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真實」伍迪·艾倫

2020-09-15 杜克光影

那個絮絮叨叨懟天懟地的伍迪·艾倫又如期而至了!

他曾說自己從來沒有拍出過什麼偉大的作品,但他很喜歡寫作,很喜歡爵士,也是個標準的影迷(還是個標準的文藝青年),所以希望自己存在時能夠每年拍一部電影。

儘管80幾歲,仍然有固定的輸出以及旺盛的創作力,從藝術家這個角度來說,他善辯,樂觀,透徹,而且真誠。

但同樣的,他和羅曼·波蘭斯基在電影圈都很敏感

前兩天和伍迪·艾倫以及羅曼·波蘭斯基都合作過的凱特·溫斯萊特表示自己後悔與84歲的艾倫在2017年的《摩天輪》合作,也後悔和87歲的波蘭斯基在2011年的《殺戮》合作。

《摩天輪》

此事引來了不少爭議,有人認為她過於「白蓮花」,有人認為她「說得好」。

孰是孰非,本沒有定論,只是我們要站在理性而客觀的角度去看待問題,要知道這無法解決問題的根本選擇。

那作為影迷,我們都愛他們的電影;

作為局外人,我們又無法在道德倫理觀念上評判他們。

但創作者時常很巧妙的把對世界和當下的疑惑在電影中表達出來,尤其是像伍迪·艾倫這般哲思的人。

哲思是當代人所缺乏的,也是當代人所需要去擁有的,為什麼我們那麼愛伍迪·艾倫,縱使誠如他所說:「我沒有拍過什麼偉大的作品。」

的確,他不如自己的偶像伯格曼或者黑澤明,幾乎每一部都可稱之為「偉大」。

但他卻又擁有在影史無法撼動的地位,如果你沒看過伍迪·艾倫,就等於沒有看過電影。

他獨特的標識性已然別創一格,那些年我們看過的伍迪·艾倫永遠都不會讓你感到厭倦

他被稱作「美國最後一個知識分子」,可他每部電影都在嘲諷知識分子,說他們假大空,說他們根本不理解世界運轉的含義,也說上大學的人多半部分是蠢蛋。

這就是伍迪·艾倫,他有很強烈的矛盾人格,而這份人格又和藝術相互成全,形成了一種混亂的和諧感。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情結也在隨之放大,而我們也發現他的冷幽默來自於他對生活的熱愛,以及看待世界的樂觀。

但如今他卻要逃離拍了大半輩子的紐約和布魯克林,轉而在異國開啟一段電影之旅,新片名字就叫《裡夫金的電影節》。

不再與索尼合作,不再是熟悉的紐約,此次的伍迪·艾倫,還能用什麼樣的方式為我們訴說什麼樣的故事呢?年度期待之一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深受伍迪·艾倫的影響,通過塑造人物和臺詞建立人與人乃至社會的關係,卻發現在這背後需要大量的文化支撐。

試想那個稱號其實是一種「清醒的褒義」,最後一個知識分子,上一個這樣清醒的人或許是海明威或者福克納,誰知道呢?

總之我沒辦法像他那般自如,當然這需要生活和時間的打磨。

多半部分的影迷喜歡看伍迪·艾倫比較綜合性,或喜歡他慵懶文藝的浪漫情調,或喜歡他一本正經地懟天懟地,又或者看完後發現自己得到了一些生活的啟示

《紐約的一個雨天》

《曼哈頓》

他首先是一個作者,再是一個導演,誠如他的經典名言:「我人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我不是別人。」

他的存在觀念很超脫,這也間接性的影響了我們的存在感念,但最重要的是,我們看伍迪·艾倫,無非是想在電影裡笑一下,浪漫一下,最好,再思考那麼一下。

所以今天寫《怎樣都行》並非偶然,而是一種對生活的感慨驅動著我要談談伍迪·艾倫和他的這部《怎樣都行》。

這部電影並不浪漫,這是我首先想要說的,非常戲劇化,卻又非常生活化,甚至還過分寫實,阿甘曾說:「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巧克力的味道是怎麼樣?」伍迪·艾倫則說:「你知道了又怎樣?」

