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的人是什麼心理

2021-02-22 公子喵老師

文:達芙妮 

01

你是被動的人嗎?

生活中我們會經常遇見一種人,從不主動,特別被動,比如在男女感情裡,有些從不主動追求女孩,有些人必須要等別人主動太能談戀愛,倆被動的人明明彼此有意,但因為倆性格都被動,結果誰都無法先跨出那一步,最後殺進了個主動的人,戀情就此告吹。

還有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從來不能主動,在大會上從來不發言,在群體聚會中沉默寡言,幾乎從來不表達意見,點菜時要不是有人使勁邀請他,絕不會主動點。被動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大概是好像特別沒主見,自己沒主意,怎麼都行,永遠處於配合外界的狀態。

對於一個支配慾望強的人來說,有個被動的搭檔真是一拍即可,但對於一般人來說,一個人太被動,會有點讓對方覺得無趣和心累,比如戀愛中,一個人總是被動,估計戀愛也談不下去,畢竟戀愛也是一件你來我往的事。

02

是追求成功還是避免失敗?

這決定了你是被動還是主動

同樣都是人,為什麼人的性格有的主動,有的被動?那種過於被動的人又經歷了什麼導致今天這樣?

很早的時候,心理學界有研究動機的心理學家就提出了人類的個人動機有兩種:一種是追求成功,一種是避免失敗。根據動機的不同,人類因此被分為兩種:追求成功的人和避免失敗的人。

①追求成功型

兩類人在行為模式上具有截然不同的反映。對於追求成功類型的人來說,行動的關注點在於如何取到我要的成功,我要實現的目標,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他們會全力以赴,竭儘自己的潛能,即便失敗也在所不辭。

在這種人的價值體系裡,成功和追求帶來的滿足感要超過失敗帶來的恐懼感,所以他們往往做事比較主動。

②避免失敗型

而對於避免失敗類型的人來說,他們行動的關注點在於如何避免失敗,在他們的價值體系裡,失敗是件不能承受的事,做事的唯一動機就是儘可能避免失敗,讓自己處在最大的安全區域內,所以他們的表現相對來說就更容易被動。

是的,被動者就是那種具有這種價值體系的人,在被動者的心理,失敗、出醜是難以忍受的,人生最該避免的就是失敗和出醜,他們把避免失敗等同於自己的成功,把避免出醜等同了成功。

所以他們不敢主動,每次主動都是降低他們成功概率的風險點,在嚴重被動的人的心裡,這種恐懼會讓他們生不如死,陷入失控的境地。

那麼這種避免失敗和出醜的價值評價體系又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同樣是人,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動機體系?

03

「我沒有資格擁有這些。」

被動型人格的一個根源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一個人跟外界的關係模式基本都是他幼年跟父母關係模式的翻版和重現。

避免失敗和出醜的心理追求來源於對一個標準的忠誠,這個標準就是完美主義,正是因為之前在很小的時候經歷過苛刻的評判和不接納,讓一個人把自己曾經表現出的缺點和不足當成了不可接受的東西。

幼年的這種評判和不接納相當根深蒂固,它會跟羞恥和恐懼結合在一起,深埋在當事人的潛意識深處。

讓他們在遇到類似的情境或事件時,容易觸發這種不良體驗,為了避免出現這種體驗,他們只能控制不再讓自己陷入早年的那種生活情境裡,即儘量不自發做出行為,以避免達不到標準,引來不好的評價,讓自己更加不堪。

毫無疑問,在被動者的內心裡,他們的自我評價是極低的,這種低的自我評價正是他們容易沒有主見,不敢冒險,走向被動的根源,而這種自我評價不過是他們在幼年時父母對他們評價的內化。

也就是說,被動者的父母在被動者年幼時,有意無意的表達了太多的不滿意,指出了太多的缺點,他們潛意識了表達了世界應該有個標準,人們都應該向那個標準看齊,因為他們過多關注自己孩子的不足,希望他能改進,走向完美。

甚至有一些父母,不允許孩子出現錯誤的行為,一旦孩子犯了錯誤,父母就大吼大叫,對孩子嚴厲指責,甚至表現出一旦有錯誤,天就塌了的感覺。

幼小的孩子如果被長期灌輸這種意識,就會逐漸喪失掉探索環境的天性和勇氣,而變得被恐懼包圍,從而感覺自己十分的不好,類似於一個不合格的兒童,他們對自我充滿懷疑,長大後,對做其他的事情也無法擁有勇氣,而是滿懷懷疑。

其實深層次的核心概念是:

「我到底是不是個合格的人?我有資格擁有這些嗎?」

「我可能沒有資格擁有這些,因為我如此不好,有這麼多缺點。」

一個塑造被動者孩子的家庭,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模式一定是以父母為中心的,而不是以孩子為中心。

