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迪·艾倫最偉大的電影

2021-02-21 時間的幻影

昨天是《安妮·霍爾》公映43周年的日子,今天正好來聊一聊伍迪·艾倫這部最知名的代表作。

安妮·霍爾 Annie Hall 1977

導演:伍迪·艾倫

主演:戴安·基頓  伍迪·艾倫  克里斯多福·沃肯  西格妮·韋弗

 

在70年代崛起的電影人當中,伍迪·艾倫可能不是最好的導演,或許也不一定是最好的編劇(他是有史以來獲得奧斯卡最佳編劇獎最多的人,其它各種大大小小的編劇獎更是不計其數),但無疑是最具知識分子氣質的電影人——雖然他自己反覆調侃這一點。

這個生於紐約布魯克林一個貧窮家庭的猶太人,具備一種與生俱來的幽默感,年僅15歲就開始用伍迪·艾倫的名字給報紙專欄投稿,後來便被推薦為廣播電臺寫廣告中的俏皮話。中學畢業後的他,開始為電視節目寫腳本,經過近十年的磨練,他正式成為了一個喜劇演員,在格林威治村的小酒館、夜總會和小劇場裡演出,一時名聲鵲起。

1964年,將近30歲的他為電視臺編寫並主演了劇集《貓咪最近怎麼樣了》,大獲成功。兩年後,他的第一部舞臺劇《別喝那水》在百老匯上演,令整個百老匯刮目相看。後來由他自編自演的舞臺劇《再彈一遍,薩姆》(這顯然是在調侃《卡薩布蘭卡》),在百老匯連演不衰,轟動一時,從此奠定了他進軍電影業的基礎。

伍迪·艾倫多才多藝,他的電影往往自己集編、導、演於一身,大多沒有明顯的故事線索,而是在人物間絮絮叨叨的對白中展開,是典型的「話癆電影」,以致於有評論家開玩笑地說「看伍迪·艾倫的電影,就像是讀他寫的專欄」。

但對話遠不是伍迪·艾倫電影的全部,他熟悉各種類型片,其中既有對類型片風格與技巧的模仿,又不乏惡搞式的顛覆。各種電影技巧,如卡通、倒敘、閃回、意識流和天馬行空的幻想,伍迪·艾倫都能嫻熟地運用。

在各種平凡的都市男女,及他們之間發生的感情牽連背後,始終都透著一股荒誕不經的滑稽意味,但通過這些故事,伍迪·艾倫歸根結底是在闡述他的人生觀與世界觀。拍攝於1977年的《安妮·霍爾》,是伍迪·艾倫思想的最佳體現。

在影片中,他飾演了一個「聰明絕頂」的喜劇演員阿爾維,他風趣幽默,見解獨到。某天,在網球場上他遇見了衣著時尚、聰明伶俐又不乏個性的漂亮女孩安妮·霍爾,兩人很快被彼此吸引,陷入熱戀之中。

起初,阿爾維明顯在引導和操控著這段感情:他向安妮推薦書籍(全部關於死亡);建議她去大學旁聽文學課以提高修養;帶她看同一部關於猶太人的戰爭電影;在他的鼓勵下,安妮開始學習聲樂且進步神速,不久就能夠在夜總會獻唱賺錢……

安妮陷入對他的瘋狂膜拜當中,不久安妮便提出搬去和他同住。但他回絕了安妮的想法,他不願兩個人陷入婚姻一般的死氣沉沉的家庭生活當中。

後來,兩人間的狀況逐漸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阿爾維發現安妮在做愛前總是要借大麻才得以放鬆,認為她不能全身心投入。而且此時,安妮與自己推薦的大學課程的教授正「打得火熱」,她在酒吧的歌唱事業也蒸蒸日上,開始有了一批仰慕者。

