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之後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就是,挽回就是試錯的過程。
秉承著這個觀念,每一次分手我都會去挽回,是的你沒聽錯,每一次。
當然我並不僅僅是奔著結果去的,當我慢慢在挽回中弄清楚了我一直在重複哪些錯誤的模式,我從一開始的被動者變成能遊刃有餘地掌控自己情感狀態的主動者。
和平結束了幾段感情之後,我如願找到了自己的Mr.right。甚至這些經歷還給我後來的諮詢生涯打下了實戰基礎。
所以我也想說,並不是一直期盼一個對的人就能得到愛,成為一個可愛的人,才能一直被愛。
懷舊的人就容易被傷,不是因為別人,而是因為自己。別人的行為頂多傷害自己幾次,可懷舊的人會在腦子裡千百次循環那些困住自己的念頭,從而無法掙脫去面對現實。
對未來抱著消極的期待,對過去抱著美好的幻想——這就是懷舊者的牢籠。你認為過去的總是最好的,你認為自己不珍惜過去的人才導致了現在的不幸。可事實並不一定是這樣。
1、總是活在過去:重複念頭織就困住自己的牢籠
記憶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間推移,我們會忽略曾經發生的細節,而放大自己的感受,接著把幻想出來的記憶當做事實。
就像你總拿現在追你的人和前男友對比,這其實和他是個渣男呈現了一種矛盾對立的關係。既然他渣,那為什麼他還能成為你擇偶的參考呢?再找一個和他一樣的人嗎?
其實不是的,你在找的只是那段感情裡的自己。戀愛裡「我那時候很開心很好很滿足」的情緒放大演變成「只有前任能帶給我幸福」,他被你的記憶過度美化,最終蓋過了他後面對你的辜負。
人的感情也有閾限,當後來的幸福大過了前面的幸福,曾經的回憶也就變得不值一提。如果你能再擁有一段不錯的感情,也可以很好地打破這個牢籠,但是很可惜,你陷在了對他的情緒裡,停止了往前走的腳步。
實際上,懷舊也很可能是早年經歷的投射。舉個例子,假如你一直缺乏父愛,可是不管你怎麼表現都沒辦法讓他重視你,但出於對父親的天然嚮往,你一直對父親這個角色抱有期待。你和父親之間的狀態也叫做客體關係,這個客體關係就一直延續到了你和前男友之間。
所以你下意識選擇逃避他的無縫接軌,而沉溺於你們之間的美好,本質上是對父親的期待和認同讓你忽略了自己真正的需求,這種狀態下,你不會去考慮:我的未來應該是幸福的、他的渣不值得我愛、我值得更好的人。你只會想,我需要他的愛來拯救我。
2、絕對歸因:推動感情發展的永遠不是一個人
你的模式裡還有隱藏得比較深的一點,可能你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那就是絕對歸因。
一開始分手,你說是因為自己的脾氣,所以下定決心要改,可一知道他無縫銜接了,你就認為,你們感情破裂就是因為他渣。
根據我多年的經驗,我可以負責任地說,感情裡永遠沒有獨角戲,不是因為他無縫銜接你就沒有可改變的地方,也不是因為你有脾氣他就沒有錯。
某種程度上來說,正是你的絕對歸因才讓你放不下他,之前你想的是他是個渣男,可是時隔一年,你好像就沒有再提起這一點,此時你們之間的美好回憶完全佔據了你的大腦。
所以不管你是否還打算去挽回,只為了改變不恰當的模式,以後不再陷在回憶裡,也可以去做一件事:接受分手這個事實。
你可能會說,我已經知道我們沒可能了啊。不不不,知道≠接受,知道是理智層面,而接受是情感層面。要想完全放下,你需要這樣告訴自己:
「當初他對我好,不是因為他有多好,而是因為我值得。有沒有他我依然會過得很精彩,我在不斷成長,以後會過得更幸福,遇到更好的人。」
這種暗示可以每天都說給自己聽,說得多了也就成了真,至少會讓你慢慢建立積極心態面對現實。
再一個呢就是,分手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誰都會經歷,接受這一點,你就會好很多。
小A分手了也哭過鬧過,小B分手之後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也走出來了。
你的情意是獨一無二的,可你和他的感情並沒有什麼特殊,就和芸芸眾生都會經歷的一樣。
同樣,他也沒什麼特殊的,比他好的人也有很多,你需要分清楚,你是想找自己想要的人,還是找另一個他?
