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捐獻血小板100次!是什麼讓這位肇慶人堅持如此

2021-01-17 健康肇慶

什麼是血小板

      人體血液主要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血漿等主要成分,每一種成分都有其不同的功能。血小板的主要作用是參與止血和凝血。人體血小板進入血液後其壽命一般為7~14天,因此,人體中的血小板始終處於不斷地新陳代謝過程中。


什麼是捐獻機採血小板

      捐獻機採血小板,是指獻血者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捐獻血液中的血小板而將其餘的血液成分回輸給獻血者的一種獻血方式。一般在中心血站進行採集。


捐獻血小板的基本條件和要求

      1、提倡18周歲至55周歲的健康公民自願獻血:符合健康檢查要求的多次獻血者主動要求獻血的,年齡可以延長至60周歲;

      2、體重要求男性大於等於50公斤,女性大於等於45公斤;

      3、最近一次捐獻血小板滿2周或捐獻全血滿3個月;

      4、女性生理期及前後3天需暫緩獻血;

      5、高危行為者請主動退出獻血:如靜脈藥癮史、具有輸血傳播疾病(愛滋病、C肝、B肝、梅毒等);

      6、半年內做過牙齒手術的人不能獻血;

      7、捐獻者兩次單採血小板的間隔期一般為14天,但獻全血後要間隔3個月才可捐獻血小板,在單採血小板之後獻全血的周期為28天。


捐獻機採血小板前的檢查

       血小板捐獻者的健康徵詢和一般檢查標準與捐獻全血者一樣,採集前需進行健康徵詢、體檢和檢驗,檢驗項目包括血小板計數、血紅蛋白測定、紅細胞壓積、轉氨酶等篩查。每位獻血者檢測時間約需20分鐘左右,檢驗結果合格方可捐獻。

捐獻血小板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嗎?

      一般獻血時獻出的血小板總量不超過300毫升,而其餘的成分回輸人體內並未受到損失;且健康人體內血小板數量充裕,血小板在捐後72小時內就可以回復到採前水平。另外,捐獻過程中所使用的套材均為全新一次性的、經嚴格消毒的密閉管道套材,無交叉感染的可能,所以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


獻血前注意事項

      1、獻血前一周內不要阿司匹林類藥物或其它抗生素等藥物,獻血前兩天內不能飲酒;獻血前一日中晚餐勿食油膩食物;

      2、前一晚應有較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精神狀態;

      3、獻血當日要空腹,等待時間久的可以吃一些清淡食物(無油),如稀飯、饅頭、麵包,切忌高蛋白和油膩食品如肥肉、魚、豆漿、油條等。


獻血中注意事項

      1、儘量配合採血護士,保持手臂平穩放置,不要隨便彎曲手臂,有任何問題或需求及時與護士溝通;

      2、保持情緒放鬆,可以看書以轉移注意力;

      3、捐獻1治療量血小板大約需1小時左右。


獻血後注意事項

      1、獻血後記得補充食物;

      2、穿刺部位有繃帶包紮,20分鐘後再換創可貼,不要對此部位揉搓以防皮下出血儘量在24小時以後洗澡;

      3、獻血後獻血的手臂不要提重物,24小時內避免劇烈運動;

