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派克·李:抨擊川普的黑人導演,一直站在良知一邊

2021-01-09 老胡電影院

前段時間,川普鼓吹「中國病毒」理論,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多有識之士都對川普發出反對聲音。而在這些人中,就有一名好萊塢導演斯派克·李。

斯派克·李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想說:我希望他不要再說『中國病毒』,美國總統得停止使用這個稱呼,請停手。他是在把這個國家的美籍亞裔置於危險之中,不要再說『中國病毒』了,他身邊沒有人告訴他:『你不能這麼說了。』這對現狀起不到任何幫助,希望他的選民基礎能明白:你就是不能那麼說。」

很多中國網民可能不了解斯派克·李,他其實是好萊塢非常有影響力的導演,一直作為黑人導演、黑人民權代言人的形象出現在好萊塢,也出現在世界電影史中。

斯派克·李勇敢站出來抨擊川普,一點也不意外,因為:作為一個從業40多年,對好萊塢,對世界電影都產生過巨大影響力的藝術家,他一直站在公正、良知的一面。

為什麼這麼說?從他的作品就可以看出來。1980年,斯派克·李執導了一部10分鐘的短片《答案》。從這部短片開始,他正式出道,此後近10年的時間,他導演了很多電影,有喜劇片、也有愛情片。

直到1986年,他執導了個人首部電影作品——愛情喜劇片《穩操勝劵》,該片獲得第39屆坎城電影節最佳海外電影。但這還不足以引起世界對他的矚目,1989年,他執導了《為所應為》,這部電影引發了巨大的爭議,也給他帶來了世界級的聲譽。

這部電影並不是一個完整、有吸引力的故事,影片沒有明確的主線,用很藝術、很抽象的手法展現了黑人社區的日常生活。影片最後三十分鐘的高潮部分,其實有著很深刻的思考:反對種族歧視的同時,黑人們也應該想想為什麼他們總是處在社會的最底層,為什麼社會總是排斥他們?

這部影片獲得了兩項奧斯卡獎提名,一項坎城電影節提名。從此打開了斯派克·李在世界電影中的影響力,也確定了他電影的一個永恆母題:黑人的權利以及命運。

從1989年的《為所應為》開始,到2015年,斯派克·李執導了29部影視作品。在國際三大電影節上,斬獲了很多獎項。但是,代表好萊塢的奧斯卡,並沒有給他過多榮譽,直到2016年,第88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斯派克·李和著名女演員吉娜·羅蘭茲一起,獲得終身成就大獎。

到2019年,斯派克·李才憑藉著《黑色黨徒》在奧斯卡上拿下了一個最佳改編劇本的獎項,這顯然是一種遲來的獎勵。

分析這中間的原因,除了斯派克·李的作品不夠商業,與好萊塢所倡導的那種工業電影思維不符合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大概是:斯派克·李電影中的民權鬥爭母題,多少有點不被好萊塢主流思想所接受。

《黑色黨徒》保持了斯派克·李的一貫風格和主題。影片講述了:1978年的美國,主角羅恩成為了斯普林斯市警察局歷史上的第一位黑人警察,在種族歧視愈演愈烈的當時,他受到了很多白人的排擠,但他熱愛工作熱愛生活,他和猶太人同事弗裡普臥底進入了著名的種族主義群體3K黨,挖掘他們的犯罪事實,同時阻止他們搞破壞行動。

羅恩和弗裡普分工明確、配合默契:羅恩負責通話,弗裡普負責線下活動。兩人阻止了3K黨策劃的爆炸案,又搜集到了罪證和名單。本以為一切都將以一種大團圓的結局收尾時,才發現:事實並非如此,上級要求他們銷毀一切的證據和人物紀錄。

影片其實告訴了我們一個悲觀的事實:當人們以為種族歧視已經成為歷史,黑人和白人可以親密無間的合作時,最後卻發現:這個社會中的種族活動依然存在著,甚至更隱秘更根深蒂固。

美國的種族歧視問題歷史悠久,表現種族歧視的影視作品很多,經典作品也很多,流派複雜。斯派克·李所代表的是客觀冷靜派,他客觀、冷靜地觀察這一問題,深刻地拆解這一問題的本質。這體現了他作為導演的良知和公正,也是他一貫以來的風格。

