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鬥笑社》為什麼能火過《脫口秀大會》

2020-11-30 數小娛

作者:王靜遠

編輯:謝維平

給大家看一組數據,是的,你沒有看錯。《德雲鬥笑社》的有效播放已經超過了騰訊S級綜藝《脫口秀大會3》。

我們再來看看全輿情熱度。《德雲鬥笑社》幾乎一直保持在top10熱度均值之上。而《脫口秀大會3》卻一直在top10-30熱度均值間徘徊。

再來看看豆瓣評分,《德雲鬥笑社》從8.5掉到8分。而脫口秀大會3在7.2-7.4之間徘徊。

我們騰訊爸爸還是很現實的,甭管頭胎二胎,哪個表現好,就捧哪個。本來給《德雲鬥笑社》 的推薦位是第9位,看到節目反響這麼好,立馬就給了綜藝推薦第1位的寶座。

一檔看似剛出世的團綜新節目,是怎麼打敗騰訊三年來的喜劇王牌,早已靠社會議題性出圈的《脫口秀大會》的?

數娛今天用三個維度來揭秘:

1,德雲社是一個有著獨特權力結構和價值體系的江湖IP,而IP衍生出的是由認同其世界觀的粉絲組成的無比強大的粉絲經濟。

2,現有受眾不止是德雲女孩,還有更多彈幕微博之外的德雲男孩,德雲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3,節目出自《極限挑戰》導演嚴敏之手,製作團隊對德雲社及其粉絲的充分了解,不但滿足了其原有受眾,還擴大了其受眾盤。

我們先來講這第一個維度,也是德雲社魅力的最底層邏輯:德雲社——一個有著獨特權力結構和價值體系的江湖IP。

眾生皆小四,德雲程蝶衣

《霸王別姬》裡有這麼一段:徒弟小四忤逆程蝶衣,程蝶衣命其手舉搓衣板頂著開水盆罰跪,呵斥「唱戲的,憑的是功夫,本事,玩藝兒!沒近道兒可走!」

小四隻冷冷的回了一句「罰我跪,你犯法!」

小四是被程蝶衣撿回來在身邊教養長大的棄嬰,俗稱「兒徒」 (被師父帶在身邊,從小如兒子般養大的徒弟) 當年鬧得沸沸揚揚出走的曹雲金,打16歲起跟著郭吃住,也是郭德綱的兒徒。而曹當年對郭的控告,和小四如出一轍。

曲藝行業對於兒徒有個自古以來的規矩——「三年學藝兩年效力」:師父包教包養徒弟三年,三年後徒弟出師在外掙錢,兩年內掙到的錢反哺師父。

小四和曹雲金壞了這個規矩,背上「叛徒」千古罵名。

而那些順從了規矩的人,留到了現在。他們是燒餅、張雲雷、嶽雲鵬、孔雲龍、欒雲平等。不過大部分人在「三年」後,也並不具備自己出去開專場的能力。嶽雲鵬第一次開個人專場時,郭德綱說,嶽雲鵬是第一個憑能力給師父效力的。「效力是自己憑能耐出去掙,若是師父帶你演出,屬於師父帶著你吃飯。」

德雲社是典型的大家族中央集權的權力架構,什麼都是師父說了算。

最好的佐證就是德雲社每年封箱的必備節目《扒馬褂》。每年以郭德綱于謙+一位德雲社演員的群口相聲方式演。

每年同樣的作品,換一個不同的演員,能讓觀眾嘗鮮。這也是眾所周知的傳統,每一年,郭德綱于謙都會去和不同的人演:先是嶽雲鵬,到張鶴倫,燒餅等等。明年捧誰,就和誰演。

唯一沒有演《扒馬褂》就走紅的,是張雲雷。2016年的鋼絲節,郭德綱本給張雲雷準備了這一節目。而張雲雷意外摔落受傷,導致沒能演成。而這一摔,比演十次《扒馬褂》效果都好。

儘管沒能演成《扒馬褂》,但是張雲雷走紅的背後依然是同樣的權力結構。

張雲雷之所以能憑一首《探清水河》成為當年風極一時的「辮兒哥哥」,也不止是因為唱功,更是因為他是皇親國戚(郭德綱小舅子)。所以他會的太平歌詞,要比其他演員多。「有些歌只有他能唱。」一位德雲女孩告訴數娛。

