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中國的通信能力帶到全球,融雲的"經緯術"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在全球通信雲市場上,有一家舉足輕重的廠商——融雲,從創立之初就抱定將中國的通信能力帶到全球的信念。近日剛剛完成D輪數億元融資的融雲,在其全球化的發展進程中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通信雲的天花板很高

2020年,"黑天鵝"再次飛臨,在為某些傳統行業的發展按下暫停鍵的同時,也為像通信雲這樣的朝陽行業裝上了加速器。

艾瑞諮詢研究顯示:新冠疫情導致網際網路通信需求激增,預計2020年全球網際網路通信雲市場將實現67.1%的同比增長,各類應用加快上線即時通訊和實時音視頻功能,用戶習慣也加速養成,對網際網路通信的短期需求將有望演變為長期趨勢。

2015-2023年全球網際網路通信雲市場規模及預測(數據來源:艾瑞諮詢)

在疫情肆虐的特殊時期,融雲仍按既有節奏順利完成D輪融資,表明投資方對通信雲這一賽道,以及融雲的長線發展思維和技術創新能力非常有信心。以前,很多人感覺通信雲是一條相對較窄的專業賽道,很容易觸碰到發展的天花板。但在"後疫情"時代,各行各業對通信雲的需求加倍放大,大量新的應用場景期待挖掘,天花板是極高的。融雲遇到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期。

面對處於爆發階段的實時音視頻PaaS需求,融雲提前布局,2020年5月更全面升級了實時音頻產品線,提出"用一套SDK解決所有通信問題"的發展理念。融雲的"IM+RTC"雙重能力能夠滿足不同場景的複雜個性化功能需求,讓開發者簡單、便捷地集成網際網路通信能力。融雲COO董晗表示:"未來,我們還要持續不斷加大在RTC底層技術方面的投入,以便更好地服務客戶。"

2020年全球網際網路通信雲產業鏈及產業圖譜

在艾瑞諮詢近日發布的《2020年全球網際網路通信雲行業研究報告》中,持續領跑IM市場的融雲再次入選,其覆蓋的APP日活設備數加總(非去重)超過5000萬臺,位居國內第三方廠商首位,進一步鞏固了在IM PaaS第一梯隊的優勢,同時在加速興起的實時音視頻領域全面佔優。

自成立以來,融雲通過持續的投入和研發優化,已在全球建立了多個獨立數據中心和數千個節點,可以有效消除跨國、跨運營商、大規模用戶訪問導致的響應慢、丟包高、服務不穩定等諸多痛點。截至目前,融雲業務覆蓋了全球233個國家和地區,日均活躍用戶數超7千萬,SDK觸達用戶50億,日均消息量150億。融雲正在向著成為覆蓋全球的新網際網路通信"運營商"的目標穩步前行。

編織全球通信網絡的"經""緯"

"在創業初期,我們就想得很明白,融雲要做全球化布局的公司,成為提供全球通信能力的PaaS雲平臺廠商。"融雲董事長汪鋮如是說。2016年,隨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出海"大潮正式邁開全球化發展步伐的融雲,多年來一直在精心編織著全球化的"經"與"緯"——"經"即技術層面的創新與積累,"緯"則是市場和業務層面的全球化布局。

融雲天生就應該是一家全球化企業。從業務和市場層面看,在移動網際網路行業,中國的創新引領全球,將在中國驗證成功的成熟網際網路產品形態和商業模式推廣到其他國家地區,將帶來豐厚回報。從全球範圍看,融雲所在的通信雲PaaS市場是千億級的大市場。

從技術和應用的角度看,融雲提供的基於IP的通信服務,天然就具有全球化屬性,尤其當中國出海企業使用融雲服務的時候,要求融雲在全球範圍內提供穩定、可靠的通信服務。融雲自研自建了全球通信網絡,方便全球用戶就近接入、覆蓋區域廣泛、通信質量穩定,並且支持動態路徑切換。

接下來,我們就按照時間軸梳理一下融雲全球化發展的"經"與"緯"。

2014年,融雲成立,其首款SDK正式上線,重新定義了IM雲服務。一年後,融雲公共服務平臺正式發布。

兩年後的2016年,融雲完成A輪5000萬元融資,致力於打造九大場景化通信雲服務的同時,上線了北美獨立數據中心,開始"出海"之旅。那一年也是融云為構建全球一張網打基礎的一年,其全球通信網絡v1版本初露崢嶸。為提升海外用戶的應用體驗,解決連接不暢或者網絡受阻等問題,融雲採用了增加節點、持續優化鏈路等多種方式。舉例來說,從美國到中國,在網絡優化前,路由器需要100多跳才能達到,經過鏈路優化後,網絡只需6跳即可達到,從而避免了因跨國、跨網絡跳轉造成的響應慢、丟包高、服務不穩定等問題。

