇小說集。全書共四十卷,為四十篇獨立的故事,其中:春秋一篇,宋十四篇,元三篇,明十九篇,不確定時代者二篇,另有「宋公明鬧元宵」雜劇一篇。《二刻拍案驚奇》題材大多取自《太平廣記》、《齊東野語》、《夷堅志》、《剪燈新話》、《剪燈餘話》及其他典籍,經過作者凌濛初的再加工和再創作,融入了凌氏本人的思想個性,體現了凌氏本人的藝術構思和藝術風格。所以「二拍」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文人獨立創作的擬話本小說集而有較大的影響,在中國古代小說史上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
  • 張青松:尚友堂刊本《二刻拍案驚奇》影印後記
    與《拍案驚奇》一樣,《二刻拍案驚奇》故事素材大多取自《太平廣記》《夷堅志》《剪燈新話》等筆記、掌故類書籍,經作者精巧構思,以生花之妙筆,創作出膾炙人口的小說作品。「二拍」作為第一部由文人獨立創作的白話短篇小說集,在中國古代小說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凌氏的主要成就,除創作了「二拍」外,還在出版領域頗有影響,其帶領族人刊印了大量的小說戲曲,尤以套版印刷聞名於世。
  • 關於《二刻拍案驚奇》的版本
    《中國小說史略》時,尚不知道有《二刻拍案驚奇》其書。《拍案驚奇》(下文有時簡稱《初刻》)的原刻本為四十卷四十篇小說,《二刻拍案驚奇》即空觀主人的「小引」中說「(在創作了《初刻》後)意不能忍,聊復綴為四十則」,那麼《二刻拍案驚奇》的原本也應該為四十篇小說。
  • 【名著選讀】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
    點上方藍字關注世界名著每日讀,陪你有品位閱讀      《二刻拍案驚奇》是中國明朝末年出版的短篇白話小說集
  • 卑微營妓力抗理學大儒,「嚴蕊故事」中的歷史真相與文化訴求
    這首詞調寄《卜算子》,是南宋女子嚴蕊所作。初讀這首詞時,年紀尚輕,卻被其中的寂寞滄桑和卑微壓抑感動感傷。於是去讀嚴蕊的故事,更是被她面對強權的凜然無畏深深打動。後來讀了更多書,走過更多路,我才知道,這不僅是一個故事,也是一段歷史,更是紅塵中的歲月人心。
  • 古典名著國學經典總匯(持續更新)
    》和《二刻拍案驚奇》。以一回一個世俗小故事成就了中國古典短篇白話小說的巔峰之作。喻世明言(共40卷,待推送)警世通言(共40卷,待推送)醒世恆言(共40卷,待推送)初刻拍案驚奇(共40卷,待推送)二刻拍案驚奇(共40卷,待推送)
  • 中國四大名著如果變成五大名著,《金瓶梅》有沒有資格入選?