程蝶衣不瘋魔不成活。郭德綱自是不至如此。他深諳這是個不得不走「近道」的時代。張雲雷四年前那一摔,摔出了流量。嘗到甜頭後的德雲社的確開始刻意讓一些俊俏,有流量潛質的相聲演員們去明星化偶像化,上各種大眾綜藝,拍電影拍寫真。

德雲女孩喜歡在捧哏逗哏搭檔之間炒 「CP」, 就迎合:

張雲雷楊九郎,火了後專門拍兩人寫真。燒餅在小圓子演出中,不好意思推搡其搭檔,致冷場。為找補,故作女相扭捏作態,推了一下搭檔。臺下女孩「炸」了。後來,在臺上學「老娘們兒」就成了燒餅之特色。不但如此,愈演愈烈的燒餅在《德雲鬥笑社》越發的「放得開」,在一水中對視比誰先笑的環節中,連「親」了張鶴倫,秦霄賢和嶽雲鵬三人。畫風如下,各位自行感受。

傳統相聲是說給大老爺們聽的,逗哏調侃的是捧哏的媳婦兒。郭德綱于謙不外乎如是。這兩年為了迎合德雲女孩,郭德綱的詞從「我和你嫂子」,變成了「我和你謙大爺兒」。

郭德綱用了「近道」,可他依然想當程蝶衣,沒放棄他所認為的德雲傳統,也並未為了「近道」而舍了相聲「功夫」。

德雲社近年培養演員的流程是,先送去「基地」由學校和高峰教學,學的差不多了送去小圓子演出——>在小圓子裡演出感覺了,有一定人氣了,再專業考核——>考核過了,就「捧」,送去專場,安排商演。

不會因為某個演員人氣過旺就改變審核流程。

如秦霄賢,流量如日中天但基本功未成熟,就只會送去一些非專業的綜藝。《歡樂喜劇人》《相聲有新人》的專業性比賽,最多助演,絕不會讓其參賽。也至今未安排商演。

流量的必要性和好處眾人皆知,而專業性上的「卡死」決定了一個門派的「長性」。

那麼,相聲行業究竟還是否需要這種帶著穿越感,「遺風」般的門派師承規矩呢?

一位做律師的德雲女孩佳佳(化名)認為:需要。「比如我們法律行業,也是師徒制。剛進律所的小律師助理要認一個高級合伙人的大律師做師父。師父攬活兒,教你帶你。在我們這行,背叛師父也是遭人唾棄的。」

佳佳告訴數娛,「但現在哪怕是曲藝相聲界師徒制,不合理性也會改善。現在不太可能出現比如周芷若的師傅,讓你發毒誓就毒誓的情況了。制約和付出總是成正比的。雙方的付出越少,不合理和愚忠愚孝的東西也會越少。」

「比如秦霄賢這種98年的富二代,他進入德雲社之前的價值觀是「小四式」的,進入德雲社後才被同化成「程蝶衣」。德雲社就是這樣,接受「程式」的師徒制就留下,不接受就走。」 佳佳說。

而如曹雲金控告郭德綱那般的徒弟控告師父。輿論總是會偏向於師父。「中國人從小背三字經,忠孝和儒家的那一套是根深蒂固的刻在骨子裡的。」一位德雲男孩說。

從德雲鬥笑社和脫口秀大會三的百度及微博指數能看出。相聲的受眾還是偏北,而脫口秀的受眾更偏南。

而孔孟之道,大家族中的中央集權的尊卑關係,在北方都更為盛行。

「我老家是山東的,那裡很講孔孟之道。比如孔和孟是有輩分的 「孟」就比「孔」低一輩。就像德雲社取名的雲鶴九霄一樣,很多山東家族現在取名也是按照輩分來取。」 另一位德雲女孩穎穎(化名)告訴數娛。「師父是父親的父,不是師傅的傅。要講忠孝。」

粉絲尊崇德雲社獨特的傳統權利結構和文化,甚至把德雲社當作一個類似於真人版的古風IP在追。

由此,我們再來講第二個維度——

粉絲維度

粉絲維度有三問。

第一問:除了顏值以外,德雲女孩追的是什麼?

