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籟之戰》兩大王牌導演揭秘幕後製作:如何讓4.0音樂煥發驚喜魅力綜藝

2021-02-22 傳媒1號

由東方衛視自主原創的大型音樂挑戰綜藝《天籟之戰》已播過半,網播量和話題討論度不斷飆升。最新一期35城收視率高達1.95,同比第一期收視率上漲50%。這檔開創了星素公平對決模式的綜藝,不僅完成了對音樂性本質的回歸,更是以期與期節目延續性的人物關係、個性和故事牽纏著大眾目光,生動真實地展露出進化的4.0音樂類綜藝所具備的獨特魅力。

嚴敏團隊和李文妤團隊兩大王牌團隊共同打造《天籟之戰》,將音樂沉澱引入戶外真人秀的靈感,這種新奇的嘗試也迸發出強大的能量,而兩個團隊也因此建立了一個獨特又互補的合作方式,對於這一原創的全新音樂節目模式所要呈現出的面貌他們亦是高度共識,「4.0音樂類綜藝絕不是單純地做音樂,音樂不只是音樂,音樂是人生,音樂是故事。」

不斷地試錯、調整,一邊做一邊討論,不管是星素公平競爭賽制環節、解決現場觀眾不可控因素幹擾進行的精思密想;還是明星互動密切展現出豐富鮮明的性格、同時在每期節目的情感和故事的關聯上的推波助瀾,在原創音樂模式的路上,一切驚喜來得並不輕易。如何打造出獨特又全新的音樂綜藝,《天籟之戰》的製作與幕後,看看總導演嚴敏和李文妤怎麼說。

 

星素達成真實對抗

它是素人的奮鬥史,也是明星的蛻變史

素人飆歌接受明星遴選的1.0時代、素人可以反選導師的2.0時代、明星回歸素人身份同臺競技的3.0時代,而作為一檔進化的4.0音樂綜藝,《天籟之戰》營造星素平等的話語場域,達成星素真實對抗。節目中明星沒有座椅,沒有特權,只有被動接受對手是誰,演唱的曲目是什麼,而完成這個挑戰的時間僅為24小時。然而實現星素平等對決這種全新的對抗方式難度不小,以關鍵性的觀眾投票環節來說,一開始進入時是有狀況的,「第一期錄製時明星還沒開唱,就有觀眾為明星投票」,導演組的解決的辦法是認真講解投票的意義,「我們徵集而來的觀眾都是喜歡這個節目的,大學生比較多,你一講這些大家也就明白了要公正對待。現場觀眾的水準還是不錯的,節目並沒有特別不公平的投票。」

最為關鍵的是音樂性的本質上,保證素人與明星配備的資源力量達到平衡。在明星有專業的團隊,鮮明的定位,一場秀的設計駕輕就熟等優勢下,素人也並非單槍匹馬,素人被配備了素人導演,導演與音樂團隊一起對素人進行培訓,包括歌曲選擇、風格,舞臺表現等方面,最終表演呈現的舞臺度和華麗度與明星抗衡。蘇詩丁的《痛快的哀豔》空靈濃烈,趙宥喬《煙火裡的塵埃》華麗爆發,田園《兩個人的森林》細膩深情……這些素人有著不同面相,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有之,經歷生活和世事磨礪的有之,他們在被給予的公平舞臺上全力地綻放自我。同時,素人在臺下也被細心關照著,李文妤透露,「素人直面明星有時會緊張到失控,有時候會有糾結,有時候會有平衡工作的問題,有的辭了工作生活窘迫,素人導演像爸媽帶孩子似的對他們各種狀況都特別關心。」事無巨細,《天籟之戰》真實地講述著「一個素人的奮鬥史」。

但同時,《天籟之戰》也是明星的蛻變史。無論是華晨宇即時風靡網絡的《我的滑板鞋》,還是莫文蔚國際範兒的《大王叫我來巡山》,張信哲被瘋傳的令人笑著驚嘆的《五環之歌》,直至這一期小哥費玉清竟然跳舞了!楊坤的話代表觀眾感受:百年一遇。在《天籟之戰》中,明星開始慢慢打開自己,顛覆、逆襲、蛻變。

如果說有「分水嶺」,是發生三位明星被打敗事件的第四期節目, 「那一期差一點全被滅了,那一期開始後,明星拼的蠻狠的,也更放得開。導演組最開始是擔心素人贏不了,但是出現這種情況,我們也有點緊張。」李文妤表示導演組也因此有糾結,「明星特別拼,像小哥之前是很忐忑的,他一直保持原來的唱法,他能唱的節奏。但是輸了兩次,他真是兩夜都睡不著,我們看著是不想讓他輸,但也想讓素人留下來。」

