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洞宗默照禪的修法

2021-02-19 禪武山人

「無心合道」之正知正見,「一切現成、直下承當」之決定信心,「休去歇去」之用功原則和方法,這三大要義構成了默照禪的理論基礎。依於此,我們可以用如下幾句話來概括默照禪的修行理念,叫做「見信具足,直下承當;外息諸緣,內心無喘;離心意識,虛明自照;一念不生,返本還源;無心任運,得大自在」。

關於默照禪的具體實修,翻遍《宏智禪師廣錄》,我們會發現,默照禪的正式倡導者天童正覺禪師對默照禪的開示,幾乎都是從能觀、從見地、從般若正智、從用功原則等大處著眼,而極少從所觀的對象和途次風光這個角度告訴我們,先觀什麼,後觀什麼,需要經過哪些次第,途中會出現哪些境界,如何透過它們,以及如何才算是開悟等等細節問題。

豈止是天童正覺禪師,宋以前幾乎所有祖師的開示,如馬祖、百丈、黃檗、臨濟、南泉、趙州、德山、雲門等等宗門巨匠,無不是這種風格,根本不給你講如何調身,如何調息,如何對治昏沉,如何對治散亂等細節問題;在他們看來,那些都是教下的事情。趙州和尚講:「老僧此間即以本分事接人,若教老僧隨伊根機接人,自有三乘十二分教接他了也。若是不會,是誰過歟?已後遇著作家漢,也道老僧不辜他。但有人問,以本分事接人。」

其實,諸如所觀的對象、次第和途次風光等等細節問題,原本就是相,都是需要打破和放下的東西。雖然祖師也可以不妨方便慈悲,告訴你先觀什麼,後觀什麼,會出現什麼境界,什麼現象,給學人一個拐杖或找寶圖,只怕學人執著於這些,不肯放下,照葫蘆畫瓢,反而捆綁了自己的手腳,不知不覺中偏離了「無相、無念、無住」的本懷,真所謂「舊鎖未脫,更負新枷」,所以,「以本分事接人」的禪宗祖師,沒有一個人肯這樣做。打個比方,祖師教人「放下」,放下就是放下,還用得著告訴你先把手垂下來、再把五指鬆開這些細節嗎?祖師叫你「走過來」,走過來就是走過來,已經說得非常清楚、直接了,還用告訴你先邁左腳還是先邁右腳嗎?如果真告訴你怎麼邁腳,怎麼擺手,我敢打賭,你走起路來肯定會覺得彆扭和吃力。

禪宗祖師的開示以「直指心性、透徹底源」為特徵,以幫助學人開啟自性的金剛正眼為第一要務,旨在指導學人依「無相、無念、無住」的般若正智踏實地做去。這些開示,教導學人以無住為本,重在當下即信、即見、即觀、即證,定慧等持,所以沒有一句不是落在功夫上。很多人不明白禪宗祖師開示的這種不拐彎抹角,直接透徹,強調當下即信、即見、即觀、即證,不落階次的特徵,於是覺得祖師們開示給人一種「恍兮惚兮」的感覺。現在教界有不少人指責和嘲笑禪宗這一法門「空對空」,沒有次第、沒有下手處,正是由這種不明白造成的。殊不知,這正是禪宗的殊勝所在。只是因為現代的學人沒有建立起圓頓的見地和信心,沒有直下承當的勇氣,故觀行跟不上,不能在當下落實「無住」,總希望能抓住一個東西——即特定的所觀境,或者次第,所以面對祖師的本分開示,反而覺得「無下手處」了。

聖嚴法師認為,默照禪在明朝的時候傳到了日本,形成了「只管打坐」的曹洞禪法,而在中國已經失傳了,即使在曹洞宗的寺院,也很少有人知道默照禪了(見《禪意盡在不言中——默照銘解釋》)。我想造成失傳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們一直習慣於用「教下的思維」來理解「宗門下的直指」,不能消化祖師的開示——教人「當下即信、即見、即觀、即證、當下落實無住」的「圓頓」精神。