德雲女孩們喜歡的,是德雲社的那股古風公子味兒,江湖味兒。

和多數人的常規流程不同的是,德雲社的演員們大都出身「三教九流」,打小學藝,不曾中考,高考,進大學,投簡歷。

《德雲鬥笑社》中,郭德綱在澡池裡問眾徒弟,「假如沒來德雲社,你現在大概在幹嘛?」

曾經因為喜歡動物而在動物園餵了幾年大象的孫越答「還動物園吧。」 炸醬麵館服務員出身的嶽雲鵬答「應該還是在餐廳。」

天津人王九龍答「應該賣魚去吧,因為我小時候覺得賣魚特別帥。天津賣魚點就是攤一大攤子。大金鍊子戴得很大,大戒指巨大無比,還有金手牌。就覺得賣魚得可有錢了,可帥了。」

還有家裡開連鎖酒店的開著超跑的富二代秦霄賢,于謙飯館的大堂經理出身的孟鶴堂等。和同樣輟學出道的練習生偶像們不一樣的是,他們都不格式化。

聚在一塊,就是一個英雄不問出處,來自五湖四海的,令粉絲神往又不敢親為之的江湖。

「我覺得他們活得很通透,他們沒有上過高中大學,是社會的那種通透。就像我也愛聽爺爺奶奶講故事一樣。」德雲女孩穎穎(化名)操著片兒話說道。

第二問:德雲社「迷人」的家風是如何滿足德雲粉絲的?

德雲社家風嚴謹,很多現代人已經不那麼講究的事,他們依然講究。所有公司都在宣揚扁平化管理,而德雲社依舊需要有無數師徒,師兄弟之間見面的繁重禮數,見了師父依然要捏腰捶背。見了師兄依然要集體起立。

這種戲文裡才有的繁文縟節,是粉絲想看的。

或許是深知粉絲這一心理,也感知到了德雲社內部的這種獨特家風。《德雲鬥笑社》團隊在第一期就設置一個德雲家宴,分批放人進來自選座的橋段。從輩分最小的開始放,郭德綱于謙等最後進場。每個被放進來的演員都要滿心忐忑的按照尊卑來算自己該坐的位置。輩分靠後的秦霄賢一進來就選了輩分最小的座位,而作為總隊長/副總的欒雲平一進來就選了主座旁邊的座位,默認自己是坐在郭德綱邊上的身份。但最後發現高峰老師也在場的時候,欒雲平趕緊尷尬的讓出自己的位置。

除此之外,粉絲還想看的就是自家「孩子」的成長,和師父的互動。德雲女孩們中「媽媽粉」心態居多。特別是被所有人戲稱為「傻子」的秦霄賢,擁有著海量的「媽媽粉」。

《德雲鬥笑社》中,郭德綱于謙單獨和秦霄賢吃飯,點撥秦的這一段,俘獲了無數白月光(秦霄賢粉絲)的心。

第三問: 德雲只有女孩,沒有男孩?

現在提到德雲社的粉絲,大家腦海中都立刻會跳出「德雲女孩」這四個字。

粉圈文化的入侵,這兩年的德雲女孩追星現象,相聲演員的偶像化,CP化,的確提高了相聲受眾中的女性比例,但這並不影響大盤,男性依然是喜劇的主導受眾。

據業內人士透露,無論是《相聲有新人》,《歡樂喜劇人》還是任何小品相聲類節目,男性觀眾都遠大於女性受眾。如優酷,就將喜劇定位為一個保證男性用戶不流失的「必備但不主推」的中腰部產品,而平臺主要的方針還是用偶像養成類節目去吸引年輕女性用戶上。

就連優酷上張雲雷的專場視頻節目,雖然彈幕上清一色的都是少奶奶(張雲雷粉絲代號)的應援,但從數據上看,男性觀眾依然大於女性觀眾。

微博和彈幕上鋪天蓋地的德雲女孩應援,的確會讓外人產生「這群女孩兒佔領了德雲/相聲的陣地」的錯覺。

而其實無數大老爺們,關上彈幕,依然在默默的看著相聲偷著樂。而且老年人也愛聽相聲,喜歡郭德綱于謙嶽雲鵬。

所以除了德雲女孩,還有大把大把的德雲男孩,德雲叔叔阿姨,德雲爺爺奶奶。

最後就回到了我們這篇文章的開頭,《德雲鬥笑社》為什麼會爆。

這離不開導演團隊的對德雲社和上面這些粉絲們的精準定位。

一檔定製綜藝

據知情人士透露,《德雲鬥笑社》,該是優酷,而非現如今騰訊的節目。優酷擁有德雲社相聲的獨家版權這是眾所周知的,順勢做一檔德雲社的綜藝合情合理。2019年的5月左右,優酷開始籌備該項目。把郭德綱經紀人王海叫去。