接受了之後,你可以嘗試思考這幾個問題:
*一年過去了,在外貌、能力、情商等方面,你是否有所提升?
*前男友真的是你想要的人嗎?
*你是否有早年未解的結?
針對第1個思考:
毋庸置疑,你現在在感情裡的狀態是停滯不前的,但是除了感情之外的其他方面呢?你是否因為他放棄了推動自己的人生向前走?你是否因為他放棄了讓自己變優秀的腳步?如果是的話,你可能以為我會勸你現在馬上動起來提升自己,道理確實是這樣,但是勸你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從自己內心挖掘動力才是根本。
首先,你需要想一想,為什麼前任會那麼堅定地說離開,原因就是,他篤定自己分手之後能找到更好的人,他無比確認你對他來說不那麼重要了。我們去反思自己進步與否,不是為了討好他,而是從源頭上排除因為價值而被挑剔的可能性。
一個人可以不優秀,但不能停止變優秀。
樹立了認知之後,你可以建立一個「提升工作表」,將你們戀愛期間,有可能導致他不愛你的點都列出來,然後填上自己現在的提升/不足,以及對應的收穫/失去,這樣能讓你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變化軌跡和未來可以努力的方向。
針對第2個思考:
大部分人回答「想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的時候都會用他的優點來回答,比如幽默、溫柔、帥氣。一個人能不能吸引你,當然是看他的閃光點,但是一個人能不能長久,恰恰是看你能否忍受他的缺點。
因此思考前任是否真的是你想要的人,不如倒過來想,有哪些方面,我是可以捨棄的?
在感情裡,和價值相關的有六個要素:相貌、物質或財產、地為或名望、知識或學問、社交風度或性格、人品。
你如果認為醜一點也沒關係,那就划去相貌,如果你覺得物質很重要,那就保留物質,然後去對應他的條件,他如果很醜但有錢,OK,那醜這個東西就是你需要去忍受的了。
從你之前有一段時間因為他的渣完全放下過就可以看得出來,你很看重人品,後面為什麼又重新開始惦記了,就是因為我們之前分析隨著時間推移,你的傷痛淡化,絕對歸因讓你忽略了他的人品。這時候你就需要考慮,渣這一點對你來說,到底能不能忍受呢?
包括後面的找對象,你也可以用你排除之後的標準去看,而不是用前任的好來對比新人的短板,人和人都是不一樣的,當你明確了自己的需求,那麼就要去學會遷就對方的不足。他如果是一個太過完美的人,那麼有一天他離開的時候也可以毫不猶豫。
針對第3個思考:
第三個問題解決的最好方式莫過於求助諮詢師,讓諮詢師幫你做深度挖掘。如果不想選擇這種方式,那就嘗試這麼設問:
一想起前任,我的心情是怎麼樣的?難過、悲傷、氣憤...?
具體哪件事讓你印象深刻?
回憶過去經歷,哪個人或者哪件事給自己帶來了相似情緒?
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共通之處?
