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於南方小城,寫的音樂總是陰鬱、壓抑,「半死不活」、半夢半醒的嗓音有種穿透肉體,纏繞靈魂的魔力。
如果你看過《隱秘的角落》(以下簡稱「隱秘」),相信你一定對劇中動聽的「陰樂」印象深刻。該劇歌單特別適合悶熱的酷暑下午,獨自一人呆在沒有空調的房間裡欣賞。陰樂響起時,陰風陣陣,手腳冰涼,解暑效果巨佳。
「謝謝 已經離開了人世 五星好評」
「不僅把愛給你,命都給你了……」
「絕了這背景音樂」
「片尾曲無縫銜接,絕了!」
……
音樂如此受關注,如此被討論,這在中國電視劇史上尚屬首次。這背後離不開兩個重要的男人:一位純粹的藝術家,丁可;一個有追求的導演,辛爽。
丁可
丁可,辛爽神交已久的音樂人,出生於南方小城,寫的音樂總是陰鬱、壓抑,他「半死不活」、半夢半醒的嗓音有種穿透肉體,纏繞靈魂的魔力。倆人合作之前,丁可從沒給劇集作曲,創作的音樂主要出現在電影、舞臺劇、廣告MV等內容凝練、時長較短的作品中,如電影《踏雪尋梅》、《暴雪將至》等等。
電影《踏雪尋梅》宣傳圖
丁可的代表作《if》《比年輕人小一點的鶴》《漆黑的海上》《lost》……你隨意聽其中一首,就會發現他的音樂風格跟《隱秘》的基調深入骨髓地契合。
他為《隱秘》寫的原創陰樂,壓抑、詭譎,與劇情陰森的氛圍恰到好處地交融共振,曲名卻暗藏獨特的丁式冷幽默。
丁可為該劇專門製作的配樂有35首,陰森是主色調,零星搭配寥寥幾首「陽樂」。
《隱秘的角落》配樂專輯△
1) 片頭是暗喻劇情的黑白動畫,配樂《多人舞蹈項目》,不知道曲名有沒有蹭「時間管理大師」的熱度(狗頭保命)。三個卡通小孩目睹一個卡通大人謀殺,純音樂BGM側重表現孩子的心理情緒,躲藏時的害怕,周旋時的緊張,逃命時的驚懼,最後只剩一人的落寞、無助、黯淡,配樂讓觀眾的代入感更加強烈。
觀眾需要自己認真看劇,才能琢磨出片頭動畫的涵義,這讓整部劇的觀感和趣味性提升了幾個臺階。
註:BGM是Background music的簡寫,中文意思是背景音樂,通常是指在電視劇、電影、動畫、電子遊戲、網站中用於調節氣氛的一種音樂,插入於對話之中,能夠增強情感的表達,達到一種讓觀眾身臨其境的感受。另外,在一些公共場合播放的音樂也稱為背景音樂。
片頭動畫截圖
2) 《墜入愛河》用在了張東升將嶽父母推下懸崖的片段裡,朱晶晶墜樓的BGM也是這首,暗示了朱朝陽與朱晶晶墜樓有著某種聯繫。取名「墜入愛河」除了有點冷幽默,也可以理解為張東升和朱朝陽奢求用他人生命的墜落,換回自己墜入愛河,重新擁有愛情、擁抱父愛。
3) 數學老師張東升的禿頂閃瞎了不少觀眾的眼。洗完澡,第一次以禿頂造型亮相,張東升戴上假髮時的BGM是他的「專屬單曲」——《給予你美》,這個背景音樂在他參加家庭酒局的時候也出現過:應付了一輪虛偽人情,張東升去廁所洗手照鏡子,對著鏡子裡的自己,嘴角刻意拉伸上揚,做好偽裝,準備迎接下一輪的挑戰。
聰明絕頂的數學老師張東升△
4) 徐靜父母下葬是在一個豔陽天。嶽父母躺在墓坑裡,死死地盯住張東升,無法瞑目。《豔陽之下》,節奏緩慢的鼓點和鑼聲營造喪葬氣氛,人聲低吟,沒有情緒沒有內容,壓抑、陰冷。陽光越大,陰影越多,明明是個豔陽天,怎麼就不見一點陽光呢?
