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迪·艾倫或將終止電影創作

2020-11-17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疫情使紐約文化生活天翻地覆,美國電影院線前途不被看好


  84歲的美國導演伍迪·艾倫近日表示,由於紐約電影院紛紛停業,而他不想為電視製作電影,很可能將終止自己的創作生涯。


  伍迪·艾倫自1969年以來,幾乎保持每年拍攝一部電影的高產節奏。「現在電影院全都關門了,我不知道它們是否還會回歸營業。」艾倫說,「人們已經開始覺得,在家裡看電影也不錯,可以先吃晚飯,然後在高清環繞聲的大屏幕電視上投放電影。但我不想為電視製作電影,所以或許是我停止拍片的時候了。」


  伍迪·艾倫最近的電影事業進展頗為不順:新片《紐約的一個雨天》雖然通過流媒體平臺在英國發行,但在被亞馬遜影業拋棄之後,這部電影還沒有找到在美國的發行方。他剛拍完的另一部新作《裡夫金的節日》本擬在今年坎城電影節上首映後尋找發行方,疫情導致電影節紛紛取消後,改在10月西班牙的聖塞巴斯電影節上首映。艾倫還寫了一個新劇本,原定今年夏天在巴黎拍攝,如今前途未卜。「新冠病毒已經結束了一切,」艾倫沮喪地說,「我今年84歲,很快就要迎接死亡。即使我寫了世界上最好的劇本,沒有人製作、沒地方放映,那對我來說就沒有任何工作動力了。我已經習慣了從打字機完成劇本,交給製片人做預算,然後選角拍攝的過程……這麼多年循環往復簡單的過程,現在突然行不通了,怎麼辦?」


  伍迪·艾倫日前悲觀地表示,疫情或將成為壓死線下電影業的最後一根稻草。疫情已經讓紐約的文化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50年裡,艾倫每周都會參與的爵士樂隊表演幾乎和他的電影一樣出名,但如今,他的爵士樂隊領隊埃迪·戴維斯已死於新冠病毒。艾倫失去了重要的朋友,他也不願意用創作回應疫情帶來的這些改變。艾倫認為,迅速反映現實、諷喻而戲劇化的作品更適合製作電視節目,這並非他擅長的領域。而由於電影事業前景不樂觀,他將轉而開始創作戲劇和歌劇。


  「我們已經從逝去的歲月走向數字時代,但我的觀念保持不變。」伍迪·艾倫嘆息說。

      (作者 吳鈺)