而在大量的反對種族歧視的作品中,斯派克·李的作品除了在內涵上獨樹一幟外,在形式上也很有創新。

第一,幾乎每部影片都會有的臺詞:「Wake up!」

這句臺詞的出現,其實是斯派克·李隱秘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當你以為種族歧視已經沒有了,當你以為白人與黑人的公正已經成為了現實,醒醒吧!問題還有很多。這體現了一名導演,一名藝術家的藝術自覺。

第二,漂浮鏡頭。

這裡的漂浮鏡頭,指的是:演員和攝像機一起,坐在滑軌上,隨著滑軌向前移動,這在畫面裡,就造成了一種漂浮的感覺,好像演員是在空中勻速飄來一樣。在《黑色黨徒》裡,就有這樣的鏡頭。

這樣的鏡頭除了造成一種奇特感,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表達導演的觀點:電影中的主角不受控制、沒法自己把握的命運。

第三,真實歷史事件與電影的結合。

很多導演都做過這樣的嘗試,最經典的莫過於《阿甘正傳》裡,阿甘多次闖入歷史場景,比如中美桌球外交。

而斯派克·李的電影《黑色黨徒》,則以2017年夏洛茨維爾暴力事件的新聞片段作為電影結尾,這一事件也叫「8·12美國維吉尼亞州暴力衝突事件」。2017年8月12日,美國維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市一場白人種族主義集會演變成暴力衝突,造成至少3人死亡、34人受傷,包括一名男子駕車撞入集會人群造成一死19傷,以及一架參與維持治安的直升機墜毀,兩名警員喪命。

《黑色黨徒》以這個場景作為結尾,其實也是在直接地控訴美國的種族歧視,雖然社會主流都宣稱不再有種族歧視了,但就在距離今天2年多以前,還發生過這種明目張胆的暴力事件,這值得每個人反思。

介紹了這麼多,是想告訴大家:有機會可以多看看斯派克·李的作品,他的作品中間蘊含著很深的思考,而斯派克·李本人,也一直秉持著公正的人生理念,這值得每一個藝術家學習,當然,也是政客學習的榜樣。