兩人間為此爆發了一系列爭吵,最終不歡而散。安妮離開了阿爾維,去加州發展新的事業,而阿爾維則從此一蹶不振,再也沒有昔日的才華和靈感。

他想方設法請求安妮回到自己身邊,可是安妮已經有了自己的生活,她開始用阿爾維教給自己的所有學識獨立地思考和判斷。 

藝術、愛情、性、中年危機、死亡等種種伍迪·艾倫所鍾情的主題都在《安妮·霍爾》中一一得以呈現,在面對以上種種問題時,普通人視乎總是束手無策。

在伍迪·艾倫的電影中,這些元素反反覆覆地出現,他總是一面幽默地進行自我調侃,一面準確地捕捉到現代都市中人微妙的特徵與心態。生活的無常與迷惘,人心的衝突與異化,命運的偶然與嘲弄,是伍迪·艾倫的電影亙古不變的主題。

《安妮·霍爾》在諸多方面影響著後來的電影人,片中時間和空間的錯位手法(阿爾維經常能闖入自己的回憶,與過去的人物對話,而他的回憶也常常突如其來展現在現實人物面前),被大量的影視作品借鑑和模仿,通過類似的鏡頭來表達人物內心的潛意識和幻想。

而戴安·基頓在片中所穿的中性打扮(像男人一樣系領帶、穿馬甲和寬鬆長褲、戴軟呢帽),也在當年掀起了一股時尚浪潮,引得無數人爭相效仿。《安妮·霍爾》拿到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和原創劇本等多個獎項,絕大部分都是伍迪·艾倫一個人的功勞,它也確立了伍迪·艾倫的大師級地位。

40餘年來,伍迪·艾倫不可思議地保持著旺盛的精力和創作力,幾乎雷打不動地保持著每年一部新片上映。

他的電影總讓熟悉他的人們感覺似曾相識,其中總是有他自己飾演的戴著一副黑框眼睛的瘦小謝頂中年知識分子(新世紀後,隨著年齡增長,他不再擔任自己電影的主演,但是他片中的每一位男主角,散發出來的都是他那典型的絮絮叨叨神經質式氣場),用極快的語速喋喋不休地向觀眾傾述著他的思考和問題。

伍迪·艾倫高產,作品質量卻良莠不齊。既不乏《安妮·霍爾》、《曼哈頓》、《西力傳》、《子彈橫飛百老匯》這樣的傑作,也有《影與霧》、《別喝生水》這樣陷入自我牢騷式的不知所云之作。但無論如何,你總能在他的電影裡找到會心一笑的亮點。

