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一隻知更鳥》:什麼樣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2021-01-09 龍貓的理想國

最近讀完了美國阿拉巴馬州一位女作家哈珀·李一生中唯一的長篇小說《殺死一隻知更鳥》。該作品在1961年獲得普立茲獎,由該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也獲得第25屆奧斯卡三項大獎。

該作品也是美國中學推薦課外讀物,美國圖書館借閱率最高的書;歐巴馬給女兒公開推薦的書單中就包含這部作品。

2007年布希總統為哈珀·李頒布總統自由勳章時,她才罕見地在公眾場合露面。

布希總統評價她:「傳奇般的小說家,可愛的女士。」

哈珀·李一直對犯罪題材充滿興趣。童年時代,她常常閱讀福爾摩斯故事集,站在陽臺上旁觀當地的審判。她曾赴阿拉巴馬大學攻讀法律,而《殺死一隻知更鳥》中經典的審判場景也源自哈珀·李的童年經歷。

很少有書能迎合所有人的口味,但是這本《殺死一隻知更鳥》卻值得所有人都看看,很多人讀完以後都評價說:沒有讀過這本書的人生跟讀過之後的人生,真的很不一樣。

這本小說主要講述的是男主人公一位白人律師不顧偏見為黑人辯護的故事,這本書特別的地方是以男主的孩子的視角來寫的,所以你能從這本書中看到的不只是種族偏見,還有在混亂時代背景下一位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我一直覺得家庭教育是件特別難的事,我也沒有想過如果以後我有了孩子我能教給他什麼,但是看完這本書之後,我對教育有了一個更加堅定的認知,那就是教會他正直,像書中的父親在孩子受到辯護案牽連的時父親說的話「在他們仰視別人之前,首先仰視的是我,我希望自己正直,以便能坦然面對他」。在這本書中你能感受到單親家庭一位父親對兩個孩子的愛和言傳身教的教育,如何一碗水端平、如何正確面對周圍所有人的風言風語以及什麼是真正的善惡,讀完這本書你一定會有很多的收穫!書中還有很多特別溫暖的片段。

書中有一段文字我尤其喜歡:「我想讓你見識一下什麼是真正的勇敢,而不是錯誤地認為一個人手裡拿把槍就是勇敢。勇敢就是,在你還沒開始的時候就知道自己註定會輸,但依然義無反顧地去做,並且不管發生什麼都堅持到底。一個人很少能贏,但也總會有贏的時候