由於優酷當時動蕩,沒有好的製作公司願意與其合作。就只能讓以團之名(對,就是那檔理論上和101/青你對標的,糊的不行的節目)的出品公司去做德雲社的團綜,該公司「擅長」做偶像養成。給郭德綱的經紀人王海pitch了一個「相聲下江南」的創意。王海聽完後說,「德雲社相聲已經不需要下江南了。我們的票國內買不到,國外也不好買。」 然後扭頭去找了騰訊。

現在騰訊版本的《德雲鬥笑社》出自《極限挑戰》導演嚴敏之手。嚴敏以出其不意的反轉和綜藝效果而聞名。此外,他特別懂如何去在綜藝效果中呈現中年男人的幽默並打造他們的團體IP。

畢竟,這可是一手打造了價值無量的黃渤,黃磊,孫紅雷,王迅等人的「極挑男人幫」的男人。

而《德雲鬥笑社》的觀眾對嚴導的愛在彈幕上也是快溢出屏幕。三集的彈幕中,提到關鍵詞「嚴敏」的就高達910條。

不得不說騰訊對《德雲鬥笑社》的定位的確恰到好處。它不複雜,上半場是簡單的遊戲,下半場相聲。因為粉絲們不想看高難度的遊戲。也不想再看唱歌跳舞。他們想看的就是團員們的私下相處和回應爭議。

「其實這些也不只是女粉絲想看,男粉絲也會想看他們私下的相處」,一位德雲社男性粉絲告訴數娛,「因為會有代入感嘛,第一是對演員和他們臺上的狀態熟悉。而且他們的梗我也知道。這種心情有點像原著粉看改編劇:我就會好奇私下裡他們是否也會這麼開玩笑。就比如周九良在臺上老愛喊下班,他私下是不是也會想早點下班。」

