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派相聲新笑聲時代來臨,我們懷念楊五六

2021-01-09 盤點娛樂頭條

在土豆網上突然發現了楊志淳的相聲,齊刷刷地排滿了一頁,好像是哪位粉絲的精心收藏,心頭不由得一驚。《湘音難改》、《搭中巴》……看著那些曾經熟悉的相聲名字,心緒一下子被拽回了那個年代。

也許人們會講楊志淳紅的年頭並不算長,從最初在三湘大地的一炮走紅,到之後迅速地被奇志大兵蓋過風頭,只有短短兩三年的時間;也許也有人要說楊志淳的名氣並不算大,走出湖南,恐怕沒有人知道他是何方神聖,遠遠比不上後來居上的奇志大兵來得流行;也許還有人會說他可能是黔驢技窮了,人氣下滑之後參演的乏善可陳的舞臺喜劇《楊五六笑傳》就在很大程度上預示了他將離開人們的視野。以至於05年他的去世也並沒有多少人真正關注過。

楊五六

這些話,我也許並無力否認。但是我想,無論如何,楊老先生都是湘派相聲界中永遠無可替代的劃時代人物。也許他的段子在今天的聽眾耳中並不顯得如何新奇,但是我們不要忘記,正是楊志淳的出現,才宣告了湘派相聲的正式登場。

楊五六 何晶晶

十餘年前,那個沒有電腦,沒有DVD的年代,街頭巷尾的男女老少成天守著電視機、錄音機津津有味地陶醉在楊志醇那地道湘音相聲中的情景,至今仍然記憶猶新。小學五六年級,就是和父母、同學、老師、鄰居在這樣無盡的歡聲笑語中度過的。

也正是在此之後,諸如奇志大兵、李清德、顏小慧、何晶晶、楊珊珊等一大批湖南本土的笑星和方言戲劇演員才如泉水一般噴湧而出。

何晶晶
李清德

湖南本土文藝在經受了傳統曲藝的衰落之後,終於以全新的姿態迎來了又一個春天。

周衛星 大兵

但是,楊志淳相聲走紅的意義其實遠不在此。它更重要的是喚起了湘人對自己自我身份的再認識,對湖南元素的自豪感。楊老先生那純正的長沙腔,貼近民眾日常生活的題材和詼諧的用語,成為了平常百姓家茶餘飯後閒談的中心話題。

還記得當年,楊老先生相聲段子成為同學們爭相模仿的對象,其中本來要失傳的本土俗語、歇後語再次成為孩子們口中的流行詞彙。湘人們第一次意識到相聲舞臺不再是京腔人士一統天下,更意識到自己的語言和文化風俗原來也是如此地具有感染力和美感。就在大家對湘派相聲如痴如醉的同時,本土文化得到了有力地壯大和傳播,本土語言也在全國推普運動的大潮中穩穩站住了腳跟。人們以能說得一口地道詼諧的湖南腔而感到自豪。