父母從不鼓勵孩子的探索行為,他們只注重孩子是否犯錯,注重孩子是否滿足他們的標準,這樣的父母,往往自認為自己有一套教育孩子的完美標準或理想標準,只要把孩子按照這套標準教育,孩子就是OK的。

塑造被動者孩子的家庭,孩子的需求是被無視的,久而久之,孩子的主動發出自己需求的能力就漸漸喪失,轉而聚焦到如何配合和滿足家長的標準和要求,而當這些要求達不到時,父母又啟用了苛刻的評價模式,這讓他們進一步扔掉了自己可以提需求,要求別人的能力,而把全部的關注點都放在了滿足外界,及不讓外界標準失望的關註上。

也就是說,害怕失敗的恐懼統治了他們的內心,追求成功,自我探索的那一部分自我功能完全萎縮掉。因為他們從來沒有體驗過自我探索,追求成功冒險帶來的成就感。

04

「我沒有能力為自己負責。」

被動型人格的第二個根源

還有一種被動人格的形成是源於父母的溺愛,但其實溺愛也是對孩子不放心低評價的一種,正是因為害怕孩子犯錯吃虧,所以才有溺愛的模式,溺愛就如同給孩子套上一層人為的保護殼,本質上也會讓孩子天性的探索本能得到遏制和壓抑。

因為在孩子的世界裡,事情是沒有好壞之分的,孩子也沒有多少危險的意識,危險正是過度溺愛孩子的家長傳達和灌輸給孩子的。

如果孩子從小就被整天灌輸這種外界風險很大,我很弱小的信息,他就無法認為自己有能力去控制外界,只會養成依賴性人格。

而依賴性人格的本質還是對自己評價過低,認為自己沒有能力應對外界,自然也就不可能發出主動地行為,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沒有能力為自己負責,而只能讓別人為自己負責。

還有的人是在別的領域不那麼被動,但只在某一個領域被動,比如一些程式設計師在業務上可能非常活躍,而在感情就非常被動,那是因為在這些人的心裡,實在沒有多少感情成功的經驗。

他們的父母在他們小時候也沒有開發他們討人喜歡的技能和潛力,長大後的他們也沒有自己挖掘,導致他們認為自己是缺乏魅力的自我認知。一旦有這種自我認知,就很難主動了。

05

「一直在等待一雙伸過來的手」

被動型人格的現狀

一個人如果在生活中總是很被動,會壓抑自己的生命能量,會人為的自我設限,完全不能實現自己的潛能,甚至嚴重被動者能量被壓抑後,會出現被動攻擊型行為。

也就說如果一個人被動久了,他也會有很強的攻擊欲,這種攻擊欲沒有學會正面表達,他會用被動攻擊的方式表現出來,以發洩內心的不滿。

被動的人就像縮在一個有著堅硬外殼的保護罩裡,在這個罩子裡,一切都是可控的,但是範圍很小,他們在裡面按部就班的行動,不能越雷池一步。

如果有的人足夠幸運,可能會遇到從罩子外伸出的手,並且這手足夠堅定有力,引導他們走出罩子,並帶領他們起舞。

而更多的人不過是遇到過一雙或幾雙手,但終因為自己恐懼的力量太大,超過了那雙手可以拉出罩子的力氣,而最終又縮回了罩子。

還有的人是終生在等待,希望有人能認出被動的他們,把他們拯救出去,但是終究到現在,他們還沒有發現一雙伸過來的手。

06

如何改變自己的被動型人格?

①告訴自己,這些都是不真實的

改變被動的方式首先是要改變自己對自己的認知,你的那些對自己過低的評價都不是客觀真實的,而是來源於幼時不當的父母評價模式,所以當內心再湧出自己對自己不好的評價時,要及時的跳出來覺察這種評價的來源,並及時的糾正它。

告訴自己,提醒自己,這是不對的。

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你值得擁有好的評價,值得要像這個世界索取你要的東西,值得讓世界愛你,你也要自己愛自己。

②關注自己的需求,不要凡事配合別人

其次要多關注自己的需求,順著自己的需求來,嘗試一點點的改變,被動者往往泯滅掉自己的需求,而過度關注別人的需求,形成了凡事配合別人需求的模式。

可是憑什麼呢?你也有自己的需求啊,怎麼能處處以別人為中心,配合別人的目標,成就別人的主角。當你旁觀這樣的自己的時候,如果覺得委屈不值得。那就要去嘗試改變。

這個改變就是一點一點的感受你自己的需求,不要泯滅它,勇敢的把它提出來,你應該為自己的需求而活。

最後,其實想說的是,生命這麼短暫,一個人怎麼能忍心讓自己如此蜷縮的活著?那也太對不起自己了,怎麼樣也應該豁出去活一場啊。不然呢,畏畏縮縮,你究竟在害怕什麼呢?