張東升嶽父母下葬△
5) 《請把愛給我》在劇中最經典的使用場景是一個蒙太奇組合鏡頭。一邊是朱朝陽過生日,三個小孩歡聲笑語點蠟燭,另一邊是朱永平夫妻在太平間籤火化協議。兩個畫面的來回切換,產生了巨大的表現張力,配上如此陰森的BGM,讓人不寒而慄。
這個場景出現的第四集,標題名為「交易」,表層意思是三個小孩與張東升的交易,還可以理解為朱晶晶和朱朝陽二人的人生交換異位,是另一層面的交易。
我想,朱朝陽在心裡一定對父親朱永平說了重複了無數遍:請把愛給我。
註:蒙太奇(Montage)在法語是「剪接」的意思,但到了俄國它被發展成一種電影中鏡頭組合的理論,在塗料、塗裝行業蒙太奇也是獨樹一幟的藝術手法和自由式塗裝的含義。當不同鏡頭拼接在一起時,往往又會產生各個鏡頭單獨存在時所不具有的特定含義。寫作時採用這種方法寫作的方式也叫蒙太奇手法。
朱朝陽和嚴良、普普一起慶生
6) 水產場,張東升殺害王立後,拖著屍體在朱朝陽面前緩緩移動,背景音樂是《路過你的痛苦》。畫面紅暗交錯,朱朝陽一言不發,就像在課堂上聽張老師講笛卡爾時那麼專注。整個過程像極了一場殺人教學。
朱朝陽注視著張東升拖動王立的屍體
7) 冷庫裡,一鏡到底,出現王立的「凍爪子」,和魚蝦凍在一起,背景音樂是《放進去醃製幾天》。
王立的屍體被放在凍魚凍蝦裡醃製
8) 周春紅逼朱朝陽喝牛奶那場戲,讓很多觀眾產生共鳴:「太真實了!我媽就是這樣!」情緒失控的周春紅給朱朝陽拼命擦(撕)嘴,《乾巴巴的吻》,來自感情受挫、生活艱辛的單親媽媽,真的很乾巴,還很恐怖。
周春紅的母愛太過沉重,朝陽忍不住瑟瑟發抖
9) 朱永平死後,朱朝陽半夜起來刷那雙爸爸給買的白鞋,背景音樂是《愛比死更晚》;「嶽普找到了!」沒明說死活,但警察神色凝重,下一幕轉場搜查張東升的房子,BGM也是《愛比死更晚》,暗示嶽普已死。
在張和朱的生命裡,朱永平和嶽普分別是二人最柔軟的部分,愛還來不及表達,人已經不在了。
10)《柔情的縫隙中》是劇裡屈指可數的「陽樂」。劇裡的溫情時刻真的只存在於縫隙中,細小又短暫。縫隙不多,下面細細列舉出來,給這篇文章增添點陽氣。
① 普普和嚴良來到臨海的寧市,港口一片祥和、忙碌,是劇中難得的「柔情」場面,音樂讓人感到短暫的平靜安寧。
② 徐靜即將離開,張東升換完藥之後,非常溫柔地問徐靜「我還有機會嗎?」可憐兮兮,擠出兩滴眼淚,一直若有所思地點頭,「徐靜,路上慢點。」貼心地囑託。徐靜的車離開後,張東升從口袋掏出替換的藥,嘴角往上牽了牽,盯著藥,微笑著注視了很久。柔情只是一瞬,我得不到你,別人也別想得到。
張東升望著手心裡的藥,心想,三殺了
③ 麥當勞,普普問張東升的願望,張回答「我希望一切可以重來」,可是,願望說出來就不靈了啊。
④ 朝陽承認給嚴良的是一張空卡,友誼和信任轟然崩塌。朱朝陽看著牆壁上三人的粉筆畫像,想起過去的美好時光。
⑤ 張東升坐在車上,看著普普給自己貼的卡通創可貼,比劃了好一會兒,那是張東升久違的柔軟瞬間。普普的創口貼,暫時的封住了張東升的傷口,可惜傷口底下的皮肉早就潰爛了。
⑥ 嚴良小時候騎著小自行車過街串巷,親眼看到爸爸被警察帶走,童年濾鏡朦朧美好。在嚴良的印象當中,爸爸依然是好人。
小嚴良看到爸爸被抓△
劇裡「動聽的陰樂」營造了大部分的人間地獄和小部分的人間溫情,同時還暗藏著絕妙的彩蛋,成為劇情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片尾曲,值得細細咀嚼。
辛爽大學讀的是法律專業,跟朋友玩搖滾組樂隊,後又輾轉去做音樂幕後,開廣告公司,到現在做導演。骨血裡流淌的音樂元素、音樂審美一直在。
「其實在做劇本階段,每首片尾曲,我就想好了,寫在劇本上。」
12集,12首片尾曲。
對辛爽來說,片尾曲是特別重要的一件事,是他的個人趣味。辛爽看一部喜歡的劇,總會一直坐著看完片尾,就像吃得油膩了,然後去喝杯茶,或者抽根煙。好的片尾,會讓人沉下去,期待下一集。《隱秘》做到了。
《隱秘的角落》片尾曲△
第一集暑假。片尾曲《小白船》是一首經典童謠,在劇中卻給無數觀眾留下了死亡陰影。「爸!媽!」緊接著「槳兒槳兒看不見」,人兒人兒看不見,無縫銜接,從此兒歌變噩夢。
第七集日記。同樣為了孩子來到海灘的兩個人,一個退休老警察,一個殺人犯。老陳倚著櫃檯,張東升靠坐在太陽傘下,喝著同樣的汽水,一鏡到底,鏡頭圍著兩人繞了個圈,再緩緩拉遠,片尾曲《偷月亮的人》起。
「Let me talk to the moon/ Let me talk to the sun/ Let me talk to the rain/ Let me talk to every word in the history」