多年來,他也在不斷變換著嘗試各種類型和題材,從早期的喜劇,到80年代的家庭情節劇,再到一系列以謀殺為主題的懸疑劇,以及圍繞著兩性關係展開的各種愛情片。

但是在人們的印象中,他一直都只是在拍「伍迪·艾倫式」電影。而觀看每一部伍迪·艾倫的電影,本質上都是在享受他那無窮盡的話癆。

相關焦點

  • 伍迪·艾倫獻給電影的電影
    希臘電影大師西奧·安哲羅普洛斯說:「電影唯一能做的,就是讓時間流逝變得甜美。」放映機投射在銀幕上的影像,把人們拖出時間流,並讓人們在時間流外的時空——電影內部的時空,獲得審美的享受,伍迪·艾倫的影片《開羅紫玫瑰》正是詮釋了這個道理。
  • 伍迪·艾倫 | 「閃回」到對電影最初的印象
    伍迪·艾倫:完全不會焦慮。這一點我和畢卡索很像,他曾經說,當他看到一塊空白的地方,就會想去填滿它。我也是如此,沒有什麼比展開一張巨大的黃色或白色的紙更讓我興奮的了,我迫不及待地想填滿它!我愛這個過程。史提格: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創作故事的?最開始的時候你只是為自己和其他一些喜劇演員創作笑話和小品吧?
  • 「人間真實」伍迪·艾倫
    他曾說自己從來沒有拍出過什麼偉大的作品,但他很喜歡寫作,很喜歡爵士,也是個標準的影迷(還是個標準的文藝青年),所以希望自己存在時能夠每年拍一部電影。儘管80幾歲,仍然有固定的輸出以及旺盛的創作力,從藝術家這個角度來說,他善辯,樂觀,透徹,而且真誠。
  • 伍迪·艾倫或將終止電影創作
    疫情使紐約文化生活天翻地覆,美國電影院線前途不被看好  84歲的美國導演伍迪·艾倫近日表示,由於紐約電影院紛紛停業,而他不想為電視製作電影,很可能將終止自己的創作生涯。  伍迪·艾倫自1969年以來,幾乎保持每年拍攝一部電影的高產節奏。
  • 伍迪·艾倫最愛的十部電影,暴露了他骨子裡是個悲觀主義者
    《安妮·霍爾》《開羅紫玫瑰》《午夜巴黎》……那些機智的對白,妙趣橫生的橋段,和一點知識分子的浪漫,令太多人擊節讚嘆,為之傾倒。那麼這位看上去不太正經又口味挑剔的導演,會喜歡什麼類型的電影呢?這部表現底層生存狀態,凝聚微末卻偉大的人性光輝的作品,自問世以來便打動著每一位觀眾。德·西卡在片中全數使用了非職業演員,並根據演員本身安排角色,使得整部作品無比真實,而且真摯。
  • 為什麼看完伍迪·艾倫的電影,都忍不住誇他會穿?
    在聊之前簡單回顧下伍迪·艾倫的電影人生,他於60年代末開始涉足影壇至今,給世界電影史帶來了大量具有重大意義的文藝喜劇影片。雖然常能看到伍迪·艾倫穿著西裝和卡其褲羊毛衫等,但好像格子襯衫、軍事風外套和風衣之類休閒感單品也是他的最愛,加上他渾身散發的文青氣質和黑框大眼鏡,又有點英倫風。那為什麼提到他的穿衣風格會首先聯繫Ivy style?
  • 假期最開心的事:看了伍迪·艾倫的《情迷紐約下雨天》
    從《午夜巴黎》到《情迷紐約下雨天》,伍迪·艾倫依然還是那個詩意浪漫的老頭兒,他依然讓男主角在電影裡對「雨天」表達熱愛。以雨天的旎旖柔美抒發內心的細膩觀感。雨天讓伍迪·艾倫的角色變得多愁善感,並最終挖掘內心真摯熱愛。「雨天」在伍迪·艾倫的電影裡,成為了一種隱喻,一個評判個體審美和歸屬感的重要標誌,一個對於電影角色和命運來講如此重要的啟示(revelation)。
  • 二十年代回憶錄 | 伍迪·艾倫
    伍迪·艾倫(Allen Stewart Konigsberg),美國導演、編劇、演員,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安妮·霍爾》曾獲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編劇四項金像獎。他也善於吸取無聲片喜劇的優點,配合自己帶有濃厚地方色彩的機智對白進行寫作,被稱為「美國電影界惟一的知識分子」。
  • 這是最偉大的黑白電影,也是他生涯最慘痛的失敗
    1928年,被博格丹諾維奇譽為好萊塢歷史上最偉大的一年,對法國興業電影製片廠來說卻是不折不扣的災難一年。
  • 這也許會是伍迪·艾倫最後的電影?