他活得非常豁達,這是我在伍迪·艾倫身上獲取的人格魅力,就像他是一個射手座,自由無拘,有些自大,卻不狂妄,有些自戀,卻也很喜歡自嘲和自省。

《解構愛情狂》

所以《怎樣都行》便塑造了這樣一個和他類似的人物,過去他的電影裡男主角都幾乎是他的縮影,早期他很願意出鏡,晚期卻多用他人。

《怎樣都行》中的鮑裡斯,是一個活得非常悲觀而透徹的男人,這種矛盾簡直就像是伍迪·艾倫的人格再現。

看什麼事情眼光都太毒,看什麼問題都很尖銳現實,往往知曉了這一切後也就心如死灰,沒有什麼索求和欲望,冷漠變成了行走的面具,溫柔也只是適可而止。

有趣的一點是在形式上,伍迪·艾倫很願意做嘗試,我記得在《解構愛情狂》中他用「騷斷腿」的慢鏡和定格來表達行為是人類語言的認知。

《解構愛情狂》

而《怎樣都行》中,他打破了第三面鏡像,讓鮑裡斯作為闡述人,與我們直接交流。

這樣的形式頗有「戲謔」的成分,但這是伍迪·艾倫的用意所在,他仍然希望看故事的人和講故事的人擁有共性,而非只是單純地觀看,沒有交流。

鮑裡斯憤世嫉俗,對一切都很透析,用現在的流行用語來講,無非就是「人間真實」

他自稱為天才,曾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後與妻子分手後跳樓自殺未遂,獨居在曼哈頓閣樓。

偶然一天遇見落難來此的密西西比州女孩美樂蒂,在美樂蒂天真熱情的請求下,他們兩開始了同居生活。

直到美樂蒂發現鮑裡斯給予了她很多人生真理,索性兩人結婚,一段年齡差異巨大的婚姻因為美樂蒂母親的介入而開始走向混亂。

老少戀,三角戀,性解放,同性戀

「愛與戀」是伍迪·艾倫電影永恆的主題,這點我們別忘了,就算他多麼抨擊社會、抨擊政府、抨擊人類、抨擊文化,最終他的落腳點一定會在「愛」中休憩。

而且那些看似袒露直白的抨擊全都用他機智幽默的語言化解了某種攻擊性,所以就算你聽來也覺得是笑話一枚,其實我倒認為他的形式只是一種配合電影情境的方式,他的文本仍舊是極簡主義的。

鮑裡斯和美樂蒂是年齡的兩極,也是文化的兩極,是現代文化和復古文化的對壘。

片中有一幕美樂蒂想要聽熱情澎湃的電子舞曲,卻被鮑裡斯認為是噪音,他建議美樂蒂聽一聽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這樣一幕具有文化衝突意識的場景很快被美樂蒂的母親打破,她敲響了命運之門,打破了他們原有的安寧。

鮑裡斯和美樂蒂一家人的故事再次發生轉變,美樂蒂的母親原本頭腦簡單,卻因為紐約改變了自己的風格語言,不僅成功舉辦了自己的攝影展,還和兩個男人發生三角關係,同睡一張床,同愛一個人

表意上是諷刺某種現代情愛的局限性,實際上也開拓了人類思想的自由。

而伍迪·艾倫也自有清高之處,帶著對現代社會的鄙夷在行走,卻仍然泰然處之,把這份混亂寫成一幕幕序章,讓觀眾找到自己身處現代社會的位置。這種哲思性的命題非常流暢,且不落俗套。

《怎樣都行》的結局中,也一如既往的在反轉間實現了溫暖的ENDING,關於「愛」的本能意識和矛盾意識,伍迪·艾倫放大至極限,也濃縮到最小。

人人都會找到真愛,人人都在時間的流逝中身不由已,這是一種無奈的感嘆,卻被他用「愛最大」的功能所消除。

回頭看,其實你發現這是一部被喜劇「裹挾」的悲劇,又是一部被嘲弄的愛情電影,可你又不得不承認它正確的發展趨勢,並且為之歡呼喝彩。

可你思考後唯一記得的或許是鮑裡斯面對鏡頭冷漠地說著:「一切都是零,虛無。」

所以他把生活的狀態刻畫成了一部電影,任憑你多麼憤慨,還是敵不過生活的種種DRAMA,不如做一個樂觀的無為主義者。

把生活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對一切的發生都淡漠冷靜,讓無邏輯的愛情和盲目的世界充盈著你飽腹欲望的身體和靈魂。