相關焦點

  • 《殺死一隻知更鳥》:透過知更鳥的隱喻,看教育對人生的影響意義
    《殺死一隻知更鳥》是一部既映射著教育對孩子命運巨大導向作用,又反應了大蕭條時期美國社會上種族歧視問題的小說。全書主要分兩部分展開,作者通過兩部分的敘述,來分別呈現了兩個主題:第一部分,描寫了拉德利因年少時犯錯,而被父親永久關在家裡,失去了人生自由的故事;第二部分,描寫阿蒂克斯為黑人辯護,遭受了種種質疑和不公正的故事。
  • 圖像小說《殺死一隻知更鳥》:勇敢與善良,是一個人最好的教養
    「你們打下多少只冠藍鴉都沒問題,但記住,殺死一隻知更鳥就是犯罪。知更鳥只會唱歌給人們聽,它們不會糟蹋花園,不會在玉米穗倉庫築巢,什麼壞事也不會幹,只會盡情地唱歌給我們聽。所以殺死一隻知更鳥就是犯罪。」並不是,懂得尊重別人,才是一個人真正教養的最好體現。譬如《殺死一隻知更鳥》這個故事,是發生在美國三十年代大蕭條的背景之下的,在當時的美國社會對於黑人的種族歧視是非常嚴重的,然而就是在那樣的一種環境之下,阿蒂克斯卻願意為一個被指控犯有強姦罪的黑人湯姆當辯護律師。
  • 《殺死一隻知更鳥》淺析哈珀·李筆下的「知更鳥」意象:阿迪克斯
    比如美國著名黑人女小說家莫裡森的作品《秀拉》,喬安娜亨利的短篇小說作品《藍知更鳥的希望》,以及今天所要講到的哈珀·李《殺死一隻知更鳥》,都用「知更鳥」意象隱喻美好、善良和希望。《殺死一隻知更鳥》是美國女作家哈珀·李的長篇小說作品,1960年發表,1961年獲得當年度普立茲獎,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全球暢銷超過三千萬冊。
  • 《殺死一隻知更鳥》中的父親為迷茫的父母提供了一本教育說明書
    當想著與家庭教育相關的書時,我想到了《殺死一隻知更鳥》,也許是它的名字翻譯的奇特,也許是書中的父親這位平民英雄很偉大,也許是被它描述的故事在心底打下了烙印。英文原版《To Killa Mockingbird》譯林出版社中文紀念版《殺死一隻知更鳥
  • 必讀經典《殺死一隻知更鳥》:偏見會拋棄正義,但良心不會
    這本書,你最好在涉世未深的小時候讀完,因為它關於做人。這本書,你經歷世事之後才讀倒也不算晚,因為它關於教育。這本書的名字叫《殺死一隻知更鳥》。《殺死一隻知更鳥》是美國女作家哈珀·李一生中唯一的長篇小說,獲得了當年的普利茲小說獎,被翻譯為40多種語言,暢銷全球,已經賣出了3000多萬本,2006年時高居「有生必讀書」榜首,連《聖經》都只能屈居第二。這本書到底是有著怎樣的魅力?《殺死一隻知更鳥》講述的是一個關於正義,關於勇氣,關於教養的故事。
  • 經典解析 《殺死一隻知更鳥》
    今晚我們看電影不久前美國作家哈珀·李在家中去世,她的名作《殺死一直知更鳥》曾打動全球萬千書迷的心。
  • 淺析《殺死一隻知更鳥》中「知更鳥」的象徵性意義指代
    父親說:「你射多少藍鳥都沒有關係,但是記住,殺死一隻知更鳥就是一樁罪惡。」因為它們只是哼唱美妙的音樂,供人們欣賞,什麼壞事也不做。《殺死一隻知更鳥》是美國著名的女性小說家哈伯 ·李的經典作品,該作品在1961年榮獲了普利茲文學獎,以該書為題材,在1963年拍攝的同名電影《殺死一隻知更鳥》也榮獲了奧斯卡三項大獎,最佳男演員,最佳編劇和最佳藝術指導獎。55年來,美國人說這本書在美國地位僅次於聖經。
  • 《殺死一隻知更鳥》最真實的十句話,人要有良心,不能隨波逐流
    有很多文學作品都時以童年的視角寫成的,《城南舊事》、《夏先生的故事》、還有哈珀·李享譽盛名的代表作——《殺死一隻知更鳥》,這些都是。那麼,在這個有童心的六月,來讀一本用兒童視角寫的書吧!那便是獲得過普利茲小說獎的美國文學經典《殺死一隻知更鳥》。
  • 《殺死一隻知更鳥》:歷史意境的背後,隱藏著3點成長啟示
    在惋惜、感慨之餘,讓我聯想到《殺死一隻知更鳥》裡的怪人拉德利,拉德利做為一個十幾年足不出戶的怪人,在緊要關頭卻走出家門捨身救人,傻子和他一樣都是勇敢而善良的人。《殺死一隻知更鳥》是美國作家哈珀李發表於1960年的長篇小說,1961年獲普利茲文學獎,在世界範圍內銷售3000萬冊。豆瓣評分9.2分。
  • 文摘|《殺死一隻知更鳥》
    書摘《殺死一隻知更鳥》:《殺死一隻知更鳥》告訴我們,理解一件事很難,理解不同族群很難,理解正義也很難,不是一天的事,不是打一架的事,不是詛咒宣洩情緒的事,它是隱忍,它是等候,它是讓更多事實呈現。關於教育:14.「說髒話是每個孩子都要經歷的一個階段,隨著他們的成長,等他們知道那樣並不能引人注意,便會自動改正壞習慣。但殘暴的脾性卻不會。 」如何對待侮辱和謾罵:15.
  • 《殺死一隻知更鳥》真實的10句話:你永遠不可能真正了解一個人