  轉自:文匯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伍迪·艾倫自傳《憑空而來》出版計劃終止
    伍迪·艾倫自傳《憑空而來》出版計劃終止 時間:2020.03.0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L.C 分享到:
  • 伍迪·艾倫 | 「閃回」到對電影最初的印象
    現代電影中,閃回已經不僅僅局限在表現某個角色的回憶或追訴,導演可能會將敘事順序故意打亂。(本書注釋皆為譯者注)」。離開瑞典前,我做的最後一件事是重看《愛麗絲》的開頭。我很愛這部電影,看了很多遍。讓·雷諾瓦《遊戲規則》 La règle du jeu (1939)史提格:伯格曼的電影生涯是從編劇開始的。他在20世紀40年代早中期的時候為瑞典最大的電影公司創作了許多劇本。他和其他編劇看了大量的美國電影,因為他們被要求研究和複製美國劇本的創作方式,那是製片人的要求,所以他早期的電影裡有美國電影的痕跡是很自然的。
  • 伍迪·艾倫獻給電影的電影
    希臘電影大師西奧·安哲羅普洛斯說:「電影唯一能做的,就是讓時間流逝變得甜美。」放映機投射在銀幕上的影像,把人們拖出時間流,並讓人們在時間流外的時空——電影內部的時空,獲得審美的享受,伍迪·艾倫的影片《開羅紫玫瑰》正是詮釋了這個道理。
  • 伍迪·艾倫回憶錄被封殺,史蒂芬·金有話說
    據英國《衛報》報導,導演伍迪·艾倫的回憶錄《憑空而來(Apropos of Nothing)》原本計劃於4月7日正式推出,但受性侵指控的影響,阿歇特出版集團宣布取消該書的出版計劃,並將版權歸還給作者。《憑空而來》中有伍迪·艾倫關於電影、戲劇、電視、音樂和文字工作的回憶,也有不少關於家人、朋友和愛人的內容。去年5月,《紐約時報》就報導過伍迪·艾倫的回憶錄尋找發行商時四處碰壁的情況。先後有四家大型出版社,聽說是伍迪·艾倫的書稿都表示拒絕。好不容易,法國阿歇特出版集團答應了出版。
  • 伍迪·艾倫最偉大的電影
    安妮·霍爾 Annie Hall 1977導演:伍迪·艾倫主演:戴安·基頓  伍迪·艾倫  克里斯多福·沃肯  西格妮·韋弗 在70年代崛起的電影人當中,伍迪·艾倫可能不是最好的導演,或許也不一定是最好的編劇(他是有史以來獲得奧斯卡最佳編劇獎最多的人,其它各種大大小小的編劇獎更是不計其數),但無疑是最具知識分子氣質的電影人
  • 伍迪·艾倫淪為好萊塢棄兒,但歐羅巴依舊愛他
    不過,就在近日,義大利的電影發行商幸運紅色公司(Lucky Red)公開表示,他們已從該片投資方電影國度娛樂公司(FilmNation Entertainment)手中買下了該片的版權,計劃今年10月3日就先在義大利本土公映。
  • 伍迪·艾倫的歐洲系列
    獨家新聞 Scoop (2006)導演: 伍迪·艾倫編劇: 伍迪·艾倫主演: 斯嘉麗·詹森 / 休·傑克曼 / 伍迪·艾倫 類型: 喜劇 / 愛情 / 懸疑 / 奇幻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 美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06-07-28美國女大學生桑德拉(斯嘉麗·詹森 Scarlett Johansson 飾),為了替學校報紙尋找獨家新聞,來到英國倫敦採訪一個電影導演。
  • 這也許會是伍迪·艾倫最後的電影?
    她在影片中的表演十分出色,但可能由於同樣的原因,她在電影獎項中甚少收穫。許多人不免懷疑,在輿論的壓力下,伍迪·艾倫的創作會不會受到阻礙呢?伍迪·艾倫曾在談起他所景仰的伯格曼時說,他的影片或許無法在質量上超過伯格曼,但也要在數量上向他看齊,因此,他幾乎每年都會為我們奉上一部新作。
  • 伍迪·艾倫為自己辯護 稱他本該是女性運動旗手而非過街老鼠
    《紐約的一個雨天》片場照 伍迪·艾倫執導的新片《紐約的一個雨天》,曾因這位導演的性醜聞遭遇無限期冷凍,片中的兩位主演蒂莫西·查拉梅和麗貝卡·豪爾,也都將自己通過這部電影獲得的片酬捐給了女性公益組織
  • 「美國電影界唯一的知識分子」伍迪·艾倫是怎麼寫對白的?
    這部2017年底就拍攝完成的廣受關注的電影,由於忽然掀起的#Metoo運動,一度上映無望。好在時隔近兩年,北美檔期終於確定為9月18日,歐洲地區也將陸續公映。據悉有中國片商已買下《紐約的一個雨天》內地版權,有望登陸內地大銀幕。被譽為「美國電影界唯一的知識分子,繼卓別林後最傑出的喜劇天才」伍迪·艾倫,在劇作方面有非常過人的天賦。