比如我有一個來訪者就陳述道:「我一想起前任我就很難過,他出軌了,但是我還是很想他,我怨他但是也希望他回頭。回憶過去相似情緒我第一反應想的居然是,小時候爸爸有一次出遠門回來,我跑到路口等了他一上午,結果後面我知道了他沒有先回家,而是先去了伯伯家,我怨他不重視我,但也希望他能多看看我,把我放心上。」
明確了癥結出在哪之後,你就會發現自己對前任的情緒好了很多,從情緒裡走出來,才能更好地面對以後的生活。
最後,如果你在思考清楚了這些事情之後,選擇去挽回試試,不管成功也好死心放下也好,你都能接受。那麼我也建議你用高價值吸引來創造復聯的契機。
*高價值吸引創造復聯契機
其實分開蠻長一段時間後去挽回,有一個區別於即時挽回的好處就是:在他的腦海裡你的形象已經淡化,此時你可以很好地植入二次印象來改變前任對你的認知,當然,展現的是你高價值的一面。
高價值吸引的前提是,你現在的樣子一定要和以前不一樣,不一樣到他一見你就能覺得「哇塞」最好。所以在外貌上可以有一些改變,比如以前是穩重風格,現在就可以青春一點,以前是溫柔風,現在就可以性感一點。
接下來就找一個他可能會去的場合,同學聚會也好,朋友聚餐也行,然後不經意間製造「偶遇」。
我理解你一直念念不忘的狀態下面對他肯定會緊張,但是越緊張就越要顯得客氣疏離。從你以前對他的態度上可以看出來,他對你的認知是你放不下他,那麼此時你越表現得放下了,越能激起他的探究欲。
所以你可以大大方方打個招呼:「嗨,沒想到你也在啊,是不是知道我在這你就不來了?」等他略顯緊張之後,你立馬接著一笑「想什麼呢?開個玩笑而已,我早放下了,最近過得怎麼樣?」(落落大方,展現成熟風度)
他被你激了一下之後,即使想冷漠也很難維持住,你就可以繼續寒暄,了解一下他的近況,不用說太多就主動離開,離開前可以提一句:「有事聯繫的話就加我吧」。(埋下他加你的伏筆)
他見完你,產生了好奇之後大概率會找朋友了解你的近況,這時候就要做好朋友的工作給你助力,他不找的話,你也可以請共同好友主動和他聊你分手後一些大的變化,然後等他主動加回你。
隔一個星期後他如果沒加回你,你就找一個類似「問你點法律方面的事」的藉口來加回他,公事公辦的一點小忙,他沒理由拒絕。
如果你們沒有見面的機會,那麼跳過見面的步驟直接請共同好友在朋友圈幫你造勢也可以達到目的,比如讓朋友多發一點和你一起參加活動、旅遊、吃飯的照片,或者發「恭喜某某獲得了xx證書」之類的恭賀,其實是暗暗告訴前任「我現在過得很好很優秀」。
接著和見面後復聯不同的是,見面你可以自己挑起他對你的情緒,但是隔著網絡,就需要一個中間人來幫你打探一下他對你還有沒有情緒,不管是積極的還是抗拒的都代表著你可以行動。
復聯之後你們可以客氣疏離地做一段時間朋友,然後找機會做一次陳情,陳情的重點是:對他的肯定+兩個人的錯+過去矛盾復盤+側面詢問態度。
舉個例子「現在想想以前你對我挺好的,要不是那次我情緒太激動了把你逼急了,但是吧我覺得兩個人以前都有做得不恰當的地方,就像我們總是為了一件小事就非要爭個高下,你說要是都像現在這麼成熟,是不是就不會有那麼多摩擦了?」
後面就看他的態度願不願意更近一步。
懷舊的人想打破桎梏比一般人更艱難,你們既想抓住過去的美好,又期望未來有個人能拉你一把,兩廂猶豫之下,最終發現自己還在原地踏步,而你的身邊人,都已經走了很遠。
我希望你最終可以去面對曾經吃過的虧,用勇敢來代替逃避,最終可以實現自我救贖。
因為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情況不同,寫出來的也只是一個大方向,大家不要對號入座,不要生搬硬套。為了避免失誤,最好還是找我們專業老師做一對一指導。
我,一個穩重又有耐心的情感導師。我指導挽回主要以手把手教你實際細節操作為主,我的微信:shaohu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