你能做的只有一笑而過,能說的也只是「怎樣都行!」

相關焦點

  • 描摹人間喜劇的大師:伍迪·艾倫
    描摹人間喜劇的大師:伍迪·艾倫2001年05月28日10:05:20 網易報導 Pencil 15歲的時候,伍迪就開始寫俏皮話,開始用伍迪·艾倫的名字給一些報紙的專欄作家投稿,據說還為鮑勃·霍普當過槍手,後來被這些專欄作者推薦擔任專為廣播電臺寫廣告中的俏皮話。  1952年,伍迪中學畢業,加入了「錫德·西則電視劇團」,以自己的搞笑天才為電視節目編寫腳本。
  • 80歲的伍迪·艾倫和他的8朵金花
    大家只記得伍迪·艾倫的「那個前女友」。作為伍迪·艾倫曾經的繆斯,米亞·法羅和伍迪·艾倫有著長達十年的合作,拍攝了數十部電影。這個外形柔弱甜美的女演員曾經和伍迪·艾倫成為好萊塢令人豔羨的一對。十年,他們合作拍戲他們生兒育女,十年後卻因為伍迪·艾倫與養女的情愛鬧上法庭。
  • 伍迪·艾倫的歐洲系列
    伍迪·艾倫 (Woody Allen,1935年-)在布魯克林出身的大導演伍迪·艾倫近年來卻鍾情於把故事放在歐洲,以下就是他致敬歐洲的作品。賽末點 Match Point (2005)導演: 伍迪·艾倫
  • 假期最開心的事:看了伍迪·艾倫的《情迷紐約下雨天》
    雨天讓伍迪·艾倫的角色變得多愁善感,並最終挖掘內心真摯熱愛。「雨天」在伍迪·艾倫的電影裡,成為了一種隱喻,一個評判個體審美和歸屬感的重要標誌,一個對於電影角色和命運來講如此重要的啟示(revelation)。
  • 伍迪·艾倫最偉大的電影
    安妮·霍爾 Annie Hall 1977導演:伍迪·艾倫主演:戴安·基頓  伍迪·艾倫  克里斯多福·沃肯  西格妮·韋弗 在70年代崛起的電影人當中,伍迪·艾倫可能不是最好的導演,或許也不一定是最好的編劇(他是有史以來獲得奧斯卡最佳編劇獎最多的人,其它各種大大小小的編劇獎更是不計其數),但無疑是最具知識分子氣質的電影人
  • 我希望伍迪·艾倫的醜聞是假的
    本文是美國最著名的影評人羅傑·伊伯特在1992年伍迪·艾倫和米亞·法羅醜聞剛剛爆出時寫的文章,由虹膜翻譯組翻譯。
  • 伍迪·艾倫和斯嘉麗·詹森
    該片由伍迪·艾倫和斯嘉麗·詹森主演。有著非常巧妙的故事構思,非常經典的伍迪·艾倫風格,非常可愛的斯嘉麗·詹森,是一部充滿魅力的電影。這讓我想起了以前看過他的另一部電影《安妮霍爾》,如果仔細比較的話,隨著年齡的增加伍迪·艾倫也有了些許變化。電影風格更靚麗,更富有色彩。唯一不變的是鏡頭中那個神經兮兮、絮絮叨叨、整天戴個黑框眼鏡一臉苦相的小老頭,讓觀眾沉醉於他的風格和態度之中。
  • 伍迪·艾倫也要完了……?
    美國《好萊塢報導者》20日稱,繼多位好萊塢明星表示後悔與導演伍迪·艾倫合作後,法國著名女星、奧斯卡影后瑪麗昂·歌迪亞也站出來表態「同他的合作很奇怪」。歌迪亞2011年主演伍迪·艾倫在法國拍攝的影片《午夜巴黎》。
  • 伍迪·艾倫獻給電影的電影
    法國人將伍迪·艾倫稱為「電影界唯一的知識分子」,實際上他的電影主題是不固定的,他拍攝思辨電影,也鍾愛笑鬧喜劇,但《開羅紫玫瑰》不太一樣,電影用一個簡單的故事,一種片中片的精妙構思展現了伍迪·艾倫浪漫柔軟的一方內心角落。
  • 伍迪·艾倫
    四十年前,安妮霍爾獲得第五十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最佳劇本全部包攬。他為亞馬遜製作的新片《紐約的一個雨天(A Rainy Day in New York)》的命運更是令人擔憂,影片的幾位主演——提莫西·查拉梅、賽琳娜·戈麥斯和麗貝卡·豪爾全都表示後悔參與該片並捐出了片酬,亞馬遜至今未安排任何推廣,有消息說,這部影片或將被亞馬遜拋棄,不會有任何公關活動,也不會在影院上映,亞馬遜還有可能解除與伍迪·艾倫的合作關係。
  • 伍迪·艾倫 | 「閃回」到對電影最初的印象
    伍迪·艾倫:的確是這樣,人在回憶看過的電影時往往會有偏差。史提格:但這恰好符合你的電影所傳達的意識流風格,那種建構的自由。我想知道對此你怎麼看。伍迪·艾倫:電影的美妙就在於此。有點像寫散文,沒有限制,你可以隨意地處理時間,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 「美國電影界唯一的知識分子」伍迪·艾倫是怎麼寫對白的?