2017年6月,融雲完成1億元B輪融資,同時重磅推出融雲企業即時通訊解決方案。當年,融雲日均活躍數超過5500萬,日消息峰值突破2218億。在通信雲市場上,融雲徹底"火"了。2017年到2018年是融雲臥薪嘗膽、苦練內功的時期。為徹底解決全球通信網絡v1版本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融雲果斷放棄了v1版本的架構設計,重新搭建通信雲全球互聯的底層基礎架構,升級到v2版本。通過持續不斷的版本迭代,融雲全球通信網絡不僅可以承載更多業務數據,而且支持多中心接入和多協議,而且管控方便、調度靈活,並且避免了多中心重複建設等問題。

融云:"IM+RTC+推送"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2019年11月,融雲又完成了數億元C輪融資,並明確提出將通過產品創新和技術研發、專業化運營服務體系打造,以及全球化戰略布局三大手段,構建全球互聯的通信雲模式。這一年最具標誌性的跨越就是融雲實時音視頻解決方案的全面升級,並由此敲開了5G新通信的大門。一切能用技術解決的問題對融雲來說都不是問題。融雲有這樣的自信,當然更具備這樣的技術實力。在5G商用後,融雲將在邊緣計算和去中心化的實時數據交換方面實現更大突破。

2020年融雲完成D輪融資,國內網際網路、政企、智能硬體,以及在海外市場發力成了融雲的戰略重點。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投資者中的eWTP中東北非區域基金,它將為融雲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加速海外業務布局提供全方位助力。據了解,融雲已經為海外客戶提供了"PaaS+應用層產品"通信雲服務,實現了"點"的突破。

融雲構建的安全、可靠的全球網際網路通信雲網絡,極大地改善了客戶體驗。曾經有一個落地韓國的旅遊App客戶向融雲反映,自己的用戶在韓國、泰國等地常常因網絡連接不暢,導致體驗不佳。融雲在陸續在韓國、泰國部署了加速節點,對當地的鏈路進行加速和優化,妥善解決這個問題。

技術研發與業務拓展並舉,互為推動,融雲編織的全球化通信網絡的"經""緯"變得越來越密,效果也越來越佳。隨著5G通信和物聯網技術的全面覆蓋,融雲勢必將通過SD-CAN全球通信網絡為出海開發者和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

融雲小步快跑

其實早在初業之初,融雲就已經明確了全球化發展"三步走"戰略。

第一步,為中國出海企業提供服務,通過自研構建的SD-CAN全球通信網絡,為中國開發者提供穩定可靠的全球通信鏈路。今天,融雲已基本完成第一步的戰略目標,累計服務超過30萬款App和25萬開發者,其中不乏像Lispon、MiniJoy、Castbox、EleLive、TakeMe、Metu、Famy、Unico live、Coco、Starchat、Lamour等眾多全球優質客戶。

第二步,向"一帶一路"的國家和政府輸出通信整體服務解決方案,以PaaS能力和應用層產品為國家級項目提供支撐,並將這一模式快速複製到全球更多地區。以D輪融資為新起點,融雲的第二步走大幕已經拉開,將為海外的當地用戶提供"國民級"應用的項目服務。國民級,顧名思義,一定最主流的、極大規模的應用。另外,融雲希望用2021年一整年的時間夯實PaaS基礎,持續強化"PaaS平臺+應用層產品"雙重能力。

融雲全球化戰略的第三步,將在海外設置分支機構,直接滿足海外開發者對PaaS能力的需要。為此,融雲將在未來兩三年內甄選全球化人才,組建海外團隊,並推出英文版的開發文檔和官方網站,跨越語言及文化等障礙,逐步進入美國、歐洲等成熟市場,真正完成全球化的市場布局。