愜意慵懶的曲風跟危機四伏的劇情搭配,顯得格外的詭異有看頭。
第十集張叔叔,片尾曲是《比一個年輕人小一點的鶴》。普普哮喘發作,張東升打急救電話,被問及地址時猶豫無言,間接導致普普死亡。
嚴良狂奔到張東升家找普普,半死不活的音樂人聲響起,「嬰兒/啼哭/搖曳著空鞦韆的日出/細小的人/在龐大的國/抽搐……」 歌詞特別像是在描述哮喘發作,慢慢沒了呼吸的普普。
劇裡還有些片尾曲早早地預告了人物的最終結局。
第二集警告的片尾曲《猶豫》,歌詞裡寫道:「隱藏著的兇手/窺視你的把戲/跳著舞的父親倒地而去」給出朱永平的最後歸宿。
第九集颱風。普普和嚴良因為颱風夜沒能離開寧市,冒雨前來投奔張東升。音樂聲響起,黑屏,出現張東升和徐靜的對話聲。原來,很久以前張東升就想要個女兒,很像普普的那種。片尾曲名叫「死在旋轉公寓」,預示了普普的死亡。
第十一集燃燒。張東升一把火點燃水產場,無止境的燃燒讓《昔日,沒有光彩》(片尾曲名),朱朝陽渴求的父愛成為永遠的過去式。
音樂結束,演職員表播完,末尾竟然還埋了個彩蛋。原來那天朱永平清晰聽到了拉鏈聲,知道女兒的死跟朱朝陽脫不了干係,望向女兒的遺照,自扇的一巴掌變得寓意複雜。
製作團隊在《隱秘》後期聲音的創作上傾注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一直到劇集上線之後,辛爽和混錄師還在針對上線版本中,由於技術壓縮造成的瑕疵進行調整。
「所有混錄棚的環境模擬的是電影院的環境,但劇集不同,可供觀眾選擇的觀看方式很多。雖然我們不能兼顧每一個視聽條件,但會反覆進行推演,以求最好的效果。」
在第六集的經典片段中,朱朝陽偶然發現爸爸藏在手提包裡的錄音筆,蒼蠅的嗡嗡聲應景響起;父子倆離開,一隻蒼蠅躺在碗裡垂死掙扎,旁邊遊樂場傳來遊人的號叫聲、吶喊聲,過山車的轟隆聲,都是朱朝陽的心聲,辛爽有意為之。
所以說,《隱秘》絕對不能倍速看,否則會「損失慘重」。
可惜了一碗甜水△
劇中所有的聲音細節,每場戲需要傳達什麼敘事功能,製作團隊都做了特別細緻的考量和精心的設計。「背景音是大是小,什麼時候出,都是我們經過特別仔細的思考,視聽視聽,「聽」有一半的重量。」
開播前,辛爽跟好朋友聊天,朋友說幹嘛追求,你做正反打和臺詞就好了。辛爽不以為然,直言:「你不讓我追求視聽,我作為一個導演還能幹什麼?我能做的不就是視聽嗎?」
註:正反打鏡頭,是一種攝影技巧,指的是兩個人面對面的時候鏡頭對人物進行互相切換。一般的取景為&34;,即越過背向攝影機的人的肩膀拍攝說話對手的正面,切換插入幾個不帶肩膀背影的特寫鏡頭做為正反打組合的補充。
觀眾不傻。這樣有審美,有追求,有原則的導演,觀眾會看到,會認可,會期待。
2018年,辛爽寂寂無名,沒有導演過院線電影、劇集,大多數時間在從事拍廣告和拍mv的工作。機緣巧合,參加了《幻樂之城》,成為唯一一個五次參演的青年導演。
《幻樂之城》臨近結束,辛爽就對自己的未來有了大概預想:「之前沒有機會,但通過這個節目,讓很多人認識到我了,讓他們知道『他是可以做出這樣的東西的』,可能以後就會有這種機會了。」
《幻樂之城》總導演安德勝曾說:「我們節目大部分導演是新生代導演,希望通過這個節目,能夠為未來電影市場挖掘一些新的力量。」
2020年,《隱秘的角落》爆紅,蝦相信「辛」力量的未來依然存在無限可能。
辛爽(右)和王景春(左)在劇組說戲△
下期分享片尾曲最全解析合集,敬請期待~
點個讚再走吧~
參考資料
1.電視劇《隱秘的角落》
2.網易雲音樂《隱秘的角落 配樂》熱評
3.QQ音樂《隱秘的角落原聲音樂》熱評
4.界面新聞_《隱秘的角落》導演辛爽:這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
5.澎湃新聞_《隱秘的角落》導演辛爽:這不是審美,是劇作的科學
6.四味毒叔_《隱秘的角落》最大的點是「愛」和「回到童年」
7.新京報_《隱秘的角落》導演辛爽:只喜歡作品被看見,其他很排斥
8.麻辣魚、毒藥_《隱秘的角落》導演辛爽:故事是生活的比喻
9.新京報_《隱秘的角落》導演辛爽:不希望拍成一個獵奇故事
10.360百度「正反打鏡頭」「蒙太奇」「背景音樂」等
作者「鹽大蝦」 爭做一枚有才華有溫度的女子。
品好書好劇好人生,做積極向上三好學生。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