    他受卓別林、基頓、伯格曼的影響很大,從《安妮·霍爾》開始,他打破了以往的荒誕喜劇風格,開始加入了一些很深刻的主題,而隨後伍迪·艾倫又對其進行了改變,在一些嚴肅題材的劇本中加入喜劇元素,而在一些喜劇創意中又更加注重揭示人物的內心以及更層次的道德思考。有了這種整合才使其電影的風格更為成熟。
  • 文藝怪老頭 伍迪·艾倫
    回鄉後,遇到夢中情人索佳,沒想到索佳竟希望同鮑裡斯去刺殺拿破崙……這部戲仿託爾斯泰《戰爭與和平》的影片據稱是伍迪·艾倫最有趣的電影。1983年,《西力傳 Zelig》伍迪•艾倫自導自演,以偽文獻偽記錄的方式,生動又真實的重現了本為虛構的西力的一生。
  • 伍迪·艾倫回憶錄被封殺,史蒂芬·金有話說
    據英國《衛報》報導,導演伍迪·艾倫的回憶錄《憑空而來(Apropos of Nothing)》原本計劃於4月7日正式推出,但受性侵指控的影響,阿歇特出版集團宣布取消該書的出版計劃,並將版權歸還給作者。2014年,迪倫·法羅在一封公開信中再次指控伍迪·艾倫。此次,法羅呼籲外界共同發聲,逼使阿歇特做出回應。伍迪·艾倫與米婭·法羅的親生兒子羅南·法羅,也公開指責阿歇特表裡不一,因為該出版集團旗下的利特爾布朗出版社在去年剛剛出版了自己的《捕殺》,這部獲得普立茲獎的作品揭露了影業大亨哈維·韋恩斯坦的性醜聞。
  • 伍迪·艾倫:娶到養女是這輩子最大幸福
    美國導演「伍迪·艾倫」,在最新一期的《名利場》雜誌上,暢談他自己和他太太「宋宜」的感情世界。
  • 伍迪·艾倫或將終止電影創作
    伍迪·艾倫自1969年以來,幾乎保持每年拍攝一部電影的高產節奏。「現在電影院全都關門了,我不知道它們是否還會回歸營業。」艾倫說,「人們已經開始覺得,在家裡看電影也不錯,可以先吃晚飯,然後在高清環繞聲的大屏幕電視上投放電影。但我不想為電視製作電影,所以或許是我停止拍片的時候了。」
  • 老文青伍迪·艾倫的光影路:與坎城情緣難解難分
    影片入圍第3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非競賽單元進行展映,也開啟了伍迪·艾倫刷臉坎城的漫漫長路。,和黛安·基頓擦出火花,裹挾在與多人纏亂如麻的關係中嘗試面對晦澀複雜的感情難題,虛構角色與真實人物之間的區別似有若無。
  • 《魔力月光》:伍迪·艾倫是個樂觀的悲觀主義者 影評
    導演: 伍迪·艾倫編劇: 伍迪·艾倫主演: 科林·費斯 / 艾瑪·斯通類型: 喜劇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片長: 97分鐘這一次,伍迪·艾倫帶著英倫紳士科林·費斯和美國甜心艾瑪·斯通來到了法國南部的小鎮電影公會原創影評第 5 期 | 魔力月光伍迪·艾倫是個樂觀的悲觀主義者文 | 姜小瑁
  • 【談資】為什麼伍迪·艾倫的「男主」都很像他?
    ,他都能在電影中把他調教成「伍迪·艾倫」。這些男性角色在穿衣打扮上,也是翻版「伍迪·艾倫」。 Owen Wilson在《午夜巴黎》中飾演的男主角Gil,他穿越回到20年代遇見Marion Cotillard飾演的畢卡索muse。
  • 伍迪·艾倫再掀家庭醜聞,承認兒子非親生
    南都訊 記者麻樂好萊塢導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和女演員米亞·法羅曾經交往13年,不過這段情因為伍迪·艾倫外遇韓裔養女宋宜後結束 伍迪·艾倫表示,米亞·法羅和前夫生的兒子弗萊徹有不正常的「親密關係」,他稱兩人會像情侶般約會,伍迪更指當兒子羅南·法羅出生後,「米亞把羅南據為己有,藏在房間內給他哺乳!」伍迪·艾倫還披露在羅南11歲前,米亞·法羅都和兒子裸睡,伍迪·艾倫甚至直接嘲諷:「我不知道人類學家怎麼看,但我想像得到坊間那些傢伙會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