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蘇州誠品成了吳清友在內地的絕唱

2021-02-18 深度蘇州

昨晚(7月18日)

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因病去世

昨天(18日)晚間在位於臺北市的辦公室突然昏厥,經員工報案,救護員趕往現場,發現他已無呼吸心跳,現場施以心臟電擊等急救,仍回天乏術,享年67歲。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

據報導,吳清友1950年出生,臺南人,創立誠品書店。據了解,吳患有先天性心臟擴大症,1988年曾進行過第一次開胸心臟手術,生前一共進行過3次大手術。

昨天,7月18日才正式出版發行了吳清友的傳記《誠品的時光》,沒想到老先生晚上就走了,原本計劃於7月20日舉辦的《誠品的時光》新書發布會,他也等不到了。

臺灣作家龍應臺17日還給吳清友發過一則簡訊,說沒辦法參加他的新書發布會,昨天聞此消息流下了眼淚:「我感佩他對臺灣的付出,尊敬他對華人世界的貢獻,但是更心疼他白了頭髮的辛酸。」

昨晚開始蘇州人的朋友圈也被這則消息刷屏

蘇州目前是大陸唯一一家誠品書店

但你知道老先生和

他所創立的蘇州誠品背後的這些故事嗎?

「誠品會來蘇州,我把它看作是一個好因緣。」從2007年開始,蘇州工業園區政府連續三年赴臺灣與誠品接觸,直到2009年,誠品開始回訪園區,拉開了結緣的序幕。

臺灣誠品書店

「蘇州市政府與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都去過誠品、喜歡誠品。他們認為,將誠品引入蘇州,對蘇州的城市和市民、包括推廣閱讀,應該是一件好事情。更何況誠品不光是閱讀,誠品每年舉辦的幾百場活動,音樂、藝術、展覽,甚至旅遊、烹調、為兒童說故事,遠遠超過了閱讀本身。同時,蘇州金雞湖畔是很美的地方,具有自然氣息,與誠品的人文氣息十分契合,自然與人文相結合,我把它看作是『書勝良緣』。」

吳清友說,誠品之前從未想過進駐大陸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沒有商業驅動力,二是對大陸缺少了解。「但我也容易被誠意所打動,看到蘇州市政府為城市發展所付出的誠心誠意,誠品也帶著誠意而來。」「這是千載難逢的因緣,我們期望誠品可以成為城市生活的桃花源。」

吳清友一直對誠品進駐大陸經營懷抱著使命感。記得他在蘇州誠品開業時表示:上海將是誠品在大陸的第二站,深圳的計劃也在計劃中。他由衷希望:「希望有機會能到北京開店。」

但因為後來種種客觀原因,誠品上海店一波三折,以至於直到老先生去世,都沒能等到上海分店開幕,對於誠品在大陸的布局是否會受此事影響,我們無法得知。誠品公共事務部總監說餘至美也表示說,現在無法回答。

因此,蘇州的誠品成了吳清友老先生在內地的絕唱。

當初誠品設店蘇州亦不順利。從2010年,我們第一次知道了誠品要來蘇州的消息,當時說是預計2014年落戶。

2011年誠品在蘇州開建。

開幕時間從2015年5月推遲到8月。

後來再延期至9月。因為地址上方就是誠品販售的住宅地產「誠品居所」,外界也一度出現了誠品涉入房地產的批評和指責。

吳清友也在開幕記者會中澄清強調,這是蘇州政府的體諒,以期誠品的經營能得到平衡的。吳清友說,誠品打造閱讀空間的理想,不會改變。

直到2015年11月,大陸首家誠品才正式在蘇州開幕。

2015年蘇州誠品店開幕時,吳清友親自出席開幕式及記者會,邀請大陸藝術家蔡國強、臺灣舞蹈家林懷民和學者楊照等知名文化界人士參與開幕,足以顯示吳清友對此的重視。

當時有粉絲拍到老先生在臺下看開業典禮時的背影,現在想來,當時他是以一種怎樣的心態看著像自己孩子般的誠品。

開業後,老先生也是心念蘇州誠品,無數次來到蘇州做演講,和大家分享他的感悟,去年11月25日,青年新通識2016兩岸大學出版社交流展在蘇州誠品舉行的時候,老先生又親臨現場,深度君當天也有幸在誠品見過他。