    《殺死一隻知更鳥》是公認的美國文學經典,或許大家沒看過,但應該了解它的地位。《殺死一隻知更鳥》在西方影響力巨大,是美國中小學的必讀書目,圖書館借閱次數最高的圖書,以及英國青少年最喜愛的圖書,在最近一次民意投票中,它甚至壓倒《聖經》,成為「最具啟示意義的書」。很多人說,「這本書,你最好在涉世未深的小時候讀完,因為它關於做人。
  • 《殺死一隻知更鳥》:從心理學「同理心」的角度,看他人的「異」
    ——摘自《殺死一隻知更鳥》從書名《殺死一隻知更鳥》來看此書,我會認為它是一部懸疑小說,然而,相反的是,它是一本以孩子的成長視角出發的,又對我們的現實生活頗具教育意義的小說。這本書常年以高評分霸榜各大讀書平臺,同時收穫了各個年齡段讀者的讚美。
  • 《殺死一隻知更鳥》:從孩子的視角看待種族歧視,探索微妙的人性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你殺多少藍鳥都沒關係,但要記住,殺死一隻知更鳥就是一樁罪惡。"這句話源自哈珀·李地小說《殺死一隻知更鳥》。1960年,《殺死一隻知更鳥》一經出版,就立刻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獲得當年的普利茲小說獎,至今已經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全球銷量超過4000萬冊。這是一本非常令人感動的書,以教養、勇氣、正義、平等為關鍵詞,講述種族歧視的社會現狀,強調自由平等的思想。
  • 當獵槍在手,你會選擇《殺死一隻知更鳥》嗎?
    06 思考最後,我們再來討論這本書的題目,為什麼叫做「殺死一隻知更鳥」。知更鳥是一種小型鳴禽,有著動聽的歌喉,它除了給人們盡情歌唱外,「什麼壞事也不做,它們不吃人家院子裡種的花果蔬菜,也不在穀倉裡築巢做窩「。
  • 什麼是勇敢 薦書《殺死一隻知更鳥》
    這不僅因為每個人受教育程度,也與成長背景、社會背景、職業背景皆不同有關,視角不同,汲取書中的養分也不一樣。但經典名著,終是書中的最精華部分應該可以滋養每個時代、每個人。如果讀者能真正觸碰到作者的內心,那將是最好的解讀。本次推薦是公認的美國文學經典《殺死一隻知更鳥》,內容非常精彩,書中折射出人性的光芒至今影響著美國以致全世界。
  • 《殺死一隻知更鳥》是如何寫衝突的?
    ♥《殺死一隻知更鳥》哈珀·李的《殺死一隻知更鳥》是現代美國文學的經典,改編成電影之後依然深受觀眾喜愛。這個人物驅動型故事的講述節奏是悠閒自在的,當湯姆·羅賓遜的庭審開始時,故事的緊張感才逐漸增強。 為了記住衝突的基礎,我們首先要問:這本書有一個值得追隨的主人公嗎?斯各特當然符合這個要求。她年齡幼小而且身體柔弱,但卻很能吃苦耐勞。她不怕與男孩打架。她也不是那種安於現狀的人。她提出問題而且希望得到答案。對此她是直言不諱的。她身上有些叛逆的精神。她展現出了勇氣。
  • 《殺死一隻知更鳥》:三種偏見,是讓一個人遠離良知的殺手鐧
    1962年,《殺死一隻知更鳥》獲普立茲獎,1963年,由小說改編的電影獲第35屆奧斯卡三項大獎,迄今為止,它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在世界範圍內售出超過三千萬冊。作者哈珀李生於美國阿拉巴馬州,她與杜魯門卡坡蒂是幼年的鄰居和一生的朋友。
  • 《殺死一隻知更鳥》電影解說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經典電影「殺死一隻知更鳥」。1932年美國大蕭條已經持續了三年,無數人失業,無數人無家可歸, 人們看不到未來。在這個貧窮不安和恐懼的年代, 古老的南方小鎮梅克姆卻看起來一切那麼祥和安靜, 在這裡人們懶洋洋的耗著時間, 好像一天不只有24小時。
  • 電影《殺死一隻知更鳥》與家庭教育的思考
    如果破除教與育這兩個字,或許我們可以理解為,如何以行為與話語引導一個人步入正途。對,是正途,任何為人父母者都不會發自內心的把自己的孩子變成一個自私自利、人性品質低微的人。雖然在中國,有很多家長沒有主動這麼去做,但他們並沒有注意自己的言行,更沒注意到這對後代產生的影響。
  • 反種族歧視小說《殺死一隻知更鳥》背後的真相
    美國經典小說《殺死一隻知更鳥》中,講述一個名叫湯姆·魯濱遜的年輕人,被人誣告犯了強姦罪後,只是因為是一個黑人,辯護律師阿蒂克斯·芬奇儘管握有湯姆不是強姦犯的證據,都無法阻止陪審團給出湯姆有罪的結論。這一妄加之罪,導致湯姆死於亂槍之下。2016年2月19日,小說作者內爾·哈珀·李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