    雖然早在先秦時期,中國就誕生了文言文小說,但那時的小說,是記錄小道消息和離奇故事的一種散文形式,還缺乏小說必備的一些元素。中國小說真正發展起來已經到了唐宋時期,是在評書話本和戲劇劇本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到明清時期,中國古典小說發展到巔峰,誕生了許多著名的小說家和小說作品。
  • 當年《三槍拍案驚奇》爭議有多大?是對人智商的一種侮辱
    2009年的張藝謀,用「國師」來形容也不足為過,對古典的審美認知,得到了廣泛群眾的稱讚,或許在大部分觀眾的眼中,他已成為了中國電影的代名詞。也就是在這一年,趙本山領著丫蛋和小瀋陽,帶著小品《不差錢》登上了春晚的舞臺,自播出以後,所有人都已學會「眼睛一閉一睜一天過去了」。
  • 中國古典十大名著
    一定程度上,名著改編的影視作品,比名著本身更佔據我們的記憶,所以理解經典,一定要通過讀書。四大名著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在小說方面的最高成就,是中國古今各階層人士最熟悉、最喜歡的藝術巨著,像四面鏡子,映照出中國人的某些文化、心理特質。
  • 「古裝女神」何晴:精通崑曲,她是從古典文學中走出來的美人
    文|甜沫上世紀90年代,何晴被媒體冠以「內地第一古裝美女」的稱號,她古典甜美的形象深入人心,令許多觀眾念念不忘。何晴具有一種出塵絕俗之美,低首回眸時總透著一股淡淡的哀愁,更顯得楚楚動人。同時,她身上還散發著與生俱來的溫柔賢淑的氣質,最適合扮演古裝劇中的大家閨秀和秀外慧中的才女。
  • 有一種花叫秋筠,有一種美叫嚴蕊
    白白的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這首詞的作者是南宋著名女詞人一一嚴蕊嚴蕊,原姓周,字幼芳。周姑娘幼年及聰慧過人,家道中落,好學捷於應對,女工不足喻其巧,粥餐不足喻其能,勤於學習歷史掌故,慕高士雅行!無奈淪落風塵。
  • 南宋名妓嚴蕊的這闋《如夢令》,意境絲毫不輸李清照同名之詞
    今天我們要讀到的這首《如夢令》就同樣出自南宋名妓嚴蕊,嚴格意義上來說,嚴蕊屬於營妓,就是官妓,由春秋時期越王勾踐設立,為的是鼓舞士氣,讓將士能更好地投入戰鬥中。嚴蕊的詞清新脫俗,四方聞名,曾有人不遠千裡慕名而來。可惜的是,到今天,她的詞僅剩下3首流傳世間。而這一闋《如夢令》便是3首之一,其意境絲毫不輸李清照的同名之詞。
  • 第一古典美女,演遍了四大名著
    但是,在90年代裡說起古裝佳人,人們的第一印象卻是她,她那時被人稱為內地第一古典佳人。這位被人們稱為內地第一古典佳人的明星便是何晴。《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四大名著均有她出演的身影。
  • 教師資格證中小幼筆試中國古代小說
    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   二、明代四大奇書   1.《三國演義》   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
  • 《雪楓文學音樂課:古典音樂中的文學名著》:文學與音樂的天作之合
    中新網北京1月14日電 (記者 高凱)多部殿堂級中外文學經典,從西方經典戲劇、小說,到中國古典詩詞曲賦,配以改編自以上文學經典的「有故事的音樂」——《雪楓文學音樂課:古典音樂中的文學名著》日前新書發布。
  • 小雨樂隊新單《辜瓣》發布 | 獻給才女輩出的宋代
    (女聲:)一縷輕塵離岸,誰起漣漪,誰聽孤嘆一夜瀑雨風殘,何處花香,何處悲傷(嚴蕊《如夢令》)「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男聲:)夜寒闌珊夢枯,旦如清平去,花愁滿樓。
  • 不是愛風塵,是被前緣誤--南宋中期轟動朝野的營妓嚴蕊案
    朱熹憤怒了,他意識到肯定有朝中大佬幫唐仲友遮掩,能夠扣押奏摺不上報的唯有宰相王淮,王淮的女兒嫁給唐仲友的哥哥,兩家是姻親,自然幫親不幫禮了。於是,朱熹寫了第五道奏摺將宰相王淮也彈劾了,他說唐仲友之所以敢於無所顧忌的貪贓枉法,就是因為朝中有王淮做靠山。朱熹這一招比較厲害,按照宋朝慣例,宰相如果被人彈劾要自動辭職的。
  • 觀宋填詞127|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 朱熹為何陷害歌女嚴蕊
    在短短的九個月中,除了救災以外,這位朱老夫子還惹出一段公案來。這段公案關係到一個可憐的女子,南宋的一位女詞人:嚴蕊。一、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據周密的《齊東野語》記載:天台營妓嚴蕊,字幼芳,善琴弈歌舞,絲竹書畫,色藝冠一時。
  •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四)》即將發行,看銷售公告來了……
    為回饋集郵用戶,集郵網廳對《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四)》四方連郵票折(以下簡稱四方連郵票折)採取線上線下同步實名預約搖號及實名自提的方式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