他在現場講述了自己的故事以及創辦誠品的一些經歷,並推薦了一些好書,推薦了一些作家。老先生和藹可親,平易近人,聽他說話更是一種享受,像讀詩一樣聽得讓人舒服。

剛剛開業的誠品生活蘇州,書店的體量只佔到了25%至30%,面對讀者對於商業氣息衝淡書香的質疑,吳清友表示尊重,「但我的想法剛好相反。」他說,書店擁有15萬種50萬冊書,將來至少要增加到20萬種。

「假如真正喜歡讀書的人,可以發現,很少有書店有這樣規模的書種,而且還要經過專業的挑選。我尊重每個人的觀點,但假使今天非書類的生活、文化、創意、商業、餐飲都沒有了,也沒有哪家書店擁有這麼大的空間和如此豐富的閱讀內容。」

在吳清友看來,閱讀不是一件單獨存在的事情,閱讀一定是跟生命、生活、工作,甚至休閒、旅遊相關的,凡是人類的內外部心靈活動,都可以被出版物所涵蓋。

「相對於誠品有多少種書,我們還非常重視空間。因為空間是有靈魂、有精神、有氣質的,而人就在空間裡面從事閱讀活動。」吳清友所說的空間,是誠品生活蘇州在設計上為它的讀者的留白,「你很少能看到一家書店,有像圖書館、博物館那樣的空間,甚至設計出18米高的大型步梯,可以直達書店大堂。這些空間概念,我相信對於一些讀者,他們將來會體會到,會學習如何享受和運用這個空間,通過這些階梯,步上一個知識的殿堂。說不定有的人把它變成一個心靈洗滌、情緒轉換的場所,而這些,都是為讀者設想的。」

吳清友說,把最好的空間留給書店、留給讀者,是誠品用最大心力去表達緣起的理念了。同時,每年數百場的閱讀活動一定也會在誠品生活蘇州開始,這些閱讀活動涵括了人文、藝術、創新等。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誠品書店並不是商學院的好案例,因為長達15年的虧損,它在商業經營上備受批判,但這15年卻是吳清友對生命的一種創作和探索。

誠品有很多同仁,大學畢業、碩士畢業,願意站在結帳櫃檯用恭敬的態度、兩手遞一本書給讀者,至少表達了他們對服務的態度和對生命的態度。


他曾說過,「沒有錢,誠品活不下去。但我心裡同時也非常明白:如果沒有文化,我也不想活了」。

據誠品書店大陸運營總監郎正中介紹,臺版繁體字書在蘇州銷量並不高。但吳清友堅持認為,內地應該要有能讓臺灣出版的文化產品發聲的平臺。從兩岸交流的角度看,誠品書店有著重要且深遠的意義。吳清源用心良苦可見一斑。

其實,兩年前誠品蘇州開業的時候,對誠品的未來,他就有了答案。

「誠品生活蘇州怎麼發展下去?我想它最後或許就是蘇州人的集體創作,一方面我們改善、不斷地精進,另一方面也要看,這樣的誠品蘇州人同意嗎?認同嗎?喜歡嗎?我們曾經也會自問一個問題,到底是蘇州人改變了誠品,還是誠品影響了蘇州人,或者我們應該最好相互影響,產生正面的能量。」

昨晚,很多誠品人第一時間知道消息後

都在自發地悼念吳清友先生

好像每一個「誠品人」都多少有點老先生的影子

都一樣地嚮往情懷,有理想

今天一大早

深度君也來到了蘇州的誠品書店


走過誠品這條長長的臺階,陽光正好

依然有顧客在合影、在談笑

蘇州誠品開至今日

很多外地人來到蘇州就是為了見它一面

書店裡一切如常

沒有任何紀念性的展架擺出

11點左右

書店裡這樣的座位已經不多了

不論是學生、還是遊客、還是退休老人

這一刻他們都是誠品的讀者

誠品服務臺的工作人員表示:一切照舊。不會有任何紀念性的活動舉辦。

其中一位顧客告訴深度君:早上看到新聞以後,想來這邊看一看。平時沒事也經常來,特別喜歡誠品的氛圍,不知道吳清友先生過世之後,這種書店的經營模式和精神能不能傳承下去。