雖然如是,考慮到現代人的實際情況——既無紮實的禪定基礎,又沒有樹立起圓頓的正知正見,真正能夠會心於祖師心法的人畢竟是極少數,所以,從教下的角度,結合個人的具體實修經驗,來詮釋祖師的開示,從禪修最基本的調五事開始,來引導學人一步一步地做功夫,恐怕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所以在談到默照禪的理論之後,仍有必要增列「默照禪的具體修法」這一節。實際上,默照禪的具體修法已經包含在默照禪的理論中了,再談它,終不免是「落草之談」,但是,為了幫助初學更好地消化它,仍然少不了要在「水裡困、泥裡滾」一番。

默照禪的具體修法,分座上功夫和座下功夫兩個部分。

一、默照禪的座上修法

關於默照禪的座上修法,聖嚴法師在系統研究祖師禪法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實修經驗,在《內觀中心演講默照禪》和《默照禪概說》等文章中,曾做過較為系統的介紹。

聖嚴法師在海外弘傳默照禪法的時候,根據現代人的根性,結合南傳佛教內觀的修學經驗,將默照禪的修法劃分為五個層次。《內觀中心演講默照禪》一文中寫道:

默照禪的修行方法,分為五個層次:1.放鬆身心;2.觀照全身;3.觀照環境;4.內外無限;5.常寂常照。在這五個層次中,要經常提醒自己身心內外都有,而「我」沒有。至於詳細的修行方法,我是配合南傳內觀禪四念住的方法為基礎來講……

在《默照禪概說》中,聖嚴法師又把默照禪的修法劃分為三個層次,並對每個層次的用功要領,做了較為詳細的介紹:

如何開始學習,我將它分為三個層次:

一、只管身體

把姿勢坐好,身心放鬆,以有心無心地注意自己整個的身體;不是只感覺身體的某一部位,而是在同一時間內,觀照整個身體的任何部位,同時要放輕鬆;緊張的話,很快會累。

所謂放鬆,是神經、頭腦不要緊張,但是身體及坐姿必須正確,背及後腰不能放鬆,否則馬上彎腰駝背,那就是懈怠了。鬆懈時容易打瞌睡,方法也用不上,頭腦必須保持非常清醒,如果感覺有點懶,並且迷迷糊糊的,這都不是只管打坐或者默照時應有的狀態。

二、把環境當作身體的一部分

清楚地知道身體在那裡,但是,它並沒有給你負擔及感覺,雖然身體的痛還在;甚至於,痛也沒有,而周遭之環境如同你身體的一部分,此時有風吹聲、鳥叫聲,但是,對你來講,環境沒有打攪到你的心,而是很自然地跟你的身體在一起。身體在,環境在,你的心也在;有主觀的自己,客觀的身體,同時被觀照得很清楚,但是,就是沒有負擔,沒有受到幹擾。

三、以空作為觀照

向內觀照,內心無限地深遠;向外觀照,外境無窮地廣大。環境在,身體在,但是自己已經不在;沒有主觀的自己及客觀的環境,一片明朗、清淨。到了這個程度,身心世界,整個宇宙,都是我自己;以為沒有境界,事實上,空境即為觀境。此時,是否開悟了呢?還是沒有,一離開打坐,進入生活的環境中時,還會受到幹擾……

默照,其實就是止觀並有,止的時候,心中沒有雜念,觀的時候,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沒有雜念;因此,觀的時候止,止的時候觀;照的時候也在默,默的時候也在照。將觀用作照,將止用作默。所以雖然源出於止觀,卻不是止觀。

基礎方法剛開始用時,是觀照自己身體的全部,觀整體不觀局部。必須要有一樣對象讓心有所住,然後才能無住;有所住,並不是住於不斷起伏的雜念、妄念,而是住於正念,此正念便是觀整個的身體,同時通過注意身體的整體,而不讓自己有妄念。身體的痛、癢,腿的不舒服,一定還有,但是,你要不管。就像我們看到地板上有很多墨跡,但是,不是只看到某一點,而是意識到整個的地板上有很多的黑點。