 

照進人心的不僅是天籟音樂

還有起承轉合又延續著的音樂故事

素人和明星的音樂打動人心之外,《天籟之戰》有一個很精彩的呈現是幾位明星展示出鮮活的真性情。明星的害怕、失落以及勇敢、釋放,還有耍的小計謀小心機,都真切地展示出來,更別說滿場表情包橫飛了。而以往能呈現鮮明人物性格的節目幾乎都是在真人秀。明星之間的互動緊密有趣,他們互相取暖互相拆臺互相挖坑,小哥和華晨宇的互動更是被打趣為濃濃CP感,華晨宇時刻宣稱小哥是自己真愛,小哥對華晨宇也是愛護有加,這也是音樂類綜藝中罕見的呈現出鮮明人物關係的。《天籟之戰》的模式中包含真人秀的元素存在,但比例不大的真人秀元素產生出強大的真人秀效果不得不說是驚喜。李文妤表示,「選擇這幾個明星時,是考慮到他們都有獨特風格,也在邀約時就講這檔節目會讓他們走下神壇展示自己真實的個性。他們關係會如此親密,還有一組CP誕生了,確實這也是真人秀節目才會出現的人物關係,我們也沒想到。」

不止於此,《天籟之戰》期與期之間存在著人物關係和故事的延續、起承轉合。第四期三個明星輸了,只有莫文蔚一個人不敗,然後下一期這三個人開始保衛莫文蔚行動。保衛莫文蔚後,三個人中小哥又因緊張失誤了,又開始解救小哥行動……類似這種劇情的連續,跌宕起伏,導演組稱是順應,「每期有不同結果產生,有一些故事上的連結,明星也產生心態變化。包括節目中還有個『天籟戰將』,這個選手的命運是什麼?我們發現存在一個延續性,就順應這個規律去進行。這一切的發展又是賽制進行推動的。」

總導演嚴敏賽前講解投票規則

華晨宇的粉絲趙宥喬,張信哲的粉絲田園,他們唱著偶像的歌打敗了偶像,又演繹了新一種的歌迷與歌手的關係,十分暖心。他們平行卻同步,各自安好又不打擾。這種星素對抗為此產生了戲劇感,但又顯得水到渠成。導演組對「選擇素人的標準」的回答是:「一定是唱得好,這個有兩方面,一個是技巧聲音,一個是情感特別好,像任伯儒,他的閉合是壞的,唱功也不好,但他就是特別能打動明星。素人歌手會為欣賞的歌手而來,但不能否認他們本身具有很高的音樂水準。」

由於《天籟之戰》是來自於東方衛視兩大王牌團隊——嚴敏團隊和李文妤團隊聯合打造,這檔節目也造就了一種獨特的合作方式,用李文妤的話來說就是發揮優勢避開了自己的缺失,「我們兩個團隊工作風格和氣質不一樣,按通常情況來說合作方式應該是平行的。但這一次我們的合作方式很特殊。我們發現兩期有很大的連接和延續性會很好看。因此一組在拍攝時另一組的導演都會在現場觀看,並且記錄關鍵事件和情況。錄製結束後兩個團隊會互相根據錄製情況判斷選手和劇情可延續的內容,給出對方建議。拍攝中後期我們開始共同探討兩期的前期設計。這樣緊密溝通合作,一集集節目融合得特別好。」

 


總導演李文妤現場執導中

4.0版本音樂類節目前行不易

「不只是做音樂,音樂是人生也是故事」

《天籟之戰》是集結了《極限挑戰》和《花樣姐姐》等核心力量的一次強強聯手。嚴敏曾擔任過《極限挑戰》、《聲動亞洲》的執行總導演,李文妤曾執導過《花樣姐姐》《媽媽咪呀》等多檔棚內綜藝。《天籟之戰》中也很清晰地看出這種「軟硬實力」和融合貫通。就以一個細節來說,素人與明星配對後,尋找出兩個人的共同點並進行溝通,呈現出真人秀的內容,完成度快速精準。

兩個團隊組成的節目組,各種工種達到200多人。李文妤介紹節目組由編劇組,對接導演組,才藝組,真人秀拍攝組,後期剪輯組等多個小組構成,節目組前期還有一些國外的專家進入參加原創模式的討論,還有舞美設計,燈光設計,這是一支龐大的隊伍,整個團隊緊密融合一起,又細分各自的分工。