這位戴眼鏡的小哥也表示:早上剛通過媒體知道了這個消息,今天正好有空就來這裡看一看。書店和以往一樣。

兩位姑娘看起來年紀並不大,她們表示:誠品不是第一次來了,很喜歡這裡。

這位姑娘也說是早上通過微博知道了這件事,今天就正好和朋友一起過來看一看。

還有更多人

其實對吳老先生的過世並不知情

他們只是習慣了到這裡來

也許只是看一會兒書,逛幾家店

享受一段他們喜愛的「誠品式生活」

吳老先生真的做到了讓大家

因為一個書店而愛上一座城市

最後,只想感謝這位老人

讓更多人因為誠品愛上蘇州

祝老先生一路走好

深度蘇州(sdsz0512)出品

商務合作:微信sdszbaby2 | 手機18168977750

內容來源:澎拜新聞、鳳凰文化、南方都市報、姑蘇晚報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深度君實拍,深度君朋友圈

網絡,未能一一找到出處

如果使用了你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繫


深度蘇州 · 蘇州記憶徵集令

蒲扇、立桶、湯婆子

長城電扇、孔雀電視、香雪海冰箱

……

不管是手頭的實物

還是相片裡的舊時光

只要能代表蘇州人近30年來的集體回憶

能喚起小辰光的蘇州記憶

都是深度君要徵集的

徵集對象

歡迎大家投稿關於1978年至2008年的蘇州記憶——

1)蘇州老照片、影像(能代表蘇州人集體記憶的老照片,例如:觀前夜市、剛開業的蘇州樂園、老動物園門口的石馬,代表蘇州城市變遷的老照片,例如開發前的園區、新區,幹將路、人民路的變遷,只要這些影像能引起蘇州人的集體共鳴就行);

2)蘇州老物件(那個年代蘇州人家常用的老用具、老物件,比如小時用過的立桶、特別的糧票等,只要這老物件伴隨了你在蘇州那個時代的生活);

3)刻苦銘心的老故事(過去三十年中某個讓你刻苦銘心、至今念念不忘的事件,想告訴大家,或者想找到當年的誰,或者對當年的誰說些什麼);

4)那個時代家喻戶曉的蘇州地產名牌產品(長城電扇、孔雀電視、香雪海冰箱等等)同時,我們也在尋找蘇州知名企業改制前的管理者、見證者,口述塵封已久的往事。

參與方式

添加深度蘇州小編微信號(sdszbaby7),備註為蘇州記憶,進行投稿,投稿細則:

1)給小編發送「蘇州記憶+微信號」;

2)將您所尋得的自1978年至2008年間的蘇州事與物均以手機拍攝照片或錄製小視頻的方式發送至小編進行初審,並附上一段簡潔明了的文字介紹

3)入選後小編會與你聯繫,將正式素材及背後的故事發至指定郵箱,進行覆審;

4)最終被採納的素材將獲得獎勵。

獎勵

1)獲得相應稿費;

2)將有可能作為蘇州記憶主題展的展品展出。

聲明

1)提供素材者應保證素材來源的合法性和真實性,未侵犯他人肖像權、名譽權、著作權等合法權益,任何由此產生的法律風險,由提供者自行承擔;

2)被採納的素材,我方支付相應稿費後,即擁有該素材的修改權和使用權,有權對素材進行修改、組合和應用;

3)投稿人請自留素材的底稿,來稿恕不退還;

4)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歸深度蘇州(蘇州小溪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主辦

