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一過,三季度就結束了,回頭看第三季度中國汽車銷量同比增幅擴大到13.7%,相較第二季度增幅進一步擴大。
可以看到2020年第三季度的銷量甚至超過了2018年第三季度的銷量。中國汽車市場的恢復速度非常喜人。在第三季度的強勢反彈之下,截至9月份,2020年中國汽車銷量完成了1711.6萬輛,同比降幅也縮小到了6.9%。
相比前兩個季度累積同比下滑16.8%,一個第三季度追回了10個百分點。而第三季度還包括7、8兩個傳統的銷售淡季。截至9月,中國汽車銷量已經連續6個月實現同比增長,同時也保持了連續5個月實現10%以上的增長。
根據剛剛公布的中國前三季度的GDP已經轉正,也可以展望一下中國汽車銷量在第四季度能夠實現同比正增長。與此同時,我們需要注意一點,截止2020年的第三季度,中國汽車市場銷量同比下滑的幅度已經較2019年的同比下滑8.2%有有較明顯的回升。
乘用車方面雖然未能跟上汽車總量10%以上的增速,但依然保持連續5個月的同比增長。並且9月份同比增長8%,已經是僅次於7月份的全年第二高了。只要在第四季度乘用車能夠將7%-8%左右的增速保持下去,就算是勝利。
商用車增速稍有放緩,但仍然保持40%以上的增速。由此看來,2020年全年商用車銷量有望突破500萬輛,實現歷史最高銷量。
商用車銷量的佔比也有望達到10年以來的最高,甚至突破25%。
新能源汽車銷量喜人,雖然總量相較去年依然同比大幅下滑17.7%。但是9月份同比增長67.7%則是自去年月份以來的最高增速。如果考慮到去年6月以來政策的減少,9月份新能源汽車大幅度的增長可以看出來新能源汽車逐漸在適應市場化競爭。
從前三季度銷量數據來預測,2020年新能源汽車總銷量將會突破100萬輛。
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幅增長,與特斯拉國產後的強勢有很大關係。但同時也應該看到中國品牌在新能源汽車上的努力和進步。除了老牌的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主機廠以外,蔚來、理想、小鵬作為新勢力造車的代表,今年1-9月分別銷售26375臺、18160和13017臺,也算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
最後一張圖看一下今年整體車市與各細分市場的增長率曲線。說完了整體,再看局部
前十名依然是熟悉的面孔,不同的只是排位。東風本田超越廣汽豐田上升到第七位,並且距離第六的一汽豐田不到6000臺的差距,理論來講,這點差距都不叫差距了。不過東風本田雖然反超了廣汽豐田,但是同比卻下滑了3.9%,於此對應的廣汽本田也同比下滑了4.2%。相比較來看,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同比分別增長了5.5%和9.5%。
所以,年終排名第7-10位的競爭依然激烈。
豪華品牌這個板塊依然是集體吃肉的行情。除凱迪拉克同比下滑5.5%之外,其餘各品牌都同比增長。凱迪拉克雖然累積同比下滑5.5%,但是9月份表現強勢,2.6萬輛的銷量超過了雷克薩斯,也使得凱迪拉克在前三季度的累積銷量逼近了雷克薩斯。
雷克薩斯,別以為你穩了。
紅旗依然強勢,雖說超過雷克薩斯和凱迪拉克的可能性越來越小,但是衝擊年銷量20萬臺的希望卻越來越大。特斯拉今年銷量破10萬一點懸念都沒有了,現在的懸念就是是否能夠超過沃爾沃?
林肯憑藉4個月的銷量就擠進來前十名,也是相當亮眼,其與路虎尚有5000臺左右的差距,能否更進一步就看第四季度的了。
中國品牌方面9月份最亮眼的莫過於上汽通用五菱了。新品牌戰略的實施以及新產品的上市,讓曾經的王者大有王者歸來的勢頭。9月份,中國品牌銷量下滑最大的已經悄悄來到了比亞迪頭上,46%的同比跌幅接近於腰斬,而其排名也下滑到了第8名。如果第四季度再無法發力,2020年比亞迪的全年銷量將會慘不忍睹的回到08年的水平。
吉利汽車、長安汽車與長城汽車依然穩居中國品牌的前三名。不過除長安汽車以外,其餘中國品牌均同比下滑。所以即使吉利汽車已經坐到中國品牌的頭把交椅了,並且已經坐了好幾年了,但放眼整個市場,依然任重道遠。
最後來看合資品牌。合資品牌只想說兩個品牌,北京現代與東風悅達起亞。看起來北京現代銷量高於東風悅達起亞,但是北京現代的同比降幅確實合資品牌裡最大的,達到了32.8%,東風悅達起亞的同比降幅則16%。為何同為韓系品牌,同樣遭遇過政治風暴,車型也差不多的兩個品牌差距會如此之大?兩個字,身段。北京現代有著北京人的那種「帝王氣息」,自帶老子是京城欽差的傲慢。而東風悅達起亞則有著江浙一帶生意人的靈性,遇到困難時積極求變,不斷求生。結語最後的結語很簡單,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中國汽車人們挺起胸膛充滿信心的迎接旺季吧!讓訂單來的更猛烈一些!幹,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