節目播放的時機抓的也很準。疫情原因德雲社封箱太久。前陣子,憋壞了的德雲粉絲都開始在朋友圈和微博上考古了。這個時候推出這檔節目,對粉絲來說,真可謂是久旱逢甘露。

所以,這檔原本該被當作德雲粉絲福利,被戲稱為德雲團建的節目,能火成騰訊綜藝熱搜榜單第一,也就不足為奇了。

相關焦點

  • 《德雲鬥笑社》為什麼能火過《脫口秀大會》
    《德雲鬥笑社》的有效播放已經超過了騰訊S級綜藝《脫口秀大會3》。《德雲鬥笑社》幾乎一直保持在top10熱度均值之上。而《脫口秀大會3》卻一直在top10-30熱度均值間徘徊。而脫口秀大會3在7.2-7.4之間徘徊。
  • 編劇猛批,《德雲鬥笑社》到底比脫口秀大會差了什麼,不僅是熱度
    、郭德綱、德雲社和《德雲鬥笑社》的諸多問題,劉開建老師也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見。劉開建老師直接諷刺《德雲鬥笑社》是農村破土房,而因為它的對比,《脫口秀大會第三季》更像是摩登大樓。這是質量層面上的對比。而實際上,在真正的網絡熱度方面,《脫口秀大會》第三季也早已經吊打《德雲鬥笑社》非常了。顯然,高質量的作品必然有高流量和高熱度,低質量的作品,只能是被吊打的命運。
  • 《德雲鬥笑社》和《脫口秀大會第三季》內容乾貨,觀眾心中有桿秤
    好不好看觀眾說了算,根據熱度數據,9月2日下午六點,《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的實時熱度是5443.70,實時綜藝排名則是第20名。同一時間的《德雲鬥笑社》,實時熱度2944.11,實時綜藝排名是142名。兩檔綜藝的熱度排名情況,差距明顯。
  • 《德雲鬥笑社》為何難出圈?
    《德雲鬥笑社》在真人秀的層面是成功的,幾期節目播出後,人們記住了大管家欒雲平、小傻子秦霄賢和妖嬈梗王孟鶴堂,更讓觀眾感受到了德雲社師徒傳承的氛圍。《德雲鬥笑社》向粉絲傳遞了一個更為鮮活的德雲社。然而在相聲層面,《德雲鬥笑社》卻略顯乏力。節目播出以來,眾多網友表示「除了相聲都好笑。」在郭德綱考核的環節,也能看出德雲社新生代演員的業務能力欠缺,難以拿出符合年輕人口味的相聲作品,更難以吸引真正對相聲感興趣的受眾。
  • 《德雲鬥笑社》屢遭官媒吐槽,是真差勁還是容不下?
    德雲社的團綜《德雲鬥笑社》播出之後,新的玩法也讓這檔綜藝得到了廣泛的關注,無論是從形式上,以及參加的人員配備上,可以看出老郭是想把節目做好的。在節目備受關注的同時,關於《德雲鬥笑社網友們評價褒貶這無可厚非,但現在的官媒卻典型批判,真是有些帶節奏了,近期《德雲鬥笑社》這檔綜藝也是輿論不斷。
  • 為什麼《脫口秀大會》能讓人笑?
    為什麼都市人越來越少「說」出自己的悲傷?因為工作場合你不敢說;私下裡的朋友……隨著社畜角色愈見上身,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怕用自己的煩惱去煩朋友,有時怕打擾人家,有時太久沒見,總想說些開心的事。職場生活,我們每一分鐘都在笑。在甲方面前真誠懂事,在老闆面前像少先隊員。總之社會就是不允許你不開心,你沒有權利表達情緒。
  • 為什麼《脫口秀大會》能讓人笑?
    《脫口秀大會》總決賽播完,節目在一片歡聲笑語中落幕。最近在生活中見到太多笑了,似乎大家總是笑著笑著,生活的煩惱沒有了;笑著笑著,時間也就過去了。
  • 《德雲鬥笑社》為什麼會大火?
    由德雲社聯合騰訊視頻拍攝製作的團綜真人秀《德雲鬥笑社》一經播出,就引起熱議,收穫不菲的成績,點擊量上億,排在熱搜榜前三名。《德雲鬥笑社》為什麼能從眾多的綜藝真人秀節目中脫穎而出,獨領風騷呢?主要有以下幾個綜合因素:首先從受眾群體上。
  • 《德雲鬥笑社》:「極挑」風格太明顯,相聲內容輸出不及期望值
    由嚴敏執導的真人秀節目《德雲鬥笑社》已經播出五集了,伴隨著高期待等來的卻是不斷的失望!但是如今的《德雲鬥笑社》,給人的感覺就是《極挑》加《德雲社》。加上最近一直在看《脫口秀大會》,同樣是語言類節目,我忽然對這種所謂的「傳統」藝術「相聲」漸漸沒了感覺,老掉牙的包袱毫無新意,除了我們這種真愛粉捧場外,還有幾個樂意聽的?
  • 《德雲鬥笑社》捧紅了誰?
    2020年10月30號,《德雲鬥笑社》播出了最後一期,這一季正式收官。從第一期追到第十期,從最開始覺得有些乏味,到後來慢慢喜歡上這個綜藝節目,確實是一個創新的綜藝節目,將真人秀和傳統相聲相結合,這也算是國內首次這種新式的節目。
  • 《德雲鬥笑社》救不了德雲社