蘇州政協文史委

蘇州博物館

蘇州地方志辦公室

蘇州市無黨派知識分子聯誼會

深度蘇州

承辦

深度蘇州

……

↓點擊原文閱讀或掃描二維碼,一秒鐘關注深度蘇州,覺得不錯就點一下下面的大拇指

相關焦點

  • 誠品創始人病逝,他曾說誠品與蘇州結緣,是因為太喜歡蘇州的這裡...
    二十八年來,誠品已成為臺灣文化地標、華人文創品牌代表之一,更是現代人身心安頓的場所」,還寫著吳清友的一句話:「生命應在事業之上,心念應在能力之上。」2015年11月29日,臺灣文化地標誠品的首家大陸旗艦店——「誠品生活蘇州」正式啟幕。新華社記者專訪了誠品董事長吳清友——這位忍受了15年虧損將誠品堅持至今的神奇人物。
  • 吳清友的誠品生活:從文藝書店到地產商場的跨界
    吳清友 你可能不認識吳清友,但常去臺灣旅行的朋友一定知道他的誠品書店。 誠品書店,1989年在臺北創立,至今已在臺灣、香港及大陸開了49家。 雖然書店業務收入逐年減少,但房產、商場的盈利還是靠著「誠品書店」這塊金招牌。 誠品生活蘇州項目中,與日本三菱合作開發的誠品居所已經將房子賣出了當時蘇州市場最高——8萬/平方米,引發了不少「誠品不是來開書店的,是來賣房子的」的戲謔。
  • 創始人吳清友已逝,誠品書店的理想可還在?
    7月18日,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的傳記《誠品的時光》由臺灣天下文化正式出版發行,吳清友先生卻在當天晚間因心臟病在臺北病逝,享年67歲,在文化圈引發無盡哀思。 吳清友曾說:「沒有商業,誠品是活不下去的;沒有文化,誠品是不想活的。」
  • 20170724 吳清友先生走了,但誠品書店永遠活著
    誠品書店創立28年,虧損15年,如今誠品書店不但實現盈利,還成為一處文化旅遊地標,那麼吳清友先生和誠品是如何做到的?一、走近誠品誠品書店1989年由吳清友先生在臺北仁愛路圓環創辦第一家開始,本著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初衷,發展為今日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的複合式經營模式。
  • 《誠品一萬天》,吳清友最後留給書店人的火光
    商業不是野蠻無序的生長狀態,至少吳清友將商業力量拓展出新的精神層次,他為臺灣引介世界經典文學的譯叢,也致力於融合不同的業態,塑造並豐富誠品精神的內核。一次吳清友飛往國外看畫展,當提及華人身份被質疑後,他回臺後便創辦了誠品畫廊,專注於推廣華人的藝術畫作,如劉小東、蔡國強、呂勝中等都是誠品畫廊的代理畫家。
  • 誠品書店大陸僅蘇州唯一門店開業 上海、深圳店開業時間未知
    7月18日晚,誠品書店創始人、董事長吳清友病逝。吳清友的逝世,是華人文化界的一大損失。在致哀的同時,誠品書店的內地擴張是否會受此影響也成為內地人士格外關注的問題。據了解,目前誠品書店在大陸地區唯一開業的門店是蘇州誠品書店,另外上海店、深圳店開業時間還未得知。
  • 病逝的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留下了一個怎樣的誠品?
    ——吳清友昨晚18日,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因心臟病發作在臺北辭世,享年66歲。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社會尤其是文化圈的熱切關注,尤其是吳老病逝於辦公室,最後一刻仍在寫字的細節更是讓人動容不已。按照原計劃,他應該在20日出席首本品牌專書「誠品時光」的新書發表會。
  • 別只看到情懷,誠品老闆吳清友說:精明之後更浪漫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總結了藏在吳清友情懷之後的東西。沒有再強調他的道義和愛心。不是因為那不重要。而是因為那不完整。如果沒有商業的最終成功,誠品書店很可能不會堅持到現在,也傳遞不了這麼多愛心。吳清友信佛教,講頓悟和立地成佛。是情懷讓吳清友接近佛的追求,但商業讓他先立在地上。
  • 中國大陸唯一一家誠品書店——蘇州誠品書店
    蘇州誠品書店位於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東畔,毗鄰洲際酒店,於2011年5月27日正式奠基開工,2015年11月25日開業。誠品書店於1989年由誠品書店創辦人、董事長吳清友在臺灣臺北仁愛路圓環創辦第一家開始,本著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初衷,發展為今日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的複合式經營模式。