 


公子喵老師」微信公眾號致力於普及心理保健知識、關注熱點事件、輔助人生規劃,為需要心理幫助的人提供支持。歡迎廣大心理學愛好者關注和互動,歡迎熱心公益之士進駐平臺,共同為大眾心理健康奉獻力量!戀愛寶典、夫妻關係、親子教育、性愛和諧、養老養生、人生規劃……公眾號平臺上有海量心理文章等著你,一定有一段文字屬於你!

掃描二維碼關注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心理被動的人如何慢慢變得主動?
    你是被動的人嗎?生活中我們會經常遇見一種人,從不主動,特別被動,比如在男女感情裡,有些從不主動追求女孩,有些人必須要等別人主動太能談戀愛,倆被動的人明明彼此有意,但因為倆性格都被動,結果誰都無法先跨出那一步,最後殺進了個主動的人,戀情就此告吹。
  • 被動的人
    這種人,決定在無意中被一片落葉擊中,幾乎可以概括他一生中所有的成就。這恐怕也是他遭人非議的原因。他不打算主動為自己辯解什麼。
  • 我們身邊的被動攻擊者:很少是「壞人」,也不是清一色的「好人」
    「如果我讓那個傢伙知道了我想要什麼,」 我的女病人反覆對我說, 「那麼他就會從中作梗,讓我更難以得到。」她們談到的令人沮喪和發狂的行為實際上屬於同一種行為——被動攻擊行為,正是這種行為令女性發狂。這些男人到底做了什麼?被動攻擊行為有何表現?
  • 富時羅素被動資金是什麼意思
    富時羅素被動資金是指富時羅素被動買入,也就是投資者提前設定了一個買入價,後續價格達到後就會按照提交的買入單成交。富時羅素指數就是富時羅素髮布的專門跟蹤全球新興市場指標的股指指數,國內很多股票具有的概念包括富時羅素概念股。富時羅素是全球第二大指數編制公司,2019年8月24日,宣布將A股納入因子從5%提升到15%。
  • 實現被動元器件「高性能」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其中最大的挑戰是什麼?江總:以MLCC產業來講的話,這是粉末材料配方的問題,也即怎麼實現高介電率的陶瓷材料。此外,電性能也比較重要,要如何獲得高溫和邦定時的穩定性。因此,被動元件的材料技術會是關鍵地方。中國大陸本地供應商在這方面還是有機會,但是如果能在海外尋找到好的技術,那就有機會縮短時間。第二是在製程管控方面,需要時間上的累積。
  • 《英雄聯盟》阿卡麗被動技能介紹 阿卡麗被動技能是什麼
    導 讀在遊戲《英雄聯盟》中,阿卡麗的被動技能效果為用技能對一名英雄造成傷害時,會在目標英雄周圍生成一個圓環。
  • 股票主動買入和被動買入是什麼意思?
    綜投網(www.zt5.com)5月11日訊  股票主動買入就是指以對方(賣方)的報價成交,也是平常說的資金流入;被動買入就是指以本方(買方)的報價成交,也就是平常說的資金流出。  投資股票時要向身邊有經驗的人學習,可以讓自己快速掌握買賣技巧。在買賣股票時還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它可以讓投資者在買賣股票時作出正確的判斷。最後就是在投資股票時一定使用個人的閒錢。  在投資股票時需要面臨巨大的風險,不過風險越大用戶得到的收益也越多。為了避免投資股票虧損後影響個人正常生活。用戶在買入股票時一定要使用個人的閒錢,不能借款投資。
  • 家暴的人都是什麼心理?
    當一個家庭中出現一個有家庭暴力的人,是一個非常恐怖的事情。那麼一個家暴的人都是什麼心理呢?家暴顧名思義就是發生在家庭成員身上的一些暴力,那麼一個擁有家暴的人是怎麼產生的呢?一個有家暴傾向的人,他也有小的時候,那麼他像小孩的時候,他就擁有這樣的暴力嘛?當然不是。
  • 看美劇《犯罪心理》的人都是什麼心理?
    我是在《超感警探》和《lie to me》中間開始看《犯罪心理》的,這三部都是刑偵探案劇。《超感警探》是利用人的各種各樣的心理的來破案,其中夾雜某種類魔術的東西來輔助,劇情較為輕鬆,節奏輕快。心理學在這部電視劇中顯得十分有趣,犯罪心理在這部電視劇往往得到某種合理的解釋。 《lie to me》利用心理顯現在人的臉上的表情來破案,通過偶爾或者不間斷的試錯來確定答案。
  • 什麼是好的心理治療?這次疫情說明了一切!
    從這樣的變化中,我們可以感受一下什麼才是好的心理治療。1.先拋出我的觀點。在我看來,在遭遇心理危機時,所謂好的心理治療,落腳點一定是「化危為機」。說白了就是,讓人有「因禍得福」的體驗。有這麼了不起的心理治療嗎?有,這次疫情防控就是個例子!2.
