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中咖啡因除了提神,還能抗菸鹼毒害等
茶、咖啡、可可為世界三大無酒精飲料,其中的共同成分非咖啡鹼莫屬,又稱咖啡因。
咖啡因是一種黃嘌呤生物鹼化合物,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能夠暫時的驅走睡意並恢復精力。有咖啡因成分的咖啡、茶、軟飲料及能量飲料十分暢銷,因此,咖啡因也是世界上最普遍被使用的精神藥品。在北美,90%成年人每天都使用咖啡因。
咖啡鹼對茶湯滋味的影響
茶葉中的咖啡鹼對茶葉的滋味形成有重要作用。茶湯中的咖啡鹼影響了茶湯的苦味。茶湯中出現「冷後渾」就是咖啡鹼與茶葉中的多酚類物質生成的大分子絡合物,是衡量紅茶品質優劣的指標之一。咖啡鹼誘發形成冷後渾的主要物質,冷後渾的形成能力與其濃度呈正相關。
咖啡鹼的生物活性
咖啡鹼的作用極為廣泛,會影響人體腦部、心臟、血管、胃腸、肌肉及腎臟等各部位功能,適量的咖啡鹼會刺激大腦皮層,促進感覺判斷、記憶、感情活動,使心肌機能變得較活潑,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增強,並提高新陳代謝功能;咖啡鹼也可減輕肌肉疲勞,促進消化液分泌。
由於它也會促進腎臟功能,幫助將體內多餘的鈉離子(阻礙水分子代謝的化學成分)排出體外,所以在利尿作用提高的前提下,咖啡鹼不會像其他的麻醉性、興奮性物(麻醉藥品、油漆溶劑、興奮劑之類)那有蓄積在體內,約2小時左右便會被排洩掉。早期的研究認為,較高濃度的咖啡鹼具有致突變和積累性作用,對此進一步的研究證明,茶葉中的咖啡鹼不但不會致突變,反而具有抗突變的效果。
咖啡鹼的體內代謝
攝入人體的咖啡鹼在攝取後45分鐘內被胃和小腸完全吸收。吸收後可分布於身體的所有器官之中,轉化過程符合化學動力學一級反應。咖啡鹼的代謝在肝臟中發生,由細胞色素P450氧化酶系統氧化脫甲基,形成三種不同的二甲基黃嘌呤,對身體有不同的作用,其中副黃嘌呤(84%)能夠加速脂解,導致血漿中的甘油及自由脂肪酸的含量增加。其他兩種二甲基黃嘌呤為可可鹼(12%)和茶鹼(4%)。
茶葉中的咖啡鹼有什麼作用
茶葉中生物鹼主要有咖啡鹼、茶葉鹼和可可鹼。咖啡鹼含量較高,約為2%--5%;茶葉鹼含量較低,只有0。002%左右;可可鹼介於兩者之間為0。05%左右。咖啡鹼屬於含氮化合物,與蛋白質、胺基酸一樣,以新陳代謝旺盛的嫩梢部分含量較多,品質好的茶葉含量較高,粗老茶含量較低。
咖啡鹼本身味苦,但是與多酚類物質及氧化產物形成絡合物以後,能減輕這些物質的苦澀味,並形成一種具有鮮爽滋味的物質。咖啡鹼與兒茶素、茶黃素、茶紅素、多糖、蛋白質和胺基酸等反應所形成的物質,是普洱熟茶茶湯冷後產生乳凝狀物(「冷後渾」)的主要成分。
普洱茶中咖啡鹼含量極其高,其對人體藥理作用非常大,常喝普洱茶,則可通過咖啡鹼作用而達到神經中樞興奮,消除疲勞;咖啡鹼抗酒精、菸鹼毒害;對人體中樞和末梢血管系統及心波有興奮和強心作用;有利尿作用;有調節體溫作用;當普洱茶中咖啡鹼和黃烷醇類化合物融合,可以增強人體消化道蠕動,達到助於食物消化,預防消化器官疾病發生。(來源:茶師在線,圖來源:說茶網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