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誕生於1813年的威爾第與華格納註定是要被比較的兩位音樂巨匠。
他們在各自的王國裡「雄霸一方」。
雙方皆有著可觀的歌劇傑作、明確而偉大的歌劇理念、身旁身後是無數的擁躉。
他們將義大利歌劇和德國歌劇推向輝煌的巔峰,構築起19世紀後半葉的歌劇豐碑。
他們形同對手,
雖然同為歌劇王者,但走的是截然不同的道路。
就像評論說的那樣:
華格納寫的是理想,威爾第寫的是人。
國家大劇院製作威爾第歌劇《阿依達》劇照
國家大劇院製作華格納歌劇《羅恩格林》劇照
騎著天鵝的銀盔騎士、幽靈船上註定漂泊的船長、瀟灑馳騁空中的女武神……華格納的歌劇題材多來自於神話故事、民間傳說,愛情、救贖、權力是永恆的主題。
威爾第的歌劇則主要圍繞現實和歷史題材展開,《茶花女》《弄臣》《阿依達》成為傳唱不衰的經典。
義大利歌劇和德國樂劇誰與爭鋒?
今晚19:15,我們將帶來一場特別策劃的音樂會。
著名指揮俞峰將執棒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攜手「華格納女高音」王威,演繹威爾第與華格納歌劇中的經典序曲和前奏曲
。它們精選自兩位大師的代表作,也是音樂會上的保留曲目,希望樂迷朋友們,可以從這些珠玉般動人的旋律開始,一窺整部歌劇的魅力所在。感受大師筆下「塵世」小人物的愛恨悲喜、英雄的榮耀與隕落。
節目單
曲目背後的故事
歌劇《茶花女》第一幕前奏曲
在威爾第的神來之筆下,交際花薇奧萊塔和青年阿爾弗萊德的悽美愛情撩動著世界各地觀眾的心弦。第一幕的前奏曲用弦樂緩慢奏出連續下行的主旋律,仿佛飄蕩在迷霧中若隱若現,寂寥而悽美,預示了整部歌劇的基調。接著音樂的節奏轉為舒展明亮,刻畫了主人公純真熱情、渴望愛情的主題。
至此,這齣大戲正式開幕。我們知道,那位絕色美人將出現在富麗堂皇的客廳中,那首熱烈的《祝酒歌》將給所有人帶來歡樂。
《特裡斯坦與伊索爾德》前奏曲與「愛之死」
如果只看一部華格納的歌劇,那麼《特裡斯坦與伊索爾德》將是當之無愧的首選。它代表了華格納「樂劇」形式的巔峰,音樂「充滿了危險的魅力、使人如芒在背但又極度快樂」。
前奏曲一上來就是著名的「特裡斯坦和弦」,透露出極度不穩定的徘徊與陰鬱,它一浪高過一浪,將不斷增強的悲劇性音樂張力推向荼蘼,堪稱是這部戲精妙的預演。
「愛之死」是全劇最後的唱段,情感的層層遞進好像要被炙熱的愛火吞沒。生命在一點點消逝,愛情卻在一步步升華,無法言喻的渴望與慾念伴隨著音樂的推進,不吐不快的直抒胸臆和情感爆發前的「克制」,共同導向了最後一刻的宣洩與解脫。不顧一切的愛,成就了男女主人公的最後救贖。
歌劇《唐豪瑟》序曲
《唐豪瑟》是華格納早期最著名的三大歌劇之一。遊吟詩人唐豪瑟厭倦了妖媚的維納斯,又懷念起塵世的戀人伊莉莎白,在「紅玫瑰與「白玫瑰」,在情慾之愛與精神之愛間搖擺不定。
序曲以巡禮者大合唱的曲調開始,充滿了莊嚴、崇高的情感。音樂中段則表現了情慾的誘惑和心醉神迷的狂歡。能將靈與肉的爭鋒較量如此盪氣迴腸地予以呈現,只有華格納。
國家大劇院製作歌劇《唐豪瑟》劇照
這首作品也是本場音樂會的壓軸曲目,當氣勢恢宏的朝聖者合唱旋律以排山倒海的氣勢襲來時,你會發現如果錯過今晚的直播,將是多麼的遺憾。
如果上面的三首曲目聽得不過癮,那就期待晚上的現場直播吧。
本次直播繼續由古典音樂頻道聯合央視網、快手、央視新聞等多家網絡媒體平臺同步播出。
演前導賞——走進歌劇大師的神秘世界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欣賞這場音樂會,我們特別邀請到了北京電視臺主持人聶一菁,與指揮俞峰、女高音王威,一起為觀眾進行導賞。俞指將在演出開始前為您解讀本場音樂會對樂團的特殊要求、兩位大師迥然相異的創作理念,以及序曲和前奏曲的區別。而在音樂會的中場休息間隙,歌唱家王威將介紹「華格納女高音」有何特別之處,揭開華格納樂劇的神秘樂章。
著名指揮蒂勒曼曾如此描述自己第一次在拜羅伊特劇院音樂節聽到華格納歌劇的感覺:
「當燈光熄滅,序曲開始,弦樂的聲音迴響在天堂和地獄裡,充滿整個劇院。聲音沒有來源也沒有去向,音樂就是世界——而我就在它的中間,內心燃燒著熱情:這就是我一直所盼望的。」
希望今晚由央視網提供的超高清直播信號能給你帶來同樣的震撼感受,還原威爾第與華格納筆下那令人心馳神往的極致體驗。
國家大劇院線上演出問卷調查
國家大劇院線上系列演出已陪伴您度過了無數個精彩的周末時光,為了給您提供更好的藝術服務,特展開本次「國家大劇院線上演出」問卷調查,真誠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把對國家大劇院線上演出的感受和建議告訴我們,我們將隨機抽取20位幸運樂迷,送上國家大劇院「華彩秋韻」系列演出定製文創產品!謝謝您的支持與配合,我們期待每位觀眾的寶貴意見。
掃描上圖二維碼立即參與調查問卷
全網平臺 邀您共賞
北京音樂廣播
快手
人民日報新媒體
新華網
騰訊新聞
北京日報客戶端
微博
喜馬拉雅
圓點直播
貓眼LIVE
本期內容 / 廖敏
圖片設計 / 李銘陸、王潤靖
轉發編輯 / 高建
關注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