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影「代言人」:電影收割者
華語電影第十五趴:德賽克巴萊(2011)
華語百強電影:雖然中國電影在國際影壇的位置並不如人所願,但在它漫長的一百多年歷史中,亦曾產生許多可以令我們國人自豪的電影。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那些曾經觸動心靈的電影,那些曾經讓人回味悠長的電影,那些曾經得到世界影壇讚譽的電影。(排名不分先後)
電影收割者奉行:電影是場人生的旅行,願你的人生,一路風景。
豆瓣評分:8.7
經典指數:真正的史詩級電影。真正的人,即使輸掉身體也一定要贏得靈魂《賽德克巴萊 (2011)》歷時十二年,臺灣影史上最大製作 最高票房是如果文明要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叫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
本片講述:
導讀:從來沒有一部電影,內地上映首周票房只有300萬元人民幣,我們卻願意用三個大版面來描述它。這部電影,叫《賽德克·巴萊》,意思是「真正的人」。而這部電影,也是一部「真正的史詩級
《賽德克·巴萊》改編自霧社事件,同樣描述這個事件的還有電視劇《風中緋櫻》。在接觸到這部電影之前,我從不知道這個事,一個屬於臺灣島的抗爭。有人說:《賽德克·巴萊》太過於血腥和暴力,從開始的族群混戰到後面屠殺婦孺,都讓人感覺到不舒服。如果文明是要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叫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導演敘述很直白,沒有美化和掩蓋賽德克人的殘暴,他們屠殺婦孺毫不猶豫,屠殺自己的同胞也毫不猶豫,也沒有掩飾日本人對島民的輕蔑和奴隸性質的對待。
影片《賽德克·巴萊》分為兩集:
上集:太陽旗
下集:彩虹橋
象徵:一個信仰太陽的民族與一個信仰彩虹的民族的文化碰撞;文明與野蠻的衝突。
電影《賽德克·巴萊》通篇以主人公 莫那·魯道 的一生(青年到中年)為時間線,給觀眾展現的是一個英勇的部落首領的故事,也展現賽德克族人反抗外來侵略者(日本)英勇無畏的事跡。
為了增強影片的真實感,導演特地從臺灣原住民中挑選演員,其中還有賽德克族的後代 泰雅族 人。如電影主角莫那·魯道青年扮演者 遊大慶 與中年扮演者 林慶臺都是泰雅族人。
莫那·魯道青年扮演者:遊大慶
莫那·魯道中年扮演者:林慶臺
青年的莫那·魯道是豪放不羈、英勇頑強的,是部落有名的勇士。
中年的莫那·魯道是藏匿在黑夜裡,蓄勢待發的野獸。看著同族人被日本侵略者剝削與壓榨,他學會了隱忍,等待時機。
為了「救贖」賽德克族人的靈魂,儘管明知失敗,莫那·魯道也要堅定地帶領族人走上屬於勇士的彩虹橋。
日本人比森林的樹葉還繁密,比濁水溪的石頭還多。可是我反抗的決心比奇萊山還要堅定!
——《賽德克·巴萊》
優秀的獵人懂得「蟄伏」,會等待最好的進攻時機。面對日本軍隊的大炮、飛機、坦克,莫那·魯道為保全族人選擇了忍耐,他一直在等待最好的反抗時機。
如果文明是要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讓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真正的賽德克…
——《賽德克·巴萊》
只有正真的勇士才能走上彩虹橋,彩虹那端是賽德克族祖先的英靈。賽德克族人,有著原始的血性,他們不畏生死、不懼敵人,怕的就是不能走上屬於勇士的彩虹橋。
這世界絕非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友善、那麼體貼善良,相反的,沒有力量的人如果不試圖從考驗中站起來的話,那麼現實的無情總有一天會像盤旋的禿鷹一樣,等著啃食我們因軟弱而壞死的部分。
——《賽德克·巴萊》
賽德克族發起的反抗失敗了,敗在了日本軍隊的大炮、坦克、飛機,以及背叛者(賽德克族的其他部落)的手上。
我們先去彩虹的另一端等著你們!
——《賽德克·巴萊》賽德克族女人
賽德克族的抗日事件,導致賽德克族幾乎「絕種」,尤其是賽德克族的女人、孩子在賽德克族男人與強大的日本軍隊戰鬥時,毅然決然上吊自殺的場面,這一幕深深地震撼到了小編的心靈。
這並不是盲目的尋死,他們(賽德克族)的「野蠻」並不是無知,這是他們的信仰。就如同日本「切腹自盡」的文化一樣,這種行為會讓許多人深感不解,「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為何非得走上「死」路?
賽德克巴萊可以輸去身體,但一定要贏得靈魂。
——《賽德克·巴萊》
賽德克族的勇士們用鮮血來維護賽德克族的尊嚴,堅守賽德克族的信仰。
祖先的英靈在彩虹那端等著歸來的勇士……
小編雖然不贊同這種「野蠻」的做法,但是賽德克族的這種民族(精神)信仰確實值得學習。
現在的大多數人,生活在虛華、浮躁的世界,缺少了一種「忠心不渝」、「大無畏」的信仰。
我們失去了最純真的「初心」!?
依稀記得一段對話,族中的少年問莫那:頭目,被日本人統治不好嗎?我們現在過著文明的生活,有學校,有郵局,不必再像從前一樣得靠野蠻的獵殺才能生存。被日本人統治不好嗎?莫那說:被日本人統治好嗎?男人被迫彎腰搬木頭,女人被迫跪著幫傭陪酒。該領的錢全部進了日本警察的口袋。我這個當頭目的除了每天喝醉酒假裝看不見、聽不見,還能怎樣?最後少年說:我們能再忍二十年嗎?莫那魯道沉默了,最後才說:再二十年就不是賽德克了!就沒有獵場,孩子全是日本人了。
賽德克族的婦女們為了不拖累在前方戰場上的戰鬥的男人,紛紛自願吊死在樹下,用鮮血祭祀祖靈。電影用了一個長鏡頭描繪這個場面,讓我感到悲哀,想哭卻又哭不出來。最後的戰爭,賽德克人戰敗了並且被驅逐至今也沒回到故鄉,但我卻沒了那種悲傷,雖然敗了,但是賽德克人還在,精神還在。
「 三百名戰士抵抗幾千大軍,非戰死即自盡,為何我在這遙遠的臺灣山地見到我們已經消失百年的武士精神?是因為這裡的櫻花開得太紅豔了嗎? 」
我們總是用「文明」的外衣驅趕內心的「野蠻」。
這是一段不可遺忘的歷史,是我們中華兒女的血淚史。觀眾朋友們值得一看哦~
▼
關注頭條號電影收割者
分享經典,經典的搬運工
華語百強電影特別專輯
每日更新一趴
經典華語電影
排名不分先後
精彩不斷,分享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