  • 抖音被動式話癆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姿勢
    抖音被動式話癆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姿勢時間:2020-08-16 13:07   來源:西村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被動式話癆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姿勢 被動式話癆是什麼梗。
  • 巨蟹座喜歡一個人有什麼心理活動
    如果你問我「巨蟹座喜歡一個人有什麼心理活動一直都是小心翼翼因為害怕自己後來動了心卻最終被辜負其實巨蟹座喜歡一個人也不會一直處於被動巨蟹座偶爾總會朝自己發幾句牢騷這大概可能是你忙於其他而忽略了TA可別因此不滿巨蟹很好哄你也不需要做什麼
  • 被動
    而今天要推薦的一首貌似不太受關注卻曲子好聽,歌詞直擊人心的歌---《被動》,曲是伍佰的,詞是潘玉麗,伍佰自然不用介紹,臺灣樂壇殿堂級任務,潘玉麗其實也並非無名之輩,王菲傳唱度非常高的《棋子》就是出自其手,而《被動》和《棋子》從詞的本質上,都是表達戀人之間那種不平等的感覺。
  • 什麼是降噪耳機?主動降噪和被動降噪有什麼區別?
    想對於許多人來說,手機上的配件使用的最多情況的應該就是耳機了,在一些特殊的場合或者只是平時在家裡,帶上耳機能夠給予我們自己更加身臨其境的感受,同時又不會影響到其他人。什麼是降噪耳機呢?簡單一點來說就是戴上降噪耳機能夠隔絕你身邊能夠聽到的大部分噪音,使你更有音樂沉浸感,但是也不是能夠隔絕所有的噪音,像一些高頻人聲之類的就比較難以消除、而降噪耳機從功能上來說又分為主動降噪和被動降噪,被動降噪就是通過耳塞等等方式包裹住你的耳朵達到降噪目的,而主動式降噪則是通過耳機的降噪系統來產生與外界噪音所相等的反向聲波,從而達到將噪音中和實現降噪功能的效果。
  • 有這12條,可能是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
    一般來說,這樣做可以避免直接要求別人做某事的尷尬,但是這種無關緊要的事情上,也總是避免與人直接起衝突,這可能意味著被動攻擊性人格傾向。被動攻擊型人格或簡稱被動攻擊 ,是人格障礙類型之一,是一種以被動方式表現其強烈攻擊傾向的人格障礙。患者性格固執,內心充滿憤怒和不滿,但又不直接將負面情緒表現出來,而是表面服從,暗地敷衍、拖延、不予以合作。
  • 《命運神界夢境連結》琪琪被動觸發條件介紹 琪琪被動觸發條件一覽
    導 讀 在命運神界夢境連結手遊中琪琪被動觸發條件究竟是什麼呢?
  • 閃婚的人是什麼心理?
    還有就是哪裡好玩,什麼好吃。當然是怎麼開心舒服怎麼來。我記得是在畢業大概3年的時候,是同學朋友的一個結婚高峰期。經常聽到某某某結婚了,某某某相親了。其實也總是聽到說哪個男同學,過年前見面,過年後閃婚什麼的。回憶那個時候,好像閃婚的總是男的一樣。我對工作遵循4個字,從一而終。所以基本沒換過工作。對愛情也遵循4個字,一見鍾情。
  • 從「打工人」到「尾款人」,都是商家的「心理圈套」
    「實際上我也不缺什麼,但就是看主播說東西挺好就買了。」她說。22歲的劉希今年剛大學畢業,入職一家網際網路企業不到半年,網購成了她繁忙工作之餘唯一的消遣。她是個「耳根子軟」的人,在購物時心動等於行動,經濟獨立後的第一個「雙十一」她幾乎創下了兩倍於月薪的購物戰績,超前消費和分期付款讓她「負債纍纍」。
  • 被動運動能減肥嗎
    核心提示:減肥可能是很多人正在進行的事情,甚至有一些人把減肥當成自己一輩子的事業與目標。成功減肥可以讓人的身材更完美,提高人的自信心,這對人是一種積極向上的鞭策方式。只不過在眾多減肥者當中,減肥成功的人寥寥無幾,甚至有些人會去嘗試被動運動幫助自己來減肥成功,那被動運動能減肥嗎?
  • 人心理種什麼就收什麼
    人的心裡好比一個房間:裡面住著什麼很重要!裡面住的是擔心、憂慮、恐懼、抱怨、不平……這個人只能過著痛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