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小孩,每天都坐在教師學習歷史,學習政治,但可能他們對其的理解並不深刻,看了魏德聖導演的《賽德克·巴萊》,我可以告訴你,這真的比課本書上傳授的還要多。如果不是這部電影,我可能這輩子都不會了解到臺灣還有過這樣一段歷史,島上還有過這樣一群讓人肅然起敬的賽德克人。
看完整部電影過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竟是出自一個沒有動作片經驗的新銳導演之手,也不敢置信臺灣也能拍出不遜好萊塢的史詩電影!贏得高話題與高票房,甚至著手進軍國際娛樂市場,真是不可小覷。很多觀眾其實不理解魏導堅持挑戰這個困難的題材,只當他不自量力的念頭,但在看完電影後,頓時都煙消雲散。
《賽德克·巴萊》從第一個出草畫面就震住觀眾。
電影用最直接的方式讓我們認識了莫那·魯道,那是他原生個性的勇莽。我很喜歡這個安排,偶爾我也會羨慕起那種「莽」的衝勁,那種大無畏的精神。一切皆來自堅定的信仰,血祭祖靈,用出草證明自己的勇士資格,以及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那是傳統,那是歷史,並沒有野蠻或文明之別。《賽德克·巴萊》的片名是賽德克語,翻譯過來就是「賽德克,成為真正的人」,所以電影說的是賽德克族如何變成真正的勇士。賽德克族被日本人逼迫失去自己的文化與信仰。生命可以失去,死後進入的獵場才是他們永遠不能夠失去的地方。《賽德克·巴萊》不但忠實呈現了那種孤軍奮戰的抵抗感,更強化了進入第二代的原民教育認同衝擊。其中讓我非常有感覺的就是花岡一郎以及花崗二郎這兩個人物的身上,也正是因為他們並非捏造出來的角色,而是活生生的曾經。兩個賽德克族選擇進入日本的巡查所擔任小學老師與警手,卻因為發生了霧社事件不知道自己究竟該歸屬何處。
對這部電影的批評,大多來自出草場面,認為太過殘忍血腥的有之,甚至認為將這些拍出來是醜化原住民的也有。這樣的思維,在某種程度上,與片中自認為高人一等的日本人其實有點類似。自栩為文明大國的日本,不就是眼見原住民「行為野蠻,宛如禽獸」,而要開化教養他們,把種種剝削合理化為「施恩惠」的行為。其實不只原住民,就是早期的漢人,思想作為也與現代大相逕庭,許多用現代思維來看,都能稱之為野蠻。那個時代,可以毫不留情地打死做錯事的下人,或將出外偷情的女人浸豬籠。爭地盤的械鬥中,更有許多殘酷的悲劇重覆上演。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生活方式,用現代的角度來作批評,其實是不公平的。
我認為一部真正好的電影其實是不會太過於美化或醜化任何一方,而是只是為觀眾好好講故事,《賽德克·巴萊》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它也並沒有妖魔化日本人,也沒有美化賽德克族、把莫那魯道塑造為大英雄。呈現在觀眾眼前的,只有人性,赤裸裸的人性而已。
接下來說下電影中涉及到的一個背景——霧社事件。「霧社事件」是一次日據時期原住民對於日本人欺壓所發動的反抗活動外,也就大概是發動者莫那魯道是抗日英雄這樣的刻板印象了,對於其中所發生的原由,基本上我一點也不了解的,也不曾想過去深入了解,相信就連本土人知曉這段歷史也是少之又少。而在看過《賽德克·巴萊》後,在心中所留下的震撼可完完全全超過了原本的預期,萬萬沒想到這部影片所訴說的故事竟是遠遠超乎我的想像外的震撼人心,完全顛覆了以往對於霧社事件的既有看法。霧社事件從來就不是什麼國族大義,那只是一種來自於受不平等迫害,被迫要求放棄自己信仰的一種反抗,霧社事件對抗的不是國家,而是暴行。
對我而言,我是打從心底佩服魏導能用如此超脫不偏頗的角度來拍攝這樣一部史實電影,換作是好萊塢的製片來拍攝這部電影,相信這樣的段落肯定會有所刪減,畢竟不是每個觀眾都能接受心目中的英雄是如此殘暴的形象。霧社事件的發動絕對是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段,經由魏導的精準調度,把人們的恐慌以及緊張的肅殺氣氛捕捉的相當扣人心弦。
《賽德克·巴萊》想傳達的意義不單單只有英雄有其人格的瑕疵,在日據時期所產生的文化衝突,不管是權高位重的日本軍警長期欺壓原住民,或是夾在部落以及日本之間左右為難的人們,還有想找回過往文化驕傲的賽德克族人。這種種的矛盾以及衝突實在難以現代價值觀及觀點來衡量是非對錯,將自己置身於其中,相信也很難做出一個最正確的選擇。
其中的一幕一位賽德克族少年帶著同齡的同伴殺害手無寸鐵的學校師長以及日本婦孺,當下的心情是震蕩不已的,單純的少年轉眼間變成了觀眾眼中手沾鮮血的殺人兇手,他聽從長輩的話為自己找回身為賽德克人的驕傲,但他這麼做是對的嗎?他可是讓無辜的人們斷送了生命,只能說在這麼複雜的氛圍中任憑任何人都很難做出最正確的抉擇,更何況他還只是個懵懵懂懂的少年。雖然這個段落與史實有些許落差,卻也不讓人深思這樣的報復行動孰對孰錯。除此之外,我也相當喜歡電影裡最後一幕,鏡頭從空中俯瞰坐在旗杆下的莫那魯道,看著混亂不堪的霧社,還有哀鴻遍野的無辜人們,沉重而冷靜的思考下一步行動,給觀眾帶來無限的想像空間。如此大氣如此大格局的一幕,頓時可讓當時的我心中感到無比的驕傲,《賽德克·巴萊》的水準可一點也不輸國外預算更多的史詩電影呀。
雖然不知最後的結果能不能盡如人意,但我想應該不會抹煞觀眾對這部電影的喜愛。對於願意投注一切完成夢想,不是一味向國際靠攏,而是用臺灣的題材來走出國際的魏德聖導演,我要致上最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