表現在剪輯上面,《天籟之戰》後期通常十天到兩周完成一期。剪輯中有剪真人秀部分,剪配對部分的,有剪才藝的。保證每個部分的精益求精,再進行拼接。才藝展現對一檔音樂類節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楊坤的《下個,路口,見》,華晨宇的《我的滑板鞋》,還有莫文蔚幾乎唱一首就是一場表演秀,每個才藝都會在後期多花3個多小時重新剪輯修整,最終達到震撼的舞臺效果。

節目啟用了中國最好的音樂團隊,管理整個現場及樂隊,而導演組與音樂團隊的聯合部分,最明顯體現在通過賽制的「壓迫」,推動明星和素人「置之死地而後生」。本期小哥被「嚇」出來的舞蹈,華晨宇「腿軟」後演繹的無字歌,都可以力證,崩潰的時候反而會「破而立」,達成讓人眼前一亮、最具創新的表現。

《天籟之戰》播出七期,展現出全新原創音樂類節目的特殊魅力,但進入4.0版本的這檔節目研發9個月後仍在磨合和討論之中前行,嚴敏表示,「原創研發過程推翻了幾十版,經過各種沙盤演練和細節的調整。直到現在我們還是在一邊做一邊還在調整細節,把整個結構整個賽製做得更完善。」

對於導演組來說,這個節目製造的難題是 「可能這是我們第一次完全沒有一個模板可以去參選,我們沒有任何的參考標準。所以就好像一個小朋友在學走路一樣。最痛苦的是不停的試錯,然後再調整。」李文妤如此說道。《天籟之戰》對音樂類節目進行的全新嘗試,也為行業預見出未來的節目複合性會越來越強,一個節目中包含的因素會越來越多。「就像這次的節目,它有很多劇情化了,在音樂節目中看到許多故事,人物有不同的成長。」