  • 紀念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先生:生命在事業之上,心念在能力之上,事業和工作都是你生命的道場
    - 吳清友 誠品書店的創始人吳清友先生走了,他的自傳《誠品時光》即將發布。而誠品24小時書店將永遠是臺北和很多其他的城市最溫暖的一道風景。由於愛閱讀的機緣,以代理歐美廚具起家的吳清友決定跨界經營書店。1989年3月,吳清友創辦的誠品書店,初期專賣藝術與建築類書籍,採取有別於同業的經營模式,雖然知道獲利不易,「卻是在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1995年臺北敦南店遷到現址時舉辦了一場盛大的「今日不打烊」搬遷派對,讀者到凌晨4點仍不肯散去。這給經營團隊新的靈感:何不辦一家不打烊書店?
  • 蘇州誠品,這些你都知道嗎?
  • 誠品書店吳清友:連虧15年,在工作中辭世,他是最被文人敬仰的商人
    中國大陸旅遊業興起後,誠品書店成了與臺北故宮、日月潭、阿里山並列的必遊景點,似乎不去誠品書店,就不能完整地感受臺灣文化。人們如此看重誠品書店,源於內心的一種深刻感受,臺灣著名雜誌《PPAPER》對此的總結是,「誠品書店為我們培養出的閱讀習慣是一種態度,對品味的自覺、對自我提升的追求,同時我們亦可以將之視為近代臺灣對生活美學的再啟蒙。」
  • 除了「誠品書店」,我們還會記得您——吳清友.
    昨日晚9時31分,誠品書店公告:書店創辦人吳清友病逝於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 吳清友——我走了,但誠品書店會永遠活著
    當幾乎所有人都把錢和精力投入股市的金錢和數字的遊戲中時,那間叫做誠品的小書店誕生了,但是幾乎沒有任何一個人注意到它。十年後的臺灣921大地震,讓很多臺灣人心靈備受衝擊。金錢不再是唯一或者首要的目標,文化與心靈的慰藉變得越來越重要,也正在那一年,誠品敦南店首次24小時營業,成為了亞洲唯一24小時營業的書店。因為開書店,吳清友虧了15年。
  • 今年最後一個願望,是去隔壁蘇州逛內地首家誠品書店!有7、8個足球場大小
    苦苦等了8年的內地第一家誠品書店,終於在蘇州開業了!
  • 誠品書店大陸首家店在蘇州開業 曾來杭州考察過
    蘇州誠品書店  前天,傳說中的臺灣誠品書店,在蘇州的金雞湖畔開業了,儘管這比原定開業時間整整推遲了半年。  巨無霸蘇州店的體量  相當於33.8個臺北敦南店  不知從何時起,臺灣誠品書店成了臺北文化地標、文青打卡聖地,甚至是遊客必去的觀光景點。所以,蘇州店開幕第一天,誠品書店門庭若市,不久,就開始限制人流。
  • 說走就走的蘇州誠品遊
    我跟爸爸媽媽姐姐一起去,誠品老闆-吳清友跟爸爸就著設計類書籍寒暄的時候,我與媽媽姐姐正在食譜區與外文雜誌區飽覽各國食譜,家居,及設計雜誌。當時店面小小的,可是後面有一個很舒服的木頭deck,喝咖啡。我與媽媽姐姐總是在那裡喝咖啡看書。
  • 連虧15年的誠品董事長吳清友:生與死之間,我總得做些什麼
    就像很多人可以買到香奈兒,但買不到氣質--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沒能等到上海分店開幕,昨天晚上就已因心臟舊疾忽然辭世,享年68歲。他的自傳體新書《誠品時光》要在今天發布,他就走了。有時候覺得,命運是故意的。帶走他的,是跟他廝磨了一輩子的心臟病。而當年把誠品帶給他的緣起,也是這顆殘破的心。
  • 這家21年18萬小時沒熄過燈的誠品書店閉幕了!
    從1989年到2004年,誠品一直處於入不敷出的境地。為了讓更多的讀者有機會走進誠品,吳清友在書店選址時一般傾向於城市的核心商圈,但由此帶來的高額租金問題一直困擾著誠品,這也成了誠品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隱痛。1995年,誠品臺北老敦南店就因房租漲價過快,不得不另遷他處。除了高額房租,誠品虧損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吳清友不停地將經營所得用於開新店。
  • 吳清友創建了最文藝的誠品書店,卻被「馬凡病」麻煩一生
    據中國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誠品創辦人吳清友因心臟舊疾復發,於7月18日晚間去世,享年6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