楊五六

回眸望去,從楊老先生登臺,到後來百花齊放的湘派文藝,在當年所達到的空前盛況儼然形成了一種新的歷史現象。

從楊老先生的沉寂,到奇志大兵分道揚鑣,以及無數曾經的本土笑星的曇花一現,曾幾何時,那個家家戶戶飄散著快樂湘音音符的年代業已成為了回憶。

奇志大兵

打開今天湖南的電視,除了《一街老小向前衝》、《逗吧逗吧街》還在力挺著湘派文藝的最後一塊方言陣地之外,湘派文藝已經開啟了以黃帥為代表的新生代笑星徵程。

李浩菲 黃帥

我們懷念楊老先生,因為他代表了一個時代。

我們也滿懷期待,因為新笑聲時代已經來臨,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

黃帥

相關焦點

  • 相聲紀錄片 一百年的笑聲.2002
    CCTV-10在2002年大年三十晚上曾向廣大觀眾奉獻一臺以相聲為主題的春節特別節目《一百年的笑聲》。
  • 《一百年的笑聲》讓我們在相聲的發展歷程中感受百年滄桑
    《一百年的笑聲》通過一些相聲老前輩以及其他姊妹藝術的前輩口述歷史說一些相聲從清末到新世紀初100多年的歷史,因為是02年的紀錄片,像素一般。但是我第一次看反正是被吸引了有不少馬三立老爺子口述還有少馬爺的回憶,馬派、侯派、常派都有很多介紹。
  • 「2021年元旦相聲晚會」將在北京喜劇院上演,笑聲中跨年
    2020年12月31日,2021年1月1日,連續兩天,「笑動京城2021年元旦相聲晚會」將在北京喜劇院爆笑上演。徐德亮、王文林、郭陽、郭亮、陳印泉、侯振鵬、王玥波等眾多相聲、曲藝名家將歡聚一堂,讓觀眾們在笑聲中跨年,告別2020,擁抱2021。
  • 劉俊傑:低俗的笑聲很容易,高級的幽默是智慧,相聲演員要有口德
    在後臺,【文化叨叨令】專訪了這位「老將」,他將自己對相聲創作、發展的思考,以及對青年一代的期望,娓娓道來如果沒有新作品,相聲就失去了藝術生命這次演出,是眾多青年原創作品集中打磨後,到校園進行的一次集中匯演。劉俊傑也帶來一段自己的原創新作《躲不開》,成為眾多青年演員和大學生相聲愛好者眼中的「示範」。
  • 懷念謝園,相信從今而後,天堂會多很多笑聲
    童年時代的謝園,生活坎坷。在他兩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後來,母親帶著他改嫁,謝圓在一個重組的新家長大。1975年,高中畢業的謝園依靠老師的引導,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從那開始,謝園的人生和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畢業後的謝園原本被分配到八一電影製片廠做演員,但因為謝園眼睛近視的緣故,八一廠把他退回了北京電影學院,就這樣,謝園成了電影學院的老師。
  • 賴聲川恢復「相聲劇」,《千禧夜,我們說相聲》18年後重演
    1985年,賴聲川、李立群、李國修共同編劇創作的相聲劇《那一夜,我們說相聲》在臺北演出,一個半月內演出25場,累計觀眾超過3萬2千多人次。使得在臺灣幾乎已經消亡的傳統相聲重新復活,也開創了臺灣劇場界的新時代。此後至今,「表坊」先後製作了七部相聲劇。
  • 嶽雲鵬發文懷念相聲舞臺,僅用兩個字表明態度,粉絲直呼我們更想
    但是對於粉絲們來說,可能更加希望他能夠站到相聲舞臺上,盡情的散發自己的「魅力」。今日他突然發文,懷念相聲舞臺,不過僅僅用了兩個字表明態度,這兩個字就是「很想」,並且配上了好幾張圖片,圖片中是他之前跟朋友們在相聲舞臺上說相聲的時候的照片,照片中的小嶽嶽,還是曾經我們熟悉的那個站在相聲舞臺上,努力給觀眾帶來快樂的人,大概是因為他也知道自己很久沒有回歸舞臺了吧。
  • 侯耀文經典相聲,爆笑講述各種禮儀,現場笑聲不斷
    經典相聲《講禮貌》,侯耀文爆笑講述各種禮儀,現場笑聲不斷!!!
  • 圖樂相聲社:讓小劇場相聲紮根包頭
    目前,圖樂相聲社每場演出裡有三段是傳統相聲,兩段是自己創作的新相聲。一段新相聲需要兩個月左右進行初期創作,然後再通過反覆不斷的上臺打磨,大概需要歷經半年才能夠成為一個真正成熟的作品。圖樂相聲社比較有名的作品像《包頭地名對》和結合北梁搬遷而創作的《搬遷記》,都是非常具有包頭本土文化特色的作品,廣受好評。
  • 楊天真笑聲太魔性,大張偉李誕一唱一和變雙簧相聲,這也太洗腦了
    聽完王勉唱的歌以後,楊天真像是被打開笑穴一樣,連笑15分鐘停不下來,笑聲實在是太魔性,直接貫穿整個攝影棚,就連主唱王勉都被她的笑聲搞懵,這笑聲實在是太有毒。不得不說,笑聲真的會傳染,看著楊天真笑到不能自已的樣子,小編也莫名其妙地跟著笑出聲。這笑聲是真的有毒,就連大張偉都想找人把她關起來,讓她不要再笑了。
  • 相聲2018:一邊是哭喪棒,一邊是螢光棒