「4.0音樂類綜藝不是單純地做音樂節目,音樂是人生,也是故事」,這是導演組的共識和方向。

相關焦點

  • 【智造·創新 】 《天籟之戰》引領中國音樂綜藝進入4.0時代
    明星同臺較量的《我是歌手》,將音樂綜藝推向了3.0時代。1月1日晚在東方衛視榮耀收官的《天籟之戰》,第一次在國產音樂綜藝領域解構了素人和明星的4.0對抗命題。從1.0時代到4.0時代,素人的地位不斷提升,權利不斷放大,明星的身份一路被拉下神壇,二者終於被放置在了同一條水平線上。
  • 《天籟之戰》摸索出中國首個原創節目模式寶典 樹立音樂綜藝4.0時代標杆
    1月1日晚在東方衛視榮耀收官的《天籟之戰》,第一次在國產音樂綜藝領域解構了素人和明星的4.0對抗命題。從1.0時代到4.0時代,素人的地位不斷提升,權利不斷放大,明星的身份一路被拉下神壇,二者終於被放置在了同一條水平線上。平心而論,《天籟之戰》的廝殺並不激烈,卻用星素對抗的4.0玩法,激發出靈感四濺的音樂火花,鍛造了音樂綜藝令人耳目一新的全新氣質。
  • 在播綜藝《天籟之戰》開啟「星素對戰」,音樂綜藝進入4.0時代
    《天天向上》大開寢室音樂節
  • 《天籟之戰》華晨宇助力蘇詩丁奪冠
    歷經三個月的比拼,「天籟唱將」和挑戰者們的一路蛻變,真正詮釋了「下一個就是你!」的節目理念,熱切傳遞了每一個人經過努力都能登上巔峰的價值觀念。與此同時,《天籟之戰》的原創節目模式也在不斷的嘗試和調整中更加趨於成熟。從音樂節目4.0時代的先行者到典範,是臺前幕後所有人不斷打磨、共同努力的結果。
  • 《天籟之戰》總導演李文妤:音樂類節目如何突出重圍?
    東方衛視《天籟之戰》打破了唱歌節目中明星歌手評委高高在上的慣常模式,使節目充滿了未知的想像和極致的戲劇衝突,成就了一檔不一樣的音樂節目。此次在坎城春季電視節「WISDOM in CHINA」中國模式專場推介會上也甚為搶眼。總導演李文妤復盤還原這檔4.0版本的音樂節目從設定宏大目標到實現火爆播出兩季的模式研發創新之路。下文原刊於2018年《上海廣播電視研究》4月刊。
  • 東方衛視自主研發體系厚積薄發 :《天籟之戰》原創音樂節目模式的一次努力嘗試
    「天籟唱將「莫文蔚、費玉清、楊坤、華晨宇從《聲動亞洲》,到《中國夢之聲》,再到《中國之星》,東方衛視近年出品的音樂綜藝,一脈相承了國際範和專業化的氣質,和《極限挑戰》《笑傲江湖》《歡樂喜劇人》一同躋身「四大金剛」之列的《天籟之戰》,承載了東方衛視繼喜劇、脫口秀、戶外真人秀之後對音樂類型布局的更高期許。
  • 《天籟之戰》蘇詩丁力奪冠軍 華晨宇突破獻舞蹈首秀
    ­  歷經三個月的比拼,「天籟唱將」和挑戰者們的一路蛻變,真正詮釋了「下一個就是你!」的節目理念,熱切傳遞了每一個人經過努力都能登上巔峰的價值觀念。­  與此同時,《天籟之戰》的原創節目模式也在不斷的嘗試和調整中更加趨於成熟。從音樂節目4.0時代的先行者到典範,是臺前幕後所有人不斷打磨、共同努力的結果。
  • 做好原創音樂節目《天籟之戰》,東方衛視都做對了哪些?
    不同技術形態和表現形式,與各種類型的內容聯姻融通,不僅整體提升了綜藝節目的水平,還以日漸豐盛的「晚餐」不斷滿足著觀眾日益增長的娛樂需求。在音樂綜藝中,東方衛視原創節目《天籟之戰》可謂年度驚喜之作。音樂節目4.0時代,原創模式「改編音樂+真人秀」探索成功如果以《天籟之戰》為原點縱看音樂綜藝節目的進階史,其互動模式和玩法形態已經從
  • 三大頂尖團隊、九個月原創研發,《天籟之戰》彰顯東方衛視原創力上的積澱探索
    《天籟之戰》集結了東方衛視三大導演團隊,經過九個月時間的研發和打磨,是一檔純原創的音樂挑戰節目,星素對抗是其最大的創新點,明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導師,而素人也不再是接受明星挑選或評判的角色。近年來,東方衛視通過在內部研發體系和生產製作體系的搭建,以及外部不斷交流成長的過程,完成了原創能量的積累,《天籟之戰》正彰顯了東方衛視原創力的積澱和探索。
  • 《天籟之戰》第二季收官 華晨宇助力耿斯漢奪冠
    將近100天的音樂徵程,有腦洞大開的神曲改編,也有讓人心跳不已的星素對抗,還有星素搭檔之間默契碰撞的音樂火花。五位「天籟唱將」莫文蔚、費玉清、楊坤、華晨宇、張杰更是甘當綠葉,全力幫襯素人成為天籟舞臺真正的主角,驗證了「下一個就是你」的節目理念,向觀眾傳達出對音樂夢想勇往直前就能實現的信念。而《天籟之戰》的原創節目模式在第二季中也實現了傳承與創新並進,一首首經典改編歌曲煥發出時代光芒。
  • 《天籟之戰》開播 音頻版權被網易雲音樂獨家攬入
    音樂綜藝獨家音頻版權的搶奪,成為時下在線音樂平臺爭奪的熱點。而據悉,東方衛視《天籟之戰》節目的音頻版權已被網易雲音樂獨家攬入。目前,網易雲音樂已獨家獲得節目音頻授權,在第一時間免費提供《天籟之戰》正版原聲的試聽、下載服務。