開始時心不安沒有關係,只是留意身體的全部,其他什麼都不要管,慢慢就會專心在方法上。

修默照禪的時候,一般來說,都會經歷忘身(不知有身體),忘境(身和身外一切都不存在,空境現前),覺受著無限的空明之境(雖不見身境,但有覺受在),能所雙亡(忘照)等等不同的境界,面對這些境界,需要有正知正見來透過,分清正悟之境和暫時的路途風光之間的差別,切不可妄把暫時的定境當作開悟來執著。關於這一點,聖嚴法師在《內觀中心演講默照禪》一文中略有提及:

五月十五日,星期五,上午九時,勞瑞要求我給他一次小參。進入他的小參室,他要我確定一下他的經驗,和默照禪的功能和現象,是否相同或是相應。

他首先告訴我,他在韓國寺院住過一年多,修行話頭禪,總是不得要領,然後到了緬甸,跟一位長老比丘修行數年之後,覺得內觀法門對他相當有用。回到美國就開始傳授內觀禪法,也就是用呼吸入門而進入四念住的毗婆舍那(Vipassana)。但是,他所得到的經驗結果,又跟傳統的內觀禪不太相同,因此問我,這是否跟默照的經驗相同:那就是體驗呼吸,最後知道呼吸還在,但是已經不再數呼吸,沒有身體的感覺,好像是進入一個非常明朗無限的空境。

我當時給他指出:真正默照禪的悟境,是在無限的空明之中,一切皆無,也可以一切都有,就是沒有能觀的「我」、所觀的「境」。如果還有一個空曠、無限、明朗的我的感受,那不是真正的默照。

他又問我第二個問題:如果是在無限的空曠明朗之中,不再有身心世界,那算不算是默照。

我說:那是「定」,而不是「慧」,所以是在默而沒有照,而且,那裡面明明還有個「我」。如果說,在空曠無限之中,自己的身心世界和身體所處的環境,清楚的存在,但是沒有欣厭,無我我所;既不以為我在無限之中,也不覺得這無限之中有我或無我,那就是默照的悟境,真的是無我。