    最近網絡平臺上了一部新的綜藝——《德雲鬥笑社》,導演和製作團隊都挺強的,郭德綱、于謙二位帶著一眾徒弟駐場,目前已經播了兩期。小結一下,些微的令人失望。但就拿一天前《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王勉那場關於選擇和逃避的演出來說,公眾對於好笑這件事還是挺有共鳴的,帶著楊天真還上了熱搜。
  • 「極挑」嚴敏+德雲男團,《德雲鬥笑社》會是喜劇綜藝「王炸」嗎
    嶽雲鵬、郭麒麟就曾以《誰是一哥》《你是一哥》在《歡樂喜劇人2/3》掀起表演高潮;《德雲鬥笑社》關於「一哥」的爭奪戰也是奔著戰火和笑聲雙重升級而來。目前來看,《德雲鬥笑社》已然在喜劇市場邁出了第一步,而之後如何在真人秀與相聲表演之間如何平衡取捨,以及節目能否承擔起相聲文化破圈和泛受眾進階的重任,同樣是市場關注的重點。
  • 《脫口秀大會3》《德雲鬥笑社》越戰越勇,「鬥笑」觀眾
    此外,雖然今年的搞笑綜藝面臨觀眾笑點「拔高」的挑戰,但是越戰越勇的脫口秀選手和從相聲舞臺跨界綜藝平臺的「德雲社男孩」們,用各種段子、鬼馬急智,硬是讓《脫口秀大會3》《德雲鬥笑社》進入熱度榜單,讓觀眾不是「尬笑」而是大笑。
  • 《德雲鬥笑社》:爭流量還是苦做藝?
    《德雲鬥笑社》播出。德雲社班主郭德綱攜于謙坐鎮,嶽雲鵬(擔任主持人)、欒雲平、孟鶴堂、周九良、燒餅、張九齡、王九龍、張鶴倫、秦霄賢、尚九熙等郭德綱門下徒弟加入。節目並不是單刀直入,一上來就像《脫口秀大會》那樣直接比賽,而是比賽的搭檔、比賽的任務、比賽的次序、比賽的「梁子」等,需要相聲演員們經過一環扣一環的真人秀任務才確定下來。
  • 《德雲鬥笑社》熱鬧開播,張雲雷郭麒麟缺席,有意外,無驚喜
    不過對於喜歡德雲社的觀眾們來說,至少能讓他們看到這些演員的網綜節目終於上線,那就是《德雲鬥笑社》。除了張雲雷和郭麒麟,德雲社大部分當紅演員都參加了《德雲鬥笑社嚴敏此前曾經執導過四季《極限挑戰》,在真人秀節目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今後的每一期,徒弟們都要接受一個任務,其中都包括遊戲挑戰,以及創作和表演相聲段子。
  • 郭德綱用《德雲鬥笑社》再次證明一件事:不遭人嫉是庸才
    文/娛樂圈說相聲德雲社的團綜《德雲鬥笑社》播出之後仿佛在綜藝類別中開創了新的玩法,相聲社團德雲社也借著這股東風水漲船高。在德雲社備受關注的同時,關於《德雲鬥笑社》的黑料也是層出不窮,這檔娛樂綜藝甚至被很學術大咖乃至官媒拿來做典型批判,一時之間《德雲鬥笑社》這檔綜藝陷入輿論的漩渦。
  • 《德雲鬥笑社》最大贏家有可能是他,不是嶽雲鵬也不是燒餅
    此前,郭德綱為了實現多元化發展戰略,曾經嘗試過拍電影,但這條路不但沒能走通,反而落下個「票房毒藥」的名聲,如今《德雲鬥笑社》大火,他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一回了。但此次嶽雲鵬參加《德雲鬥笑社》,更多的作用是為了保證節目的收視率,以及帶動沒有綜藝經驗的師弟們。在《德雲鬥笑社》裡可以看出,嶽雲鵬不愧是「資深綜藝人」,他的颱風幽默大方穩重,而且他對分寸拿捏得非常準確,既達到了節目效果,也不搶師弟們的風頭。
  • 《德雲鬥笑社》為什麼好看?他敢於吐槽藝人們的不完美
    ,今年的團綜《德雲鬥笑社》口碑也非常的穩定。《德雲鬥笑社》為什麼好看?他敢於吐槽藝人們的不完美《德雲鬥笑社》開播後,滿足了不少人的期待,等不到德雲社開箱,把這檔綜藝當成相聲來看,也是蠻不錯的選擇,截止到目前,其實觀看該綜藝的人並不算非常多,不過評分一直穩定在8分左右,可見觀眾的認可度還是很高的,畢竟還有嚴敏的「光環」加成,剪輯和呈現效果還是有保證的。
  • 網絡綜藝播放指數排行:德雲鬥笑社上榜,脫口秀大會第三,第一究竟花...
    今年因為某些原因沒有開門的德雲社終於不再坐以待斃,聯合騰訊視頻一起想出了一個新的綜藝節目《德雲鬥笑社 《脫口秀大會第三季》排名第3,。
  • 《德雲鬥笑社》:欒雲平秦霄賢的得分,讓我們發現觀眾緣的玄學
    《德雲鬥笑社》讓很多平日不太看相聲的人發現,相聲界不光老派演員雲集,新生勢力也蓬勃發展,簡直就是快樂發源地。 反觀秦霄賢,業務能力可以說是這次《德雲鬥笑社 更慘的是,在第三期《德雲鬥笑社其實認真《德雲鬥笑社》的人不難發現,不光是郭德綱、于謙在說他,欒雲平給自己的小師叔高峰做捧哏,專業實力毋庸置疑——做捧哏沒什麼可說的,除了業務好,他本人做事也是能力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