  • 綜藝推薦|《青春旅社》《天籟之戰2》收官,《聲臨其境》周六上線
    《天籟之戰2》也將在本周迎來收官戰;首檔原創聲音魅力競演秀《聲臨其境》上線湖南衛視。周六熱門綜藝推薦《天籟之戰2》: 星素PK,爭當「天籟之音」推薦指數:上周回顧:上周播出的《天籟之戰2》中,張杰助力張夢羽挑戰從未有過的嘻哈說唱,給觀眾帶來了熱辣十足的川味Rap《火鍋底料》。張杰為了襯託素人歌手的特色和優勢,特意加入張夢羽的高音solo。最後為張夢羽爭取到了華晨宇的「關鍵十票」,成功晉級總決賽。
  • "天籟之戰"和網易雲音樂:尊重音樂才能贏得用戶
    據不完全統計,僅2016年在國內上線的音樂類綜藝節目數量就接近40檔,光近期新播出的星素對抗類節目就有東方衛視的《天籟之戰》和浙江衛視的《夢想的聲音》,音樂綜藝的市場競爭格局已經變得更加激烈。然而,在音樂類綜藝整體繁榮的情況下,諸如《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等王牌節目的收視率和話題度屢屢下滑。
  • 《天籟之戰》離了他還真不行,半決賽連嘉賓都算上只唱了3首歌
    其中,最容易被大家忽略是這麼一群人,綜藝節目的導演。對於電影或者電視劇的導演,想必網友都有所知道了,那權力大的很,知名度也很高。我們耳熟能詳的有,電視導演張藝謀、馮小剛、陳凱歌、吳京等等,電視劇導演孔笙、李雪、姜偉等。但是對於綜藝節目的導演,估計很少有網友能隨口叫上名字的。不出名不代表他們不重要,其實對於一檔綜藝節目來說,導演就是靈魂,就是主心骨,導演的水平直接決定了綜藝節目的水準。
  • 《天籟之戰2》回歸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同步開啟天籟之旅
    《天籟之戰》第二季,五位明星唱將將繼續以音樂為名,帶來更多精彩的歌曲改編,唱響時代旋律。而今,《天籟之戰》則給了素人歌者們一次在舞臺上挑戰明星,自我綻放的機會。第二季《天籟之戰》的民間歌者來自各行各業,五湖四海。他們日夜備戰,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想要登臺。據悉今年的民間歌者的唱功更是不可小覷,星素對陣,一觸即發,音樂江湖,風雲再起,用時代的旋律,奏響最美的天籟!
  • 《天籟之戰》第二季收官 華晨宇助力耿斯漢問鼎總冠軍
    將近100天的音樂徵程,有腦洞大開的神曲改編,也有讓人心跳不已的星素對抗,還有星素搭檔之間默契碰撞的音樂火花。五位「天籟唱將」莫文蔚、費玉清、楊坤、華晨宇、張杰更是甘當綠葉,全力幫襯素人成為天籟舞臺真正的主角,驗證了「下一個就是你」的節目理念,向觀眾傳達出對音樂夢想勇往直前就能實現的信念。而《天籟之戰》的原創節目模式在第二季中也實現了傳承與創新並進,一首首經典改編歌曲煥發出時代光芒。
  • 明星素人同臺競技,《天籟之戰2》能否延續對抗類音樂綜藝的火熱?
    《天籟之戰》由同臺旅行類真人秀《花樣姐姐》總導演李文妤、張勁團隊與《極限挑戰》嚴敏團隊聯合組隊製作。截至今日,微博話題#天籟之戰#閱讀量20.6億,458萬討論數。 除了導演製作班底,來自不同音樂製作人的神編曲名單也不時讓觀眾「驚豔」一把,張杰《回娘家》的編曲名單中,音樂鬼才金志文就赫然在列。製作班底與對歌曲在24小時內的極速改編都保證了節目的品質與對音樂質感的追求。
  • 莫文蔚費玉清楊坤華晨宇亮相《天籟之戰》
    莫文蔚、費玉清、楊坤、華晨宇首次星素對戰很緊張    由東方娛樂自主原創、傾力打造的全新大型音樂挑戰節目《中國夢之聲——天籟之戰》(以下簡稱《天籟之戰》)即將於10月16日晚21點檔東方衛視首播。
  • 《天籟之戰2》僅播一期就被停,音樂綜藝想要「回春」必須突破這三點
    除了《天籟之戰》,曾經被視為爆款的《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的收視率同樣不能同日而語。收視下滑已經成為音樂綜藝普遍存在的問題。 另外,音樂+素人的《天籟之戰2》收視已跌落至0.6%,《我想和你唱2》收視在0.5%~0.6%,豆瓣評分從第一季的7.2降至6.2;音樂+跨界的《跨界歌王2》收視在0.3%,豆瓣5.1分,音樂+推理的《蒙面唱將猜猜猜2》豆瓣5.5分,收視在0.4%;音樂+兒童的《音樂大師課3》收視在0.2%,《歌聲的翅膀》收視不足0.1%…… 總體來看,爆款音樂綜藝在被綜
  • 《天籟之戰2》全新開唱
    天籟之戰》第二季即將回歸。作為一檔星素同臺競唱類節目,它一直堅持對於音樂純粹性的尊重,並且以公平平等的態度來對待天籟唱將和民間歌者。所以如果用幾個關鍵詞來概括《天籟之戰》所詮釋的價值觀,那就是「公平、努力、創新、超越」,而這些價值觀內涵也同樣是新一季《天籟之戰》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