      4、冬天獻血後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相關焦點

  • 26年,100次!為這位同濟醫院醫生的「儀式感」點讚
    在武漢,有許多平凡低調的獻血者,同濟醫院醫生鄭凱便是其中一位,從1994年至今,他獻血100次,捐獻出達170個治療量的血小板。記者在同濟醫院急診科見到鄭凱,他說,不用給這件事附上特別的意義。「我只是做我做得到的事。」
  • 女騎手疫情期間堅持捐獻血小板,護士長:她是這個時代的英雄
    女騎手長期堅持捐獻血小板23歲的傅金金是外賣騎手,她無償獻血5年。疫情後,獻血人數減少,血小板資源不足,她便開始捐獻血小板。護士長稱她每月都來捐獻,是這個時代的英雄。
  • 河北邯鄲表彰捐獻單採血小板先進集體與個人
    8月15日上午,市無償獻血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會議,表彰2019—2020年度全市捐獻單採血小板先進集體和個人。「館陶縣眾志無償獻血志願服務協會」等5個團體獲「捐獻單採血小板優秀組織獎」,關靜麗等5人獲「優秀成分志願服務幹部」稱號,趙利華等394人榮獲「邯鄲市捐獻單採血小板先進個人」稱號。
  • 農民桂小印 堅持無償獻血15年 捐獻血液達1.5萬毫升
    有這樣一位農民,他的奉獻精神帶動著周圍人,無論在烈日暴曬的三伏酷暑,還是寒風刺骨的三九嚴寒,無償獻血車、採血大廳總能看到他的身影,即便是2020年阻擊新冠疫情採血情況最嚴峻的時期,他也主動叫上三五親朋好友一起前往採血車上捋袖獻血,為社會公益貢獻力量。他叫桂小印,今年47歲,來自汝南縣老君廟鎮。多年來他外出務工養家,一年在家中的時間屈指可數。
  • 武大教授潘迎春16年獻血200次 低調的她接受採訪只是為了「讓更多...
    2008年1月,她開始參與成分獻血,讓她的獻血打卡時間再度縮短。成分獻血是在儀器提取血小板後,將其他血液成分還輸體內,多數獻血者是一個手臂採血,一個手臂還輸。而潘迎春只有左臂的血管符合採血條件,每次只能單手採與還,加上每次她會選擇捐獻雙份即2個治療量的血小板,獻一次成分血,意味著要保持手臂在近3個小時的獻血過程中紋絲不動。
  • 山東緊急採集血小板「熱血」馳援
    1月12日上午,在德州市中心血站機採室裡,多臺血小板採集器滿負荷運轉,陸續有市民趕來捐獻血小板,為河北疫情防控盡一份心,出一份力。- 2 - 「血小板的儲存期只有5天」 中心血站:與時間賽跑,全部採集機滿負荷運轉 閃電新聞記者了解到,捐獻血小板也叫成分獻血,相比捐獻全血更加複雜
  • 六安市首輛移動單採血小板獻血車正式啟用
    10月26日,六安市首輛移動單採血小板獻血車正式啟用,第一站霍邱縣採血點。經霍邱縣採血點前期招募,多名志願者積極踴躍報名,經過嚴格的體檢、初篩、採集,共有兩位獻血者成功捐獻機採血小板2個治療量。獻血者甘勇先,獻全血12次,4800ml。獻血者王愛國,獻全血18次,7200ml。這也是他們首次捐獻機採血小板,此次能成功捐獻血小板,他們感到很幸運,並表示以後還會加入我們捐獻血小板的隊伍中來。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挽救更多的生命。同時呼籲更多的人加入到捐獻機採血小板的隊伍中來。
  • 18年累計獻血150次,總量超3萬毫升!梅州阿伯完成特殊「退役」
    堅持18年,累計150次,獻血總量超3萬毫升……這份驚人的「成績單」,來自一位將滿60周歲的老人——黃國雅。
  • 六旬臺胞陳澤人大陸獻出300袋血小板
    這時,再沒人比他更有發言權了——60歲的他當天已在上海獻出在大陸地區的第300袋血小板,相當於全血24萬毫升,是他全身血液的59倍。加上此前他在臺灣捐獻的700袋,41年來他共捐獻1000袋血小板。  「正因為三天兩頭到急診室報到,也經常看到危急的病患,沒精打彩的我也常想,我能做什麼幫助他們?」  「1969年,臺灣開始實行無償獻血,我二姐成為第一個無償獻血的人,為了救她得白血病的同學。姐姐告訴我,病患可以因病死亡,但不能因缺血而死亡。因為輸不到血而死亡,這是極其冤枉的事,我們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 第100例!「校園紅十字會長」去捐獻了
    就在11月26日,來自青島歐申科船務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張毅已經趕到濟南,也開始了捐獻前的準備。兩人成功完成捐獻後,張毅將是青島市第99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而馬廣濤將是青島市第100例捐獻者。當日,一個歡送馬廣濤去濟南捐獻造血幹細胞的簡單儀式在這裡舉行。馬廣濤說,他是在2015年帶領志願者組織造血幹細胞血樣採集活動中留下血液樣本,成為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的一名捐獻志願者。時隔5年後,他已經大學畢業,成為西海岸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的工作人員。