    這些人煥發光彩,給觀眾帶來笑聲,絕大部分都是在1980年代。那是相聲中興的黃金年代,社會上新鮮事物多,民眾思想活躍,很多新現象都可以公開調侃或諷刺,而這正是相聲獨有的長處。一時間,作為文藝輕騎兵的相聲異軍突起,成為那時的中國人最為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
  • 柯文哲:「醫生的時代來臨了!」
    據臺灣TVBS報導, 臺北市長柯文哲在師大演講時說,21世紀有很多開創者都是醫師,因此他認為醫生的時代來臨了,甚至還很自豪自己是臺灣史上最長的連續劇
  • 被老郭罵沒出息,大逗相聲的班主,為什麼還要懷念從前的郭德綱呢
    而接下來李寅飛對郭德綱說的話,竟讓很多觀眾,甚至是很多參賽的演員都為之動容:「我多懷念2004、2005、2006年,在臺上玩命說相聲的郭德綱啊。」其實,李寅飛的這番感慨,同樣也是很多老「綱絲」的心聲。
  • 上海交大這對工科博士夫妻講的相聲《石器時代》,讓人每9秒就笑一次!
    中國曲協創作與教育委員會委員張祖健當時這樣評價:「其表演形式有臺灣相聲瓦舍的影響,其相聲技藝有時下北來的小園子相聲與觀眾智慧即時反映的博弈特點,其內容則有全球城市時代高校學子對我國教育、學府文化和人生價值的幽默思考和點評,是目前新相聲的高地」。寫相聲的李宏燁,有很多身份:會寫相聲的博士、新語相聲俱樂部掌門、相聲學理論創始人、原創理念推廣人。
  • 真的好懷念那個時候有哥哥的陪伴,梅姑的笑聲!
    四大天王,林青霞,梅豔芳,張國榮,張曼玉,王祖賢,周星馳,梁朝偉等等這些熟悉的人陪我們度過了多少無眠夜真的好懷念那個時候有哥哥的陪伴,梅姑的笑聲,他們的每個動作都讓我不能自拔!想必大家都能感覺的到,現在的港片質量不過關,港片選的題材,過於本土化,內容跟方式都非常侷促,說白了就是小家子氣,難道香港就沒人指出這個問題嗎,肯定是有的,但是有兩個致命的因素限制著港片的格局和未來,第一個就是錢,第二個就是人才,90年代之前內地市場對娛樂行業非常陌生,發展模式也都是跟著香港走的,內地的熱錢投資也都是流入香港的,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
  • 臭鱖魚:徽派湘派哪家強,總有美味臭出翔
    徽派湘派哪家強總有美味臭出翔——李白第一次親密接觸臭鱖魚是一位安徽的哥們兒帶我去的,看著他熱情洋溢的向我推薦這道出自他老家的名菜,期間的自豪不言而喻。魚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蛋白質腐敗,首先是微生物把蛋白質分解成胺基酸和胺類,其中的穀氨酸、天冬氨酸、天冬醯胺、穀氨醯胺都能讓我們嘗出「鮮」味。但好事稍縱即逝,如果你對此置若罔聞,胺基酸將繼續分解,隨之產生的胺類和氣體就變得腥臭難聞(比如皮蛋味道的氨氣和臭雞蛋味的硫化氫)。我們的嗅覺非常敏感,只需要極少量的臭氣體分子,就能聞出來。
  • 在長沙吃海鮮的親身經歷:不比沿海城市差,湘派海鮮符合我的口味
    長沙是新一線城市,長沙,別稱星城,湖南省省會,長沙地處中國華中地區,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經三千年城名、城址不變,有"屈賈之鄉"、"楚漢名城"、"瀟湘洙泗"之稱。有馬王堆漢墓、四羊方尊、三國吳簡、嶽麓書院、銅官窯等歷史遺蹟。凝練出"經世致用、兼收並蓄"的湖湘文化。
  • 新相聲會取代舊相聲嗎?郭德綱取代姜昆是大勢所趨
    按相聲發展史,姜昆是新派,郭德綱是舊派。很多人以為是郭德綱革姜昆的命,把以姜昆為代表的老舊陳腐清掃出去,其實不對。我們評價任何人,都不應該脫離時代背景和歷史進程。後來我們追求先進文化,相聲本來是絕對要判死刑的。幸好侯馬等人,把相聲揉碎,加入了符合那個時代正確價值觀的東西,這才沒讓相聲滅亡。姜昆是那一批人的繼承者,對相聲保全和發揚也有很大功績。
  • 相聲演員大兵,已經銷聲匿跡很久的他,最近怎麼樣了?
    ,他們兩人是南派相聲的標杆人物!每到周六,大家都會守在電視機前看奇志大兵會的相聲節目。除了奇志大兵,當時還有一些說相聲的,如楊五六、周衛星、何晶晶等人!去年國慶假期以來,大兵每一天都在新湖南大廈與大家見面,但令人驚訝的是,多年來幾乎從未與女性同屏出現的大兵,昨晚竟然攜神秘女子亮相新湖南劇場,這是要幹嘛?官宣?
  • 我們懷念李詠,其實也是懷念我們一起走過的時代...
    李詠這個名字充斥了太多80-90這代人的童年,如同動畫片一般的佔據。李詠本人的特質,決定了他成不了我們所期待的名嘴。或者說,在中國,其實壓根就沒幾個人能變成人民所需要的名嘴。但能娛樂受眾,這已經非常不容易。尤其是處在這樣一個有特殊符號意義和特殊使命的電視臺。能夠娛樂觀眾而不是想辦法給觀眾餵四書五經馬列主義,絕對是了不起的進步。李詠是特定時代和特定生態的成果。李詠的出現,本身就是央視市場化改革歷史階段的產物。