相關焦點

  • 斯派克·李和《黑色黨徒》:揭開時代的虛偽假象
    而在這些黑人導演中,斯派克·李絕對是其中的領袖人物。如今已經63歲的斯派克·李雖然在歐洲三大電影節上多有斬獲,但直到去年他才憑藉著《黑色黨徒》在奧斯卡上拿下了一個最佳改編劇本的獎項,這顯然是一種遲來的獎勵,就像是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用了這麼多年才拿到自己心愛的奧斯卡影帝一樣。
  • 《誓血五人組》斯派克·李落在黑人激進運動的後面了嗎 ?
    從《黑色黨徒》(BlacKkKlansman)對黑人在體制內反對白人至上主義一廂情願,到《誓血五人組》對黑人士兵參與越南戰爭立場搖擺,斯派克李落在黑人激進運動後面了嗎?一個基本的矛盾是,如果諾曼倡導任何意義上的黑人權力,他就可能會放棄這場由白人至上主義者發動的侵略戰爭,甚至不會開啟這段軍人生涯。但在影片中,我們卻看到他一邊教導自己的士兵「戰爭總是和金錢有關」,另一邊在與越共的對戰中衝到前頭。當越共的廣播宣傳員「河內漢娜」向黑人大兵告知馬丁·路德·金被槍殺的死訊,諾曼阻止了黑人士兵試圖發動的「暴動」。
  • 斯派克·李《誓血五人組》正火,他還有十部佳作值得一看
    新京報訊 近日,一向敢於發聲的黑人著名導演斯派克·李在《今日秀》節目中露面,他再次解釋為什麼人們急於上線觀看他執導的新作《誓血五人組》,「我們不知不覺地抓住了美國正在發生的這一歷史性時刻斯派克·李在片中表達了自己對於戰後種族問題的看法。這些曾是在軍隊中佔有很大比例的黑人老兵為越戰做出巨大犧牲,但種族問題依然困擾著美國,他們對自己的犧牲在越戰時就已經產生質疑,且從從軍到退伍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優待。影片以馬丁·路德·金的演講作為結尾,銜接近年黑人運動的畫面,更強調出其社會意義。
  • 斯派克·李《誓血五人組》正火,他還有十部佳作值得一看
    斯派克·李在片中表達了自己對於戰後種族問題的看法。這些曾是在軍隊中佔有很大比例的黑人老兵為越戰做出巨大犧牲,但種族問題依然困擾著美國,他們對自己的犧牲在越戰時就已經產生質疑,且從從軍到退伍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優待。影片以馬丁·路德·金的演講作為結尾,銜接近年黑人運動的畫面,更強調出其社會意義。
  • 斯派克李新片,被噴成篩子
    要說好萊塢哪個導演最能代表黑人文化,那必須是斯派克·李(Spike
  • 源 ▎美國迄今最出色的黑人導演的爵士樂電影《爵士風情》丹澤爾·華盛頓*斯派克·李
    爵士風情 Mo' Better Blues (1990) 「字幕來源: 日本二區DVD 原版自帶中英文字幕」導演: 斯派克·李編劇: 斯派克·李主演: 丹澤爾·華盛頓、斯派克·李、韋斯利·斯奈普斯、約翰·特託羅、塞繆爾·傑克遜美國至今為止最出色的黑人導演拍攝的一部關於爵士樂的電影,傳達出了爵士樂的本質:剎那的狂歡和宿命的憂傷
  • 導演斯派克·李:美版《老男孩》並非翻拍
    導演斯派克·李:美版《老男孩》並非翻拍 這部由著名導演樸贊鬱執導,崔岷植、劉智泰、姜惠貞等人主演的影片曾揚名國際,值此十周年之際,其數字修復版也於11月21日在韓國重映。而與此同時,由著名美國黑人導演斯派克·李執導的新版《老男孩》將上映。這部影片和韓國導演樸贊鬱的名作《老男孩》一樣,都是改編自日本漫畫,因此被稱作「美版《老男孩》」。
  • ​黑人大師——斯派克·和他的《為所應為》
    他是一個大學教授,一個NBA籃球迷,一個音樂發燒迷,一個電影導演、編劇,還是一個長期為黑人權利發聲的黑人意見領袖。在歐美世界,提到黑人就必須提及斯派克·李,他是黑人文化永遠無法跳過的一個符號。而是以全然中立的姿態圍觀現實,從角色自身來體現種族、暴力、權力鬥爭,讓觀眾自己判斷黑與白、對與錯,看得出來導演對黑人所處的社會困境深有體會。
  • 斯派克·李《誓血五人組》曝原陣容 集齊黑人巨星
    斯派克·李《誓血五人組》曝原陣容 集齊黑人巨星 時間:2020.06.20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 奧斯卡|《黑色黨徒》:不應被扁平化的斯派克·李和黑人敘事
    《黑色黨徒》獲得最佳改編劇本獎——斯派克·李、 大衛·拉比諾維茨、查利·瓦赫特爾、凱文·威爾默特。本文首發於澎湃新聞網2019年2月12日。3K黨領袖David Duke「呵,黑人跟我們白人說話的方式是不一樣的,」《黑色黨徒》中的「大反派」,反黑人、反猶組織3K黨的領袖David Duke戲謔地說道。
  • 導演斯派克李《誓血五人組》以別出心裁的方式探討反戰與種族衝突