聖嚴法師所提供的上述禪修經驗,對於初學者來說,是一個很實用的入門參考指南。

—————————————————————

____歡迎關注「禪武國學私塾」,訂閱號「CWGXSS」。

____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anwushanren

____QQ:664324218

相關焦點

  • 默照禪中的《默照銘》
    受益經典(10月8日)默照禪中的《
  • 日本曹洞宗參訪團參訪四祖寺 用唐音讀《心經》
    日本曹洞宗清風會參訪團一行到黃梅四祖寺參訪四祖寺方丈明基法師向日本曹洞宗清風會參訪團贈送一尊四祖大師琉璃座像參觀四祖寺原標題:日本曹洞宗清風會參訪團一行到黃梅四祖寺參訪佛教在線湖北訊「破額山頭絕世塵,悉皆解脫轉機輪,扶桑曹洞遠孫拜,法乳慈恩覺苑春」,2014年3月27日上午,日本曹洞宗清風會代表一行到湖北黃梅四祖寺禮祖
  • 東瀛遊學問禪┃日本曹洞宗、真言宗參訪行程招募啦!
    為了促進中日兩國民間交往,加深兩國佛教間的交流了解,大公佛教特此選取日本佛教中最具代表性且與中國佛教淵源頗深的曹洞宗、真言宗為參訪主題,籌劃了此次「大公遊學·東瀛問禪」活動,歡迎大家報名參加。禪,是梵語「禪那」的音譯,意譯為「靜慮」、「攝念」的意思。同時也是一種境界,一個家園。禪是日本的靈魂。
  • 電影推薦 |《禪Zen》——日本曹洞宗始祖:道元禪師修行弘法的故事
    電影講述了750年前(大約相當於中國南宋晚期)日本鎌倉亂世時期高僧道元禪師修行弘法的故事,拜中國高僧如淨為師學習「禪之心」的道元(中村勘太郎飾)回到日本後開創了「曹洞宗」的傳奇故事。鎌倉亂世,孤高品格,名僧道元禪師不為人知的故事跨越七百五十年的歲月重新醒來。「人啊,為何逃脫不了這世上的紛爭、病痛與死亡?願你能找到超脫這些苦痛的道路」在道元八歲那年,母親伊子留下這樣的遺言離開了人世。
  • 蔡英文催促「中共代理人修法」 國民黨抗議
    圖為國民黨「立委」佔領議場主席臺抗議,要求民進黨撤回「中共代理人修法」,讓臺商臺生能安心回家。(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臺當局立法機構上個月29日將「中共代理人修法」相關「法案」一讀付委,外界關切本會期是否會三讀通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昨天宣稱,「大陸對臺灣的滲透是愈來愈嚴重」,希望民進黨黨團可以跟其他的黨團,儘快去商量出大家共同支持的「法案」。
  • 日常修法之:增益後行
    《日常修法之:增益總後行》(貝葉版)昨日,發布了前行增益儀軌,今天,繼續發布後行回向增益儀軌,對於三行(前行、正行、後行)的具體內容及重要性,昨日已交代,不再贅述。後行回向,這件事要認真對待,如果善業不及時回向,一念嗔恨心生起,就能燒毀之前積累的無量善業。
  • 默照禪兩大工夫,一切現成,休去歇去,無心的用功和實現
    不僅曹洞宗用它,臨濟宗也同樣用它。直接將「休去歇去」作為宗風來提倡的,可能要首推石霜慶諸禪師。請看九峰道虔禪師的一段公案——瑞州九峰道虔禪師,福州人也,嘗為石霜侍者。洎霜歸寂,眾請首座繼住持。師白眾曰:「須明得先師意始可。」座曰:「先師有甚麼意?」
  • 觀音心咒—六字大明咒的作用修法
    請點擊上面藍色字體關注我們王驤陸上師講述 六字大明咒修法我們人的一生中,常有病苦纏身,或有憂鬱愁悶,難以自拔自慰
  • 忿怒蓮師金剛鎧甲修法
    此尊之功德廣泛,如欲速生禪定,守護回遮違緣、求財、調伏怨敵、淨除時疫、回遮星宿衝煞、調治失眠、醒神、治身瘡、遮護雨電、解毒、護農作物蟲害、令鬼神勿損惱、求壽、往生淨土等,各有特殊修法。 忿怒蓮師金剛鎧甲簡介 忿怒蓮師金剛鎧甲,譯音:古魯乍波貝瑪夏娃裡 忿怒蓮師金剛鎧甲為寧瑪巴的巖傳極密法。
  • 北京將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計劃
    新華社北京6月4日電(記者邰思聰)記者4日從北京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上了解到,北京市將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計劃,計劃利用兩年時間,全面加強和完善北京市公共衛生相關地方性法規的制度建設。
  • 曼茶羅,世間最美的修法