  • 一家人的獻血堅持:22年,663次
    16日下午,楊予軍裹著厚棉衣走進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進行第285次無償獻血。圖為楊予軍第285次無償獻血。 李超慶 攝年近六十歲的楊予軍,是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的老熟人,工作人員都親切地稱他「楊老師」。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正式頒布實施,獲悉此消息的楊予軍和妻子楊建霞商量參與無償獻血。
  • 冬至這天他第100次無償獻血
    前天是冬至,無償獻血熱心人士陳學修再次走上獻血車獻血,這已是他第100次無償獻血。在陳學修的辦公室裡,塞了滿滿一抽屜獻血證。從2002年他第一次參加無償獻血至今,18年來他累計無償獻血100次(其中在湛江93次,在浙江7次),獻血量超2萬毫升,約等於5個成年人的血液總量。陳學修在獻血中。18年無償獻血100次陳學修是溫州人,是位吃苦耐勞的浙商。
  • 從1到100的生命接力 濟南11年實現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
    從2009年11月濟南首例大學生捐獻者盛翔到第100例捐獻者「95後」小夥濮益鑫,11年來,我市奉獻了100份「生命種子」,捐獻者們用「紅色火種」點亮了生命之光,讓生命得以延續,讓溫暖永駐泉城。
  • 鄭州有位「牛人」:累計獻血300次、每年跑步約6000公裡
    河南商報記者 王蒙 文/圖12月13日早上8點,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獻血大廳來了一位熟面孔,就在剛剛,他結束了當天的15公裡晨跑。這是年近59歲的他,第300次參與無償獻血,也是鄭州市單人獻血新紀錄誕生的「歷史」時刻。
  • 鄭州男子每天6點晨跑,堅持20多年!今59歲,皮膚體態都看著與年齡不符
    河南商報記者 王蒙 文/圖12月13日早上8點,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獻血大廳來了一位熟面孔,就在剛剛,他結束了當天的15公裡晨跑。這是年近59歲的他,第300次參與無償獻血,也是鄭州市單人獻血新紀錄誕生的「歷史」時刻。
  • 捐獻成分血,助力生命緣
    本報長沙訊 9月20日,中國紅十字無償獻血志願服務總隊湖南省支隊書恆分隊組織了23名愛心人士參加捐獻成分血,該志願隊隊長趙奇全程組織了此次活動,中國獻血大王李洪華全程協助組織此次活動。「非常緊張,之前聽說針管手指那麼粗,經過老師們講解後終於來到這裡,護士們很溫柔,也很貼心,柔和的動作,專業的技法,讓我幾乎無痛感」,第一次參與獻血的志願者高湘為微笑著說道,她今天捐獻了兩個單位的血小板。高湘的兒子不時的過來看望下媽媽。記者了解到,成分輸血是現代輸血的新理念。
  • 3年獻8次,博愛縣張立罡再為武漢獻血
    ①我以我血薦軒轅2月13日,博愛縣政協委員張立罡收到了朋友圈轉來武漢血站的簡訊通知,他自願捐獻的血小板,已經被武漢市一家醫院應用於臨床救治,又有一位病人的生命得以延續。當時,張立罡正在抗疫第一線站崗,負責博愛縣清化鎮街道辦事處官莊交通局家屬院的防疫值守,以一個普通奉獻者的名義。
  • 重症患者血小板減少處理共識|血小板|重症|患者|血栓|治療|藥物|...
    2019年8月,由全軍重症醫學專業委員會聯合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抽取專家組成共識編寫委員會,經討論確定共識包括血小板減少的定義、病因與病理生理學、診斷與鑑別診斷、治療與預防五個部分,具體形成27條基本條目(圖1)。
  • 獻血84900毫升,武漢大學這位52歲女教授衝上熱搜
    2008年1月,她開始參與成分獻血,讓她的獻血打卡時間再度縮短。成分獻血是在儀器提取血小板後,將其他血液成分還輸體內,多數獻血者是一個手臂採血,一個手臂還輸。而潘迎春只有左臂的血管符合採血條件,每次只能單手採與還,加上每次她會選擇捐獻雙份即2個治療量的血小板,獻一次成分血,意味著要保持手臂在近3個小時的獻血過程中紋絲不動。
  • 無償獻血12年,堅持到60歲!超齡後,他仍元氣滿滿當志願者!
    無償獻血12年,完成48次全血、血小板捐獻,超齡後「無縫對接」倡導者,向市民倡導無償獻血。陳供為前去義務獻血的市民提供志願服務陳供不僅是一名無償獻血的倡導者,更是榮獲2018-2019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殊榮的捐獻者12年間,他完成了48次全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