    她在影片中的表演十分出色,但可能由於同樣的原因,她在電影獎項中甚少收穫。許多人不免懷疑,在輿論的壓力下,伍迪·艾倫的創作會不會受到阻礙呢?伍迪·艾倫曾在談起他所景仰的伯格曼時說,他的影片或許無法在質量上超過伯格曼,但也要在數量上向他看齊,因此,他幾乎每年都會為我們奉上一部新作。
  • 【票·資訊】《比得兔2》改檔原主創集體回歸|伍迪·艾倫:最糟糕的法國電影也比美國電影強!
    索尼公司出品的真人CG電影《比得兔2》宣布改檔,由原定2020年2月7日北美上映,現推遲至2020年4月3日上映。伍迪·艾倫:最糟糕的法國電影也比美國電影強!當被問及「人生有哪些遺憾」時,伍迪·艾倫說後悔沒有學習哲學,他認為如果自己修養更深,一定能拍出更好的電影。但更重要的是沒有學會跳舞,「我想我如果是一名踢踏舞演員或者一名棒球運動員,我的生活會快樂得多。」另一個有趣的問題是「影迷認為你的爛片也比大多數法國電影好」,對此伍迪·艾倫表達了「強烈反對」:「這是奉承!我要是相信那也太自命不凡了。特呂弗、戈達爾、阿蘭·雷斯奈等人對我影響巨大。
  • 伍迪·艾倫的歐洲系列
    伍迪·艾倫 (Woody Allen,1935年-)在布魯克林出身的大導演伍迪·艾倫近年來卻鍾情於把故事放在歐洲,以下就是他致敬歐洲的作品。獨家新聞 Scoop (2006)導演: 伍迪·艾倫編劇: 伍迪·艾倫主演: 斯嘉麗
  • 黛安·基頓獲AFI終身成就獎 伍迪·艾倫罕見露面
    黛安·基頓獲AFI終身成就獎 伍迪·艾倫罕見露面 時間:2017.06.0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薴節 分享到:
  • 伍迪·艾倫和斯嘉麗·詹森
    今天的運氣好極了,面對著pps上繁多的電影名字不知所措的我,隨手點開了一部電影,居然是伍迪·艾倫的《獨家新聞》。該片由伍迪·艾倫和斯嘉麗·詹森主演。有著非常巧妙的故事構思,非常經典的伍迪·艾倫風格,非常可愛的斯嘉麗·詹森,是一部充滿魅力的電影。這讓我想起了以前看過他的另一部電影《安妮霍爾》,如果仔細比較的話,隨著年齡的增加伍迪·艾倫也有了些許變化。
  • 【歷史上的文藝】電影頑童伍迪·艾倫的10部電影
    美國導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用他一生的時間拍電影、愛電影、做電影,以他尖酸刻薄的憤世妒俗口吻,侃侃而談眾多愛情觀、人生觀。而他電影裡大部份就是告訴觀眾人生有多悲慘。因為,喜劇就是看到別人的悲劇。1:12/1日是他的生日,射手座的他擁有這個星座的獨特浪漫之情與夢想實踐力,拍起電影來特別有行動力。
  • 電影 伍迪·艾倫的老戲法
    南方人物周刊微信號:peopleweekly伍迪·艾倫常為電影注入一種超現實的力量,尤其是瑣碎的生活及男女之事。他
  • 電影《午夜巴黎》之所以顯得不偉大,原因在這幾點
    伍迪·艾倫的電影《午夜巴黎》是他多年來最令人愉快的作品。在這部小說中,艾倫以一種新的有趣方式捕捉到了他一直關注的問題——死亡、時間旅行、無核、頑皮的主角。儘管如此,它和艾倫的所有作品一樣,都缺少偉大的藝術。這裡有六個原因:一、英雄不英勇。
  • 《摩天輪》或許是伍迪·艾倫最後一部院線電影
    其中伍迪·艾倫的性侵醜聞自然逃不過被舊事重提。最大的原因,源於他多年來和一眾養女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最令人咋舌的,便是在1997年選擇與前女友收養的女兒宋宜結婚。而當時伍迪·艾倫見到宋宜時,她僅有10歲!
  • 80歲的伍迪·艾倫和他的8朵金花
    大家只記得伍迪·艾倫的「那個前女友」。作為伍迪·艾倫曾經的繆斯,米亞·法羅和伍迪·艾倫有著長達十年的合作,拍攝了數十部電影。這個外形柔弱甜美的女演員曾經和伍迪·艾倫成為好萊塢令人豔羨的一對。十年,他們合作拍戲他們生兒育女,十年後卻因為伍迪·艾倫與養女的情愛鬧上法庭。
  • 我希望伍迪·艾倫的醜聞是假的
    本文是美國最著名的影評人羅傑·伊伯特在1992年伍迪·艾倫和米亞·法羅醜聞剛剛爆出時寫的文章,由虹膜翻譯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