人們常說,眼光決定未來,思路決定出路。在競爭日趨勢激烈的全球通信雲市場上,融雲正一步一個腳印,去追尋前方的星辰大海。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通信雲步入最好時代 融雲構築面向未來通信能力
    隨著應用場景從網際網路應用、企業級應用向智能硬體的突破性拓展,通信雲將進一步向3.0時代升級,以融云為代表的通信雲廠商正在構建面向未來的全球通信能力,並通過與各行業深度融合,將通信雲帶入一個黃金時代。在疫情加速市場教育的同時,5G在中美等國的普及也將為網際網路通信雲帶來新的增長點,預計到2023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133.5億美元。隨之而來的就是通信雲在各個行業的發酵、裂變,以全新的通信方式為全球經濟增長帶來新的活力。過去2G、3G晶片承載能力限制了網際網路通信的應用,而5G能夠有效應對海量機器類通信的應用場景。
  • 通信雲江湖裡的融雲野望
    在日前艾瑞諮詢發布的《2020 年全球網際網路通信雲行業研究報告》中,網際網路通信雲廠商融雲再一次鞏固了在IM PaaS第一梯隊的領先優勢;在實時音視頻服務領域,融雲也佔據到優勢地位。在技術之外,融雲在物理架構上實現了對客戶服務的進一步支撐:目前融雲在全球233個國家和地區覆蓋了全球通信網絡(SD-CAN),並在全球各地設立了多個數據中心及數千個節點。
  • 艾瑞發布2020全球網際網路通信雲報告 融雲核心競爭力凸顯
    融雲通過一體化通信雲服務,提供的高質量 IM+RTC 雙重能力,不僅構築了自身核心競爭優勢,最重要的是幫助開發者快速構建低延時、高品質的可靠通信。截至目前,融雲業務已經覆蓋全球 233 個國家和地區,日均活躍用戶數超 7 千萬, SDK 觸達用戶 50 億,日均消息量 150 億。
  • 迎來5G時代的爆發 立足於技術的融雲「水到渠成」
    日前,在融雲主辦的全球網際網路通信雲大會(WICC 2020)期間,通信世界全媒體記者採訪了融雲聯合創始人兼CTO楊攀,就5G時代通信雲技術的難點、機遇、趨勢等問題進行了交流。 2020年為5G規模商用元年,蘊含著無數機遇,5G所對應的eMBB、uRLLC、mMTC三大應用場景,正加速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海量的連接將為網際網路通信雲市場帶來新的增長空間,有報告指出,全球通信雲市場規模保持健康穩步增長。
  • 融雲獲得數億元D輪融資 海外基金eWTP與深創投聯合領投
    融雲表示,此次融資主要用於持續打造全球雲通信能力,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持續提升圖、文、音、視「全」通信能力,重點加大實時音視頻產品的研發投入;二是全球通信網絡的持續研發優化,同時,進一步擴展全球市場,尤其對「一帶一路」的國家和政府,輸出通信服務的整體解決方案,以PaaS能力+應用層產品為國家級項目提供支撐,而在發達國家將考慮開設分支機構,滿足海外開發者PaaS能力的需要。
  • IM、RTC技術兩生花,看融雲如何打造"IM+RTC+Push"一站式通信雲服務
    11月9日,融雲宣布完成數億元人民幣的D輪融資。從李佳琦和明星扎堆的電商直播,到疫情期間在線教育的全面普及,再到5G技術進入商用,實時音視頻技術(Real-Time Communication,以下簡稱RTC)迎來了全面的爆發,以IM及RTC為基礎的通信雲賽道持續被資本看好。
  • 雲通信是什麼又有哪些應用場景
    得益於強大的政策推進力度,並且伴隨著當前國內網絡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基礎電信企業對於加快行動網路建設方面一直在加大投入力度,其中3G和4G基站數量在6年間增長近三倍,伴隨著政府的大力度扶持,以阿里雲、AWS等雲計算大廠為代表的IaaS服務廠商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日趨成熟,為PaaS以及SaaS應用的快速發展起到了非常強勁的推動作用。
  • 綠皮書:中國通信設備技術能力2025年將進入世界強國行列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5日電 (記者 孫自法)由國家製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中國工程院戰略諮詢中心最新完成的《中國製造業重點領域技術創新綠皮書——技術路線圖(2019)》披露,預計到2025年,中國在通信設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輸變電裝備、紡織技術與裝備、家用電器五個優先發展方向上,將整體步入世界領先行列,成為技術創新的引導者。
  • 騰訊雲發布多款音視頻通信技術產品,服務全球開發者
    首先,騰訊雲發布了自研編碼器「瑤池V500」和音頻技術方案「騰訊天籟」,為提升音視頻通信質量輸出能力;其次,針對融合通信,騰訊雲發布了TRTC在金融及IOT領域的方案,超低延遲「快直播」產品結束公測,正式規模商用;另外
  • 夢網集團(002123.SZ)擬與關聯方共同投資成立夢網國際 開拓雲通信...
    格隆匯 12 月 20日丨夢網集團(002123.SZ)公布,為實現公司全球化戰略布局,豐富公司業務結構,開拓雲通信國際市場,夢網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夢網國際(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夢網香港")擬與關聯方餘文勝共同投資成立夢網國際通信(香港)有限公司(暫定名,以登記機關最終核准的名稱為準