    導語:細碎的寶石,閃閃發光的圓盤,像星辰灑滿宇宙,像曼陀羅的花瓣飛舞在梵天……他是積累資糧最殊勝的途徑,他是對身心最嚴酷的考煉,他也是世間最美麗的修法是藏地各教派都重視的修法,格魯、薩迦、噶舉、覺囊、寧瑪,都非常強調。兩種曼茶羅在供曼茶羅時,按照大圓滿心滴派自宗的傳統,包括所修曼茶羅、所供曼茶羅兩種。所修曼茶羅,是擺放在佛堂裡作供養對境用的,你可以將它觀想為五方佛,也可以觀想為皈依境;所供曼茶羅,是我們修五十萬加行時要修的。
  • 無須灌頂的六字大明咒修法
    (二)修法儀規先要請師灌頂傳法後才可以修。得法後先將咒念熟,然後上座修持。上座前:(1)淨手,(2)設備一切,(3)禮佛,不必焚香,尤忌好香多煙,坐在床上修為宜,如出門或不便,即行心拜點心香也可。此法有手印直證無相門,以心靈為主,不必觀光觀字,與藏密修法不同。
  • 臺行政機構「修法」,刪除「刑法通姦罪條文」
    臺「法務部」解釋,累犯原則上要加重其刑,但為了避免太過嚴苛並且鼓勵自新,因此「修法」增訂2個例外狀況,包括如果再犯不得易科罰金或易服社會勞動,會導致有處罰過苛的情況;或是如再犯「刑法」第61條包括竊盜、侵佔、詐欺、贓物等罪,未來得視情節不加重其刑1/2。面對媒體追問酒駕累犯是否可以不加重其刑?
  • 『真言宗秘密修法—護摩』
    五段修法以一座息災護摩為例,分為火天段(所有外護摩第一段必 定是火天)、部主段(不同本尊用不同部主,本尊是不動明王部主就用般若菩薩)、第三段本尊(不動明王)、第四段諸尊段(不同本尊有不同諸尊,不動明王用四 智如來,即是阿閦佛、寶生佛、無量壽佛、不空成就佛)、第五段世天段(一般用十二天,但如果以藥師如來為本尊除十二天外會加上藥師十二神將)。
  • 實錄|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楊明:民法典對著作權法修法的影響
    研討會第三單元的主題為「民法典與文化傳媒產業的發展」,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楊明做了題為「民法典對著作權法修法的影響」的報告,探討了民法典對著作權法完善體系化構建的影響,討論了著作權法共有關係類推適用民法典相關規定的可行性,分析了著作權被許可人的權利救濟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損害賠償計算中對於損失的理解問題。
  • 曼茶羅的具體修法
    (二)三種曼茶羅的區別及選擇曼茶羅的修法有三種,其中上等的比較複雜,叫做三十七堆曼茶羅。為什麼叫做三十七堆呢?因為有三十七堆供品的緣故,所以就叫做三十七堆曼茶羅,這是最廣的曼茶羅修法;中等的叫做三身曼茶羅,三身也即指佛的化身、報身與法身。
  • 刪「國家統一」引爆壓力 蔡英文子弟兵撤回「修法」提案
    從蔡易餘主動撤案的動作來看,意味的此次牽動「法理臺獨」的修法動作,確實已讓蔡當局面臨兩岸關係更為緊繃的處境,因而在內部壓力下,不得不主動撤案。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日前表示,他尊重「立委」提案權,但該草案事先未與黨團討論,並非黨版;尤其兩岸問題又是重中之重的議題,必須審慎以對,不可能盲目支持。
  • 「財神誦經日」黃財神加持修法儀軌
    【黃財神心咒】黃財神加持修法儀軌 【七種不需花錢的布施】《財神誦經日》大家發財廣行布施【黃財神祈禱文】※ 《黃財神介紹》 ※ 黃財神加持修法儀軌 願一切眾生財富具足,廣行布施!
  • 全國人大社會委副主任委員江小涓率隊蘇州開展《體育法》修法調研
    1月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小涓率調研組來蘇,開展《體育法》修法調研。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振一陪同調研。
  • 12周歲擔刑責須滿足仨要件 濟南律師解讀刑法修法熱點
    山東豪才律師事務所主任周長鵬介紹,之前對於冒用教育身份,其實有法條可以定罪,此次修法專門進行界定,就是重申了教育公平的重要性,為那些伺機投機取巧之人敲響警鐘。新時報記者注意到,此次刑法修法,涵蓋了之前的很多「熱點新聞」。對此,法律界人士也表示,這體現了時代的進步,讓人們感受到了立法的效率在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