    不到結尾,觀眾都很難猜到結局的走向,也因為這種懸疑性一直被好奇心牽引著。而與此同時,在有趣又充滿轉折的劇情中,夾雜了導演斯派克·李想要表達的很多政治訊息。斯派克·李是美國德高望重的非裔導演,曾三次入圍奧斯卡,並在2016年獲得終身成就獎,在2019年憑藉另一部種族歧視相關電影《黑色黨徒》(BlacKkKlansman)獲得最佳原創劇本獎,是美國高產編劇兼導演之一。
  • 斯派克·李在紐約大學NYU Tisch教書時給出的片單
    第73屆坎城電影節評委團主席斯派克·李,這是史上第一位歐洲三大電影節(坎城、柏林、威尼斯)的黑人主席,是從獨立製片人轉型很成功的導演
  • 斯派克李新片和美國反種族歧視運動巧合
    時光網訊 上周末,斯派克·李導演的第25部長片《誓血五人組》在Netflix上線,影片講述幾個越戰黑人老兵回到戰場尋找黃金和戰友的遺骸的故事,媒體評價還不錯,爛番茄92%、MTC81分。普通觀眾評價一般,IMDb評分6.9。
  • 奧斯卡公布終身成就獎 斯派克·李、羅蘭茲榮獲
    奧斯卡公布終身成就獎 斯派克·李、羅蘭茲榮獲 時間:2015.08.2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夏澤 分享到:
  • 《誓血五人組》:斯派克.李的一次失敗的私貨販賣
    如果沒有今年的疫情,黑人導演斯派克·李本來會擔任今年的坎城評審團主席。現在,這項工作只能順延到2021年了。·李式電影,黑人題材、政治諷刺、黑人意識以及現實主義荒誕敘事,這已經是斯派克·李的標籤了。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斯派克·李為了維護自己黑人意識的代言人的人設,強行在自己的作品裡摻雜了太多私貨,導致電影水平的下降。而這部《誓血五人組》就是典型例子。縱觀該片,如果去除刻意強調的黑人符號,以及一些強行碰瓷現實問題的細節和劇情,《誓血五人組》稱得上是一部很好的反思美國越戰的電影。
  • 斯派克·李新片《誓血五人組》在Netflix上線,媒體評價還不錯
    上周末,斯派克·李導演的第25部長片《誓血五人組》在Netflix上線,影片講述幾個越戰黑人老兵回到戰場尋找黃金和戰友的遺骸的故事,媒體評價還不錯,爛番茄92%、MTC81分。  正式中字預告影片中有大量1960年代黑人民權運動以及前幾年「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的畫面,和當下的時事有著巧合。斯派克·李接受採訪時表示,影片拍攝於2019年春天,並不是專門針對當下而加了這些內容。因為黑人的抗爭從沒停過,一直都在重複著,只不過現在的人隨手就能拿攝像機(手機)拍到。
  • 且看波蘭斯基和斯派克·李蹭熱點
    後者已成如今好萊塢黑人導演的老大,去年剛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獎,風頭無兩。但他們也有「蹭熱點」之作,借輿論熱點為自己的作品加溫。自從2016年「全白奧斯卡」風波之後,種族歧視就成了好萊塢不可逾越的紅線,「政治正確」成了好萊塢導演們不二的選擇。
  • 斯派克·李《五滴血》曝全新海報 戰場並非在越南
    1905電影網訊作為一部越戰電影,著名黑人導演斯派克·李執導的《五滴血》備受關注。日前,該片再度曝光了一張全新的海報。很顯然,這是斯派克·李藉機暗諷最近發生在美國的種族歧視事件。整張海報的設計,充滿了復古感,配色簡單,很有越戰時期的招兵海報的質感。和海報一起,斯派克·李在自己的社交網站上寫道:「我們現在的戰爭,發生在社交網站上,此時此地,不勝枚舉。」 本片由查德維克·博斯曼、戴爾裡·林多、克拉克·彼得斯、保羅·沃爾特·豪澤主演,講述了一群南亞老兵回到東南亞後努力處理他們戰爭創傷的故事。
  • 斯派克·李重拳出擊,招招致命
    63歲的斯派克·李老當益壯,創造力依然生猛,這部電影好比BLACK LIVES MATTER運動的綱領性文件。 從拳王阿里到新左派先鋒Malcolm X,斯派克·李老師擇出了最刺激的幾個歷史名場面,速成一段黑人受迫害血淚史。
  • 坎城大獎都看不上,斯派克·李的徒弟們要造反!
    比如最近一系列新老導演的作品都取得了上佳的票房成績,這包括了喬丹·皮爾的《逃出絕命鎮》和《我們》,馬爾科姆·D·李的《嗨翻姐妹行》,F·加裡·格雷《衝出康普頓》,斯派克·李的《黑色黨徒》,傑拉德·麥克穆雷的《人類清除計劃4》 ,布茨·賴利的《抱歉打擾》等。而這股趨勢的高潮則是瑞恩·庫格勒在2018年執導的《黑豹》,其在全球斬獲13億美元票房,暫排在影史票房榜的第1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