  • 中國移動雲能力中心將釋放約400個校招崗位
    新一輪「求職季」即將來臨之際,中國移動雲能力中心主動踐行央企社會責任,今年秋招將面向2021屆高校畢業生釋放約400個崗位,盡最大努力做到穩崗穩就業。穩崗穩就業 面向應屆生釋放400+校招崗位 作為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全資子公司,自2019年10月集團啟動「雲改」以來,中國移動雲能力中心進入轉型期,開始聚焦全集團「雲計算」業務,同時公司也進入高速發展期,在經濟大環境持續低迷的情況下,營收保持逆勢增長,對人才的需求也不斷擴大。
  • 2025年中國汽車無線通信模組裝載量將達9000萬片
    要聞 2025年中國汽車無線通信模組裝載量將達9000萬片 2020年11月17日 12:02:51 智通財經網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佐思汽車研究」,文中觀點不代表智通財經觀點。佐思汽研近日發布《2020年汽車無線通信模組行業研究報告》,展示汽車無線通信模組產業發展現狀和趨勢。
  • 國內首個基於Arm架構通用伺服器的5G雲小站亮相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
    10月14日-16日,日海智能(002313)在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展示了首個基於Arm架構通用伺服器的5G雲小站。  5G技術為行業應用帶來了無限的想像空間,而實現硬體通用化、軟體定製化是5G應用於行業的必經之路。
  • 2020中國呼叫中心及企業通信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對這個行業而言,無疑對雲呼叫中心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和加速作用。Genesys作為全球呼叫中心行業的領導者,已經在雲呼叫中心市場部署和發展多年。為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700多家來自全球各地的企業和機構選擇通過Genesys為遠程辦公提供支持,將各地的業務運營遷移至雲端,並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客戶諮詢業務高峰。
  • 華訊方舟駱睿:6G時代將實現衛星通信與地面通信的深度互融
    【通信產業網訊】(記者王改靜)自1965年美國發射第一顆商用通信衛星以來,衛星通信開始改變人類的生產方式、通訊方式及生活方式。相比地面移動通信網絡,衛星通信利用高、中、低軌衛星可實現廣域甚至全球覆蓋,可以為全球用戶提供無差別的通信服務。
  • 左手技術右手生態,騰訊雲持續深耕音視頻及通信賽道
    現場,騰訊雲進行了音視頻及通信技術新品發布,包括視頻硬體編碼器瑤池V500、音頻技術方案騰訊天籟、AI媒體多模態內容生產平臺智媒、騰訊雲製作產品升級發布、融合通信產品TRTC和快直播新特性發布、沉浸式媒體解決方案騰訊臨境SaaS平臺發布,實現了從屏前音視頻及通信體驗到後端音視頻內容製作等全環節覆蓋。此外,騰訊雲還發布了視頻雲海外產品2.0版本,全面提升全球媒體技術服務能力。
  • 移動通信的「下一個黃金10年」:6G起航,全球競合
    1月6日消息(九九)2020年,全球5G產業進入發展「快車道」。憑藉高速率、低延時、大連接等特點,5G不僅能夠滿足個人用戶高端消費需求,如VR/AR、超高清視頻、雲遊戲等,同時也為醫療、健康、工業生產等行業應用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新模式和新動力。5G乘風破浪,6G已經啟航。
  • 感知、通信、計算協同融合
    當前全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信息技術日新月異,5G與工業網際網路的融合將加速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建設,加速中國新型工業化進程,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能,為疫情籠罩下的世界經濟創造新的發展機遇。 那麼,未來智能網絡長啥樣?在浙江大學張朝陽教授看來, 感知、通信、計算協同融合,是大勢所趨。
  • 雲路演實況丨國星宇航董事長陸川:16個月發射9顆衛星 創下「國星...
    據公司副總裁郭勇介紹,目前中國的商業衛星公司絕大部分仍停留在衛星製造階段,而作為一家全球領先的衛星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國星宇航已跨越此階段並開始關注衛星數據應用,「像國外的SpaceX一類的公司在衛星網際網路方面的建設其實大大領先於國內,因此衛星網際網路領域未來的競爭一定是國與國之間的競爭」。
  • 發展五年後,網易雲信衝擊融合通信頭把交椅
    文章經授權轉自公眾號:科技向令說(ID:xiangling0815)作者:曾響鈴與移動網際網路一同走向繁榮的,還有已經成為行業基礎設施、幾乎各種應用必備的雲通信服務,催生出包括騰訊雲IM、網易雲信、融雲、環信等在內的服務平臺。而在疫情催化下,音視頻的重要性越發凸顯,融合通信成為市場主流玩法,打開了行業更大的價值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