  • 我希望伍迪·艾倫的醜聞是假的
    而現在,我將失去他們中的一人,也可能兩人都要離我而去。伍迪•艾倫和米亞•法羅上周的指控與反訴讓人毫無頭緒,無法辨別真實與謊言(譯者註:1992年8月,米亞·法羅指控伍迪·艾倫性騷擾她七歲的養女)。法院最終會作出裁決,但這起訴訟註定是場曠日持久之戰。
  • View 視角 | 伍迪·艾倫:也許我不會再拍電影了
    自1969年的《傻瓜入獄記》以來,這位老爺子以絕對旺盛的創作力在自己51年的職業生涯中,已經拍攝了49部電影,在創作了《安妮·霍爾》、《曼哈頓》在內垂名影史的佳作之餘,也留下了四拒奧斯卡的風雲軼事。而近兩年來,伍迪·艾倫的創作之路卻充滿坎坷。在前養女迪倫·法羅再度掀起的性侵風波後,老爺子筆耕雖沒斷,但電影生涯卻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擱淺。他依舊用自己作品中標誌性的自嘲語調調侃道:「我84歲了,很快就要死了。」
  • 《魔力月光》:伍迪·艾倫是個樂觀的悲觀主義者 影評
    電影公會原創影評第 5 期 | 魔力月光伍迪·艾倫是個樂觀的悲觀主義者文 | 姜小瑁隨便梳理一下伍迪·艾倫的影片,就會發現這個小老頭多麼熱衷、也多麼善於將生活的真相赤裸裸地展現在觀眾眼前:《漢娜姐妹》告訴我們出軌是每段感情的常態,《開羅的紫玫瑰》告訴我們痴情的人往往受傷最深,而《賽末點》更是印證了伍迪·艾倫一貫的堅持——生活中,運氣往往比我們想像得重要得多。
  • 文藝怪老頭 伍迪·艾倫
    其諷刺對象上至政治、文化、宗教、性,下至電影、電視、猶太人習俗等等,如果不懂得、不理解影片中的人物和環境,他的那種「內行人笑話」的幽默感,將無法理解,所以他的作品很受美國本國觀眾(特別是知識分子)的歡迎,在非英語國家則有所隔閡。挑剔的法國人稱他為「美國電影界惟一的知識分子」。
  • 《當戈達爾遇見伍迪·艾倫》反叛世界大魔王對話人見人愛小文青
    本片是被譽為「新浪潮之父」的法國導演戈達爾於1986年拍攝的伍迪·艾倫的訪談紀錄片。戈達爾在本片中依舊堅持了他在電影拍攝技法上破壞性的創造,他將鏡頭全程聚焦在了伍迪·艾倫身上,自己在畫面中只剩下一個咄咄逼人的肩頭。然後用跳接、蒙太奇、和無數隱喻用伍迪·艾倫自己的發言塑造了一個他眼中的伍迪·艾倫。
  • 老文青伍迪·艾倫的光影路:與坎城情緣難解難分
    如今他已經八十歲了,然而電影的創作速度仍基本穩定在一年一部的頻率上,對爵士樂的狂熱未曾減退,每天雷打不動練習單簧管,早上送完孩子在跑步機上跑步,下午會去看朋友或者打籃球,常年出現在Café Carlyle和其他人一起表演,有著自己固定的生活節奏。
  • 電影 伍迪·艾倫的老戲法
    南方人物周刊微信號:peopleweekly伍迪·艾倫常為電影注入一種超現實的力量,尤其是瑣碎的生活及男女之事。他他可以將雙方的互動拍得充滿了超自然感應,或許他腦裡的齟齬本身也是一種法術。這幾年他迷戀歐洲,新片《魔力月光》將目光瞄準法國海岸,講述了一個相互角力的愛情故事。他的電影沒法用一句梗概講完,戀人絮語也總是有別於其他市面出售的浪漫。電影設定在上世紀20年代的法國,伍迪·艾倫沒有過分突出年代背景,只從側面描繪了當時歐洲大熱的神秘東方元素。
  • 伍迪·艾倫借回憶錄《憑空而來》回應性侵醜聞和METOO運動
    圖說:《憑空而來》封面 網絡圖 下同與小自己35歲的養女結婚,又被控訴性侵另一名未成年養女,美國著名電影導演、演員伍迪·艾倫廣為人知的,不僅僅是《午夜巴黎》《星塵往事》等經典文藝片作品,還有圍繞在他身上的一大堆桃色新聞。
  • 伍迪·艾倫和他的女人們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伍迪·艾倫和他的女人們。,強大而讓人難忘的女性角色成了伍迪·艾倫影片的重要標誌,正如他每部影片演職員表所使用的莊嚴的溫莎字體。這些女性角色之間唯一的共同之處,可能就是她們都出自同一個電影人的腦海,而此人宣稱,關於如何創作出這些女性角色,以及如何為她們選擇演員,自己其實沒有什麼想法,但對於繼續創作這樣的角色還是非常自信。
  • 很多人都誤解了伍迪·艾倫的這部電影,他親自解答
    作者:羅傑·伊伯特譯者:易二三校對:Issac來源:rogerebert.com(1985年3月10日)伍迪·艾倫的新作《開羅紫玫瑰》獲得了他電影生涯迄今為止的最好評價「你的新片好評如潮,《紐約時報》將你譽為美國當今最偉大的導演,還有人稱你為美國唯一身體力行的作者導演,你對此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